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穴位养生方大全.doc
《李志刚穴位养生方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志刚穴位养生方大全.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李志刚穴位养生方 作者:李志刚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用穴位养生、治病也是一样。比如你头痛了,你首先就要想是用头部的穴位治疗还是用腿部的穴位治疗,或者腰部的穴位治疗。你仔细查看了病情,认为头部、四肢上的几个穴位都能治疗这种头痛,这个过程就是选穴的过程。选完穴后,因为能治疗头痛的穴位很多,不可能都用上,于是紧接着就需要决定用哪几个穴位治疗,你需要找一组最优组合,经过反复比较,你认为太阳、风池、合谷和太冲这4个穴位组合起来效果最好。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再决定对这几个穴位是按摩还是拔罐,要是按摩的话先按哪个后按哪个,按多少次等,这样,你的穴位处方就开好了。开启人体的天然药库 治疗与五脏六腑相关的病
2、症,可以直接选取隶属于该脏或者该腑的经络上的穴位治疗,这叫循经取穴。 穴位是人体的天然大药。利用穴位,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 古人把“血气”看成生命的主要特征,论语季氏将人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此时“血气未定”;第二阶段是壮年,此时“血气方刚”;第三阶段是老年,此时“血气既衰”。管子水地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把地面上的水比作人体里的血气。地面的水需要流通,人体里的血气也需要流通。人体里的血气(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在哪里流通呢?就是经络。经络在人体里的作用异常重要,它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它一方面运行人体的物质基础气血,一方面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处,
3、所以无论是医家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可不了解一些经络知识。 人体的经络主要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我简单说一下,大家可以有个初步的认识。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也叫十二正经,这是相对于奇经八脉而言的。这十二条经脉的命名分别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合而成。 手足表明经脉在上、下肢的分布不同,手经表明经脉的外行线路分布在上肢,相应的,足经表明经脉的外行线分布于下肢。 阴阳表明经脉的阴阳属性和阴阳之气的多与少。阴衍化成太阴、少阴、厥阴,表明阴气的由多到少,阳衍化成阳明、太阳、少阳,表明阳气的由多到少。 有不少朋友对阴阳的这几种称谓感兴趣,问我它们是什么意思。我简单解释一下。“
4、太”和“少”的意思很好理解,单看字面就知道:“太”是多的意思,“少”是少的意思。那么什么是“厥阴”和“阳明”呢?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阳明”是“两阳合明也”,“厥阴”是“两阴交尽也”。什么意思?“两阳合明”,一个太阳,一个少阳,把太阳和少阳加起来,阳气就更多了,所以阳明的阳气最多。厥阴呢?“两阴交尽”,太阴和少阴都快没了,所以阴气最少。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程度,三阴与三阳之间组成对应的表里相合的关系,从而使阴阳之气达到大体平衡。阴气最多的太阴与阳气最多的阳明相表里,阴气第二多的少阴与阳气第二多的太阳相表里,阴气最少的厥阴与阳气最少的少阳相表里。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所以我们说十二经络
5、的时候,会说到表里经,手的三条阳经与手的三条阴经分别相表里,足的三条阳经与足的三条阴经分别相表里。表里经就像一对夫妻,阳经主外,阴经主内,它们共同作用,能够起到非同一般的防病、治病的作用。脏腑表明经脉的脏腑属性,比如肾经表明该条经脉属于肾脏,大肠经表明该条经脉属于大肠腑。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脏,有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六腑,五脏六腑加起来共11个脏腑,为了与12条经脉配对,又把心包看作一脏,这样,六脏与六腑正好与十二经脉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六脏属阴,六腑属阳,所以手足三阴经对应六脏,手足三阳经对应六腑。 明白了十二经脉名称的组成,我们便对十二经脉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具体说来,这十
6、二经脉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内经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十二经络的分布特点,即:在内部,它们隶属于脏腑;在外部,它们分布于四肢、头和躯干。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利用穴位防病治病的时候就方便多了:治疗与五脏六腑相关的病症,可以直接选取隶属于该脏或者该腑的经络上的穴位治疗,这叫循经取穴。比如肝火旺盛,心情不好,我们就可以在肝经上选取穴位治疗,如期门等。同时,由于十二经络“外络于肢节”,广泛分布于四肢、头部、躯干,所以根
