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三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两种宗教观.doc
《高考历史专题三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两种宗教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三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两种宗教观.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历史专题三 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两种宗教观一、古代西方宗教的观念和特点 宗教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是对自然缺乏足够了解的产物,而对进入文明之后的人类来说,则可能是绝望中的产物。 宗教到了好奇多思的希腊人那里就被烙上了个性鲜明的希腊特点。 宗教对早期的希腊人来说主要意味着:1用一种方法解释物质世界,即排除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畏惧感和玄秘感,而给人一种与之亲密相关的感觉。2 获得切实的利益,诸如好运、长寿、高超的手工艺和丰饶多产。 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自身的地理环境使得希腊的文化既受到古代埃及、西亚文化的影响,又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希腊的宗教也是如此。希腊早期的宗教是在希腊民族融合、形成的过
2、程中,以亚该亚人、多里安人的宗教观念为主,吸取当地居民、西亚移民及至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混合而成的。从迈锡尼发现的公牛和山羊的献祭仪式常见于西亚,俄狄浦斯所杀死的人面兽身女妖斯芬克斯与埃及金字塔旁的人面狮身石雕极为相似。酒神狄奥尼索斯起源于伊朗高原和色雷斯。农业和丰收女神得墨忒耳来自小亚细亚。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都源于东方的宗教。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甚至夸口说可以为每一位希腊的神祇找到他(她)的外来名称。希腊的早期宗教虽在起源、形成阶段受到东方的影响,但一在希腊落脚立足,就生出许多希腊的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神人同形共性”,或者说“神人同一”,更确切地说是神的人化。希腊人坚信:
3、人活着,最主要的事是完满地表现此时此地人的个性。他们对宗教的态度充分体现了这种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在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影响这下,希腊人仿佛是按照镜子中他们自己的形象勾勒出他们的神祇。希腊人把神看得与他们自己极为相似,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由于信奉这样的神,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因此他们感到无忧无虑、安适自在。希腊人和诸神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带来福祉。正如希罗多德所说,这种宗教关系是通过“普通的神龛和祭品”而不是通过教会组织和共同的宗教信仰来维系的。尽管荷马的诗篇和赫西阿德的神谱
4、概述了当时流行的宗教思想,但希腊宗教从未系统地提出过共同的宗教教义或编出一部宗教经典。希腊宗教的这种拟人性或神人同一的特点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相比是多么的不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认为:人类是主神特地创造出来为诸神奉献祭品的,因而为神建造庙宇和贡献祭品就成为人类存在的理由,这与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的观念是多么不同。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马会把神的模样画得象马,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象牛,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
5、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1除了面貌形体神人相同,希腊诸神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亦与人类毫无二致。他们不仅具有与人同样的喜、怒、哀、乐,而且在道德品质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更富于虚荣心、更加忌妒成性,更加贪婪好色。他们往往为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小利就彼此争吵攻讦不休,甚至挑动人类大动干戈。发生于公元前13世纪中叶的特洛伊战争,被荷马描述得极为生动、酷烈和悲壮,但它的起因(当然是神话的说法)却源自一只金苹果。据说海洋仙女特提斯结婚,婚礼盛大,诸神都去庆贺,但不和女神厄里斯却未能接到邀请,于是恼羞成怒,扔下了一只导致纠纷的金苹果,上面写着“献给最美丽的人”。希腊诸神中比较出众的三位女神-
