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编《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ppt
《下载]新编《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载]新编《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编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要点讲解,讲解主要内容实施时间主要修订内容基本规定换填垫层 压实地基与夯实地基,1 实施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8月23日第1448号公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79-2012,自2013年6月1日起实施。2012年10月11日第1486号复合地基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783-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2 主要修订内容,增加:压实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水泥注浆、检验与监测、增强体载荷试验要点和处理后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单列:加筋垫层、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微型桩,增加加筋垫层
2、下卧层验算设计方法的说明;增加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处理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合并:振冲与砂石桩,2 主要修订内容,删除:石灰桩、其他地基方法;重组:复合地基,调整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表达式及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经验系数;提高垫层压实系数,强夯加固深度减少,提高刚性桩强度,静载试验比例调为1%,相对变形不大于1%。,2 主要修订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地基处理耐久性设计要求,地基处理材料,应根据场地环境类别符合有关标准对耐久性设计的要求;增加大面积填土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增加复合地基承载力考虑基础深度修正的粘结桩身强度验算方法;,2 主要修订内容,增加了偏心荷载下单桩承载力验算要求;增加处理后的地基整体稳定
3、分析方法,特别是胶结桩复合地基稳定验算;增加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的规定;增加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要求;,2 主要修订内容,强调处理后地基均匀性、成桩质量检测。增加高夯击能的设计参数;增加建筑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施工设备能力的要求。,3 基本规定,3.1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现变为强条,对所有处理地基的要求。静载试验影响深度小且受附近加固区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当基础影响深度大,影响宽度超过加固范围,复合地基在基础作用下类似实体基础,静载试验测定的承载力满足要求,实体
4、基础的承载力不一定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验算下卧层承载力3.2 承载力为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不考虑宽度修正。,3 基本规定,3.3 承载力深宽修正3.3.1 a分层填土、分层压实;b平碾、振冲碾等;c压实宽度大于基础宽度的2倍以上(不包括强夯。随深度变化,载荷试验不能代表大尺寸的基础)。3.3.2大面积压实填土地基深度修正系数:对于压实系数大于0.95、黏粒含量c10%的粉土,可取1.5,对于干密度大于2.1t/m3的级配砂石可取2.0(按GB50007)3.3.3复合地基仍然:宽度修正系数0,深度修正系数1。,3 基本规定,3.4 偏心荷载下承载力验算3.4.1 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夯
5、实地基、散体桩复合地基、注浆加固等处理后地基与天然地基类似,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相关公式验算3.4.2 胶结桩复合地基按以下假定计算桩、土最大荷载:基底反力为线性分布;弯矩作用下,基础仅发生转动。,3 基本规定,3.5 胶结桩复合地基稳定性问题3.5.1 承载力与稳定1)按照极限应力状态理论,天然均质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对应的破坏问题与稳定问题实质是相同的(陈祖煜、高大钊等),只是工程上分析方法不同,稳定分析方法适用性更强。上海、珠海斗门、连云港堆堤试验表明,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采用与路基宽度相等的深度内的软土指标)、稳定分析结果均与实际情况接近(高大钊)。高大钊认为公路工程中的
6、地基稳定分析实质就是承载力问题。,主要修订内容,2)对于胶结桩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破坏模式发生变化,稳定与承载力的实质出现区别。在刚性基础下,如果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是不会发生稳定问题的。3)承载力特征值实质是容许承载力,对应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标准组合,安全系数为2,考虑了变形因素。而整体稳定验算只考虑地基土强度问题,对应承载力极限状态荷载基本组合(组合系数为1),安全系数1.3。没有考虑变形因素。因此,只要满足承载力要求,4)柔性基础下地基承受水平土压力,柔性基础抗剪强度低,既要考虑稳定问题,也要考虑承载力问题。这里的承载力应是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与稳定相同,否则可能导致极大地浪费。以
7、上作法实际上是将稳定与承载力统一。,3 基本规定,5)对于胶结桩复合地基,刚性基础在倾斜荷载下,控制稳定的往往是其拉弯强度。,3 基本规定,密集搅拌桩基础上码头沉箱承受水平荷载的离心试验,3 基本规定,水平荷载大时,桩弯断,滑动面大:稳定控制设计,3 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6)刚性基础位于边坡上时,应验算边坡稳定性,地基处理与边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时设计。复合地基桩抗滑作用有限,边坡整体稳定验算不应考虑桩的抗滑作用,即刚性基础应建在稳定边坡上(高桩码头也如此要求)。不应将边坡的稳定与地基的稳定混淆在一起。6)部分刚性基础工程承载力满足要求,仍然发生较大沉降甚至发生失稳,其实质仍然是承载力问题,
8、其主要原因是采用小尺寸载荷板检测了浅层承载力,而深层处理地基承载力低,载荷试验检测不到。不能因此说承载力满足要求,稳定性不一定满足要求。,3 基本规定,3.6 共同作用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处理协调设计方可达到较佳效果。一方面三者受力和变形的相互影响。例如,采用地基处理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有利于减少基础厚度和配筋;另一方面,不能完全依靠地基处理,从基础、上部结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时更经济实用。,3 基本规定,3.7 地基均匀性、桩身质量检测 包括平面上的均匀性、深度上的均匀。平面上的均匀性导致差异沉降,深度上的均匀性可能导致较大的沉降、承载力不足或稳定性差。对基础宽大于载荷板的工程,即使载荷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下载 新编 建筑 地基 处理 技术规范 JGJ7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