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婴师基础部分.ppt
《中国育婴师基础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育婴师基础部分.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育婴师资格培训讲座,基础知识部分,陈士勇 儿科副主任医师 心理咨询师 早期教育指导 手机:13969434526,了解世勇阳光工作室动态敬请登录博客:,http:/,不断更新地育儿知识丰富的家庭教育视频资料及时编排的心理咨询案例和心得,联系:13969434526 sy_ QQ:879285897,做父母你准备好了吗?!,一、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18岁。我国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乳儿期 婴儿期 学前期 学龄期 少年期 青年期 六个阶段。03岁婴儿期:新生儿期(指01个月)乳儿期(指01岁)婴儿期(指13岁),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
2、稳定的、独立的特点:新生儿期适应外界生活 乳儿期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 婴儿期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也有阶段性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2.各系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最迟。,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头尾、近远、粗细、低高、简复,生长发育,遗传,营养,疾病,药物,环境,内分泌,4.具有个体差异,影响因素:,三、婴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生长:婴幼儿整体和各器官的增长,可以测量。是量的改变。身高、
3、体重、胸围、头围、器官的大小等。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演进与成熟,是质的改变。心理的变化、功能的变化、语言的发展等。,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以下特点,一、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体重:新生儿天、13个月周、46个月3个月、612个月半年、13岁年。头长的变化:新生儿的头长占身长的1/4,成人为1/8。,二、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上下、近远、头足、粗细、简复规律。,三、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四、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1.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1
4、)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及鼻旁窦,咽及咽鼓管、喉等;,鼻及旁窦,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1)鼻,1.短小而窄;2.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吮乳。,婴儿鼻腔相对,2)泪管,1.短2.开口接近于内眦部 3.其瓣膜发育不全,结膜囊炎症。,咽鼓管,1.较宽;2.直3.短3.水平位;4.鼻咽腔开口处较低,中耳炎,3)喉,婴儿喉腔:1.窄;2.声门狭小;3.软骨柔软;4.粘膜脆弱,粘膜下组织较疏松;5.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
5、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4)气管、支气管,婴儿的右侧支气管较垂直,因此异物较易进入右侧支气管。,右,左,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相对较成人:1.狭窄 2.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 3.粘膜极柔弱,富于血管 4.粘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 5.粘膜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清除微生物及粘液,-易发生感染;由于炎症致使管腔变得更窄,引起呼吸困难。,在新生儿时期,气管、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1.壁层均相对较薄;2.肌肉及结缔组织较少。,5)肺脏,1.富有结缔组织 2.弹力组织发育差 3.血管丰富而含血较多,含气较少 4.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故感染时易被粘液堵塞引起问质炎
6、症,并易发生肺部胀、肺气肿及肺后下部坠积性瘀血等。,婴儿肺脏:,6)胸廓,婴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圆筒状,肋骨呈水平位。,1.较小;2.肺脏相对较大,几乎填满整个胸腔;3.加之呼吸肌发育较差,肌张力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限制,气体交换不能充分进行。呼吸困难时,不能加深呼吸,只能增加呼吸次数,以改善肺内气体交换不足,但补益不大,易发生缺氧症状。,胸腔:,胸廓,随着年龄增长,开始站立、行走,膈肌下降(3岁以后下降至第5肋),肋骨逐渐倾斜,胸部形状才逐渐接近成人。婴幼儿期以腹式呼吸为主,到3岁才逐渐转为胸式呼吸。,(2).婴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1)上呼吸道具有调节呼吸气体温
7、度湿度的作用2)粘膜纤毛的清除作用 支气管以上部位的粘膜上皮细胞,均有纤毛运转系统。,3)肺回缩力的特点 婴儿肺回缩力与胸廊回缩力较成人小,故肺处于膨胀状态。若需氧量增加,由于缓冲气量较少,易发生换气不足。,回缩力,扩张力,2.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心脏,血管,(1).婴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1)心脏:婴儿时期,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心脏重:新生儿约2025g,占体重的0.8;12岁达6Og,较新生儿时期增加两倍多,占体重的0.5。第一年心脏增加最快,79岁及青春期时增长速度再次加快。,2)大血管 新生儿大血管:弹力纤维少,故弹力不足,以后血管壁渐厚,弹
8、力纤维增多,12岁时大血管的发育成熟程度始与成人相同。,中动脉 弹性染色,(2).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婴儿出生时心脏的迷走神经紧张度弱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中枢紧张度较低,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而交感神经对心脏作用较强。至5岁时,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有成人的特征。10岁时完全成熟。心律及血流速度是年龄越小也越快。,不同年龄婴幼儿呼吸次数平均值及与脉搏的比,3.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消化器官发育尚未渐臻完善,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能量相对较成人多,,易机能失调,我饿!,还让我吃呀受不了了,(1)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1)婴儿口腔:1.容量小,2.齿槽突发育较差,3.口腔浅,4
