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乌夜啼》本事考.doc
《历史学论文《乌夜啼》本事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论文《乌夜啼》本事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乌夜啼本事考 乌夜啼本事考王立增(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内容提要:相关文献中谓乐府诗乌夜啼的本事或与刘义庆有关,或与何宴有关,经考察均难以信从。本文以为,这首乐府诗是在古代乌鸦报喜风俗的背景下产生的。关键词:乌夜啼本事考辫乌夜啼是中古时期流传十分广泛的一首乐府诗,有多处文献记录了它的本事,但存在互相抵悟、难以信从的地方。本文对其本事进行考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较早记录乌夜啼本事的是琴历。初唐徐坚初学记十六中引琴历在乌夜啼下注曰:宋临川王义庆为江州刺史,为文帝所征,家人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忧思而成曲。琴历,著者、时代均不详。既然乌夜啼的本事见载于初唐文献,就可
2、以断定,在唐前或者至迟在初唐已经产生了乌夜啼的本事与刘义庆相关的说法。此后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卷上云:右宋临川王义庆造也。宋元嘉中,徒彭城王义康于豫章郡。义庆时为江州,相见而哭。文帝闻而怪之,征还宅。义庆大惧,妓妾闻乌夜啼,“尸斋阁云:“明日应有赦。”及旦,改南充州刺史,因作此歌。故其和云:“笼窗窗不开,夜夜望郎来。”显然,与琴历的记录相比,乐府古题要解增加了许多故事细节,并明言此曲为刘义庆所造。这一材料被中唐时期杜佑的通典•乐典五沿用:乌夜啼,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徒彭城王义康于章郡,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文帝所怪,征还。义庆大惧,伎妾闻乌夜啼,叩斋阁云:“明日
3、应有赦。”其年更为充州刺史,因作此歌。故其和云:“笼窗窗不开,乌夜啼,夜夜忆郎来。”今所传歌似非义庆本旨,辞曰:“歌舞诸年少,聘婷无种则。昌蒲花可怜,闻名不相识。”杜佑是历史学家,他依据(宋书•刘义庆传中关于刘义庆任江州刺史的时间记载(约在元嘉十六、七年间),将乐府古题要解所言“宋元嘉中”具体到“元嘉十七年”。这一具体时间的加人,使上述记录乌夜啼本事的文献材料似乎更加真实。但当他引用乌夜啼所传歌辞时,却发现“今所传歌似非义庆本旨”,最先指出了歌辞与本事不符的事实。而在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中,对乌夜啼本事的记录最为详细:乌夜啼者,元嘉二十八年,彭城王义康有罪放逐,行次浮阳;江州刺史衡阳
4、王义季,留连饮宴,历旬不去。帝闻而怒,皆囚之。会稽公主,姊也,尝与帝宴洽,中席起拜。帝未达其旨,躬止之。主流涕曰:“车子岁暮,恐不为陛下所容!”车子,义康小字也。帝指蒋山曰:“必无此,不尔,便负初宁陵。”武帝葬于蒋山,故指先帝陵为誓。因封余酒寄义康,且曰:“昨与会稽姊饮,乐,忆弟,故附所饮酒往,遂宵之。”使未达济阳,衡阳家人扣二王所囚院曰:“昨夜乌夜啼,官当有赦。”少顷使至,二王得释,故有此曲。主要故事情节与琴历、乐府古题要解等所载大体一致,只是加人了“会稽长公主”的事迹。其实,这一材料来自于宋书•彭城王义康传:会稽长公主,于兄弟为长,太祖至所亲敬。义康南上后,久之,上尝就主宴集甚
5、欢,主起再拜稽颗,悲不自胜。上不晓其意,自起扶之。主曰:“车子岁暮,必不为陛下所容,今特请其生命。”因,9哭。上流涕,举手指蒋山曰:“必无此虑。若违今誓,便是负初宁陵。”即封所饮酒赐义康,并书曰:“会稽姊饮宴忆弟,所余酒今封送。”车子,义康小字也。加人此段材料后,使乌夜啼的本事更加富于戏剧性,而且由于采自史书,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其可信度。但是,崔氏所言,明显的错误有二:一是人物误,江州刺史非为“衡阳王义季”,而是临川王刘义庆,这一点已被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卷四十七“乌夜啼”题解中指出;二是时间误,崔氏云此事发生在“元嘉二十八年”,又言“历旬不去”,可以推断最早也应发生在元嘉二十八年的二、三月间,然
6、而刘义康死于元嘉二十八年正月,因而在时间上出现抵梧之处。此后,一些记录乌夜啼本事的著作如刘棘的乐府解题、刘响的旧唐书•音乐志、刘次庄的乐府集、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大都采用上述说法,或详或略,未能超出其藩篱。然而,在中唐前后李勉的琴说中出现了另一种不同的说法:乌夜啼者,何姜之女所造也。初,晏系狱,有二乌止于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李勉谓该曲是“何晏之女所造”,起于何晏系狱被免之事,并没有提及刘义庆事。由于此乌夜啼曲在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被收录在“琴曲歌辞”部分,因而有人认为李勉所记乃是琴曲,而前面叙刘义庆事的乌夜啼为乐府歌辞,二者不同。如朱权神奇秘谱中说
7、:“盖临川王所作,古乐府耳,非琴操也。”任半塘先生也持同样的看法,并认为此琴曲与乐府歌辞乌夜啼“不同调”a。其实,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因为(乌夜啼在中古时期是琴、歌、舞三者合一的。庚信乌夜啼曲曰:“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由此可证,该曲既是琴曲,又为歌曲、舞曲。其在琴者便为琴曲,何况说郭本教坊记还明言乐府诗乌夜啼“亦人琴操”。所以,李勉所记也是乐府诗乌夜啼的本事。在上述两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虽然被诸多文献所记载和转录,但通过前文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来是在人们不断进行加工、补充的基础上累积形成的,而其最基本的历史事实一一言刘义庆事一一并不见载于宋书、南史等正史资料,故事情节又多牵强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乌夜啼 历史学 论文 本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