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试论孟子对孔子孝道观的贡献.doc
《【word】 试论孟子对孔子孝道观的贡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试论孟子对孔子孝道观的贡献.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孟子对孔子孝道观的贡献2009年12月总第189期第12期学术交流AcademicExchangeDec.,2009SerialNo.189No.12试论孟子对孔子孝道观的贡献刘忠孝h,薛文礼,杨洋岫(1.哈尔滨师范大学a.研究生学院.b.文学院,哈尔滨150025;2.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27)摘要孝道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提出了事亲的孝道思想,孟子在此基础上予以继承并发展,由事亲推广到亲民,为政.孔孟的孝道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执政为民都有所借鉴.本文将从中华孝文化的发展与内涵,以及孟子对孔子孝道观发展的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2、,以期在孔孟孝道观的研究上有所收获.关键词孝,孝道观,孔子,孟子,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9)12004604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影响最深远的文化理念之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孝文化长期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氏族关系,对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儒家文化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完整,十分重视孝文化.孔子提出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并把孝与为政之道联系在一起,用”孝”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把“事亲”发展为”仁民”,提出了”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3、”的光辉命题,并由”事亲”升华到”事君”,提出了为政富民的“仁政学说”.孟子在哪些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又在哪些方面升华了孝的历史地位,学术界对此意见颇为相左.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就是要把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和仁政思想传承下来,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有独特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此予以解析,并求教于各位同仁.一,孔子和孟子孝道观1.孔子的孝道观孝亲是炎黄子孙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由此,”父母在,不远游”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人生准则.据考证,甲骨文和商周铭文中都出现过”孝”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
4、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一个会意字,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儿女善事父母为孝.孝作为伦理观念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周初指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诗经中多次提及.那时,孝已成为普遍的社会观念.传统”孝”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初具雏形.儒家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孔子继承了西周乃至以前的孝文化思想,创立了以”仁”为基本内容的人文化体系.“孝”成为这一体系的核心.孔子用较多的笔墨论述孝道思想,论语阐述孝道的有14处,孝经中有多处引用孔子的论述论孝道的原文.论语?学而更是把孝放在开篇的位置进行详细的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将孝道看作”
5、仁”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子日:”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第七).即孔子认为孝道犹如天体日月星辰的更迭运行有着永恒不变的法则一样;犹如地有它的规律,山川湖泽提供物产之利有着合乎道理的法则一样;孝道是人的一切品行中最根本的品行,是人民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人间永恒不变的法则.孔子认为人们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的本能,不需要任何理由,把孝当作人性中具有自发性,自觉性等原发因素的品性,视孝行或孝道为人的基本德性,从人的道德生活出发规定,阐发孝伦理的涵义.从人性自然情感出发,孔子针对流行的赡养父母就算孝的观念和行为,主张孝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满足父母,更主要的是尊敬,善待
6、父母,满足父母的精神层次需要,收稿日期20090912作者简介刘忠孝(1953一)男,黑龙江宾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46?做到”无违”,”承教继志”.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充分强调尊敬父母的重要性.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但不是无原则,无选择的顺从,在父命和道义两者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要讲道义,委婉耐心的劝止父母的过失,但是不能触犯他们,”父苟有过,子为隐之,则孝也”(论语疏).孔子还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
7、道,可谓孝矣.”要求子女要接受父母的教育,继承父母的事业,进而做到”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保全自己的身体,不生病从而不让父母担心是孔子孝道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是要求子女不应让父母担心.礼记?祭义中讲:”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也”,孝经?开宗明义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子女的身体是父母的,因此孝的首要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使父母给予的身体受到侮辱.对于不孝,孔子深以为耻.当他的学生宰予对三年之丧表示疑问时,孑L子大骂宰予不仁.“予之不仁也
8、.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孑L子孝道思想更深层次的剖析,是倡导由孝心到孝行,推广及仁.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这里首次将孝,悌两个概念合称”孝悌”,并将它们与仁相联系.仁在孝的基础上发展了恭,宽,信,敏,惠诸德,进而”泛爱众而爱人”(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在孝道思想和仁政理论的支持下,发展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规范.孑L子的孝道思想在政治上表现为仁政理论的”爱民”,孔子说:”夫孝.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
9、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即以孝为基本德性,不需要采取严肃的手段和严厉的办法就能管理好人民,治理好国家.由孝推广及仁,从家到社会,国家,由近及远,由内到外,孔子循序渐进的扩展孝道,其理论表明了孔子的以己之仁推己及人的深意,及其以孝之情”成仁”,施政而及于天下大公的宏大志愿.孔子更多地是把自己的视野限于伦理道德范畴.因此,孔子被称为道德先师.2.孟子的孝道观在儒家中,思孟学派以继承发扬孔子学说”内圣”的一面而着称.在孝道观上,孟子是比较注重孝道哲理方面的建设,并作出了较深入的探讨.首先,孟子对孝道伦理进行了理论上的证明.子思在中庸里引孔子的话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
10、亦勿施于人.”具体表现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也就是说,人希望自己的儿子孝敬自己,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亲;要想使臣下忠于自己,首先要忠于长上.孝道不仅出于血缘亲情,也符合于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逻辑.那么,人为什么能够具有这种反思的能力呢?子思,孟子进一步对人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子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他认为人心中有一种上天赋予的先验本性,即天命在人身上的表现.孟子则具体对这种先验的人性进行了说明.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四端”善根就是人”不学而知”,”不求而能”的”良
11、知”,”良能”.”孝悌之道”,即始于这种”良知”,”良能”.他又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所以,人只要反思自己的本心,即可以获得一切道德伦理的依据.”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同上)这样,就使内心的仁爱和神圣的天命结合了起来,实现了伦理领域的”天人合一”.其次,孟子对孝道的行为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孟子活动于战国中期,当时大型的宗法氏族已经趋于崩溃,大批个体家庭相对独立,敬养老人已成为每个家庭的责任.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论述孝道,总是对孝亲的具体事宜讲得十分周密.如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
12、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不仅要养亲,还要尊亲,他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这种尊敬,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爱慕,”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同上)孝亲还必须守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孟子?滕文公上)为了保证家族香火不断,祭祀有时,孟子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除了祭祀祖先,怀念祖先,更重要的是把祖先开创的事业继承下去.中庸说:”夫孝者
13、,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上述论述,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整个传统社会孝道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奠定了基础.再次,孟子强调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虽然认为孝道发自人内心的先验本质,同时又指出,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欲望的诱惑,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善良的本性.“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伐之,可以为美乎?”例如在对待父母问题上,”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孟子?万章上)所以像大舜那样,终生爱慕父母,孝心不变的人是很少的.因此,为了保证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必须进?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ord 【word】 试论孟子对孔子孝道观的贡献 孟子 孔子 孝道 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