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制度培训教材(PPT 86页) .ppt
《工伤保险制度培训教材(PPT 86页)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伤保险制度培训教材(PPT 86页) .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伤保险制度,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海量资料下载,第一节 职业伤害与工伤保险制度,一、职业伤害和工伤保险制度的概念(一)职业伤害及其危害 职业伤害简称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工作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急性中毒事故。职业伤害包括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各种伤害。,职业伤害使劳动者身体器官或者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引起暂时、部分地丧失劳动能力,严重者经过治疗休养仍然不能完全复原,以致身体或者智力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甚至死亡,其结果是造成劳动者中断、减少或者失去工薪收入。,(二)工伤保险制度的概念 工伤保险制度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或在某些规定的情况下,遭受意外事故,造成伤残、
2、职业病、死亡等伤害,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保证劳动者及其遗属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海量资料下载,伤残是伤和残的简称。伤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发生不测事故,致使组织器官或生理功能遭受的损伤,经过治疗休养可以恢复劳动能力。残或者伤残是指人体遭受的损伤比较严重,虽经过治疗休养仍然不能完全复原,致使肌体功能留有轻度残疾或者部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伤残分为因工伤残和非因工伤残。,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特点是:(1)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属于缓发性疾病;(2)大多表现为体内器官生
3、理功能的损伤(如放射性白血病);(3)很少有痊愈的可能,属于不可逆性损伤。,(三)工伤保险制度的特点1.工伤保险的立法最完善。2.工作是确定工伤的依据。3.工伤保险的给付优厚、保障项目完备。4.工伤保险的目的是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二、工伤保险的原则1、无责任补偿原则。2、分担风险、互济互助的原则。3、区分工伤与非工伤的原则。4、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5、一次性补偿和长期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 工伤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一、工伤保险资金筹集的原则1、实行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留有适当储备的原则。2、工伤保险资金的筹集,实行个人不缴费的原则。3、确定合理缴费的原则。,二
4、、工伤保险缴费的确定(一)统一费率制统一费率制是指根据统筹共济、共担风险的原则,对所有用人单位采取统一的提取比例。(二)差别费率制差别费率制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确定工伤保险费率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以及发生事故的频率,确定不同比例的工伤保险费率。,(三)浮动费率制 浮动费率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确定行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率以后,根据每一个用人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上一年度)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评估企业事故风险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下一年度工伤保险费率。,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海量资料下载,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用
5、人单位属一类行业的,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费率浮动。用人单位属二、三类行业的,费率实行浮动。用人单位的初次缴费费率,按行业基准费率确定,以后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13年浮动一次。,在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上下各浮动两档:上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20%,上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50%,下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80%,下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50%。费率浮动的具体办法由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制定。,三、工伤保险资金的管理 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工伤保险筹集的资金只能用于给付工
6、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支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资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2、工伤保险资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储备金占工伤保险资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3、工伤保险资金的使用要接受上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要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各级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正常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
7、、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预算。,第三节 工伤保险制度的给付,一、工伤的认定 工伤认定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机构对特定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围的确认。通常国家设立专门的认定机构,或者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职工是否属于工伤进行认定。,(一)工伤认定的程序 1、报告和申请。30日期限 2、工伤认定。60日内作出认定的决定。3、意外事故中失踪者因工死亡的认定。,(二)工伤认定的范围 267 工伤事故的发生同工作或职业的时间和地点相关。1921年ILO关于工人赔偿的公约,“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1952年第102号公约,“因受雇发生的事故或者规定的疾病”。+职业病,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海量资料下载,1
8、964年第48届ILO工伤事业津贴公约指出:“实施工伤保险的目的,是为受雇人员发生不测事故时,提供医疗护理及现金津贴,进行职业康复,为残废者安排适当的职业,采取措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1964年工伤事故津贴建议书要求把下列事故作为工伤事故:(1)不论其原因,只要是在作业时间内,在作业地点或附近或在作业场所外的任何地点因工作而发生的事故。(2)在工作前后的一段合理的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诸如运输、清理、备料、安全、储存、收拾工具和衣服等预备和收尾性工作时发生的事故。,(3)在直通作业地点的路上发生的事故,包括在直通雇员主要和第二停留处的路上发生的事故;在直通雇员通常用餐地点的路上发生的事
