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较研究(二).doc
《郭店《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较研究(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店《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较研究(二).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郭店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较研究(二) 【摘要】郭店乙与今本老子相对应章节有明显差异。郭店老子乙主张“清静为天下定”,今本老子主张“在上不要有为”。郭店老子乙,在内容上,与郭店老子甲相对独立,各自成篇。郭店老子甲论述以“道”治国,郭店老子乙“言之用”。在文字上,与今本老子相对应的章节虽只稍有不同,但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政治主张却大不相同。【关键词】政治理想;反对贪欲;大治天下;郭店老子乙的政治理想;郭店老子乙存简18枚,简长30.6厘米,390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59章,48章上段,20章上段,13章,41章,52章中段,45章,54章。郭店老子乙,在内容上,与郭店老子甲相对独立,各自成篇。郭店
2、老子甲论述以“道”治国,郭店老子乙“言道家之用”。在文字上,与今本老子相对应的章节虽只稍有不同,但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政治主张却大不相同。郭店老子乙以为道、守道为中心,“言道家之用”(即言道家如何才能有所作为)。B11-19,21-24,31-7为第1章,以农夫治田务为譬谈如何“治人事天”,指出“道”是使国家永葆青春的法则(长生久视之道)。B38-24,41-7为第2章,B48-25,51-10第3章,B511-23,61-18,71-19,81-23为第4章,2-4章从三个方面谈如何以道修身,认为“为道者日损” 是以“道”修身的重要途径、“绝学”(反对上对下施行教化)以顺其自然是对以“道”修身
3、的外部要求、抛弃私己之心(及吾亡身,或何患)爱身自重是对以“道”修身的内部要求。B91-27,101-19,111-22,121-17为第5章,强调“道亡名”难以认识,引古语以说明如何体道、成德。B131-20为第6章,谈如何守“道”,认为“闭其门,塞其兑”是守“道”之要。B1321-23,141-23,151-2为第7章,揭示事物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辩证法,强调政治上有为。B153-22,161-25,171-17,181-20为第8章,指出道家以“道”修身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清静”(清廉恬淡)这一作人和治人的原则,并以此治天下,克服贪欲使天下安定。1、反对消极、退守、无所作为,主张积极、进
4、取、大治天下春秋(公元前770-476年)以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代表与农民相对立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贵族,已充分认识到“人”的作用,而且让平民进入仕途,给奴隶以自由,“人”的地位和社会价值受到重视。这就是形成时期具有人本思想内涵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先民是特别相信天命的,虽然作为人格神的“天”的思想,早已开始动摇,但是对“天”的敬奉却有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作为万物的主宰的“天”,仍然是人们事奉的对象。这便是道家天道哲学的思想基础。郭店老子乙“治人事天,莫若啬” 正是春秋时期重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事奉作为万物主宰的“天”的哲学概括。如何“治人事天”?郭店老子乙以农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郭店 比较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