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周报:政策持续发酵行业不断向好130218.ppt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政策持续发酵行业不断向好13021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牧渔行业周报:政策持续发酵行业不断向好130218.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业周报,行业评级:,金融消费组,table_product,重点公司,table_page1,table_subject2013 年 02 月 18 日,农林牧渔,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周报,农林牧渔行业周报政策持续发酵 行业不断向好,table_invest 强于大市(持续),table_main投资要点:,中山行业点评模板,table_research分析师:李国旺执业证书编号:S0290512030001电话:021-61066713邮箱:研究助理:陶家华(组长)邮箱:研究助理:邱俊灏邮箱:联系人:姜烨电话:021-61681566行业走势图table_stockTrend,本周行情回顾
2、:节前大盘出现了回调走势,一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0.83%,其中食品饮料板块跌幅最大,一周跌幅超过 2%。本周农林牧渔行业出现了小幅调整。虽然中央一号文件如市场所预期再次剑指农业,但市场对该政策已经有了充分预期,因此整体而言较为平静。板块中动物保健再次领涨其他子行业,这也预示着该行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资金认可,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下周投资策略:下周是春节开市后第一个交易周,我们认为板块将表现平稳,不排除还将继续小幅调整的可能。我们还是看好中央一号文件深化所带来的板块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家庭农场为新型经营主体所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中线而言,我们还是看好种业的投资潜力,建议重点关注登海种业和隆平
3、高科。行业要闻:2012 年我国水果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如何看待中国粮食自给率。,公司要闻:海大集团 11 亿定增迷雾 增长受挫千万吨前景悬;股权激励精准达标 瑞普生物涉嫌操纵利润。重点数据跟踪。相关研究报告1农林牧渔行业周报,2013.02.042农林牧渔行业月报,2013.02.013农林牧渔行业周报,2013.01.284农林牧渔行业周报,2013.01.21table_impcom,股票,股票,收盘价,投资,EPS(元),P/E,代码,名称,(元),评级,2011A,2012E 2013E,2014E,2011A,2012E,2013E,2014E,002041000998300159
4、300187,登海种业隆平高科新研股份永清环保,24.2921.8816.1529.53,买入买入持有持有,0.660.480.880.53,0.750.660.480.54,0.930.750.650.75,1.050.930.801.01,43.3853.6432.9289.47,33.5133.4537.1954.78,27.0229.4427.4639.44,23.9323.7422.3129.29,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结尾处的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中山证券,1/12,行业周报,table_page1.本周行情回顾节前大盘出现了回调走势,一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83%,其中食品饮料
5、板块跌幅最大,一周跌幅超过 2%。节前最后一周大盘进行了适度的调整,是对前阶段涨幅的修正。本周农林牧渔行业出现了小幅调整。虽然中央一号文件如市场所预期再次剑指农业,但市场对该政策已经有了充分预期,因此整体而言较为平静。板块中动物保健再次领涨其他子行业,这也预示着该行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资金认可,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图 1 沪深 300 Vs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中山证券研究所,图 2 申万农林牧渔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中山证券研究所,2.下周投资策略下周是春节开市后第一个交易周,我们认为板块将表现平稳,不排除还将继续小幅调整的可能。我们还是看好中央一号文件深化
6、所带来的板块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家庭农场为新型经营主体所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中线而言,我们还是看好种业的投资潜力,建议重点关注登海种业和隆平高科。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结尾处的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中山证券,2/12,行业周报,的,table_page13.行业要闻3.1.2012 年我国水果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2012 年,我国鲜、干水果及坚果(以下简称水果)进出口 631 万吨,比上年(下同)增加 3.7%;价值 70.8 亿美元,增长 22.7%。其中,出口 304.3 万吨,增加 5.4%;价值 34 亿美元,增长 19.9%,出口平均价格每吨 1118.6 美元,上涨 13.7%
7、;进口 326.7 万吨,增加 2%;价值 36.8 亿美元,增长 25.3%,进口平均价格每吨 1123.7美元,上涨 22.8%。一、2012 年我国水果进出口主要特点(一)季节性波动明显,全年呈现U形走势。2012 年,我国水果月度进出口量整体上呈现U形走势。二季度为水果出口的传统淡季,进出口量随之逐月减少,6 月为年内最低点。7 月起进出口量明显回升,12 月达到全年峰值,当月进出口水果 71.3 万吨,同比减少 10.6%,环比增加 15.6%。其中,出口 42.6 万吨,同比减少 13.1%,环比增加7.6%;进口 28.7 万吨,同比减少 6.5%,环比增加 29.9%(下图)。
8、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国水果进出口月度走势图,数量(万吨)9080706050403020100,进出口量进口量出口(同比),出口量进出口(同比)进口(同比),同比(%)806040200-20-40,(二)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占逾 6 成,边境小额贸易微幅增加。2012 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水果 427.4 万吨,增加 3.6%,占同期我国水果进出口总量(下同)67.7%;其中出口 212.8 万吨,增加 5.9%;进口 214.6 万吨,增加 1.4%。同期,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 188.3 万吨,增加 1.9%,占 29.8%。(三)东盟稳居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
9、2 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水果 431 万吨,增加 1.4%,占 68.3%。同期,对俄罗斯进出口 36.9 万吨,增加 10.9%;对美国进出口 23万吨,减少 8.3%;对智利进出口 18.8 万吨,增加 11.6%。(四)广东稳居进出口榜首,广西、山东和福建等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12 年,广东进出口水果 149.7 万吨,增加 8.1%,位居各省区市首位;广西进出口 95.4 万吨,减少1.6%;山东进出口 82.3 万吨,减少 5.8%;云南进出口 68.5 万吨,增加 25.7%;福建进出口 44.7 万吨,减少 3.3%。上述 5 个省份进出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水果进出口总量的69