6、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都想得到这只金苹果,彼此争执不休。特洛伊的二王子帕里斯被定为仲裁人。三位女神为得到金苹果都向他许诺种种的好处:赫拉许以尊贵,雅典娜许以智慧,阿佛洛狄忒则表示,如果帕里斯将金苹果给她,她就把人间最美丽的女人许配给他为妻。年轻的帕里斯觉得爱情女神的条件最令他心动,于是把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帕里斯诱拐了当时希腊著名的美女斯巴达的王后海伦,结果引发了希腊城邦与特洛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大战-特洛伊战争。得到金苹果的阿佛洛狄忒自然在战争中帮助特洛伊人,而恼羞成怒的赫拉和雅典娜,自然站在希腊人一边,双方大动干戈,致使希腊人和特洛伊人,或遗
7、尸它乡,或城毁人亡。至于诸神中的主神宙斯,更是好色贪财、他到处偷情猎艳,遍撒多情的种子,惹得天后赫拉醋意大发。希腊诸神的衣食住行与人的区别仅在于:他们吃的是仙家美食,饮的是玉液琼浆,故能长生不死。他们的住所也并非是天宫仙殿,而是奥林匹斯山顶,这是位于北希腊的一座海拔约3000米的山峰。 除了“神人同形共性”,希腊宗教的另一特点应该是绝对的多神论。希腊诸神之中无一位雄居他人之上。希腊的神祇很多,后来逐渐形成了“十二神”,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阿里斯托芬都提到了“十二神”。2这“十二神”包括“发雷霆者、被尊为主神的宙斯、宙斯的妻子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阿耳特弥斯
8、、爱神阿佛洛狄忒、神的使者赫耳墨斯、谷物女神得墨特耳、战神阿瑞斯、锻冶之神赫淮斯托斯、灶神赫斯提亚。后来酒神狄奥尼索斯取代了赫斯提亚的位置,成为12主神之一。宙斯虽被尊为众神与人类之父,但他的权威绝不足以统慑诸神,他所受到的重视,往往还不及海神波塞冬、爱神阿佛洛狄忒和智慧女神和手工艺匠人的保护神雅典娜。更多的城邦是以他们为城邦的保护神,而不是以宙斯。 希腊人的宗教中没有魔鬼撒旦,他们的宗教也不能说是二神教,几乎所在的神都与人一样,既能行善、亦能为恶。 希腊宗教的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在古代世界的众多宗教中极具特色。 古代罗马的宗教与神话完全照搬希腊的体系,只不过在神祇的名称上有所变化;宙斯
9、改为朱霹特,赫拉改为朱诺,雅典娜变成密涅瓦,阿佛洛狄特变成维纳斯,阿瑞斯改为马尔斯,赫耳墨斯变成赫丘利,狄奥尼索斯改为巴库斯,阿耳特弥斯改为狄安娜等等。鉴于罗马宗教神话对希腊宗教神话几乎完全的模仿,故在此省略不论。二、古代西方宗教神话的影响古代西方宗教与神话的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对以后西方的思想、价值观、文化、艺术以及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其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代西方的宗教没有象许多东方的宗教那样,形成一个祭司或僧侣阶层,没有造成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古代埃及和印度的宗教,都形成了一个祭司或僧侣阶级,他们在社会及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并垄断文化教
10、育。希腊和罗马的宗教既无统治一切的主神,又无统一的经典和教义,从而为文化营造了一种自由的氛围。 (2)、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因其“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消除了人对神的畏惧感,建立了一种与神亲密平等的关系,从而解除了宗教禁忌。希腊人可以毫无顾忌地通过他们构造的神话来抒发人的欲望和情感,这使得他们的宗教和神话带有一种浓重的人文色彩。 在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希腊人对宗教所持的态度具有的双重性。史诗中的人物阿喀琉斯、阿伽门农、普里阿摩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人,对神怀有纯属宗教的虔敬,而史诗的作者在述及诸神及其品格和行径时却绝少宗教情感。诸神对世人或某些部族的挟私捉弄,诸神的凶残、狡诈、勾心斗角,
11、作者描述的是那样的无所顾忌,赫拉对特洛伊人一味的敌意相待;波塞冬对奥德修斯的冷酷无情,同样被揭示得淋漓尽致。甚至神的种种艳遇偷情,史诗中亦津津乐道。奥德赛第二章叙述了爱神阿佛洛狄忒同战神阿瑞斯偷情幽会的情景,十分生动。瘸子丈夫赫淮斯托斯用一张精心制作的大网将偷情的二人罩住,招来众神并申述自己所蒙受的屈辱。诸神围在周围,肆意说笑。太阳神阿波罗问神使赫耳墨斯:“赫耳墨斯,宙斯的儿子,引路和赐福之神,你愿不愿意被坚固的锁链绑着,同金光灿烂的阿佛洛狄忒同床睡觉?”赫耳墨斯回答道:“尊贵的远射之神阿波罗,我当然愿意呀;哪怕用锁链把我们绑住,哪怕有你们全体男神和女神都来看我,我也愿意同金色的阿佛洛狄忒睡觉
12、。”他这样说,在永生的天神中又引起一阵笑声。3 应该承认,这种强烈的世俗享乐主义的倾向,这种对神的人性化的描写,是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所独有的。 (3)古代希腊宗教神话的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消除了希腊人对自己所生活的物质世界的神秘感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感,使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能以一种唯物的,纯然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和探索他所生活的世界和浩渺的宇宙,从而有助于理性的发展和哲学、科学的产生。 希腊的宗教神话是希腊哲学的重要思想渊源。公元前7世纪左右,希腊的神话传说逐步系统化。公元前6世纪,最早的的希腊哲学米利都派的哲学产生了。米利都学派所关注的问题是探索物质世界的本质。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可以
