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伤的防治.doc
《训练伤的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练伤的防治.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 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分析部队军 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谈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分析致伤因素 及防治措施。1 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训练科目: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 训练伤的致伤因素。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
2、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 功训练易致颅脑损伤等。2 训练环境 2.1 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 2.2 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 2.3 训练 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 2.4
3、 心理是否平衡 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上的不适应会引发整 生理和精神状态的失调,尤其是新兵缺乏训练基础,部分受训人员有畏惧、焦虑的情绪,影响其身心的放松,肌肉韧带关节僵硬,动作不协调,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2.5 训练部位 训练伤发生的部位与主要受训部位相一致。训练伤损伤部位 见四肢,尤其好发于下肢,如急性创伤性损伤与过劳性损伤。Lauder等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男性与女性来说,膝盖都是最易受伤的部位,尤以其前交叉韧带为 最。训练中,下肢承受的负荷最重,应力长期作用于下肢,增加了下肢受伤机会。 3 军事训练伤的分类 军事训练伤是由于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3.1
4、 软组织损伤 主要包括擦伤、挫伤、撕裂撕脱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腱炎及腱鞘炎、肌筋膜炎、滑膜炎。 3.2 骨关节损伤 主要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扭伤。 3.3 器官损伤 主要包括头、胸、腹内脏器以及眼、耳等的损伤。4 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 预防军事训练伤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出发,根据部队官兵的特点和部队训练 纲的要求,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4.1 训练管理加强科学性 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是预防训练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和严密组织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训练中容易致伤的内外因素,而且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
5、效果。 4.1.1 加强军事训练安全和防护知识 认真贯彻军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要使全体参训人员充分认识预防训练损伤的重要性,普及训练伤的防护知识,了解器械训练的操作规程,以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 4.1.2 合理安排,科学施训 认真学习部队条令、条例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按照训练大纲,合理安排训练科目,不搞急于求成,突击达标。训练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按照先简后繁,先 易后难,先弱后强,先小后大的渐进方式安排进度和强度,避免单一动作过度训练。训练前应做热身活动1015min,训练后应做放松活动。训练中抓好训练 指导,切实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做到体力、技巧运动相结合,以尽量
6、避免和减少训练伤。 4.1.3 加强军事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卫生防护 为确保军事训练计划的落实,提高训练质量,减少或避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部队卫生人员应做好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防护工作。(1)在部队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 前,卫生部门应对参训人员进行体质和健康的全面评估,对一些影响训练的伤病情况要及时向训练部门提出调整训练的意见。(2)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卫生人员应 深入训练现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包扎、止血、固定、搬运、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技术进行现场演示,以进一步提高参训人员的自我防病和自救互 救能力。(3)训练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搭配。合理的膳食有利于增强官兵的体质和训练后体力的迅速
7、恢复。训练前的一餐应以易消化的高糖低脂食物为主,训 练后可适当进食高脂、高蛋白类食物。出汗多时要适当补充水和盐分。(4)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往往会增加训练伤的发生率。据报道,多 军事训练伤与此有关。充足的睡眠,充沛的精力是减少训练伤必不可少的方面。 4.2 开展心理疏导,强化心理训练 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心理素质做出一个综合的评定,做好相应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讲清心理因素对训练的影响及保持心理稳定的方法,克 服训练中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心理适应性训练,提高训练的适应能力。 4.3 定期检修器材设备,科学选择训练环境 建立每
