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试题礼俗历史、文学典故题.doc
《国学试题礼俗历史、文学典故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试题礼俗历史、文学典故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试题:礼俗、历史、典故题轻松学国学 第一关:礼俗岛智者来“扫雷” 1.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座次,因为座次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标志。请问以下哪种座次是室内最尊的座次?( ) A.坐西面东 B.坐北面南 C. 坐南面北 D.坐东面西 解析:我国古代贵族的房屋一般都是堂室结构,它坐北朝南,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以“南向为尊”;而在室内,则以“东向为尊”。这是因为室一般是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故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后是坐东面西。答案选A。 2上古时期人们盛饭盛菜用( )。 A.盌(同“碗”) B.簋 C.尊 D.鬲 解析:上古人们盛饭盛菜不用盌(形似小盂
2、旁边加上一个柄的容器,用来舀水),用簋(gui),一般圆腹圈足(足在腹底,成圈状),两旁有耳,是青铜或陶制的,也有木质或竹制的。尊是上古的盛酒器;鬲是上古用来煮饭的器具,似鼎,有三只空心的短足,下面举火炊煮。答案选B。 3在近年来逐步复兴传统习俗的浪潮中,冠礼、笈礼等纷纷被人们重新演绎。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传统礼俗还有很多,三书六礼就是其中的一种。三书六礼是古代的哪种礼俗?( ) A.婚礼 B.葬礼 C.祭祀 D.寿礼 解析: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礼俗。“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包括聘书(订亲之文书)、礼书(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和迎书(迎娶新娘之文书)。
3、“六礼”指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礼法。 答案选A。 4在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场合常有鞠躬的礼仪,请问鞠躬礼源于( )。 A.祭天仪式 B.投降者伏地叩首 解析:“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答案选A。 第二关:历史堡侠客来攻关 1.历史剧中出现的官制常常令人费解,比如鸿胪寺,名虽为寺,实为一国家机关,它的主要职责是( )。 A.司法 B.民
4、政 C.司礼 D.监察 解析:鸿胪寺,官署名。秦曰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明史.职官志三:“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外吏朝觐,诸蕃入贡并鸿胪引奏。”可见,鸿胪寺是司礼机关,答案选C。 2.中国最早的书肆“槐市”出现在( )的长安。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解析:汉武帝设立太学后,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对书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于是,在太学旁形成了包括买卖书籍在内的综合性贸易集市“槐市”,因其地多槐树而得名。集市
5、每半月一次,文士在此交流学术思想,互通有无。更始元年(23年),太学在战乱中解散,槐市随之消失。答案选B。 3.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甲骨四堂”。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 A.罗振玉 B.王国维 C.董作宾 D.郭沫若 解析:甲骨四堂即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广泛接受。文学家、金石学家唐兰曾说“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6、对他们四人的甲骨文研究的评价颇准确扼要。答案选A. 4.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修书的繁盛时期,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下列哪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 ) A.册府元龟 B.太平御览 C.太平广记 D.佩文韵府 解析:北宋官修四大类书,即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它们都是在北宋初期纂修而成的。佩文韵府是清代康熙年间官修大型类书词藻典故辞典,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由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答案选D。 第三关:典故城圣人,王者归来 1“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
7、人?( )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解析:金:指钟。玉:指磬。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 “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后比喻人有学问,或声誉广为传播。答案选B。 2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当时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苏轼也对柳永持贬斥态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 )。 A望海潮 B.八声甘州 C.雨霖铃 D.满江
8、红 解析:柳永在世时,不为人重,但因工于填词,深受歌妓们的欢迎赏识;一生潦倒,死后也只有歌妓们怀念,逢时设祭。这种文士,旧时讥为“无行”,但是他并不像那些正统士大夫们所估计得那般微不足道,他写下的几篇名阕,境界高绝,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千古传颂。其中八声甘州被苏东坡巨眼所识,说其间佳句“何减唐人高处”。这是何等高的评价,须知东坡不曾轻易以此许人的。答案选B。 3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流派纷呈,其中有个影响特别大的诗派叫做“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请问一祖指( )。 A杜甫 B.黄庭坚 C.苏轼 D.贾岛 解析: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其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
9、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答案选A。 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A. 三个月没吃肉,不知道肉的味道 B. 读到一本好书 C. 听到一段好乐曲 解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喜爱之极。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
10、所占据萦绕,身心得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答案选C。 国学试题:文学典故题1.“鸿雁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2.“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 ) A.庄子 B.柳宗元 C.韩愈 D.荀子 3.“叹为观止”本意是赞美什么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 A.文章 B.风景 C.音乐与舞蹈 D.建筑物 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 A.秋瑾 B.陆游 C.班超 D.项羽 5.曾使“洛阳纸贵”的是下列哪一部作品?( ) A司马相如子虚赋 B.曹植洛神赋 C.左思三都赋 D.张衡归
11、田赋 6.在“网开一面”的典故中,“网”是用来做什么的?( ) A捕鸟 B捕鱼 C捕兽 D捕虫 7.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例如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它在当时的用途是( )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8.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 ) A.教育界 B.医学界 9.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10.一对恋人毕业以后要各奔东西了,下列哪句话可以表达出他们崇高的爱情境界?( ) A.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B.生得相亲,死亦何恨。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学 试题 礼俗 历史 文学 典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