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doc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关键词:作家简介;创作背景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好的音乐能洗涤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得到享受,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正是这种能使人心旷神怡的好的作品。一、作曲家简介及作品创作背景蓝色多瑙河圆舞
2、曲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其父与其同名,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他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帮助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十九岁时,组织了自己的一个管弦乐团乐队,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获得的成就使他很快就与父亲齐名。1848年,他访问罗马尼亚举办音乐会,这期间他在当地居民的鼓动下推翻了奥地利领事。在维也纳发生革命的时日里,他是国民军乐队的队长,指挥了马赛曲和他自己创作的革命进行曲和革命圆舞曲。他的名声在革命以后愈益提高。1851年开始了富有成就的去国外的第一次巡
3、回演出。自1853年起,斯特劳斯担任宫廷舞会音乐指挥;18631870年,担任奥匈帝国皇室和王室的宫廷舞会乐队队长之职。1870年,作为圆舞曲和舞曲作曲家处于荣誉高峰的斯特劳斯(他当时已经写作了大约340首圆舞曲和其他舞曲)转向舞台乐的创作。他写了17部轻歌剧、一部歌剧和一部芭蕾舞曲,在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都由于其低劣的歌剧脚本而宣告失败,或很快以半失败而烟消云散。1872年,施特劳斯做了轰动一时的美国之行。在1894年举行庆祝斯特劳斯从事艺术活动50周年庆祝会时,他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祝贺和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的证书,这一切显示出这是一次真正胜利的盛会。1899年6月3日,他在短时期卧病以后在维
4、也纳去世。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其作品包括圆舞曲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尔舞曲73首,进行曲43首及轻歌剧16部,其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就是这首被誉为维也纳“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1866年由于在奥普战争中奥地利人惨败给普鲁士人的原因,使整个维也纳处于悲愤、沉寂的氛围之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鼓舞市民的勇气,使人们重振起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伯特向约翰施特劳斯请求写一部充满生机和爱国之情的合唱圆舞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于是,他想起了德国诗人贝克献给维也纳的一首诗歌的末尾:“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蔚蓝色的多瑙河边”,诗人
5、丰富的幻想,给了约翰施特劳斯极大的启发,1867年2月9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在法国的世界博览会上演奏,顷刻间轰动了整个巴黎。音乐,是维也纳的骄傲;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自古以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仿佛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从地图上看来,奥地利的地形就像一把金色的小提琴。宁静的多瑙河泛着轻轻的波浪,狭窄的维也纳河从市中心流过,两条河流就像一粗一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 蓝色 多瑙河 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