[文学]比较文学课件.doc
《[文学]比较文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比较文学课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比较文学课件整理比较文学是什么?1.案例解读案例一:狄更斯与老舍的讽刺幽默题材选择;结构设计;人物塑造案例二:中西复仇作品研究西方复仇作品对文明的反思中国复仇作品对“善恶有报”的宣扬2.当今文学研究的“不速之客”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研究的 关系;比较文学研究与国别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区别;比较文学是传统文学学科的补充和发展,并将认识“自我”和认识“他者”的文学文化结合探讨的新兴学科。 4. 比较文学定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三、比较文学发生论1.比较文学的诞生背景世
2、界主义意识和民族主义意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2、西方文学的比较文学因子 西方古代文学的基质:希腊、罗马文学中存在的多种文学、文化影响的事实 二希文学对后世西方各国文学的影响关系文艺复兴欧洲各国文学的影响关系 中西方文学文化之间的影响的可能性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影响的事实 3、中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因子 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周边地区文学的关系 A、中国与印度文化之关系;B、中国与中东文明的关系;C、中国对周边地区文学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向西方学习的意义 4比较文学产生的必然性文学研究的必然进程;整体思维的必然要求;共同文心与诗心寻找的必然要求;
3、四、比较文学精神“自我”与“他者”的认知之道一、影响研究经典案例解读案例一:果戈理与鲁迅之狂人日记文体影响;人物影响;艺术风格影响案例二:易卜生玩偶之家与中国;案例三: 雷雨的希腊悲剧血统二、影响研究的内涵1.影响的具体内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2. 影响的方式直接影响;间接影响3、影响的过程 经过路线起点-终点放送者 传递者 接受者流传学 媒介学 渊源学三、影响过程详解1. 放送流传学(誉舆学):追寻放送者的脚步流传学概念界定-流传学范畴中国文学在外国-外国文学在中国-外国文学在外国2.接受渊源学:回溯接受者本质渊源学
4、概念界定渊源类型;笔述渊源;口传渊源;印象渊源;集体渊源3.途径媒介学:传递影响的使者媒介学概念界定;媒介学形式;个人媒介;团体媒介;文字媒介四、影响研究(法国学派)的特点提倡“影响研究”方法;崇尚实证,重视考据;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将比较文学限于纯文学范围;地域上则局限与欧洲,特别是西欧之间。五.影响研究定义影响研究: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之间所存在着的影响和联系,以作家、作品、思潮和流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为中心,既研究产生影响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也研究接受影响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学,还研究影响产生的过程,传播途径,媒介手段以及产生的效应等。六、法国学派比较文学之定义“真
5、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 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滲透。”基亚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的精神联系,研究拜论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在作品、灵感甚至生活方面的事实联系。” 卡雷为基亚比较文学作序七.
6、影响研究概念梳理1.何谓“影响”?外来性;隐藏性2、影响研究的三对概念“影响”与“接受”;“影响”与“模仿”;“影响”和“类同”3.“影响”实现的三个条件影响者的条件:要有释放能量;接受国的条件;政策环境;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艺术传统;时代机遇。被影响者内在条件:个性与气质八、法国学派的局限法国学派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不总是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候会陷入繁琐考证的泥潭。对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研究考察范围之外。忽略文学的审美价值。第三讲 平行研究与美国学派一、平行研究案例解读 不自由,毋
7、宁死的中外女性女性解放主题研究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玩偶之家伤逝女性的牢笼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状态;摆脱桎梏追求幸福的道路生命的代价抗争的艰辛和代价;路在何方?二、平行研究的内涵主题的平行研究,如爱情主题、家庭主题、战争主题体裁的平行研究,如中国小说与西方“novel”的区别人物形象的平行研究,如中西方个人野心家形象比较艺术风格的平行研究,如果戈理与莫泊桑讽刺风格中西文艺理论的平行研究(参见第十四章比较诗学)三、平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可比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似;人类共同情感相似;人类文化发展共通规律四、平行研究概念界定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或对
8、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2.钱钟书论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中西文学超出实际联系范围的平行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极有价值的。这种比较惟其是在不同文化系统的背景上进行,所以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读书三联书店,1981年10期3.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五、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研究对象不同;理论基础不同;研究范围不同六、平行研