8、次训练前先严格检查场地和器械,后进行训练的制度,确保训练安全。在训练中一般以选择平整的泥土砂石地为宜,并注意清除场地中的金属等障碍物,保持训练场地和器材的完好率达到100%。5 军事训练伤治疗原则 5.1 软组织损伤治疗原则 5.1.1 软组织损伤采用休息、冷敷、压迫、抬高患肢、局部制动,以及热敷、消除非感染性炎症、康复理疗等方法,进行止痛、消肿、消炎治疗。 5.1.1.1 休息 训练外伤发生后,首先是休息,休息可以减轻疼痛,减轻炎症发展,防止损伤加重。 5.1.1.2 冷敷 用冰(块)袋,低于1318冷水浸泡,伤后2448h是急需期,每次冷敷2030min。冷敷可减轻组织液渗出的肿胀、出血、
9、炎症和疼痛。 5.1.1.3 压迫 用弹性绷带包扎患部,目的在于减轻肿胀和组织液的渗出。 5.1.1.4 抬高患肢,局部制动 减少患部血流,减轻回流阻力,以缓解患肢肿胀。 5.1.1.5 热敷 在伤后24h无肿胀、出血的情况下适用,可缓解患部肌肉与关节的僵硬。 5.1.1.6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除表浅的擦伤及小的刺伤外,应早做初期外科清创术。 5.1.1.7 康复理疗 有助于加速损伤的早日康复和缓解伤情的发展。 5.1.2 以上治疗无效者,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5.1.3 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防止肌肉及韧带挛缩。 5.2 骨关节损伤治疗原则 首先判断伤情,根据局部疼痛、畸形、肿胀、功能受限四个
10、特征,判断有无骨折或脱位。 5.2.1 骨折 正确实施移位骨折段的复位与固定,必须将肢体固定于功能位或治疗要求体位,骨折部位确实固定。未固定的关节应充分功能活动,以防僵硬。拆除固定后应使患肢充分活动,以恢复其功能,必要时可配合理疗、体疗、中草药外敷及康复治疗。 5.2.2 关节脱位 力争早期正确的使脱位关节复位,选择麻醉(无痛和肌肉松弛)下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酌情行切开复位。 5.2.3 关节扭伤 按软组织损伤处理。 5.3 器官损伤治疗原则 器官损伤是一 严重的训练伤,治疗关键在于尽快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休克、窒息、昏迷、大出血等,按照急救预案进行现场救护,紧急护送住院,进行专科救
11、治。官兵训练伤的防治训练伤官兵推荐部队官 兵在训练时经常容易出现训练伤,训练伤是指由军事训练导致的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部队分业训练展开之际,训练难度和强度渐渐增大,容易引 发软组织、骨关节等器官损伤,而减少训练伤重在预防,只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伤防护机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训练伤。(一)消防官兵日常体能训练中的伤病预防和处置方法消防部队各项考核工作基本结束,基层中队在抓好执勤训练的同时,强化体能训练,储备体能,为来年的各项业务训练和岗位练兵打好基础,成为近期中队训练 的主旋律,中长跑、负重路、举重、体操项目以及健身房力量练习等各类训练科目层出不穷,训练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战
12、士们的体能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 在训练场上,不讲科学的训练,比比皆是,运动量、运动科目不因人而异,有的过大,有的不足,准备工作不充分、训练后的恢复基本没有等等都是不讲科学的表 现,训练效果事倍而功半,甚至造成受伤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轻伤比较突出,有的战士害怕领导、战友说 自己太娇气、太软弱,怕耽误训练,常常置之不理,并且带伤坚持训练,结果使小伤变成了大伤,急性转变为慢性,有的甚至变成了很难恢复的伤病。笔者在训练场 上看到“轻伤不下火线”的情况非常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确实值得称道,尤其是战时,更有必要。但是在日常训练中并不能提倡,要充分认识到轻伤不可轻视,受了轻伤也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以免留
13、下后患。一、日常训练中各类受伤的表现适量的运动有益于健康,循序渐进的增量运动,也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消防部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训练的课目尤其是涉及到体能的训练科目比较多,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由于训练的量和强度达到了机体承受力的高点,稍不经意就容易发生损伤。如:各类登高训练时,易发生皮肤擦伤和肌肉、韧带挫伤或撕裂伤;长跑或5公里越野训练时,最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依次是膝关节、髋关节和下腰部损伤;翻越 障碍物训练时,出了可能发生上述损伤外,还可能发生骨折和关节脱臼;当进行剧烈运动、急速跑、弯腰、下蹲、x旋转时,还可能发生臀部肌肉、韧带损伤;当训 练量累积起来,超出了耐受范围时,也会发生过劳性损
14、伤,如应力性骨折、膑下脂肪垫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滑膜炎、胫前肌疲劳症、疲劳性骨膜炎等。二、最容易受伤的战友类型分析训练中受伤的情形,四类人员伤情突出。一是体质差的战友。一些战士入伍前锻炼较少,体能素质差,入伍后由于训练强度大,节奏快,难以完成全部课 目,勉强而为之,训练强度超过承受能力,加上耐受力差,容易形成累积性疲劳而受伤。二是感觉不协调的战友。这些战友,往往因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体动作悟性不 同,训练中的动作协调性不够,在训练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而造成受伤。三是心理素质差的战友。这类战士们对耐力、爆发力、反应能力要求很高、高强度体能 训练课目、尤其是消防部队最常见的高空作业往往产生恐
15、惧、紧张等,产生心理障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训练水平,容易受伤。四是性格内向的战友。这些战友在受 伤后,往往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常常强忍着,结果耽误治疗,小伤引发大伤。三、训练受伤最常见的处置方式在训练场上万一不慎发生了损伤,应及时科学处理,常用的处理措施如下:首先,要及时让受伤官兵休息,停止患部活动。通过休息减轻疼痛,防止损伤加重;如果有了渗出和肿胀,应进行局部冷敷,损伤24小时内不能热敷或按摩、 揉搓及药酒类涂擦,因为这些方式会加重组织渗出,加重肿胀。可用弹力绷带或普通绷带对伤处进行压迫包扎,防止皮下小血管破裂发生皮下血肿。其次,抬高受伤的肢体,利于肢体远端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疼
