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红楼梦》中的和尚道士.doc
《浅议《红楼梦》中的和尚道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红楼梦》中的和尚道士.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红楼梦中的和尚道士红楼梦有“四多”:女性多,庙宇多,戏曲多,诗词多。虽然“女性多”, 但率先出场的却是四位男性,两位凡人,两位仙人。贾雨村就是“假语村”,是虚构的人物,与甄士隐(真士隐)分别影射社会中不同生活态度的两种文人。贾无耻而官运亨通,甄正直善良而一生不幸,在书中起串联故事的作用。一僧一道的对话讲出了石头记的由来。赖头和尚叫茫茫大士,跛脚道士名渺渺真人。虽然“庙宇多”, 但可圈可点的和尚和道士超不过十位。 值得十分重视的是,红楼梦中的和尚和道士,除了清虚观张道士和天齐庙王道士有姓氏之外,都沒有姓名,只有部分有法号或道号。为什么是这样呢?从文化角度讲,这表明作者倾向于道教文化。道教是中
2、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有两大主要派别:南方正一道,北方全真道。正一道奉张天师为首领。全真道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红楼梦中清虚观的道士姓了张,天齐庙的道士姓了王。一、同降龙罗汉下凡后变成邋遢济公一样,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的真实身份也都是下到凡间的仙人。在红楼梦原著中,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戏份不多但地位颇重。作为外表“癞头跣脚”的神异人物,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小说中实在在的“神仙”,更是被曹雪芹寓以了既能令人富贵、又能一朝回贫
3、的深刻含义。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是贯穿整个红楼梦的人物,他们在关键时刻出现指点迷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惟受掣于警幻仙子。他俩作为引子,整部红楼梦就是由他们展开的,是他们在青埂峰上发现了宝玉的前身那颗吸进日月精华的石头,并由他们把石头幻化成通灵宝玉,随神瑛侍者(贾宝玉)带入凡间,历尽了红尘中的繁华与心酸,后又回到原山,上表石头记。红楼梦全文原是刻在石头上的,所以称为石头记,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就是整部红楼梦的指引者。在中国古代,高人都是一副落魄的样子,在落魄中显出自己的不凡来。如果他们衣衫华贵,气度不凡,就失去了仙即是凡的寓意。红楼梦中的仙僧仙道下凡后也变化成为
4、赖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了。他们在仙界时,“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来到人间,“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 仙界是作者理想中的境界,而世俗的富贵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终归于虚无,不可当真,即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一僧一道说的话是“真”话,不能单从表面上理解。比如跛足道人对甄士隐说:“舍我吧”,表面上看是指将英莲舍给他,实际上是在指点甄士隐舍去自我,出世回归仙境真界。跛足道人的眼睛正是大观眼睛,所以他看到了一个欲望无穷、沽名钓誉、巧取豪夺的泥浊世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诞歌。甄士隐为好了歌作了注解。他的解,是对泥浊世
5、界和荒诞人生的“解构”。原来,这个金玉其外的世俗舞台,演的不过是一幕幕荒诞戏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我们来看一看跛足道人在第 一 回的单独出场: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lio)!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s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楼梦 浅议 中的 和尚 道士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