9、故;在直通雇员接受报酬的地点或路上发生的事故。,2003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认定工伤的情形。(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10、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1)项、第(2)项情形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3)项情形的,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三)职业病的认定范围 268 1、职业病的认定是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因素:(1)病人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
11、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该诊断为职业病。3-5名专家2、职业病保障的是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各国的规定不同。,二、劳动能力鉴定(一)劳动能力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是指人工作的能力,是指人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维持和完成一定作业强度或者工作任务的能力。,劳动能力分为三类:(1)一般劳动能力。是人能完成一般性普通劳动的能力,如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等。(2)职业劳动能力。主要是从事各种职业性工作的能力,这种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能力,如厨师、司机、焊工、电工等。(3)专长职业能力。
12、主要指从事专门的较高学问技能的工作能力。专长劳动需要经过一定的技能训练后才能胜任,一般人可能无法完成这种劳动,如演奏乐器等。,劳动能力鉴定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利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对工伤、疾病职工失能程度作出的判断结论,并依据此鉴定结果确定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海量资料下载,劳动能力鉴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能力鉴定是给予工伤职工休假期、医疗期、医疗护理的依据。例如,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2、劳动能力鉴定提供的正确结论是批准因工、
13、因疾病和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退休、退职的依据。职工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受到年龄和工作年限的限制;而职工因工负伤则不受年龄和工作年限的限制。,3、劳动能力鉴定提供的结论是调换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的依据。(1)劳动者不能再从事任何工作,需要退出生产过程;(2)劳动者不能再从事原工作岗位或者职业;(3)劳动者本人恢复适合他的工作岗位或者职业。,4、确定职工因工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为受伤职工享受合法的物质保障提供了依据。5、劳动能力鉴定对职工是否被认定为工伤和职业病提供了政策依据。,(二)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2701、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2、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三)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1、申
14、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组成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3、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4、做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5、重新鉴定。,(四)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1、器官损伤。2、功能障碍。3、医疗依赖。4、护理依赖。(五)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分级表类型 级别综合判定依据一级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二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三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四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
15、生活可以自理五级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 依赖,生活能自理六级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海量资料下载,七级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八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九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十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三、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一)工伤保险给付水平的确定 1、工伤职工原有的工资水平。2、工伤职工供养的亲属。3、
16、企业、社会保险机构的负担能力。,(二)工伤保险的医疗给付1、医疗费用给付。276(1)治疗工伤费用。(2)住院生活费用。(3)职工患职业病治疗、住院费用按工伤职工办理。,2、工伤医疗期。277 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及其合并症,经过一定时间治疗后,治愈;或者虽然遗留一定的自觉症状,但是客观检查无阳性体征;或者虽有症状和病理改变(阳性体征),但是,不需要处理或者目前医疗技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其主要体征时,虽已达到或者未达到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均由医务劳动鉴定机构确认为终结医疗的时间,即为工伤医疗期满。,3、工伤津贴。(1)工伤津贴给付的等待期。(2)工伤津贴给付。,(三)工伤保
17、险的伤残抚恤待遇1、伤残给付。(1)给付伤残补偿金。(2)给付伤残护理费用。(3)伤残补偿金的调整机制。(4)安置费用。,2、死亡给付。(1)丧葬费。(2)供养亲属抚恤金。(3)工亡补助金。3、职业康复待遇。,第四节 工伤事故的报告制度,一、工伤事故的类型轻伤事故:劳动能力轻度或者暂时受到伤害;歇工1日以上105日以下的失能伤害。重伤事故: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者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急性中毒事故:生产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内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或者消化道进入体内,使人体在短期内发生病变,导致职工立即中断
18、工作,进行急救或死亡的事故。,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海量资料下载,二、伤害分析(一)受伤部位(二)受伤性质(三)受伤原因分析(四)受伤方式分析(五)工作环境分析(六)操作规范分析,三、工伤事故的主要统计指标(一)工伤事故频率(二)死亡率(三)重伤率(四)伤害严重率(五)伤害平均严重率四、工伤事故的损失和统计(一)直接损失(二)间接损失,第五节 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一、中国传统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1、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1951、1953年2、1969年我国职工工伤保险制度被取消。3、传统工伤保险制度的缺陷。工伤保险的覆盖面狭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伤保险制度培训教材PPT 86页 工伤保险 制度 培训教材 PPT 8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