16、痛。对于皮肤的破损,则可用碘酒和酒精局部消毒,以防止感染。当急性期过后,要抓紧时机,及早治疗,早日康复。根据损伤的状况,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局部手法治疗。运用点、按、揉、推拿等手法,可达到正骨理筋、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痉止痛、防止粘连的目的。各种外伤药膏的贴敷。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有明显的止痛、消肿功效。牵引治疗。对颈椎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取牵引法,以缓解症状。局部封闭疗法。这种方法可以消肿、止痛,促进痊愈。专科治疗。严重的要及时到专科门诊让专业人员治疗,主要方法有:针刺治疗、电频电疗、激光治疗、针刀疗法等。四、常用的预防招法减少训练伤重点在预防。事实证明,科学的预防措
17、施,能大大减少训练受伤,常用的方法有:动员教育。训练前,做好思想动员教育,让每一位参训官兵消除顾虑和心理压力,树立信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热身运动。每次训练开始时,组训人员要带领和督促战友进行热身运动,让全身肌肉、关节活动开,提高肌体的应急性和适应性;尤其在高强度体能训练的开始阶段,一定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训练过程中,要有节奏,有张有弛,尽量避免过度疲劳训练,防止某一训练课目训练过多、过频,避免肌肉、韧带的损伤。及时自我放松。训练间隙可抓紧自我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乳酸堆积,消除疼痛。训练后,用热水烫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减少乳酸堆积。强化预防意识。引导官兵每次训练
18、后,做自我按摩或互相按摩,以加速致痛产物的清除;一旦受伤后一定要主动干预,不可放之任之,做到防患于未然,尽早治疗就能减少各种训练伤的发生。一、消防部队最常见的训练伤及其防护由于消防部队任务特点,战士训练以体能和消防技能为主,官兵们每天都与训练塔、拉梯、挂钩梯及水带等消防器材打交道,易引发各种损伤。 训练性“膝关节痛”:即训练所致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通过消防基层中队的调查,发生率占训练所致骨关节损伤的47.9%,其中70%以上是新兵。膝关节 是人体关节面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负重较大且容易损伤的关节。在关节囊内面衬以滑膜组织,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具有保护关节面、增强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新入 伍的战士在
19、进行队列或消防业务训练时,如果基本要领掌握不熟练,动作不协调,加之对训练场地的适应性差,特别是长时间进 行单一动作重复训练,极易导致过劳损伤,使关节骨滑膜遭到损害,形成非感染性的创伤性滑膜炎,表现为滑膜组织水肿,渗出液增多以及大量黏液素产生对神经末 梢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关节疼痛,使之活动受限。轻者仅为训练后关节轻微肿胀、酸痛不适,多数经过休息可不治自愈或缓解;重者关节肿胀明显,关节内积液,严 重者穿刺抽出液可呈血性。预防上应强调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克服长时间单一动作的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动作要领,按照动作要领操练。 下腰部损伤:包括急性腰损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间盘脱出症等。在操拉梯
20、或挂钩梯时,如果不讲究科学的操作方法,盲目追求速度,使腰部受力大而 频繁,致使腰部肌肉和肌腱撕裂、出血和渗出,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反复的操练,使得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 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 重,缠绵不愈。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并可有肌肉痉挛,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 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胫骨内压增高症:即训练后小腿内侧痛。实验证明,小腿内侧痛的主要原
21、因是胫骨髓腔内压增高,其发生率占骨与关节损伤的20%左右。多发生在进行5公 里越野长跑等体能训练之后,一般只需对症处理,初步处理方案是减轻疼痛、抬高患肢、减少活动等,防止进一步损伤。轻者调整训练科目,重者停训休息。下肢应力骨折:即疲劳骨折。是消防部队常见而严重的训练伤之一,多因长时间进行单一动作的反复训练或超负荷超强度的训练。该类训练伤发生隐匿,没有明显 的暴力外伤史,即使感觉到受伤了,往往认为是一般性损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而致畸致残,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血的 教训。今年发生了一例严重左下肢应力性骨折左股骨颈骨折。该伤者是一名新兵,在5公里越野长跑之后,隐
22、隐感到左髋部疼痛,而后出现肿胀,次日到总队医 院就诊,摄片检查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随即在市六医院急诊手术,术后仍需卧床半年。 踝关节韧带扭伤及骨折:踝关节的扭伤是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踝关节的距腓韧带力量较弱,且周围缺肌肉保护,易扭伤。一般以软组织韧带扭伤为多,伤 后即出现局部肿痛、淤血、不能行走等症状,应立即实施冷敷,在可以忍受的情况下用手推散局部的血肿,有条件者可用“护踝”保护,根据伤情适当休息制动,然 后请医师诊治,进行X线检查,排除骨折损伤,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软组织挫伤:由于场地适应性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训练中易导致软组织的摔伤及挫伤,症状多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后均可继续参加训练
23、。但双小腿胫前皮肤 挫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该部位皮肤张力高,皮下软组织少腔隙大,血供差,抗感染的能力弱,一旦伤口或创面感染,极易导致炎症的弥漫和扩散,伤者常 常高烧不退,体温可高达40以上,若不及时治疗,细菌侵入骨髓腔,可因骨髓炎而致残。我们下基层巡诊遇到这样一例病例,伤者是刚入伍的第二年新兵,操练 时不慎左小腿撞在训练塔上,左胫前皮肤挫伤肿胀,没及时对创面进行清创消毒,却贴上止痛膏药,结果导致创面感染,左小腿红、肿、热、痛,体温40.6。 后经积极清创消毒,左胫前切开引流减压,并使用抗生素补液消炎,一个半月后伤者才康复。 抽筋:所谓抽筋,是指局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收缩而不能主动放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训练 防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