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梵高作品之《向日葵》 .doc
《浅析梵高作品之《向日葵》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梵高作品之《向日葵》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梵高作品之向日葵1作家简介梵高出生于荷兰的一个牧师家庭中,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主义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曾在巴黎结识贝尔纳、西涅克和高更等画家,在色彩方面得到了启示和熏陶。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其著名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包着耳朵的自画像、咖啡馆夜市等。然而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幸,爱情、亲情、事业上的失败让他长期
2、抑郁,最后还患上了精神病,一如大海,风暴时起,颠簸倾覆,没有多少平稳的陆地了,但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梵高的绘画竟然突飞猛进,风格迅速形成。然而这奇迹的代价却是一个灵魂的自焚。1890年10月27他在绝望中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7岁。在生命最后的两年,他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世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梵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
3、界性影响的画家。但是,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2对梵高作品之向日葵的赏析2.1创作背景此幅向日葵创作于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的阿尔勒,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1888年2月,已35岁的凡高从巴黎来到阿尔勒,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梵高早期的作品主要受荷兰传统绘画与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绘画风格比较写实。1886年后受巴黎的印象主义画家和日本的浮世绘作品影响。因此他的视野大为开阔,作画的色彩变得明亮起来,而黄色就是一种充满激情而易于表达感情的色彩,对于渴望鲜明色彩的梵高来说,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具有特殊意义;同时,阳光又象征爱情,他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4、,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坚持使用黄色的用意。另一个原因呢就是梵高特别喜欢向日葵,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勒的房间。当他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时,他就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欣喜,更为住处附近正开得金灿灿的向日葵而深深感动。于是一部真实体现梵高艺术风格和钟爱的作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889年出炉了。2.2对向日葵的客观赏析画面上那种仿佛是从作者内心里流淌出来的金黄色肆意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15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的、成熟甚至是行将颓败的,
5、花瓣残缺不齐,枝桠僵硬并扭曲倾斜。这似乎暗示着某种宿命,虽然在强烈阳光的沐浴底下,向日葵还是逃脱不了苍老颓败的结局,仿佛一切都那么短暂地辉煌,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像太阳一样永恒放光,短暂似乎是一切万物的宿命。而以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却引起人们精神上大振奋向日葵,体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激情和活力,它有着单纯的色面和明确的造型,是凡高同类作品中的优秀之作。它以黄色调为主,加上一点青色和绿色,奏响了一支黄和绿的交响曲。这些花在画面上有一种装饰性的安排,由于笔触有力,显得富有生命力。一种说法是梵高把自己比拟成了向日葵,用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然而一生坎坷,爱情、生活都不如意的他却画出了一幅跟他境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向日葵 浅析梵高作品之向日葵 浅析 梵高 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