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讲义(同济) .ppt
《砌体结构讲义(同济)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讲义(同济) .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目录,四.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五.混合结构房屋中墙和柱的设计,六.过梁、圈梁、墙梁,砌体结构,一.绪论,二.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三.设计原则,(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第一章.绪论,砌体房屋的结构型式,砌体结构的历史,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砌体结构的优缺点,近代砌体结构的发展,(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第二章.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砌体的块材,砂浆,砌体的种类,砌体的受压性能,砌体的受拉性能,砌体的受剪性能,砌体的弹性模量、摩擦系数、线膨胀系数,(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第三章.砌体结构构件
2、的设计原则,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第四章.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的计算,配筋砖砌体构件承载力的计算,(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6,4.1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受压构件的计算,砌体的局部受压计算,轴心受拉构件计算,受弯构件计算,受剪构件计算,(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7,4.2 配筋砖砌体构件承载力的计算,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计算,组合砖砌体构件计算,(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8,配筋砖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一。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计算,原理:产生三向受压应力状态约束横向
3、变形,(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9,配筋方式:朱P.7图1-7(1)方格钢筋网(2)连弯钢筋网,(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0,适用范围:,(1)尺寸受限制时(2)偏心距不超过截面核心范围,对矩形e/h0.17(3)高厚比16,(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1,破坏特征:三阶段(朱P.43),第一阶段:个别砖出现裂缝。此阶段荷载可达破坏荷载的60-75%,一般比无筋砌体高(其为50-70%)。,第二阶段:继续加载,纵向裂缝为横向钢筋网所割断,不能沿砌体高度方向形成连续裂缝(仅在网片之间形成较小的纵向裂缝和斜裂缝),裂缝数目较多。,第三阶段:继续加载,外边
4、碎裂严重的砖开始脱离,使砌体破坏。不会形成竖向小柱体,有较高的抗压强度。,(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2,关于网状配筋破坏的说明:,(1)配筋率过高时,出现第一批裂缝时的荷载反而有所降低,并且强度提高率减小(朱图3-22a,P.44),(2)强度提高随偏心距的增大而显著降低。朱图3-22b。,(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3,3.构造要求:,(1)体积配筋率在0.1%1.0%之间。,(2)防锈。宜用较粗钢筋,但又不宜使灰缝过厚。用钢筋网时,直径宜为3-4mm;用连弯钢筋网时,直径不宜大于8mm。,(3)钢筋网中钢筋间距应在30-120mm之间。,(4)钢筋网间距五皮砖
5、 400mm,(5)砂浆不低于M7.5(原为M5),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目的:保证粘结力,(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4,(6)钢筋网不得用分散的单根钢筋代替。,(7)采用连弯钢筋网时,在竖向应交错设置。,(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5,4.网状配筋砌体承载力计算,(1)计算公式网状配筋构件的受压承载力按下式计算,其中:,n为承载力影响系数(影响因素:高厚比、配筋率、偏心距,fn为网状配筋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截面面积,(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6,(2)承载力影响系数n,当e0.2h时,为,其中,(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
6、讲义,17,为体积配筋率,0n为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稳定系数,也可查P.139附表4-14。,为高厚比,(3)网状配筋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n,(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8,上式中e为轴向力的偏心距,按荷载的设计值计算,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当大于320MPa时取该值。,=(Vs/V)100,(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19,二.组合砖砌体构件的计算,1.适用范围,截面尺寸受限制,设计不经济。,偏心距过大(大于0.6y)时,对于砖墙与组合砌体一同砌筑的T形截面,可按矩形截面组合砌体构件计算(如朱图4-9,P.73),(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0,
7、2.构造要点(P.116),(1)应保证钢筋与砂浆的粘结,面层砂浆的强度不宜过低。,(2)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规定的最小厚度(表6-6,P.116)。受力钢筋距砖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mm。,(3)砂浆面层厚一般为30-45mm,大于45mm时宜用混凝土。,(4)受力钢筋一般用HPB235级,对混凝土面层可用HRB335级。受压一侧钢筋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0.1%,对混凝土面层,不宜小于0.2%。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竖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原则:共同工作;耐久。,(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1,(5)箍筋
