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doc
《论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论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摘要:贬谪黄州对苏轼而言是人生的一次大挫折,是他整个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峰,亦是儒、释、佛几种精神力量在他心中纠结得最紧,矛盾冲突最厉害的时期。他在黄州所创作的作品中记录了他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通过他的诗、词作品,可以探求到他贬谪黄州时的心路历程,即“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积极求索,始知随遇而安”“回首想来,终识平生功业”。关键词:苏轼;黄州;儒释道;心路历程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作了讽刺变法弊端的诗作,以“谤讪朝廷”之罪名,被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四个多月后,苏轼被贬黄州,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贬所
2、黄州,在黄州待了四年多的时间。谪居生活中的苏轼理想无法实现,愤懑无从排遣,积极求索之后转向追求自我的发展、超越和心灵的自由。一、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元丰三年二月元丰四年)被贬黄州,这一人生经历的大转折给苏轼以沉重的打击,对于平时一直想“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海上,扶病入西州”的苏轼而言,梦想无疑已被现实击得粉碎。初到黄州,苏轼贫病交加,“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以为死”,而“诟辱通宵”的狱中生活更使他心灵受到严重的损害。贬谪黄州是苏轼有生以来政治生涯中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在黄州的第一年(元丰三年)是他思想极端苦闷的一年。元丰三年苏轼作了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世人不知贵也一诗,表达
3、了他怀才不遇,孤独凄苦之情。此时落寞沉痛的潜意识相随产生,表现在其作品中则是带“梦”字的诗作增多:“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一年如一梦”(歧亭之二),“笑劳生一梦”(醉蓬莱),“梦中了了醉中醒”(江城子),“万事回头都是梦”(南乡子),“身外傥来都是梦”(十拍子)苏轼自我感到早生华发,理想破灭,人生如梦的虚幻意识明显加强。面对黄州这个“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的蛮荒之地,面对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安置之所的束缚,苏轼心中滋味可想而知。贬黄之时,苏轼四十有二,已见人生之秋,贬谪的打击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正如他自言,“看取雪堂坡前,老农夫凄切”。在菩萨蛮凤回仙驭云开扇中,诗人也感叹:凤回
4、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如果不是身受着巨大的痛苦,相信不会有“人间日似年”的感慨的。此时的诗人倍感人生之多艰,而且时常浮现的“乌台诗案”牢狱之灾也使苏轼惊魂未定,这更使他觉得人生多舛、难测,如梦一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历了“乌台诗案”,黄州之贬的苏轼,倍感人生之虚幻不定,难以预料,一切似乎都要归于“空”,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醒来之时,一切“有”皆“无”,正可谓“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二、积极求索,始知随遇而安(元丰四年元丰五年)“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到了空前严重的政治打击和人生挫折,他开始对社会、人生有了冷静深
5、刻的认识和反思,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反省自己的人生遭遇,领悟人生。在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中写道:“嗟余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经呼半死生。”不惑之年的苏轼慨叹“无归日”,感伤“蹉跎已半生”,此时“心衰面改”的他担心“默坐成痴钝”。他企图将自己从思想的泥淖中解脱出来,可在这种情况下,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遗训已经没办法救苏轼于泥淖之中,而佛、释思想正好能够帮助苏轼来反思社会、人生。元丰四年,躬耕东坡;元丰五年在东坡筑雪堂,并自号“东坡居士”,这就意味着苏轼对白居易晚年“知足保和”思想的推崇,标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苏轼被贬黄州 时期 心路历程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