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风” .doc
《浅谈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风”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风” .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前言1一、中国流行音乐的概况1(一)背景1(二)概念2二、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定义和发展历程3(一)“中国风”的内涵3(二)“中国风”的前世今生4(三)流行音乐“中国风”的现状5三、流行音乐“中国风”的特点7(一)表达形式多样化71、R&B唱法的运用72、戏剧唱腔的点缀83、方言口音的模仿10(二)创作手法101、中西结合的乐器编配102、歌词的创作11(三)创作题材111、历史典故的借鉴122、武侠文化的演绎133、古典诗词的引用14四、“中国风”流行音乐对世界流行音乐的影响14结 语16致 谢17参考文献18浅谈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风”李宝君(指导老师,蒲实)(湖北师范学院 音乐学
2、院 湖北 黄石 435002)摘 要:当提到“中国风”这个词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但提到“中国风”音乐,通常人们的解释开始模糊。流行音乐偶像周杰伦、王力宏、陶喆为代表,从一种音乐风格演变升级为一场社会热潮,同时也对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此选择流行音乐“中国风”为研究对象。这场“中国风”音乐盛会的存在是当代人们多元审美趣味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共同需要,是对中国意境的追求、创作的多元思路化以及综合的表现方式,也是它能够迅速流行的重要特征。流行音乐“中国风”中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歌曲本身的艺术性也给整个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中国风”的盛行是对当代音乐“西风盛”的有力
3、回击,“中国风”的创意也带给乐坛新的创作灵感和思路。“中国风”流行音乐不仅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启示,同时也作为一个传播载体,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关键词:流行 中国 传统 元素分类号:J60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chinoiserie of chinese pop-musicLiBaoJun (Instrucor: PuShi)(Class 0702 musicology Major College of Music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2)Abstract:P
4、eople wouldnt be wondered when they were referred to the words“Chinese Style”.But if they were referred the words“Chinese Style Pop Music”,they may begin to wonder. When the“Chinese Style”pop music were popularized by the pop idols Jay chou, Leehom Wang, David Zee Tao etc, it upgraded from a music s
5、tyle to a fashion in the society.Chinese Style popular music has evoked widely repercussions in peoples music culture life. So we take the Chinese Style popular music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Style popular music is the comment requirement of peoples multiple Aesthetic Taste an
6、d ethnic culture of inward precipitation. Secondly, pursuit of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 multiple thinking of cre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form are important reason of Chinese Style popular music, which can be rapidly popular.By merging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nto“Chinese Style”po
7、p music not only add some exquisite elements into the songs but also bring numerou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to the culture industry.At last,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meaning of Chinese Style popular music can be seen, it not only provides the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popular music,but als
8、o As a media vector, it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Key words: Popular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浅谈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风”李宝君(指导老师,蒲实)(湖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生活,而流行音乐是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国内,更多的人偏爱流行音乐中包含“中国风”元素的歌曲,同时,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歌曲也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的
9、社会文化现象,它能真实而迅速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它也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能够被大众认同,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对如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来说,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中国流行音乐的概况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的创作步伐也随之加快。流行音乐渐渐的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我国在流行音乐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其它国家比较早。从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近代早期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黎锦晖的毛毛雨到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周杰伦的青花瓷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作品,形成了对流
10、行音乐较全面的发展。(一)背景我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并非某年某日就突然出现了,它没有确切的生日,却有一个较长的分娩过程。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晚清时出现的小调歌曲 小调歌曲是产生在人们休息、娱乐、民俗节庆等场合,流传较广,结构较规整,音调的修饰较讲究的民间歌曲,如至今流传盛广的绣荷包、孟姜妇女、凤阳花鼓、茉莉花。和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主要是以日本和欧美流行歌曲作为乐歌旋律,用文言文、白话体形式兼采的歌词,文字通俗易懂,如李叔同送别,它的曲调选自当时的欧美流行歌调,由于选曲得当,填词隽永秀丽,富于韵味,所以颇受欢迎,甚至传唱数十载而不衰。小调歌曲和学堂乐歌虽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但它们
11、称得上是早期流行音乐的萌芽,因为它们具备了歌曲通俗,曲调单一,结构短小的特点,当代流行音乐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新音乐的勃兴,加之美国爵士音乐、百花汇好莱坞歌舞通过舞厅、电影等媒介传入中国,特别是上海,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已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于是,中国的流行音乐便应运而生,毛毛雨何日君再来夜上海等歌曲相继问世,广泛传唱。到了三四十年代,中国流行歌曲没有太重要的成就和发展,除了技术上的某些进步外,整体风格没有超过早期的格局。笔者认为,中国流行歌曲从产生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的限制,它的发展是不
12、完善的,一方面,它带有浓厚的殖民地气息,存在先天不足的软弱; 另一方面,由于不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流行歌曲只面向人数不多的小资产阶级及市民阶层。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继承了早期流行歌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西方外来旋律特点,旋律级进,音程跳动小,容易传唱,如何日君再来; 歌词上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体,如采槟榔; 抒情性的保持,如四季歌。当代中国真正流行歌曲的发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以流行歌曲为主的港台歌曲, 随着对外开放风靡大陆,后来大陆流行歌曲崛起, 改变了港台歌曲一统天下的局面军港之夜、 一无所有 、乡恋等大量歌曲的问世,占领了流行歌坛。(二)概念 长期以来,流行音乐的概念却并不