8、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的受压钢筋直径,并不宜大于6mm。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倍受压钢筋直径,及500mm,并不应小于120mm。,(6)当组合砖砌体构件一侧的竖向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或拉结钢筋。,(7)对于截面长短边相差较大的构件如墙体等,应采用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钢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朱图6-7,P.116),(8)组合砖砌体构件的顶部和底部,以及牛腿部位,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垫块。受力钢筋伸入垫块的长度,必须满足锚固要求。,(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2,3.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
9、力计算,朱P.73,计算公式:,其中,com-稳定系数,与和有关,可按附表4-15(P.141)采用,s-受压钢筋强度系数,当面层为混凝土时为1.0,面层为砂浆时为0.9。,(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3,4.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计算图式:,h0,eN,eN,x,fyAs,sAs,f,fc,(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4,计算公式:,对受拉钢筋重心取矩:,图,对轴向力作用点取矩:,(1),(2),(3),可:由(3)求出x,然后按(1)或(2)验算。,(按大偏心的符号规则推出),(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5,的确定:,取=x/h0,其中h0=h-
10、a,则 b时为小偏心受压:s=650-800,-fy s fy,当 b时为大偏心受压:s=fy,图,b对HPB235和HRB335钢筋分别为0.55和0.425。,(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6,S-其第一个下标所代表的材料面积(c代表混凝土,无第一下标时为砌体)对第二下标所代表的点处(s代表受拉钢筋、N代表轴向力)的面积矩(此量是有符号的量,以图和方程定出的正向为正)。,eN=e+ea-(h/2-a)eN=e+ea+(h/2-a),附加偏心距ea:,其中h和ea均以mm计。,e小于0.05h时取e=0.05h。,(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7,例题,例题4-1(P
11、.78):轴压柱,轴力设计值:,其一:1.2恒+1.4活=194.27kN(如书中所算),其二:1.35恒+1.0活=1.35 X 0.8 X 140+1.35 X 0.49 X 0.37 X 19 X 5+0.2 X 140=202.45kN,所以,按新规范,轴力设计值应为202.45kN,(恒载为主时,多以第二种情况控制。),(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8,应注意A 0.3m2的情况。,例题4-1(续):,(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29,例题4-2(墙受轴压)(P.79),(1)题的条件中应补充:恒载占80%,活载占20%。,(2)关于荷载设计值:对所有恒载占8
12、0%,活载占20%的情况,一般有:(N为总轴力标准值),其一:1.2恒+1.4活=1.2X0.8N+1.4X0.2N=1.24N,其二:1.35恒+1.0活=1.35X0.8N+0.2N=1.28N,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总是“1.35恒+1.0活”起控制。,(3)因求也需用砂浆强度,故用假定砂浆强度的试算法。,(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0,例题4-3(砖柱受不同弯矩作用的情况)(P.80),1.当M=10.24kN.m时,按新规范的计算:,M5砂浆:=0.0015,=11.2,e=640mm(暂用),e/h=0.13,0=1/(1+2)=1/(1+0.0015X11.22)=0
13、.84164,=1/1+12e/h+(1/12)(1/0-1)2=0.56128,(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1,例题4-4(偏心距大的砖柱),新规范不允许出现e0.6y的情况。,(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2,例题4-5(T形截面窗间墙),(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3,例题4-6(均匀局部承压),(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4,例题4-7(非均匀局部承压),a0应用新公式算,a0=10(h/f)=10(500/1.38)=19.03mm,1500,370,原A0,150,150,(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5,例题4-8
14、(轴拉构件)(P.84),例题4-9(受弯构件),用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乘0.9,其余强度乘0.8,(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6,例题4-10(受剪构件),应采用新的抗剪公式。,V(fv+0)A,=0.65(砖砌体),=0.311-0.1180/f=0.311-0.118X0.175/(0.9X1.55)=0.2962,=0.65x0.2962=0.1925(把此与0.18比较),(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7,第五章 混合结构房屋中墙和柱的设计,5.1.概述结构布置方案:纵墙承重、横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内框架承重。荷载的传递路线。,(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
15、体结构讲义,38,5.2.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房屋的空间作用(影响因素:S和楼屋盖的水平刚度),s,楼屋盖,一.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39,1.弹性方案(朱P.95),S较大,或楼屋盖水平刚度较小。朱图5-6,P.95。,水平力传递:水平力纵墙纵墙基础,不考虑空间工作,按平面排架算。楼板处水平位移为e,(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0,2.刚性方案(S较小,楼屋盖刚度很大),假定楼板处水平位移为零,楼屋盖可作为墙柱的不动铰支承。,水平力纵墙,楼屋盖横墙横墙基础,纵墙基础,图,(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1,刚性方案单层,刚性方
