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琴史料.doc
《上海口琴史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口琴史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口琴史料上海口琴史料2009年07月14日星期二下午02:53口琴起源于德国,民国9年(1920年)左右传入中国。20年代中国市场销售的口琴以德国和来牌著称。30年代,中国始有自己的口琴制造工业。民国20年8月,台湾省籍机械工程师潘金声及李志云、陈朝裕等在上海哈同路(现名铜仁路)开办国内第一家口琴厂-中国新乐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8孔、10孔小型玩具口琴。民国22年3月,该厂生产的20孔宝塔牌口琴正式问世,成为中国第一批国产口琴。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此作了为国争光题字,次年,取其中国光作为产品商标。从此国光牌口琴的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民国24年,黄贻清与中国新乐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职
2、工开设大中华口琴厂。民国28年,陈德茂开办中央口琴厂;半年后,又有陈文楠开设上海口琴厂。此时,上海生产口琴的从业人员约100人,年产口琴10万支左右。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口琴厂、上海口琴厂和大中华口琴厂相继关闭歇业,中国新乐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被德国和来洋行买下,改名为中国新乐器昌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上述厂家相继复业。民国34年5月,上海从事口琴生产的大小企业38家,除8家具有一定规模、能够生产成品外,其余大多是生产零件或为口琴厂调音、装配的小作坊。这些工厂中,中央口琴厂生产规模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生产,并另辟蹊径,于民国35年聘请口琴演奏名家石人望为监制人,生产石人望牌口琴,
3、产品也由原来单一品种向复声发展,市场声誉较高,且有部分产品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民国36年底,中央口琴厂为扩大生产规模,在闸北永兴小马路105号扩建厂房1100平方米。民国38年,潘金声又开设华侨口琴厂生产口琴。建国前,上海共有口琴专业生产厂8家,有近30家设备简陋人数不等的半制品加工、零配件加工厂,年产口琴20万支。建国后,上海的口琴生产迅速发展,最高时全业有46家,职工2000人。1949年12月15日,中国新乐器厂昌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改为华东工业部国光口琴厂,后改称地方国营国光口琴厂。中央口琴厂于1954年7月作为闸北区第一批公私合营试点单位参加合营,生产逐年提高,1
4、958年兼并了光明、华侨等口琴厂。1960年,上海口琴业产量达219.4万支。经过调整兼并,60年代,上海仅存中央口琴厂(1966年改名为上海口琴一厂)和国光口琴厂2家。1966年,上海口琴一厂有职工400人,年产大、中、小口琴670万支。1978年,上海市文教用品工业公司所属乐器行业归口市手工业局,其时国光口琴厂已转做军工产品,口琴一度停产,调整归口时仍留在上海市轻工业局。70年代末,国内外市场对口琴的需要量增加,当时唯一生产口琴的上海口琴一厂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扩大口琴的生产能力,市手工业局决定以上海口琴一厂为主,吸收闸北区手工业局的中兴五金电器厂、上海新兴机械厂(均为集体所有制工厂),于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口琴 史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