13、还原为原始的物质,还原为最后不可分割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世界、动物、植物、人类的本源,一切最后都要复归于它。米利都的三位代表人物泰勒士、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分别认为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水、“无限”和“气”。米利都派的哲学结论虽然表面上质朴,实际上却很有意义。它彻底打破了希腊宗教神话中关于世界起源的神秘解释,用一种纯理性的角度和方法解释了世界的源起和构成。 笔者认为:人类理性的解放和显示是希腊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宗教最重要的产物。希腊人既摆脱了王权的外在专制,又破除了对神权的内在恐惧,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说希腊人是最先拥有理性的民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只听命于他心中的“神灵”,这个“神灵”不是
14、具体的神而是抽象的理性。苏格拉底认为,未受理性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柏拉图在申辩篇中提到,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也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心中的“神灵”可以视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理性上帝”的先驱。希腊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正是以一种纯然理性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加之以理性逻辑的推导论证,才得以创立了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诸多自然科学体系。他的“形而上学”也是在他对物理学和生物学进行研究之后而得出的一种对自然界的理性解释。 (4)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孕育了希腊早期的平等观念。希腊神话中
15、的众神之父宙斯,其地位和权威绝非至高无上。普罗米修斯无视宙斯的权威,宁愿忍受剧烈的痛苦也不向宙斯屈服。幼里披底斯的希波吕托斯这部悲剧叙述了雅典王子希波吕托斯拒绝了他后母菲德拉不正当的爱情,反被诬陷,最后被海神波塞冬杀死的故事。当神凭神力杀死了希波吕托斯时,剧中的合唱队唱道:“你们神,陷害了他,瞧,我当着你们的面说,我恨!我鄙视你们!”希腊人使神失去了权威,希腊人的这种对神的态度,反映出人神关系的一种平等,这肯定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然人能够藐视神的权威,那么希腊人就更能藐视人间的权威;既然人与神都能平等,那么人与人就更应该平等。(5)古希腊的这种极富人文主义思想的宗教神话为当时的希腊和文
16、艺复兴时期及以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和肥沃的土壤。文艺复兴时期乃至近代西方美术,许多作品都是以希腊神话为素材。十五世纪意大利的画家波提切利以一幅明艳惊人的维纳斯的诞生向世人昭示了中世纪禁欲主义的终结和追求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的再生。三、古代中国宗教观念的演化中华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祖先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3类。这些崇拜的对象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基本相似。进入文明之后,古代中国的宗教与神话则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进入文明之后的古代中国的早期宗教观念,大致经历了宗天尚鬼的殷商时期,“敬德保民”的西周时期,“敬鬼
17、神而远之”的春秋战国阶段和“天人感应”把帝王神化的泰汉时期。 传说中的夏,其宗教状况亦如其文明,因无文字的记载而显得模糊不清。大概是原始宗教崇拜的继续和发展。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商时代,由于有大量的甲骨文遗留后世,故商的宗教崇拜的情形还比较清楚。殷商时期,宗教生活几乎占据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殷商时期的主要宗教活动就是占卜。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日常生活的何种事情,殷人总要先卜后行,问卜的内容涉及年岁丰歉、出入吉凶、旬夕安否、战争胜负、官吏黜陟、疾病轻重、妇女生育等等。而且一事经常多次占卜,这样总可以遇到几次合乎人的意愿的卜兆。专司人神交通并参与国家文化管理的巫史把占卜的日期、事件、结
