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贫困与饥荒有感.doc
《读贫困与饥荒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贫困与饥荒有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笔记1著作简介阿玛蒂亚森的贫困与饥荒一书用了一种不同于之前的视角解释了饥荒这一社会现象,那就是贯穿全书的权利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些他自己的不同于前人的观点。阿玛蒂亚森阐述自己观点的主要用两种方法,第一个是批驳其他类似的观点,第二个是用具体的事件和数据实证自己的观点。阿玛蒂亚森先是分析了贫困的识别和度量,逐一分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贫困”、相对贫困、贫困与不平等的关系、贫困与道德感、贫困与政策等基本问题,指出了这些识别方法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阿玛蒂亚森就提出了权利分析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解读贫困和饥荒,指出饥荒就是人们粮食权利失败的结果。第三大部分,作者列举了世界上曾经
2、发生过的几次大饥荒,用具体的事例来批驳认为饥荒的发生是由于现实中粮食供给短缺造成的观点,与此同时也印证了他的权利分析方法有更大的适用性。2 内容概要第一章把权力方法引入到对贫困与饥荒的分析中,指出, “饥饿是指一些人没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提出交换权利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商品转换成另一种商品。这种转换可以通过贸易、生产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在转换中,他能够获得的商品组合所构成的集合可以称作这个人所拥有东西的“交换权利”。第二、三章分析了贫困的概念、识别和度量。作者逐一分析了生物意义上的贫困、贫困与不平等、相对贫困、贫困与道德判断、贫困的政策性定义
3、等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的不足之处。第四、五章则是对饥饿的分析,作者认为一般性饥饿现象有两种原因l、典型的食物消费水平低下2、食物消费量的下降趋势。那么关于饥荒的爆发,作者所持的观点是食物消费水平的突然大幅度下降。在第五章进一步分析了权利方法,作者进过分析和具体的事例研究得出结论:饥饿是权利失败引起的。第六章至第九章中阿玛蒂亚森分别举四次大饥荒的例子来说明权力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比如孟加拉大饥荒,按作者对当时的粮食总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了以下观点。:1首先需求方面的因素上涨,战争中印刷纸币导致的通货膨胀。2由“收成不好” 的预期而产生的投机性疯狂囤积。3政府管理混乱鼓励了投机。4禁止进口等自由贸
4、易。5收入和购买力的不对称膨胀。一部分人因为军事建设得到了补贴,而其他人没有得到任何好处。6工艺品,服务,及高档食物的需求降低,导致了更多职业陷入饥荒。71941年前20年物价和工资保持稳定,而之后物价上涨成为常态,而工资的上涨之后于物价。所以在分界点上造成巨大反差。在另一个具体例子埃塞俄比亚饥荒,作者分析认为在粮食价格没有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人民却在因饥饿而死亡。粮食反而从洛沃地区向外流(因为市场的原因,粮食流向物价高的地方)在1973年饥荒之前,沃洛农民就已经处于赤贫状态。大干旱的结果是牲畜数量的大量减少,令人吃惊的是,虽然数量减少了,但牲畜的价格却在下降,原因则是没有人能负担得起。佃农还
5、受到地租和封建赋税的影响,这些没有被减轻。由于其购买能力低下,沃洛省没有能力吸引其他地区的食物流人。实际上阿玛蒂亚森分析了要消除贫困的第一个条件,那就是要“免于饥饿”。通过对1943年和1974年孟加拉的饥荒的研究,阿玛蒂亚 森指出要免于饥饿必须有三重保障:第一个是政治上明确可执行的产权保护体系;第二个是经济上,微观层面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秩序,宏观上能维持稳定的经济环境;最后一个是需要社会传统体系的保护与缓冲作用。比如家庭内部的分工、传统观念中对交换权利和互惠权利的规定,都会改善最弱群体在面对饥饿时的境遇。其实以上这些都是让阿玛蒂亚森希望我们认识到即使在在粮食生产比正常水平下降很少的情况,政策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贫困 饥荒 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