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生命之所在。无论是儒、道、墨,还是释,都认同、承传和合人文精神。不管是天地万物的生生,人与自然、人际、心灵的相互关系,还是结构、化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贯通着和合。(一)先秦时期,左传和国语都记载着和同之辩。“和”作为当时方式的选择,是人对社会生活各个层次、各种冲突现象和谐的认识之提升,也是对自然、社会现象后面是什么状态的探索。“和合”观念,较早见之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管子载:“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1。人有了道德畜养,便和
2、合。和合是畜养道德的目标和对于这种目标的追求。墨子认为和合是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根本原理。“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2。它是使家庭、社会凝聚在一起,形成不离散的社会整体结构的聚合剂,亦是社会和谐、安定的调节剂。把“和”作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的价值标准,“礼之用,和为贵”3。也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君子与小人两种处理人际的方法, 表现两种不同的人格理想、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认为,道的化生万物的过程,便是阴阳的和合。“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知道“和”,便是常道。“知和曰常”6。这就把和提升为形上学的本体。(二)佛教关于人与万物诸相的生起说
3、,与犹太教、基督教的创世纪说异趣,与儒、道有异有同。佛教既不主张有一个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实体来生起万物诸相或主宰人的命运,也不倡导由一个外在必然性来生起或依自我修道而长生不老。佛教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都把“缘起”作为其宗教理论或基本精神。缘起是指纷纭万象的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起,“和合”是“众缘聚会”。7大乘空宗的因缘和合论,虽承认缘的因素、条件各各有异,但承认这种差异是为了否定这个差异;承认各各有异的因素、条件是为了否定由各条件和合所生起的事物,以及各因素自身都是无自性的、是空的。在这里,虽然和合的功能和作用具有把各各有异的因素、条件联系、融合、聚会生起事物,而与中国传统的“夫和实生物”
4、的思想有圆通之处,但两者对生起的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的认知和价值导向,却大异其趣。印度佛教的大小二乘和大乘中空有两宗,由于其文化立异的倾向,而未能圆融。这种立异的倾向,在受到中国的融突而和合的思想影响后,有所改变,并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得以彰显。大乘起信论8在融会“业感缘起”和“阿赖耶识缘起”基础上,吸收中国佛教思想以至儒道思想,构成“真如缘起”论。起信论的宗旨是使众生树起对大乘的信仰或信心。大乘的梵音“摩诃衍”,是通向之路和世间出世间的本体,即“众生心”,亦即所谓“道”。9 “众生心”指众生共有的心性(“一心”)。起信论主张从二种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理解“一心”。这就是说一心差分为二门
5、;“心真如门”,又称“不生不灭门”。“不生”指寂灭湛然,“不灭”指常住不动,相当于“无垢识”、“寂灭心”的“如来藏”。“心生灭门”相当于作染净依的“阿赖耶识”。起信论把本一的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差分为二。差分是为了和合,只有差分才能和合。“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10。和合真如、生灭二门。这种“一心二门”的心性模式,是“非一非异”,“非一”即异即分,真如与生灭有异;“非异”即一即合,真如与生灭犹如水与波,相依不离。和合的阿黎耶识的非一非异,是对于此识中生灭之相,即根本无明的破除。“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11,显现出世不生不灭的本觉法身,就能得淳净圆智
6、。起信论“一心二门”的假设,以融合中观讲法性无相,瑜珈讲析相辩性,主张“性相不二”;以“二门不相离”12,来和合佛教内部佛性与心识关系,圆融地论、摄论论师们的阿赖耶识的染净之争。推而及之,和合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以及俗称儒孔为“经世之学”与佛老“超宗极览”的“出世之学”的二极。圆融了佛教出世文化与中国传统入世文化的冲突,促使佛教的中国化。后来宗密吸收起信论和合人文精神,主张“心通性相”13。认为第八识阿赖耶“无别自体,但是真心,以不觉故,与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义”14。“和合义”是指能含染净,为藏识:“不和合义”是讲体常不度,目为真如。然性相无碍,都为一心,在所谓真心上和合为一,斥禅教党己伐异之误。
7、宗密撰原人论,主张释、道、儒三教和合,并对偏浅佛教理论进行了批判。比如小乘教基于缘起论和我空法有论,认为人我由身心(或色心)和合而生起。“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15。我是心身因缘和合的假象,无实体。和合成我身的色是由地水火风四因素组合的,心是由爱想行识四方面组合的,我便是“八我”,哪有真我?我既空,又何执着空我为真我,而生起贪嗔痴有害的欲望和情感,此“三毒”又起身语意三业,造业受报。故应“悟此身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无我人”16。知我本空,故毋须执着。斥滞偏浅,使偏到圆,和合各宗。(三)宋明实乃在儒释道融突中“体贴”出来,即融突而和合精生。佛教向每个人提供从佛学中吸取智慧的机遇,而不是要求每个
8、人都去信仰。如果没有外来印度佛学对儒学的挑战,就不可能有的发展,即转生为宋明理学这样的哲学形态;如果没有儒道对佛学的批判渗透,也不可能有中国化的佛教。儒释道三教冲突融合互动,其具体的仍然各异而保持其独立体系和各自的承传,但其和合人文精神,都是三教哲学思想的共同深层蕴涵,这是宋明时代的需要,并为宋明理学所继承发展,成为时代的精神。从中国先秦儒、道、墨、易传文化的和合人文精神,到佛教文化和合人文精神的发展,并经儒、释、道三教长期融突17,而发展出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并贯穿在理学的各个层面:1.“一心二门”与“一分为二”。由一心分出二门,犹“太极生两仪”。理学发端者邵雍在解释系辞传这句话时,训为
9、“一分为二”18,张载理解为“一物两体”19。朱熹依和合精神,绍承邹、张、以“一是一个道理,却有两端,用处不同”20,理解为一分为二21。并赞张载的“一物两体”为“此语极精”22。由一分为二,一心二门而发为“一心”分“道心”与“人心”。“道心”犹如“心真如门”,是形上学本体“天理”,是至善无染的。“道心全是天理”,“天理”不生不灭,“道心”亦不生不灭。“人心”是“理与气合”,即天理与形气和合构成,犹“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阿黎耶识。阿黎耶识的不生不灭的真如,犹人心的天理方面;生灭的方面,犹人心的气质。因此,人心有善有恶。“人心者,气质之心也,可为善,可为不善”23。所以,朱熹说:“是气血和合做成,嗜欲之类,皆从此出”24。起信论的阿黎耶识是和合,其实“一心二门”的“一心”亦是和合,道心人心也是一和合心。 2.“一心二门”与“理一分殊”。华严事理圆融观,依起信论立义,“夫事理两门圆融一际者,复有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心真如门者是理,心生灭门者是事,即谓空有二,自在圆融”25。理学家吸收华严的“理事无碍”、“一多相摄”及佛教“月印万川”之喻,说明“理一分殊”。“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