13、十分明确。因为流行音乐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称谓,而且它的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演变。在一些专业权威理论著作如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卷)中对流行音乐的解释则如下:“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 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卷),第664页,1992年版。”。有些学者认为流行音乐这一概念 闵涌玉.浅谈流行音乐的发展变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11.23的提出旨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
14、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 大众音乐”之称。还有学者认为:流行音乐是指那些娇腻缠绵、轻狂迷惘、内容格调不健康以至于低级卑俗的音乐统称 王思绮.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上海音乐学报.2001.12.30。笔者认为所谓的流行音乐就是在群从中流行的音乐。二、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随着中国GDP突飞猛进的增长,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全球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开放的互动关系之中,中国和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跨国合作越来越频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有了更深入、广泛地交流,同时,音乐艺术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中
15、国传统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受到西方世界的关注。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社会环境,“中国风”流行音乐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中国民族元素被提升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传统文化的元素被重新包装,冲上了大众文化的历史舞台。(一)“中国风”的内涵“风”可以引申为像风一样迅速而普遍的流行。“风”也可以解释为风格、风彩、风韵、风华、风姿。在诗经中,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了风、雅、颂三个部分,这其中的“风”,意即来自民间的、地方的音乐。从这里来看用“中国风”来指称某种流行音乐曲风还是有特殊意义的。在流行歌坛上,如前面所说,“中国风”这一说法也早已有之,只是具体所指有所差别而己。从“中国风”歌曲开始流行那
16、刻起,流行音乐的受众们心中模糊的就有了衡量“中国风”的标准:以流行的音乐曲风为主体,搭配古典韵味十足的歌词,再加上戏曲唱腔的配合。音乐制作人黄晓亮经过深入探讨后,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给予了这样的定义:“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有人曾经试着给中国风音乐做过以下定义:1.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2.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等3.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4.题材上
17、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网友认为,中国风歌曲要在乐器方面运用到中国传统乐器(如萧、笛、琵琶、古筝、二胡),词方面比较浓的诗词色彩,意境含蓄深远隐晦,曲方面带或插江南小调、黄梅调、京剧,演唱方面多用京腔或美声。还有网友认为“中国风歌曲”,意指有中华民族自身风格的歌曲,更确切的说是指有中国古代风格的歌曲。著名词作者方文山给“中国风”作了如下定义: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创作,或编曲上加入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月琴、古筝、二胡、横笛、洞箫等,以及歌词间夹杂著古典背景元素的用语,如拱桥、月下、唐装、绣花鞋、灯蕊、壁眉、红颜等。只要在词曲中加了这些元素,不论加入元素的多寡或比重为何,均可视同
18、为所谓的“中国风歌曲”。 方文山.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M】.第一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从目前对“中国风”的定义能看出,大家普遍认为“中国风”歌曲是在传统流行歌曲创作中,加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编曲、唱腔、歌词而形成的一种全新音乐风格的歌曲。但笔者认为,从“中国风”的形成来看,“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它其中融入了西式音乐曲风,或者可以说它是在借鉴西方流行歌曲曲风的基础上,杂揉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二)“中国风”的前世今生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流行音乐来说,这一说法同样适用。中国流行乐坛从兴起到确立再到发展,始终都没离开欧美、港
19、台流行歌曲的影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具有中国西北地区文化特色的“西北风”音乐潮流刮起后,才使大陆原创歌曲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同时也让流行音乐的创作者们明白,在歌曲创作中,如果能合理地向传统文化资源取材,就一定能在流行乐坛中争得一席之地。最早使用的比较接近“中国风”这一说法的是“中国风格”。在1990年3月10日、11日、17日、18日,由中国青年报、江苏电视台联办的推动中国风格通俗歌曲的创作与演唱的活动“十位青年作曲家(歌星)歌曲新作大展分别在南京、北京两地以演唱会的形式举行”。 参见王思琦的中国当代流行的音乐发展及文化学研究,中国期刊网硕士学位论文文库,1991年广东惠州音像出版社出版的
20、天津乐团演奏的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时使用了“中国风”作为标题。 鲍元恺,交响音乐系列名称的由来1992年,由文化部主办了第一届“中国风”演唱会。“中国风”演唱会是文化部艺术局主办的国家级重要演出活动之一,它精选每一年度大陆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歌手与作品出师海外,被誉为流行乐坛的“国家队”。“中国风”四度刮过香江,大陆歌手首次亮相“无线”,音乐周报,1995年11月24日。 从1992年一直到1995年连续举办了四次。1993年,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鲍元恺,“对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和歌舞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以及各类传统器乐曲分门别类地择其精华,进行提炼和再创造,以交响乐形式为形、中国文
21、化为神,力图以新的姿容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神韵,并把这类交响音乐系列创作计划定名为“中国风”。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流行乐坛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2000年,音乐风格与众不同的周杰伦开始崭露头脚。之后他又逐步确立起了别具一格的“中国风”音乐风格,并一直坚持着这种音乐风格的创作,不论是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还是千里之外、青花瓷、兰亭序都力图用古典韵味来吸引大众。伴随着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相继走红,流行乐坛也陆续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国风”的歌手,从歌坛有资历的实力派歌手陶喆、王力宏,到后辈林俊杰、胡彦斌、后弦,再到歌坛新人吴品醇、魏晨,让这股“风”越
22、刮越盛。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在流行音乐领域内出现了“中国风”,在其他领域内也有了“中国风”的出现。在百度、Google 等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中国风”进行查询,可以看到电影、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摄影、建筑设计等等行业都在倡导“中国风”的理念,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国风”将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创新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赢得了大众的瞩目,并成为当前文化生活的主流。在这样的风潮下,流行音乐也以一种新的阐释方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三)流行音乐“中国风”的现状 2003 年7 月,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周杰伦发行个人第四张专辑叶惠美,一曲东风破迅速红遍了整个华语歌坛。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风” 浅谈 流行音乐 创作 中的 国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