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zwj.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zwj.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三项要求为:“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如动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此项要求侧重于理解古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概括而言,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都属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特殊语序问题;判断句和被动句则反映出古今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显然,对于大纲明确指明的这些语法现象和句式,我们不仅应从理论上了解,还应运用于对具体课文的理解之中。历年试卷中的词语解释题和翻译题
2、,这些问题都是重点考核内容。然而在复习考试大纲的各部分中,都缺少对这些典型问题的总结和概括,为帮助大家掌握有关知识,下面分别作些扼要的介绍。,一、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通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在现代早已被“使(令、让、叫)”这类递系结构(又称兼语式)所替代。但在古代汉语中,递系结构比较少见,动宾结构的使动用法则很多。因此,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概括而言,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今天递系结构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用作使动的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一)动词的使动用法其基本意义是使宾
3、语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可分为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类。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常见,例如: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来:使之(指远人)来归降。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鸿门宴止:使停止。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 从:使从。4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之)逃跑。5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舞:使(蛟龙)舞;泣:使(嫠妇)泣,(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基本意义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之:使他们安居乐业。2大王必欲急臣 廉颇蔺相如列
4、传急:使臣着急。3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你荣耀。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种树郭橐驼传 硕茂之:使它们(指果树)长得高大茂盛。5始速祸焉 六国论 使加速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兴旺、灭亡,(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使动的情况相对较少,其基本意义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王我:让我当他们的君王。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肉骨:使枯骨长出肉来,即使死者复生。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 称王。4.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序:使 有秩序。,二、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通过
5、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觉得、感觉、视为等)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现的是个人的主观看法,客观事实则不一定如此,这正是与使动用法的根本区别。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基本意思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了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如: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小鲁:觉得鲁国变小了。小天下:觉得天下变小了。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少仲尼之闻:认为孔子的见闻不广博。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节义不崇高。3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史记李将军列传怪之:觉得奇怪。4于身也,则耻师焉。马伶传
6、耻:以为耻辱。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以为老 幼:以为幼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二)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名事物。例如: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大同亲其亲:把(自己的)亲人看作是亲人。子其子:把(自己的)子女看作是子女。2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客我:把我当作客人看待。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鱼虾:把鱼虾当作伴侣。友麋鹿:把麋鹿当作朋友。4.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 师:以为师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鉴:以为镜子,三、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通常只
7、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一般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比较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普通名词也可以当作副词使用,充当句中动词性结构的状语成分,这是古今汉语的不同之处。一般名词用作状语,可表示多种意义,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这主要可分为四类:,(一)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1冯(凭)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战国策燕策一指使:用手指。2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传书呼:用书信召唤。3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法:依照汉代法律。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舟:用乘船的方式,(二)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
8、秋水)东行:向东去;东面:脸朝东。2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谏逐客书西向:向西来。3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庙礼之:在宗庙里隆重地接待他们。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内:在国内。外:在国外。,(三)表示对人的态度。这种用法,其实就是把动词宾语所指之人,当作这个用作状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例如:1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鸿门宴兄事之: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客待之:像对待贵客一样招待他。,(四)表示比喻。这种用法还留存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和固定词汇中,例如“风起云涌”、“星罗棋布”、“蜂涌而出”、“席卷”等等。
9、例如:1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像北斗、蛇一样2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李斯谏逐客书蚕食:像蚕吃食物一样(逐渐达到目)。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过秦论席、包、囊:像用(席、包、囊)包裹起来一样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影:像影子一样 5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四、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当作动词使用,也有多种情况。例如上面介绍的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除这两种相对特殊的用法外,在多数情况下,名词通常作一般的谓语动词使用。例如: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树:种植;衣:穿。2假舟楫