16、案多层,(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2,3.刚弹性方案(介于弹性和刚性方案之间),楼板处最大水平位移为re0re e,(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3,刚性和刚弹性方案对横墙的要求:(朱P.107),(1)横墙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水平全截面面积的50%。,(2)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单层,H,多层,(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4,横墙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三项要求时,应对横墙的刚度进行验算。如横墙的最大水平位移umaxH/4000时,仍可视作刚性或
17、刚弹性房屋的横墙。,(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5,横墙最大水平位移计算的要点:,假定:(1)考虑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取剪切模量GE/2。(2)水平截面上的剪应力=Q/A,为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近似取=2.0;Q为剪力;A为横墙水平截面面积(近似取毛截面面积)。(3)横墙作为竖向杆件的剪应变为/G。(4)横墙的惯性矩I近似按横墙的毛截面计算。与纵墙相连时,每边纵墙的计算宽度取s=0.3H,H为横墙高度。,(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6,横墙水平位移计算示意图:,s,bs,s,(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7,二.空间性能影响系数(朱P.95),其取值见
18、附表6-6(朱P.143),已知后,就可知刚弹性方案的作用力。,(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8,5.3 墙和柱的构造要求,一.高厚比验算(朱P.107),1.允许高厚比与砂浆强度等级有关,见朱附表6-2,P.142,要求:,其中:1为非承重墙修正系数,2为开洞修正系数(朱P107),图,bs和s见,(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49,2.墙和柱的计算高度H0,用H0来考虑静力计算方案、墙和柱支承条件等对高厚比的影响。其取值见朱P139附表4-13。,查H0时,构件高度H的取法:底层为楼板底至基础顶(基础较深时,为至地面下300-500mm处)。其余层为楼板底至楼板底。,
19、图,见,(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0,3.墙和柱的高厚比验算,(1)矩形截面墙和柱高厚比验算,(2)带壁柱墙(见图)的高厚比验算,特点:需分别验算整片墙高厚比和壁柱间墙高厚比。,(a)整片墙高厚比验算,此时,s取相邻横墙间距离(见图),(式6-1),(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1,计算hT时,取有代表性的单元即可(见图)。,对于单层房屋,计算时可取翼缘宽度为,其中,b为壁柱宽度,H为墙高。显然,bf不得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b)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按矩形截面墙公式验算。s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并且,不论带壁柱墙的静力计算属何种方案,H0一律按表中刚性
20、方案一栏选用(局部稳定问题)。,(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2,设宽度为b的圈梁时(见图),且满足,则圈梁可作为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3,当横墙间距,时,墙的高度可不受公式限制,(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4,例题5-1 某办公楼西端平面布置如图所示。采用纵墙承重,预制空心楼板搁在纵墙上,内外纵墙及横墙为240mm厚,底层墙高4.6m(算至大放脚顶面),隔墙厚120mm,高3.6m。墙用MU7.5砖和M5砂浆砌筑,试验算各墙的高厚比。,解:(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查附表6-2(朱P142),=24,由附表6-1(朱P141
21、),现s=14.4m,可确定为刚性方案。,(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5,s2H,查附表4-13(朱P139),H0=1.0H=4.6m1=1.0,2=1-0.4 bs/s=1.0-0.4 1.8/3.6=0.8=4.6/0.24=19.17 12=10.824=19.2,满足要求。(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内纵墙上门洞宽为bs=21=2m,s=14.4m1=1,2=1-0.42/14.4=0.94=4.6/0.24=19.17 10.9424=22.56,满足要求。(3)横墙高厚比验算,横墙s=6m,2HsH,所以 H0=0.4s+0.2H=3.32m=3.32/0.24=13.8
22、3 12=1.2124=28.8,满足要求。,图,(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6,(4)隔墙高厚比验算隔墙一般后砌在地面垫层上,上端用斜放立砖顶住楼板,故应按顶端为不动铰支座考虑,两侧与纵墙拉结不好,故可按两侧无拉结墙计算,即采用附表4-13中柱子的H0:H0=H=3.6m=H0/h=3.6/0.12=30 1=1.44 24=34.56,满足要求。#,图,(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7,例题5-2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厂房,平面图如图所示。壁柱间距为6m,每开间有2.8m宽的窗洞,厂房全长30m,屋架下弦标高5m,装配式无檩体系屋盖,壁柱尺寸见图。试验算带壁柱纵墙的高
23、厚比。,解:由附表6-1(朱P141),该厂房是1类屋盖,山墙之间距离s=30m32m,为刚性方案。,(1)纵墙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带壁柱墙的几何特征:A=2403200+370250=8.605105mm2 y1=(2403200120+250370(240+250/2)/(8.605105)=146mm,(c)同济大学苏小卒教授 砌体结构讲义,58,y2=490-146=344mmI=(3200/3)1463+(3200-370)/3(240-146)3+(370/3)3443=9.12109mm4 i=(I/A)=(9.12109)/(8.605105)=103mmhT=3.5 i=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砌体结构讲义同济 结构 讲义 同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