10、.8%。(五)柑桔出口快速增加,火龙果进口增加显著。2012 年,我国出口苹果 97.6 万吨,减少 5.7%;柑桔 81.8 万吨,增加 15.9%;鲜梨 35.3 万吨,增加 6.4%;葡萄柚 12.4 万吨,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声明,中山证券,3/12,行业周报,.,table_page1,增加 24%。同期,进口香蕉 62.6 万吨,减少 23.5%;火龙果 46.9 万吨,,增加 38.1%;,西瓜 42 万吨,增加 5.5%(下表)。二、目前我国水果进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水果出口品种较少,竞争力不强。目前国产水果出口品种较为单一,以苹果、梨、柑橘等为主,这些主要水果品种种植面积
11、大,且多为中熟品种,上市季节较为集中,早、晚熟的水果品种不足,直接削弱了我国水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由于缺乏特色品种,品牌建设落后,我国水果出口经常出现产量高、价值低的局面,如我国猕猴桃产量占全球的 40%,而总产值只有 8%,在国外高端水果货架上几乎看不到我国的猕猴桃。2012年我国水果进出口分品种情况表单位:万吨、%,出口,进口,商品名称,数量,同比,商品名称其他鲜或干的香蕉,芭蕉除,数量,同比,鲜苹果其他鲜或干的柑桔及杂交柑桔其他鲜梨葡萄柚,包括柚鲜或干的橙鲜葡萄未列名鲜果鲜西瓜鲜鸭梨、雪梨鲜桃,包括油桃,97.681.835.312.412.312.28.55.85.14.7,
12、-5.7 外15.9 鲜火龙果6.4 鲜西瓜24.0 鲜龙眼47.0 鲜榴莲14.2 未去内壳(内果皮)的椰子-19.4 鲜葡萄22.7 鲜或干的山竹果-16.5 鲜或干的橙19.5 鲜苹果,62.646.942.032.328.717.614.610.19.76.2,-23.538.15.5-4.635.818.821.0-2.9-20.2,二是水果增产且集中上市,滞销问题凸显。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预计,2012 年全国苹果较 2011 年增产 200 万吨,增幅约 5%,达到 3800 万吨左右,由于出口订单减少,销售压力普遍较大。2012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主产区的苹果、柑橘等水果价格
13、急剧下跌,并发生大面积滞销,很多地方的果农为水果集中上市形成的滞销局面而犯愁。如 2012年秋季山东苹果喜获丰收,但是苹果销售却遭到冷遇,蒙阴、沂源、日照、烟台等地均有大量苹果滞销,果农损失惨重。三是产品对接不够紧密,产业链亟需完善。目前国内水果种植多为果农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苹果营销公司没有与果农形成利益联合体,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水果的下游市场过于单一,深加工比例较低,在苹果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1/3 的产量入库,1/3 销鲜果,1/3 榨果汁,而我国 70%多的苹果都直接入库。此外,水果产品从农户到家庭过程中,由于中间环节过多,而中间商并不愿意承担过多的流通环节造成的费用支
14、出,只能在农户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成本分担,影响了水果的正常销售。3.2.如何看待中国粮食自给率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给增加,有力支撑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近两年,我国谷物进口量呈现增长趋势,引发社会对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的担忧。近日,记者就此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长云研究员。问: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答:所谓粮食安全,是指能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维持其生存和健康生活所需的基本食品。通常用粮食自给率,也就是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声明,中山证券,4/12,行业周报,table_page1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粮
15、食安全水平。它能比较恰当地反映一个国家的饭碗能否端在自己手上,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国际贸易。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就是完全自给;在 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 90%-9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 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英文翻译时,通常将food译为粮食,实际上food准确的意思是食物,它比我国常说的粮食概念要宽得多。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在国际上并不存在与我国口径完全一致的粮食概念。我国统计中真正能与国际比较的,既不是食物(food),又不是粮食,而是谷物。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口径,谷物包括小麦、稻谷
16、和粗粮,粗粮又包括玉米、大麦和高粱等。在我国,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类,以 2011 年为例,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合计占谷物总产量的 98.4%。因此,在比较我国与国外的粮食安全水平时,采用谷物自给率代替粮食自给率,更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谷物自给率反映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自给水平。我国的粮食生产以谷物为主,谷物产量一般占粮食总产的 90%左右。只要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稳定供给,稳定粮食自给率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问: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处于什么水平?答:中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上首次
17、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 95%的目标,2008 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 95%以上。在计算粮食自给率时,如果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作为粮食口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达到 100.5%。其中,2009 年以前,除 1996 和 2004 年低于 100%以外,其余年份的粮食自给率都超过 100%。近几年,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09 年、2010年、2011 年分别为 99.6%、99.1%和 99.2%,2012 年下降至 97.7%,但仍在 95%的基