10、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3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王:称王4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函:用盒子装。5.微风鼓浪,水石相搏伶官传序 鼓:撞击,五、其他词类活用及例句形作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美景 秋水小学而大遗 小(大)的方面 师说 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的人 伶官传序 形作动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游褒禅山记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过秦论 数词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阿房宫赋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 把看作是一致的,动作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惧有伏焉。伏兵 曹刿论战追亡逐北 逃跑的人过秦论 为动用法今亡亦死,举大计
11、亦死,等死,死国可也 为国家而死 陈涉世家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为而悲哀 阿房宫赋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为而死 咏荆轲对动用法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对感到惭愧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对感到惭愧,3、今亡也死,举大计也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为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词的目的,“死国”,为了国家而死。4、余购梅三百盆,皆病者,既泣之三日。病梅馆记对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对象,“泣之”即“对之泣”、“向之泣”。5、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雁荡山给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词的间接宾语,而动用的名词又是指物的直接宾语,谓语中心词隐含了一个“给”字。“名之也”即“给它取名字
12、”。6、天帝使我长百兽。战国策楚策做动用法:“长百兽”即“做群兽的首领”,宾语又是动用名词的领属性定语。7、争一言以相杀,是意贵于其身也。墨子贵义因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产生的原因,“争一言”即“因一言而争”。,五、宾语前置现象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没有完备的时态和形态,因此词在句中的次序比较固定,从古到今变化也比较小。但是,古代汉语中也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最典型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种宾语前置现象产生的语法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奚、安、焉、胡、乌”等,它们无论作介词宾语或
13、动词宾语时常要放在介词或动词的前面。例如: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拿什么、带什么。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何如:即如何,怎样。3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何叹:叹息什么。4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何谓:说(的是)什么。5沛公安在?安在:在哪里 鸿门宴,(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这一类宾语前置实际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亦即必须出现否定词。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词有“不、未、无、毋、勿、弗”等,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也属此类。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例如: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2
1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3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不我若:即不若我,比不上我。4.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不欺骗我,(三)宾语用指示代词复指前置(用“之、是”作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之前)这一类的宾语前置其实是对前两个条件的补充。亦即除疑问代词宾语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外,在其他句型中其他类型的宾语如果要提前,便要在宾语后面用指示代词复指,共同放到动词的前面。古汉语中用来复指提前的宾语的指示代词,通常是“是”和“之”。例如诗经小雅节南山说:“秉国之均,四方是维。”“维”是动词“保有、保护”的意思,“四方”本是
15、“维”的宾语,现在用代词“是”复指,于是一起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时候,代词“是”的词汇意义消褪了,只是起到一定的语法作用,所以意义不必译出。用“之”的用法相同,例如庄子秋水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之谓”的意思就是“说的是我啊”,宾语“我”用代词“之”复指后放置到动词之前。,这两种宾语前置的格式,后来发展为两种常见的凝固形式:一是在前面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这里的“惟(唯)”是表示强调或肯定的语气词,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就是“只求寻敌(交战)。现代汉语的成语还有“唯命是从”、“唯利
16、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残留。二是在前面加上“其”,构成“其之”的格式。这里的“其”是表示推测的语气词,此时全句的语气就显得委婉,可译作“大概(可能、恐怕、也许)”。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说“其李将军之谓也”,意思就是“说的大概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有一种情况是仍旧沿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并起语法作用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而保留其词汇意义充当动词宾语的指示代词则通常用“是”或者其它代词。例如“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等,句中的前一个代词“我”、“斯”、“是”都是提前的宾语
17、,“之”都只起复指作用的语法作用,意思大体是“大概说的是我吧?”“也许说的就是这吧?”后来,由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在古文中很常见。,概括言之,也就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四、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六、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18、后,称为定语后置。共有四种形式: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格式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之 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石之铿然有声者 马之千里者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而”,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形成“中心词之 后置定语”结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七、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
19、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而
20、“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省略句式文言文中的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有承前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宾语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宾语和省略介词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之)
