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论人本化与效用主义.doc
《逻辑学论文论人本化与效用主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论文论人本化与效用主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人本化与效用主义 论人本化与效用主义盛庆琜摘要人本化是伦理学和社会哲学的一种特质,也可以说是一种主义,即人本主义。效用主义与人本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人本化是效用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效用主义,尤其是统合效用主义,是彻底人本化的。因为效用主义除了充分人本化外,还提供了社会福利函数作为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以及量化处理社会福利函数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人本化;效用主义;宗教;自然主义;道德社群;自然的悲剧;价值理论中图分类号 B82-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633 (2010) 0202604一、引言本文讨论人本化的问题,主要是说明人本化与效用主义间的关系。人本化是伦
2、理学和社会哲学的一种特质,也可以说是一种主义,即人本主义。它与很多伦理学和社会哲学的理论有关,但是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是一个效用主义者,我从统合效用主义的观点来讨论人本化,认为效用主义,也只有效用主义,是最人本化,也是彻底人本化的。至于其他的伦理学和社会哲学,虽然有些理论也与人本化有关,或也是主张人本化的,但是这些关系都是枝节的、局部的、或是表面的,而不是根本的、整体的、或是彻底的。 现在我是从四方面,或是四种观点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从宗教的观点, (二)从自然主义的和目的论的观点, (三)从道德社群的观点, (四)从价值理论的观点。这些讨论,将分别于第二、三、四和五节中提出。 二、
3、从宗教观点谈人本化与效用主义我先从宗教观点谈人本化与效用主义,并不是因为我信教(我不信任何宗教),而是因西方的人文社会思想,在中世纪,即启蒙以前,主要是受宗教控制,或是从属于宗教的。例如天主教或基督教,虽然有类似德目或道德规则的十诫,但是在十诫之上,还有一条信仰上帝的最终规则。如果你不信上帝,那你不可违反十诫中的任何一条,犯了就会受到惩罚,并且进不了天堂,但是如果你信了上帝,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宽恕,仍旧可以进天堂。由此可见,虽然天主教或基督教主张博爱,重视人的价值,但是基本上则不是人本化的。 康德可以说是自启蒙以来,西方伦理学的道义论之第一位不提上帝的祖师爷。1但是他提出了若干至上的诫命,却没有
4、一个终极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这些诫命是绝对的。所以我认为,康得虽然不明讲上帝,但是在他的道义论的背后,仍旧有一个无形的上帝。换句话说,康德并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在我从统合效用主义的立场看来,西方的人文社会思想,除了效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还未完全脱离宗教的影响,因而虽然在有些方面表现为倾向于人本化,但是这些人本化的倾向是不彻底的和不完整的。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与其他的宗教有一重大的差别。佛教中的佛和菩萨,并非上帝,而是人的理想,犹如儒家的圣贤。因此,我说佛教的富教性,或者“上帝性”,比基督教等为淡写,释昭慧曾详细讨论人间佛学,2我认为其理论与效用主义,极为相近。所以在各种宗教中,佛学或佛教的
5、化理学理论,可说是相当人本化的。 那么,效用主义的人本化是怎么样的呢?它是不是也有上帝的观念呢?我的看法是,效用主义是没有上帝的观念的。在所有的西洋的(并非“西方的”,因为“西方的”指非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思想,而“西洋的”则包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社会哲学中,效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可说是唯二的不受宗教影响或没有上帝概念的学说。这个问题,我将在下节中详细说明。 三、从自然主义和目的论谈人本化与效用主义本节从自然主义和目的论的观点来谈人本化并强调效用主义的人本化特色。我把自然主义和目的论放在一起是因为目的论是带有自然主义的色彩的,或许也可以说目的论也是自然主义的一部分。 自然主义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我这
6、里所说的是指伦理学的自然主义(ethical naturalism)。根据GE摩尔,自然主义的伦理学理论,是把道德现象用自然客体的特性来解释的理论。3道德现象多少和自然客体有些关系,所以有不少伦理学理论可以说是自然主义的。例如道德感(moral sense)理论,说人天生有道德感,就是自然主义。说人有良心(conscience)也是自然主义的。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也都自然主义的。 其实效用主义也含有自然主义的成分。例如GE摩尔批评边沁(Bentham)和穆勒(Mill)的快乐论效用主义(hedonistic utilitarianism)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naturalistic fa
7、llacy)。4从统合效用主义的观点看来,摩尔所反对的其实并不是自然主义,而是用“快乐”来界定“善”,违反了他“善是不可界定的”这主张。5摩尔曾说,他反对的不是快乐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 the sole end oflife),而并非快乐作为“人生仅有的目标之一”(a sole end of life)。6所以他自己还在寻觅快乐以外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客体。7但是我所提倡的统合效用主义,则可以避免摩尔的批评,或所谓的自然主义的谬误,因为我只接受效用主义是目的论的这一前提,但并不把快乐视为价值。“是目的论的”这一前提被认为是经验性的归纳的结果,不需要形上的证成。从目的开始,人为了要生存、进步和繁
8、荣而追求许多客体对人的效用,快乐是追求到了客体后的心理反应,不视为价值,因为如果将快乐视为价值,会有双重计算的困境。8所以统合效用主义的理论,是完全人本化的,与宗教或上帝毫无关系。它的目的论可说是与自然主义间的唯一关系,并且是非常轻微的。 中国儒家的“天”,与宗教和自然主义都有关系,我在这里讨论它,是因为我认为与其将“天”视为上帝毋宁将其视为自然。中国儒家的伦理学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上帝,但似乎还是有一个抽象的上帝,即是“天”。于是有所谓天意、天命、天理、天道,甚至于认为皇帝应该替天行道而称之为天子。凡事好的、善的、或是对的这一切,都认为是天定的、天赋的,并且是不可违反的或抗拒的,这些观念,似
9、乎脱不了宗教的味道,但是我认它们与自然主义更为接近。西方的人权理论,其所谓的天赋人权,与儒家的观念,颇为类似,其实也可视为自然主义的。 但是效用主义与宗教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它与自然主义也只有限于主张目的论的轻微关系。根据统合效用主义,所有社会规则,包括宪法、法律、道德规范和基本人权等,都是人的共识,并非天赋的。所以关于伦理学和社会哲学,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而与宗教完全没有关系。至于自然,除了目的论以外,其对于伦理学和社会哲学的关系都被视为一种物理环境的约束,即是人的一切行动,都须受物理环境的约束,向受社会环境的约束一样。 四、从道德社群的观点谈人本化与效用主义我前曾详细论道德社群(mora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学 论文 效用 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