18、本自给线以上,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多,2010 年以来,进口量都在 5000 万吨以上,去年进口量 5800 多万吨。按我国的粮食统计口径,大豆纳入粮食中的豆类统计。按此口径算,我国粮食的自给率水平就低了一些。但大豆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原料和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按照国际惯例,都是统计在油料作物中。我认为,这种统计是比较科学的。多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徘徊在 1500 万吨上下,大豆进口量已接近国内产量的 4 倍。如果抛开豆类和薯类,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我国在 2008 年及以前基本呈现粮食净出口状态,只是从 2009 年开始才出现谷物少量进口。
19、可见,把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往往明显夸大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会形成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应把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口粮和饲料粮的安全供给上,就是要大力发展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增加有效供给。2012 年,我国谷物进口虽然增量较大,但都在国家进口配额之内,占国内谷物生产、消费总量比例较小,并未改变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也未产生明显影响。据测算,2012 年我国大米进口 231 万吨、占国内产量的 1.6%、占全球贸易量的 6%左右;小麦进口 369 万吨、占国内产量的 4.4%、占全球贸易量的 2.7%左右;玉米进口 521 万吨、占国内产量的 3.6%、占全球贸
20、易量的 4%左右。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价格优势明显。至于主要粮食品种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同我国连续多年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临时收储等措施鼓励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有很大关系。二是适度进口部分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饲料用玉米等满足国内多样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余缺调剂性质。问:有人说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资源,缓解国内资源紧张压力,您怎么看?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声明,中山证券,5/12,行业周报,table_page1答:粮食属于土地和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我国人多地少,人均水资源较少,适度进口粮食,有利于缓解国内耕地、水资源紧张压
21、力。但粮食作为经济发展、国家自立的物质基础,对一个大国来讲,决不能依赖进口,必须立足国内,保持自给水平。从世界范围看,多数大国粮食自给率都在 9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阿根廷自给率超过 200%;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自给率在 100%-200%之间;俄罗斯、印度、巴西等自给率在90%-100%之间。粮食自给率低于 90%安全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从我国国情看,粮食只能适当进口,不能大量依靠进口。因为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大量依靠国际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也容易形成负面的国际影响。首先,全世界粮食还不够吃。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2/2013 年度全球谷物产需缺口约 640
22、亿斤,反映全球粮食供求状况的库存消费比从 2002/2003 年度的 25%下降到了 2012/2013 年度的 20.5%,接近 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其次,国际贸易量很小。每年全球谷物贸易在23500-31500 万吨,仅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 3500多万吨,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 2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第三,我国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还存在运输成本问题。大量进口粮食从上海、广东到岸后再转运到贵州、甘肃,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成本太高,消费者吃不起。因此,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23、。问:未来我国能否稳定粮食自给率,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答: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9 年累计增产 15887.5 万吨,年均增加1765 万吨。建国以来,只有 1950-1958 年出现过一次九连增,但仅增产 8445 万吨,年均增加 938 万吨。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印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过五连增。更应看到,在粮食实现九连增的同时,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都全面增产,这实属罕见、极为难得,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解决 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应该看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粮食的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在这一点
24、上,中央对这个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正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从现在粮食生产的政策环境、技术水平、设施条件等看,按照谷物的统计口径,保持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 95%以上是可能的。归纳起来看,主要的措施是要做到一个严格、四个加大:一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 18亿亩耕地红线,千方百计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6.68 亿亩以上。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护和调动各方面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稳定扩大四补贴政策规模,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林 行业 周报 政策 持续 发酵 不断 130218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