21、谋!”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以)彘肩。”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六、古代汉语判断句判断句通常用来判别事物的类别或属性。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肯定的判断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否定判断,要在“是”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最大不同,是它不用判断词。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在古代汉语中的
22、基本词性是指示代词,这是必须牢记的。古汉语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在主语后加上辅助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最完整也最典型的形式。例如:1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2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3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二)主语后用来复指的“者”省去,仅保留谓语后的语气词“也”。例如:1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2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三)保留主语后的“者”,省去谓语后的“也”。例如:1兵者,不祥之器。(老子)2陈轸者,游说之土。(史记张仪列传)(四)“.者也。”在句末连用语
23、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五)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断句。例如:1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2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马伶传),古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最初并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例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左传僖公二年说“是吾宝也”等等,其中的“是”都是“此”、“这”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成分。“是”的这种词性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很不相同,千万不可混淆。特例: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
24、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非”等。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赤壁之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七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但是古代汉语被动句与现代汉语被动句使用的被动词却很不相同,这是古今汉语被动句式的最大区别。古汉语的被动句主要有三种形式:1用介词“于”构成的被动句其特点是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把行为的主动者引入句中,这样,动词前面的主语就具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例如:(1)欲克伤于矢,流血及屡。(左传成公二年)(2)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3)寡人不祥
25、,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冯谖客孟尝君)例(1)中“欲克”是被“矢”伤的;(2)中的“笃”是限制的意思,“笃于时”就是“被生存的季节所限制”;例(3)中的“沉于谄谀之臣”,是指“被谄谀之臣所包围和迷惑”。这类句子用“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全句的被动性质非常明显。古人在文章写作中时常还把主动句与被动句放在一处,以强调其截然不同的结果。在这种具有对比关系的句子中,一句是主动句,一句是被动句,“于”所表示的被动意义更为清晰。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在这些句子中,前句中没有用“于”,都是主动句
26、。后句中都用“于”引入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都是被动句。,2用“见”构成的被动句式用“见”字放在动词之前形成被动句式,也是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一种常见形式。例如:(1)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2)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3)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不降。(汉书燕剌王刘旦传)例(1)中的“见污”、“见信”“见用”就是“被污”、“被信”、“被用”的意思;例(3)中的“见留”就是“被留”的意思;例(2)中“为戮”和“见疑”对举,是“被戮”、“被疑”的意思,更能看出“见”和“为”类似,在被动句式中起表示被动的作用。,但是用“
27、见”构成的被动句式有一个特点,就是“见”通常只放于动词之前,表示这个动词具有被动的性质,却不能直接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点和“于”的作用很不相同。如果需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就只能在动词后面另用“于”的被动句式与之配合,行为的主动者出现在“于”的后面。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见笑于大方之家”就是“被大方之家笑”;“见欺于王”就是“被王欺”,由于“见”不能直接引进行为主动者(如不能说“见大方之家笑”),就只好在动词后面另用“于”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3用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古代汉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用介词“为(wi)”放在动词之
28、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为”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比起“于”和“见”来,要完备许多,它很像现代汉语里的“被”。例如:(1)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2)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仍然形成被动句式。这点也是和现代汉语“被”完全相同的。例如:(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用“为”组成的被动句式后来又发展成“为所”句式,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为”和
29、“所”之间。这种句式一直沿用到现代的书面语里,因此掌握起来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在古代汉语里“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为”和“所”连在了一起。例如:(1)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史记李将军列传(2)嵩(指于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两句中的“为所伤”和“为所杀”,在“为”后面都没有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这是因为这些主动者都已在前文中出现,没有必要重复。它们的意思,仍然还是“被伤”和“被杀”。这是格式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4.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无标志的被动句,词语本身含有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如:
3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洎牧以谗诛“被诛杀”。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被打败,割占,疑问句式,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否定句式,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疑问句在古代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等)和疑问语气
31、词(乎、诸、与、欤、邪、耶等)。在句子中,有时二者全用,有时不全用。情况虽较复杂,但不难辨认。例如: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则将焉用彼相矣?天地有法乎?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有些句子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表疑问。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云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以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否定句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例如: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圣人无常师。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