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
《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李思源(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北碚,400715)摘 要:本文分析了滑音在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重点分析了三度滑音、二度滑音、慢抹音三种形态的滑音在梁祝中对不同情感的具体表现。关键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滑音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祝(以下简称梁祝)是陈钢、何占豪创造于1958年的优秀中国小提琴作品,是一部将欧洲音乐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珠联璧合的成功典范,是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经典之作1。关于对梁祝的欣赏、分析和研究,很多专家学者都把重点放在其音乐结构、音乐审美和音乐成就等方面,相对而言在音乐技法表现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如滑音的运用。笔者在学习
2、中感受到,梁祝滑音的大量运用就是作品取得巨大成功而在音乐技法表现方面具有的一个精彩独到之处。一、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什么运用滑音滑音(Glissando)又称滑奏,是一种富有特殊效果的装饰音。滑音是由一个本质音向上或向下滑进到另一个本质音,故又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其时值在两音之间2。这种滑奏能够产生独有的甜美、凄婉情调,因此滑音多出现在一些具有浓厚抒情色彩、表现复杂情感冲突的音乐作品之中。众所周知,胡类乐器是在音色上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胡类乐器不可或缺,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象征乐器。小提琴有四根弦,音域即使跨度很大,演奏也较容易,再加上小提琴上有指板,在演奏时,手指只需横向
3、跨过去就能演奏不同音域的音,不需要使用滑音来找到音准。所以,一般情况下,小提琴演奏时是不使用滑音的。但是,据笔者统计,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却运用了滑音达109次之多。为什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又大量运用滑音?笔者以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自豫剧,作曲家是为了把豫剧的唱腔和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小提琴使用滑音模仿豫剧唱腔来表现整个梁祝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胡类乐器没有指板,而且按弦的手是纵向跨度,难度较大,因此有时使用滑音可以为演奏者大跨度的演奏留有缓冲区,使演奏者更容易找到音准,同时,恰当的使用滑音又能使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等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作曲家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让小提琴演
4、奏滑音,一是模仿传统乐器,让作品听起来更“中国”;二是滑音这种技法的表现更符合我们在传统音乐的审美上的习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滑音分别出现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十八相送、长亭送别、抗婚、楼台相会、哭灵和控诉以及结尾段中。笔者将所有滑音分为三度滑音、二度滑音、慢抹音三大类,依次在下文进行分析。二、 三度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三度滑音是指以三度作为间距的滑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整个作品中出现三度滑音有84次,转换为首调唱法之后,多数为mi和sol之间相互的三度滑音。例如在“爱情主题”(谱例1)中多次运用到了三度滑音。谱例1:在“长亭送别”(谱例2)、“楼台会”(谱例3)和“控诉”(谱例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祝 滑音 小提琴协奏曲 中的 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