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oc
《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胡逢祥,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中国当代史学建设的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史学理论体系和运作机制,为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方面的支撑。510多年来,围绕着这1基本目标,史学界进行了艰辛的跋涉。回顾这1历程,总结其间的得失,对于促进今后史学的发展和良性运作,无疑是1桩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摘 要 题】史学理论 【关 键 词】当代中国/史学建设/史学理论/史学实践 【正 文】 中国现代史学自210世纪初发轫后,经“54”时期的流
2、派纷呈和互争雄长,至抗战时期已逐渐凸现出3种最具影响力的走向:1为科学实证史学,以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为代表;1为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以郭沫若、范文澜等为代表;1为注重人文关怀,并对本国传统抱有深切同情的文化民族主义史学,以柳诒徵、钱穆等为代表。其中,科学实证史学尤占据着主流地位。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格局为之1变:随着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史学也开始在史学界确立起全面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科学实证史学与文化民族主义史学的中心则分别转移至台港地区,续展其姿(本文因篇幅有限,对后两者不作讨论),由此奠定了其后数10年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回顾当代史学的这段
3、经历,成绩固然辉煌,教训亦复不少,其得其失,皆足以启人深思。 1、当代中国史学的建设路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1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大陆得到了确立。在这1新体制下,各项文化事业的开展,也多被纳入到与其整体运作目标相应的框架之中。史学的建设,因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尤其如此。 还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就10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将之视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激发人民革命意识和打击敌人的重要思想武器,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1支比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及其运作模式。建国初期,我国的史学建设正是循着这1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传统和基本模式在全国推开的。 210世纪510年代前
4、期,可视为我国当代史学建设的筚路蓝缕时期,各项基本制度皆草创于是时。1949年7月,解放战争的硝烟未散,郭沫若、 范文澜等人就在北平发起成立了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积极倡导“学习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各种旧历史观,并养成史学工作者实事求是的作风,以从事新史学的建设工作。”1(p.4) 次年,又以范文澜主持的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该室的渊源可追溯到延安时期马列学院的历史研究室,以及1947年初范文澜在北方大学建立的历史研究室)为基础,建立起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即第3历史研究所)。1951年7月,全国性的中国史学会正式在京成立。1953年, 中共中央还成立
5、了由陈伯达、郭沫若、范文澜、吴玉章、胡绳、吕振羽等组成的历史研究委员会,以加强对历史研究工作的指导。翌年,中国科学院复增设了上古史研究所和中古史研究所(即第1、第2历史研究所,1958年合并为历史研究所)。其时学校历史知识的传授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度,则主要参照了当时苏联的经验与教育模式,从主导思想、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以求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2(p.125) 帮助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尽快完成到适应新社会的思想转变,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党和政府还在文化学术界开
6、展了1系列知识分子学习和思想改造运动。这些措施,对于确立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导地位,拓展全国史学工作者的视野特别是提升其整体理论水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推进当代史学的建设,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 210世纪510年代中期至610年代前期,是当代中国史学建设取得较多实质性进展的时期。这突出地表现在3个方面:1是在全国众多史学工作者的参与下,努力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结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开展了1系列富有成果的历史理论大讨论,如中国古史分期、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农民战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形成(以上5项通常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古史研究中的“5朵金花”),以及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
7、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历史人物评价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不少虽在2、31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中已有涉及,但这1时期的讨论,无论在规模还是触及问题的深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对全国史学工作者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具体历史问题作出了示范作用。2是不少规模较大的基础性项目在这1阶段启动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1950年起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后改称中国史学会)组织力量编辑的大型史料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至1961年已出版义和团、太平天国、回民起义、戊戌变法、捻军、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等10种,加上“文革”后完成出版的第2次鸦片战争和北洋军阀,
8、共计2500万字以上。1953年以后,又先后组织有关专家整理标点传统史籍资治通鉴(1956年完成出版)和“2104史”(“文革”前已完成10部,至1978年全部完成出版)。并于1955年启动改绘清末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的工作(后改为重新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至1970年代以“内部本”方式陆续印行。“文革”后经修订,于1988年正式出版,凡8册)。此外,还分工系统搜集了中国近代经济史、工业史、农业史、手工业史、铁路史、外贸史,以及中国历代地震史等方面的资料,加以整理汇编出版。这些扎实有序的基础建设工作,为此
9、后进1步开展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编著出1批富有创见和社会影响力的史学著作,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1953—1965)和中国近代史(上册,1953)修订本、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1963—1965)、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1957—1960)、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1962)、周1良和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1962),以及各类断代史和专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False$ 但与此同时,应当看到,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加之人们对唯物史观认识上尚存在某些片面性,其史学建设也反映出1些自身
10、的弱点。比较明显的是,这1时期开展的种种思想教育运动,对于促进知识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固然有益,但因其过程多与政治思想领域的1连串批判斗争相关联,如1951年发动的对电影武训传之批判、1954年以后对“新红学”研究观点以及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等。当这些批判运动进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常常形成1种不分层次和性质地把同非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点的各种争论绝对化、政治化和阶级斗争化的惯性,这就不能不影响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术思想交锋的正常开展。不仅如此,在提倡运用唯物史观研治历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1些教条化和公式化的倾向,如把“5种社会形态&r
11、dquo;视为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普遍定律,在解释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时无限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等,且当时还不容稍有异议。特别是1957年“反右”运动后,随着社会主义时期“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这根弦越拉越紧,上述“左”的偏向,在史学界渐成愈演愈烈之势。这种情形,不独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双百方针”的正确执行,也给史学建设带来了1系列负面影响。“文革”中,因受极“左”思潮的干扰,我国的史学建设更遭到了极大破坏,各类正常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活动完全停顿,历史学1度成
12、了那些阴谋家、野心家胡乱影射比附,借以打击迫害老干部、老专家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庸俗政治工具,而且这1切还都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公然施行的。此种现象的出现,自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因此,“文革”1结束,人们痛定思痛,首先就对10年动乱中历史学遭遇的经历展开了反思,由此揭开了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序幕。 这种反思,就其理论层面而言,开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是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原理。围绕着这1问题,史学理论界通过对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学说的学习探讨,就历史发展的动力、谁是历史的创造者、5种社会形态是否普遍规律,以及如何评估阶级斗争和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中国 史学 建设 理论 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