9、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明确契入点,限定问题范围;透过表象,深入辨析异同 假如一个人能看得出当前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支笔和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例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黑格尔小逻辑突破认知“模子”,实现超越于汇通 要寻求“共相”,我们必须放弃死守一个的“模子”固执。我们必须要从两个“模子”同事进行,而且必须寻根探固,必须从其本身的文化立场去看,然后加以比较加以对比,始可得到两者的面貌。叶维廉寻求跨越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坚持文学本
10、位,明确学科界限七、美国学派特点 深受新批评理论的影响,强调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重视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学性”,注重作品的文学欣赏、美学分析和艺术评价高扬无影响、无实证的平行研究 提倡不仅跨国界,而且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八、美国学派的理论依据英美新批评:也称为本体批评、文本批评主张把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强化文学本体意识,深化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避免文学批评的主观随意性,强调文学在形式方面的内在因素,突出了文学的本位意识和对审美价值。其批评范畴为反讽、语境、意象、隐喻、神话、象征等。(可参见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四讲 俄国学派中国比较文学一、俄国学派1、俄国学派发展历程俄国时期(
11、18世纪末至十月革命前);苏联时期(19171991);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相对自由阶段 ;30年代到卫国战争前后:打入冷宫;1946年至50年代中期:全盘否定;1955年至1991年:复苏、发展时期 2、俄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具体参见课本p26-273、俄国学派特点强调历史类型的类似与文学的相互影响两者的辩证关系 建构总体文学或世界文学,并在整个世界的社会文化的系统内研究各种文学现象 不承认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4、俄国比文学的民族性诉求试图通过文学研究确立俄罗斯文化在境内的权威性和作为帝国主体文化的合法性试图通过突出斯拉夫语境下的社会主义共同体和俄国文化的资源优势,以缓解、掩盖因政治和国际关
12、系的原因带来的民族价值观上的对立。挖掘俄国文化的独特性价值,提升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世界意义打破研究空间的欧洲中心论,把东方文学纳入其中二、中国比较文学1、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萌芽 中国比较文学兴起-显学 2、中国比较文学特点具体参见课本P31-333、如何评价“中国学派”第五讲 阐发研究接受研究一、中西方阐释学发展脉络西方阐释学;中国阐释学;二者异同研究p59-60有关阐释学的文学批评文献材料仁者见之谓之人,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系辞上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薛雪一瓢诗话评杜甫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阐释学的作用: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性方式;不同文明间人们相互
13、认知、理解对方的方式二、阐发研究1、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过程非学科化阶段的实践研究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独秀、朱光潜、吴宓、梁宗岱、钱钟书学科理论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港台地区以及海外汉学在理论上的初步总结20世纪80年代大陆学者对这一研究模式在理论上的补充、修正陈惇、刘象愚、曹顺庆等2、阐发研究定义参见教材p56-573、阐发研究的学术功能能够促生文化、文学新因素,从而刺激原有文化、文学发展。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四后对西方理论的引入、运用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西方中心主义与中国文化边缘状态,构建一般诗学的形式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现实困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通约性和不可
14、通约性。4、阐发研究的内涵 作品阐发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阐发 运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西方作品进行阐发、解读 理论阐发: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 综合阐发:将中、西以及一些学科加以打通,广泛征引古今中外的文学观点、哲学观点以及文学作品等,能够总结得出文学活动中的某些规律性结论。 阐发研究案例一:王国维的诗学生成模式 王国维人间词话是在总结本民族传统已有的实践性、经验性批评材料的基础上取得一种理论的创新,形成了有关境界的系统性认识,关键就在于他综合运用了西方哲学家、美学家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观点、美学理论对中国传统相关的经验性描述以及诗词的审美特征进行了阐
15、发、融通。 阐发研究案例二:中国文学理论中国文论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 “撰写本书的终极目的在于通过描述各式各样从源远流长、而基本上是独自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中派生出的文学理论,并进一步使它们与源于其它传统的理论比较成为可能,从而对一个最后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形成有所贡献。”并由此希望“西方的比较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注意到本书提出的中国文学理论,而不再仅仅以西方的文学经验为基础去建构一般文学理论。”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阐发研究案例三:钱钟书的通感 一篇跨文明综合阐发的典范文献 钱钟书通感一文,是一篇跨文明综合阐发的典范文献。在这篇文章当中,钱钟书运用他“中西打通、学科打通”的