7、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某一部位发生病变,可以在经过该部位的经络上选穴治疗。比如牙痛,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治疗牙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胃经和大肠经上选取穴位治疗,如合谷、二间、内庭等。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既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也没有表里配合的关系,而是“别道奇行”,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起着统帅、联络其他经络和调节气血的作用。所以,奇经八脉的作用也非同小可。 奇经八脉有八条经脉,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督脉行于身体的后正中线,统帅一身之阳,任脉行于身体的前正中线,统帅一身之阴。其他各条经脉的循行和功能也各有特点,感
8、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些其他资料,深入了解一下它们的功能特点,这样,今后利用穴位养生,心里就有数了。何不给自己开个穴位处方?穴位所在,主治所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有问题,首先应该想到用它局部的穴位治疗。 经络所经过的部位发生的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该条经络上的穴位来治疗。 常常有人问我说:“李教授,扎针、推拿、艾灸这些活儿我看了脑袋都疼,那么多穴位,让我记住一个穴位都难,这么多病人来找你,我看你想都不想就知道往哪儿扎针,你是怎么知道哪个病该用哪些穴位的?”也有人说:“李教授,能不能教给我们一些方法,这样我们今后再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会自己找几个穴位给自己做做按摩之类的保健?”甚至有病人质问我说:“同样是治肩周
9、炎,我怎么看你给我扎针的地方跟他的不一样呢?为什么给他扎的地方比我多?” 上面的几个问题其实就是用穴位治病的选穴问题,说白了就是穴位治病的处方。就像开中药一样,感冒了该开哪几样中药,该用哪几味中药搭配,开多少,都是有讲究的。用穴位治病也是一样,该用哪几个穴位、该按摩还是扎针、每个穴位按摩多少次也都是有讲究的,弄懂了其中的道理,你就能举一反三,灵活地利用穴位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选穴就像开公司,首先要做个会用人的好领导 利用穴位保健、治病有点儿像一个领导管理自己的公司。公司开得很大,全球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某一天美国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遭到了消费者投诉,问题反映到公司老总这儿,老总首先就要想这个问题
10、该让谁去解决,是让美洲区的业务部门解决,还是让亚太区的业务部门解决?由于美国属于美洲区的业务范围,所以老总决定由美洲区负责处理。但让美洲区的什么人具体负责呢?是让主管销售的经理负责,还是让主管产品质量的经理负责?或者其他什么人?经过考虑,老总决定让主管销售、产品质量和危机公关的3个部门经理组成专门工作组协同负责。经过认真调查,查明确实是因为产品出厂质量不合格造成了消费者投诉,问题的根源出在公司设在中国的生产工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老总决定让中国主管产品生产业务的经理也一同参加专门工作组,4部门协同解决问题。经过一番努力,美国的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中国的生产厂商也提升了产品质量,整个
11、消费市场恢复正常。在这场危机处理中,老总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情该找哪个或者哪几个区域负责解决,选定区域后再进一步考虑该让该区域的什么人负责解决,是哪一个人还是哪几个人?人员派出去后发现了新问题,于是又及时决定抽调新的相关部门的人员参与解决。整个过程合理而有序,这就是老总对这次危机的处理方法。用穴位养生、治病也是一样。比如你头痛了,你首先就要想是用头部的穴位治疗还是用腿部的穴位治疗,或者腰部的穴位治疗。你仔细查看了病情,认为头部、四肢上的几个穴位都能治疗这种头痛,这个过程就是选穴的过程。选完穴后,因为能治疗头痛的穴位很多,不可能都用上,于是紧接着就需要决定用哪几个穴位治疗,你需要找一组最优组合,经
12、过反复比较,你认为太阳、风池、合谷和太冲这4个穴位组合起来效果最好。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再决定对这几个穴位是按摩还是拔罐,要是按摩的话先按哪个后按哪个,按多少次等,这样,你的穴位处方就开好了。5个选穴原则,让你轻松“开处方” 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怎么样选穴呢?这有几个原则,我一说你就明白。 局部选穴:局部选穴很好理解,就是在患病部位的局部选穴。中医有个非常著名的治疗规律,叫做“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腧穴就是穴位的意思,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穴位所在,主治所在”。比如你鼻塞了,首先就应该想到用鼻子局部的穴位治疗,比如迎香、素髎等;面瘫了,首先想到用面部的穴位治疗,比如地仓、颊车等。局部选穴是中医里根
