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doc
《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孟子气论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探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孟子的气论思想被引入艺术中之后,很多艺术家都强调要通过养气来提高人品修养,培养正气,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正是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而要提高人品,就必然要养孟子的那种浩然之气,认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元杨维祯说:“画品优劣,关于人品之高下”(图绘宝鉴序),清王显也认为人品是画品的基础,强调“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三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
2、虽客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东庄论画)。可见他们都很看重人品,人品有关乎人的立身处世和伦理道德问题,孟子谈到养气时,其实是想通过培养正气来提高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进而树立人的高尚品质,艺术家参悟了这一点,更加腐服于他的气论思想,并加以继承和发挥运用。受此影响,很多艺术家都强调修身养气是书画创作的前提,“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未有心气不和平而能书画者!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清?张式画谭),这是孟子修身养气论在艺术上运用。吴昌硕在歇仲熊中也说:“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气充可意造,学力久相倚
3、。”吴氏说的“养气”和孟子所说的“养气”是一脉相通的,吴氏既强调以“养气”“气充”来提高学力,提高艺术创作水平,又主张艺术家要培养自身的“气”,可见孟子的气论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同一般。孟子的气论思想为“骨气”论、“气韵”论等的提出提供了思想基础。很多画家在谈论艺术创作时,都离不开对“气”的论述,强调“气”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或缺作用,如明汪坷玉云:“善骨法用笔,
4、非气韵不灵;应物象形,非气韵不宣;随类敷彩,非气韵不妙;……所谓气韵者,乃天地之英华也”(跋六法英华册);元倪攒云“松最易工致,最难士气。非初学入门之道也”(云林画谱);宋米萧在评论关全和巨然的画时说“关全粗山,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巨然明润郁葱,最有爽气”(画史);五代后梁荆浩则云“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笔法记);唐窦蒙评论尉迟乙僧的画时说“澄思用笔,虽与中华道殊,然气正迹高,可与顾、陆为友”(画拾遗录);晋顾恺之云“天师瘦形而神气远&rdq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思想 艺术创作 作用 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