16、才能,广泛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理论和批评,总结出了文学创作中“通感”的表现手法。 三、接受研究1、接受研究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定义:比较文学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学科渊源:接受美学理论主要阐述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理解的意义,它自觉地有理论地把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提高到与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同等的高度,并把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影响推进的完整的文学过程。 接受美学主要观点任何一
17、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读者在完整的文学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作家作品。一方面,作家为读者创作作品,作品影响读者;另一方面,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信息又反馈给作家,从而创造作家、影响作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受到作品的制约,又要受到读者自身主观条件的制约,这两种制约表现在审美的全过程。接受理论把文学的接受分为社会性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四、接受研究与接受美学理论、影响研究 1、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与接受美学理论 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则首先强调读者的跨国家、跨学科、跨文明文化的要求 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却并没有设定限制
18、。它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 2、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 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 接受研究奠基于接受理论和现代阐释学,注重的是文学变异的研究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要求通过具体的文献资料来证明不同民族作家、作品之间所存在的事实上的联系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理论重心不同在作品、作者、读者三个因素中,接受研究注重研究读者在阅读域外作品的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及其原因,以读者作为其理论研究的核心影响研究以文本为核心,研究作家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重视形成文本的外来影响的因素 五、接受研究的内容不同文化圈的接收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所产生的认识差异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
19、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折射出不同民族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不同作家对不同异域作家作品和思潮的接受,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作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研究异域文学进入本土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终至发生变异的。研究考察作家对某一外国作家作品的接受状况,并对此进行比较,还可以认识各个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六、接受研究案例分析中国读者对红与黑的接受;五四时期中国对俄国文学的接受;中国作家对泰戈尔的接受;中国作家对西方个人主义的接受;中国对易卜生的接受 第四讲 主题学一、主题概念与范例概念: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
20、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 如春恨主题。范例:春恨文学主题对初春、仲春的怨春、恨春对暮春残景的惜春、悯春二、主题学概念与范例概念: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范例中西文学个人奋斗主题学研究(于连、拉斯蒂涅、高家林)中西文学个性解放主题学研究(安娜、娜拉、子君、梅)主题学相关概念定义一
21、: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界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定义二: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主题与题材、母题、人物、意象等的关系,并着重探讨同一题材、母题、人物典型、意象等跨国界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她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张铁夫新编比较文学教程三、主题学的范围母题研究;主题研究;人物研究;题材研究四、母题和主题茶花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共同母题:爱、始乱终弃母题茶主题:通过茶花女的背景歌颂玛格丽特和阿芒纯洁的爱情,展现玛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等级制度批判;杜主题
22、:谴责李甲的虚伪和阴险,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肮脏的现实;西游记与浮士德共同母题:寻求(阻碍、历难、诱惑、考验、拯救)主题差异寻求者构成:西师徒或师兄弟关系,人伦纽带;浮主仆关系,契约纽带诱惑的角度: 西东方式的禁欲主义; 浮积极迎受尘世诱惑又不断超越终极的拯救: 西取得真经终成正果化身为佛; 浮从拯救个人始到拯救人类终主题与母题的差异主题和母题(themes and motifs)是主题学研究中核心概念。母题有两种:一指“叙事句”的最小基本单位,如“蛇妖抢劫公主”“英雄死了”;二指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小的意义单元,如“生死”、“战争”、“嫉妒”、“骄傲”、“季节”、“秋天”等。主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比较文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