9、.硬腭穹隆较平,5.舌短宽而厚;6.唇肌及咀嚼肌发育良好,7.且牙床宽大,8.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这些特点为吸吮动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吸吮和吞咽反射,生后即可开奶。,新生儿及婴儿口腔粘膜:a.非常细嫩,b.血管丰富,-易于受伤,清洁口腔时,需谨慎擦洗。,婴儿唾液腺 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干燥。生后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显著增多由于口底浅,故常发生流狿,称生理性流狿。,婴儿生时乳牙尚未萌出,不能咀嚼食物,410个月时开始出牙 2岁左右长齐,共20颗。乳牙的生长般是先从中间的上下两颗开始长出,然后两侧萌出。,牙齿发育变化大,乳牙牙油质簿,牙本质较松脆,-易龋齿
10、。一旦发生龋齿,发展很快,在短时间就可穿透牙髓腔,引起疼痛。,婴儿的食管 1.呈漏斗状,2.粘膜纤弱,3.腺体缺乏,4.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溢乳。,2).食管,3).胃,婴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会走时,其位置逐渐变为垂直。胃容量:新生儿约3035ml,3个月时为120ml,1岁时为250ml。由于胃容量有限,故每日喂食次数较年长儿为多。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吸吮时常吸人空气,称为生理性吞气症。贲门张力低,易使婴儿发生呕吐或溢乳。,长度:新生儿肠的长度约为身长的8倍,婴儿超过6倍,而成人仅为身长的4倍。粘膜:a.肠粘膜细嫩,b.富有血管及淋巴管,c.小肠的绒毛发育
11、良好。肌肉:肠肌层发育差。系膜:a.肠系膜柔软而长,b.粘膜下组织松弛,-易发生肠套叠及肠扭转。肠壁:婴儿肠壁较薄,其屏障功能较弱,肠内毒素及消化不全的产物易经肠壁进入血液,引起中毒症状。,4).肠,5).胰腺,胰腺分泌:胰岛素 调节血糖,胰液 进入十二指肠发挥多种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出生后5个月以内,淀粉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低,故3个月以内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6).肝、脾,新生儿肝脏A相对(地)较成人大,到10个月为出生时重量的2倍,3岁时则增至3倍。B.肝脏富有血管,结缔组织较少,C.肝细胞小,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脾与造血和免疫有关,生理性黄疸,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及
12、尿道。,4.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1)婴幼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a.新生儿肾脏相对较大,出生时二肾约重25g(约占体重的1120),逐渐增长至成人时达300g(占体重1200)。b.肾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肾表面分叶约至24岁才消失。c.位置较低,下端可低至骼嵴以下约第4腰椎水平,故2岁以下婴儿肾脏容易扪及(尤其是右肾)随着躯体长高,肾脏位置逐渐升高,最后达到腰部。,1)肾脏,2)输尿管,婴儿输尿管:1.较长而弯曲,2.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扩张并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造成尿储留而诱发感染。,3)膀胱,婴儿膀胱位置较高,尿充盈时易升入腹腔,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盆腔内。,4)尿
13、道,a.新生女婴尿道:1.较短仅长lcm(性成熟期时长35cm);2.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易于尿道感染 b.男婴尿道 1.较长,2.常有包茎,积垢时亦可引起细菌上行性感染。,足月儿出生时肾脏已能有效发挥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完成肾脏生理机能,但是储备能量差,调节机制不够成熟,在喂养不当、疾病或应激状态下,易出现功能紊乱。出生后机体内环境的调节主要依靠肾脏维持,随着生理要求的提高,肾功能迅速增长,到1岁后各项肾功能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已接近成人水平。,(2)婴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5.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过程
14、。激素是内分泌系统借以调节机体生理代谢活动的化学信使,它们由各种内分泌细胞所合成、储存和释放。,1.在人体内,多数内分泌细胞集中形成特殊的内分泌腺体,如: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2.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散于某些脏器或广泛散布于全身组织中。,6.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运动系统的组成,(1)运动系统的解剖特点,1.骨骼外层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有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2.婴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3.肌肉发育顺序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先发育颈部肌肉,然后是躯干,再四肢。手部的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2
15、).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1).骨骼生长迅速 正处于身高迅速增长时期,其骨骼不断地长长、加粗。,2).骨骼柔软易弯曲,婴儿可以做许多成人无法做的动作,如婴儿能吃自己的脚,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变形、弯曲。,维生素D缺乏、钙缺乏易导致,3)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 后囱在3个月左右闭合 前囱到11.5岁闭合,a.3个月-抬头颈曲;b.6个月-能坐胸曲;c.1012个月-学走-腰曲。e.7岁前形成的弯曲还不是很固定,当儿童躺下时弯曲可消失。f.7岁后随着韧带发育完善后,弯曲才固定下来。,4).脊柱的生理弯曲,腕骨的钙化 出生时婴儿的腕部骨骼均是软骨,6个月才逐渐出现骨化中心,10岁