13、据近治作用而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也是我们选穴时首先要考虑到的。 临近选穴:临近选穴,就是在离病患部位比较近的部位选穴。临近选穴跟局部选穴都是围绕病患部位展开的,不同的是局部选穴是在病患部位的局部,临近选穴是在病患部位的附近。这就好比居家过日子,局部选穴是依靠自家人解决问题,临近选穴是求助于邻居解决问题。比如牙痛,按摩太阳穴治疗效果很好。牙齿在嘴里,太阳在耳廓前面,两个部位距离很近,用太阳治疗牙痛就是临近选穴。 远端选穴:远端选穴就是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穴。穴位治病有个规律,叫“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就是说经络经过的地方发生的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该条经络上的穴位来治疗。比如说手阳明大肠经
14、经过咽喉部位,咽喉上火、肿痛的时候,根据远部取穴的原则,我们可以选取位于手上的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比如商阳。我有4句歌谣,也是说远部取穴的,大家可以记一下,很有用:“头面之疾寻至阴,腿脚之疾风府寻。心胸有疾少府泻,脐腹有疾曲泉针。”至阴、风府、少府、曲泉是4个穴位,字面意思都能看明白。 远部取穴还包括表里经选穴、同名经选穴,这些稍微复杂一些,后文说到相关疾病的选穴方法的时候我再细说。 辨证选穴: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辨证施治。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失眠,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心肾不交能引起失眠,心属火,肾属水,如果心火过旺,肾水不能制约住火势,心火扰动心神便会导致失眠。治疗这种原因导致的
15、失眠,就应该在心、肾二经上选穴,比如神门和太溪。心脾两虚也能引起失眠,这时候就应该从心、脾二经上选穴了,比如神门、太白等。很显然,如果不去辨证就胡乱治疗,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随症选穴:随症选穴也称经验选穴。我们针灸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穴位是治疗相应疾病的特效穴,疗效较高,于是把它们总结出来,供人们参考使用。随症选穴和西医西药治病有点儿像,比如发烧了,吃点儿安乃近,失眠了吃点儿安眠药。人身上就有很多这样的穴位,比如大椎和曲池是治疗发烧的特效穴位;丰隆和中脘治疗痰多很有效;三阴交和神门相当于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膈俞和足三里能够治疗贫血;内关和素髎能够治疗
16、低血压;中极能治疗排尿异常;天枢能治疗腹泻、便秘。顺便提一下,上面举例时提到的穴位,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就是按摩。大家不必拘泥于按摩的次数和手法,大致可以按照每个穴位35分钟的标准操作,有空的时候按揉按揉就行,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给皮肤“吃药”的养生治病方法药物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脏腑发挥药理作用,能够对全身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贴敷的方法由来已久,历代医家都极其重视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变胃肠吃药为皮肤“吃药”,不会损伤脾胃,不会增加脾胃负担,副作用很小,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小孩。 穴位贴敷也是特别值得大家了解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方法。 给穴位“吃药”的治病方法 很多人都贴过膏药,
17、什么活血止痛膏、筋骨贴、狗皮膏药呀,多的是,即使没用过,也应该听说过。市面上的膏药,大多是祛风湿、活血止痛的,贴的部位也多是病患部位,像关节疼痛的地方、跌打损伤的地方等,这跟穴位贴敷既相似,又有一定的区别。我所说的穴位贴敷,主要是把做好的药膏贴在或者敷在穴位上,对穴位进行刺激,比如三伏贴、脐疗。因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能够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濡养筋骨关节,所以药物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脏腑发挥药理作用,能够对全身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内病外治”这个词大家应该听说过,主要说的是中药。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把中药吃进肚子里治病,是“中药内治”,是让肠胃吸收药物成分治病。外治呢,恰
18、恰相反,是让皮肤“吃药”,让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渗透进入体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穴位贴敷主要是把药物贴敷在穴位上,所以它是内病外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帛书到避孕药贴 贴敷的方法由来已久,历代医家都极其重视贴敷疗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283个方子,有70多个敷方,比如用芥子贴敷百会治疗毒蛇咬伤等。华佗在神医秘传中记载了一个治疗脱疽的方子:“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遂日更换,十日而愈。”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贴敷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比如“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方:矾石如鸡子大,置醋中,涂儿脚下,二七遍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风气头痛不可忍者,乳香、蓖麻仁