18、果加以记载,待日后有所应验再加以记录。 殷商时代,人的崇拜的对象是“天”、祖宗、神鬼。宗天是原始自然崇拜的发展,天在殷人的心目中,地位是最高的,而殷人崇拜的祖宗神又与“天”相联系。“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人认为他们的先祖契是其母简狄在河边沐浴的时候,“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4玄鸟是天的使者,殷人的祖先契也就是天的儿子。从此,古代中国人第一次将世俗的君主与天神相联系。殷人的宗天与祭祖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宗天祭祖,殷人对神鬼也十分敬畏。他们相信人死之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为了免遭神鬼的侵扰和惩罚,殷人诚惶诚恐地奉祀祖先,以安其亡灵。他们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都疑神疑鬼。“虹霓之现
19、,人之暴死,皆为鬼祟所致。为了取悦于鬼神,残暴的殷王除了日复一日地虔诚祭祀之外,有时更不惜残民以事神,杀人以殉已。新居落成,陵寝竣工之时,为了避祟,杀牛宰羊还不够,还要斩杀几十上百的奴隶,以种种姿势,埋于墓前屋隅,以此为主人消除灾祸。”5如何与神鬼沟通呢,清醒时人神的沟通是困难的,殷人找到了最好的媒介酒。殷商之前,酒已有之;殷商之时,酒的酿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已有白酒、黄酒、甜酒(醴)等诸多种类。殷商可能是一个酒气熏天的朝代。殷代文化遗址中的酒器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酿酒的 ,贮酒备斟的壶、尊、盛 备送的卣,温酒烫酒的盉、觚,斟酒的斗,爵等等。我们现代人不知道殷人酗酒之后是否真的沟通了
20、神鬼,我们只知道殷的灭亡与酗酒有关。殷商最后的国君纣王当政之时,造酒池肉林,放纵淫乐,昼夜宴饮,致使纲纪败坏,国家灭亡。西周克商之后,原为殷商故地的卫国,饮酒之风,依然极盛,以致于周公委派康叔到卫国颁布戒酒令,这就是尚书酒诰。这篇诰词开篇即说明酗酒的危害性;臣民的大乱失德和大小国家的灭亡,都与酒有关系;然后诰词叙述了殷商先王的勤政贤明,“罔敢湎于酒”。接着,诰词叙述了殷商灭亡的教训:“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6由于酒与殷商宗教的密切关系,尚书酒诰对于殷人“沉湎于酒”的严厉谴责,实际上是对殷人泛滥成灾的宗教活动和乱崇迷信意识的一种变相批判。而周人正是
21、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反省修正,发动了一次以疑天、敬德,保民为旗帜和内容的宗教、政治革新。宗天、祭祖、敬畏神鬼并热衷与神鬼保持沟通的殷商,最终却弄得天怒人怨,人共伐之,牧野倒戈,国破政亡。夺取殷人天下的周人,自然会深刻反省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7一语的弦外之音是周当以殷亡为鉴。殷人宗天的态度可谓虔诚,祭祀供奉的活动亦为频繁,可最终还是被“天”无情地抛弃,这不能不使周人对“天”产生一种复杂的态度。他们虽不敢否定“天”的存在和其巨大的权威,但对殷人宗天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殷商的灭亡,使周人意识到了“天命靡常”8(天命的予夺无定),所以取得天下之后,周的统治者一方面对自己的
22、成就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可能重蹈殷人的覆辙而充满疑虑和警惕:“周虽旧邦,其命唯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9如何才能够使“天命”永久地光照惠顾周的江山和子民呢?周人感到并目睹体会到殷商的灭亡的原因更多的是“人怨”而非“天怒”因为殷人对“天”的恭敬和祭拜是恪诚不渝的。若想求得“帝命”的光照惠顾,重要的是平息“人怨”;若要平息人怨,一方面要自己修德,另一方面就要体恤天下的百姓。于是周人一改殷人“宗天”、敬祖、尚鬼、嗜酒的宗教形式,代之以敬德保民的新内容。诗经大雅文王昭示了周人修德以配合天命的主张:“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其大意是:进修你们的品德,长久修德而配合天命,自己就会求得多福。
23、周人认为,夏与殷商灭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失德。尚书召诰说:“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10其大义为:王要认真做事,将不可以不认真行德。我们不可不鉴戒夏代,也不可以不鉴戒殷代,我不知道殷接受天命,该有多长时间,我也不知殷的国运不会延长,我只知道他们不认真行德,才早失去了他们的福命。“德”最初见于周代金文,按照郭沫若的说法,“德字照字面上看是从徝(古直字)从心,意思是把心里放端正,便是大学上所说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1德字的主要发明人应该是周公。周公所说的“德”内容极广,一切美好的东西都
24、可包括在德之中。归纳起来大约有:敬天敬祖,承祖业、尊王命,怜小民,慎行政,虚心接受前人遗教,行教化,慎刑罚等等。12德本是指个人品行优良的一个综合概念。周公把它运用于宗教和政治领域,这就把抽象的宗教与具体的现实政治相联系,从而导致了宗教的世俗化和具体化。那么,“德”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体现呢?周公的回答是:保民。保民是周公提出的一个新的政治概念,周公在康诰中告诫封于殷故地的卫君-其弟康叔;要“用保乂民”、“用康保民”。“ 乂”为治也,“乂民”即治民,“保民”是“乂民”的方法和手段,“乂民”是保民的目的。如何做才是保民,周公认为,只有象对待自己的痛苦那样去对待民的痛苦,对民的疾苦予以关怀才为保民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专题三 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两种宗教观 高考 历史 专题 人化 神化 宗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