16、左右8块腕骨才全部钙化完成。,5).婴幼儿的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6).关节发育不全,婴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臼。,7).婴儿的脚,脚弓:开始并没有脚弓,到了站立和行走时,才开始出现。由于婴儿:1.肌肉力度小、2.韧带发育不完善、3.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或经常不活动可导致脚底的肌肉疲劳,韧带松驰-扁平脚,影响行走和运动。,婴儿:1.肌纤维细,2.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少,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发生疲劳,不能负重。,8).肌肉力量小,7.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视觉,听觉,运动,感觉,阅读,听话,书写,说话,运动,大脑人形图,(1).脑发育迅速 婴儿大脑发育十分迅速,脑重量增长很
17、快。,(2).大脑功能发育不全,婴儿的大脑尚未完全建立起各种神经反射,所以在运动、语言、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及成人。6岁儿童的大脑在重量上已接近成人的80,但功能仍不完善,需要用大量的信息刺激,来帮助婴儿建立起各种感觉通道。,(3).神经髓鞘化,髓鞘及作用 刚出生时婴儿的神经细胞缺乏髓鞘,因此婴儿在做许多动作时不精确。通常到6岁时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4).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形成较慢。婴儿大脑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很容易兴奋,因此,婴儿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不能长时间做一件事,容易疲劳。46岁才发展抑制功能。,婴儿出生时脑干、脊髓已发育
18、成熟,但小脑发育较晚。3岁左右时婴儿小脑功能才逐渐完善。13岁左右的婴儿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稳,动作协调性比较差,容易摔跤。,(5).小脑发育晚,(6).植物神经发育不全,婴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好,表现在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不稳定。如婴儿的心跳和呼吸频率较快,节律不稳定,胃肠消化功能容易受情绪的影响。,8.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1).皮肤的特点 1)保护功能差 婴儿皮肤:a.细嫩、角质层簿;b.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较少-细菌容易入侵,皮肤保护功能差,易感染。2)代谢活跃 婴儿皮肤:新陈代谢快,分泌物多,需要经常清洗。不及时清洁容易长疖。,3)体温调节能力差 容易受凉或中暑。新生儿易发生
19、“脱水热”。4)皮肤渗透作用强 婴儿皮肤:薄嫩、渗透作用强,一些有害物质很容易通过皮肤被机体吸收,引起中毒。(不要用酒或酒精檫浴降温),1)眼睛发育不良 5岁前,儿童眼睛发育不良,眼球前后径短,物像往往落在视网膜后面容易造成儿童的生理性远视。,前后径,(2).眼睛的发育特点,2)眼睛调节能力强 婴儿的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尽管是生理性远视,但对于较近的物体仍能看得比较清楚。3)眼睛容易近视 婴儿由于远视,看近物时需要收缩睫状体使晶状体突出。长时间看近物,容易造成睫状体疲劳,眼睛调节能力下降,晶状体突度增大,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前,看远物不清。,晶状体,(3).耳的发育特点,2)对噪音敏感 婴
20、儿对噪音比较敏感,当噪音达到60分贝时,呼吸就会有改变。,第二节 婴儿心理发展,是动的还是静止的,你看到甚么,心理即意识 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心理内容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种类:按内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无意
21、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需要:是对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行为表现出 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敢性、坚韧性、自制性。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 心理特征。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 基本的心理条件,例如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 等。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
22、统。才能:具备了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叫才能。天才:一个人不仅具备了才能,而且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达到完美 的结合,又给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 年龄阶段性2.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1).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脑重量的变化 语言词汇的变化 2).它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
23、,都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0-3岁基建阶段,4-7岁装修阶段,7岁以后使用阶段,0-3岁角色选择,4-7岁角色演练,7岁以后角色生涯,丑,生,净,旦,四、人生的角色理论,行为心理学理论 华生的著名论断,认知过程: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二、婴儿心理发展的规律,意志过程,攀登珠峰,泰山十八盘,情绪情感过程,人格: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1).感觉能力的发展
24、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2).知觉能力的发展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征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的。,(1)感觉能力的发展,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1)视觉婴幼儿的视觉,新生儿:已有瞳孔对光反射和短暂的原始注视,目光能跟随近距离缓慢移动 的物体,能在20厘米处调节视力和两眼协调。1个月:开始出现头眼协调,眼在水平方向跟随物体在90范围内移动。3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育婴 基础 部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