19、等份,随左右贴太阳穴,解发出气,甚验”。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穴位贴敷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不仅在治疗常见疾病上有独特的优势,还可以治疗哮喘、气管炎、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其他疑难病种。研究发现,穴位贴敷本身就能够通过温热刺激、机械物理刺激加速血液循环,如果再加上具有活血化淤功能的药物,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就更强。比如人们在百会上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就很理想,在膻中、心俞贴敷能够明显地缓解心绞痛、冠心病患者的疼痛。穴位贴敷在肿瘤的治疗上也有可喜的疗效。有人做过研究,发现活血化淤类药物透过皮肤渗透到肿瘤表面的血管,能够改善肿瘤表面的微循环,减轻肿瘤对相关神经的化学毒性刺激和物理压迫,从而起到止癌
20、痛的作用。人们很聪明,把穴位贴敷与现代科学结合,创造了很多新的贴敷方式。比如艾灸,它的原理就是利用温热刺激穴位,从而达到调整身体功能的目的。在家自己用艾条灸穴位,有些人觉得麻烦。怎么办呢?人们就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把药贴上加入化学发热剂,贴到穴位上后,不用管它,自然发热,又舒服又方便,还能起到艾灸的效果。穴位贴敷在国外也逐渐兴起。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就根据穴位贴敷的透皮原理发明了避孕药贴,把它贴敷在腋下能够起到理想的避孕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日本人的欢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 防病治病的直达列车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穴位贴敷防病、治病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比如打针、扎针
21、、吃药会有痛苦,穴位贴敷既无创伤,也无痛苦,特别适合害怕打针吃药的人。穴位贴敷的疗效很快,由于所用的贴敷药物大多具有开窍、活血、通络的作用,所以穴位贴敷能够刺激穴位,直达病所,跟我们现在的Z字头直达列车相似,中间不停靠。穴位贴敷也很安全,不用担心吃错药。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穴位贴敷变胃肠吃药为皮肤“吃药”,不会损伤脾胃,不会增加脾胃负担,副作用很小,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小孩。还有就是取穴少,一般用一两个穴位就行,而且多用胸腹部和腰背部的穴位,特别适合对穴位知识了解较少的人。 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人也能自己做穴位贴敷 怎么做穴位贴敷呢?方法再简单不过了。 你把从药店抓来的中药按比例搭配好,然后研
22、碎成颗粒或者粉末,直接把这些粉末撒在普通的黑膏药上贴敷,或者直接把粉末撒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这样就完成了穴位贴敷的工作。也可以在研碎的中药粉末里加入面粉、蜂蜜等黏稠物,把中药调成泥状,把药泥贴敷在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包扎起来。还可以把研碎的药粉加入鸡蛋清、醋、白酒等调成糊状,涂抹在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包扎好。还可以把药粉加入醋、白酒、凡士林、蜂蜜等熬制成药膏,把药膏贴在穴位上后用胶布包扎。总之,方法多样,完全可以灵活掌握。只要能把中药固定在穴位上,你使什么招儿都行。女孩子们爱美,衣服穿得比较少,身体容易受寒,很多人都有虚寒型痛经的毛病,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就很管用。可以取食盐250克,葱白250克,生
23、姜125克,把葱白和生姜切碎,然后与食盐一同在锅里炒热,然后迅速装进布袋子里熨下腹部,药凉了再炒热再敷,每次半小时,每天做两三次,效果很好。大补元气:保养生命动力,积累身体活力气海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极高的补益元气的功能,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补气首选气海。 膻中的功能是调益肺气,能调一身之气,尤其对肺脏的保健功效很好。 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水谷之气是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脾胃运化而来,所以补气用足三里是必不可少的。 “人活一口气”,相信每个人都对这句俗语耳熟能详,武侠功夫片里说人的伤势很重,也往往说“元气大伤”。那么什么是气呢? 我们中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志刚 穴位 养生 大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