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ppt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岩石(rock),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碎屑岩(砂岩):石英、长石单重介质:储集和渗流空间均为孔隙(常见),或储集和渗流空间均为裂缝。双重介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裂缝为主要渗流通道。,碳酸盐岩(灰岩):方解石、白云石单重介质:单重孔隙介质、单重裂缝介质、单重溶洞介质。双重介质:裂缝孔隙、裂缝溶洞和溶洞孔隙双重介质。三重介质:裂缝孔隙溶洞。,其他岩石,泥岩,多孔介质:由毛细管或微毛细管结构组成的介质。,储层岩石的分类与国内典型油气田实例,储量:约50%产量:约60%,99%以上气储量集中在沉积岩储集层中,储量:约50%产量:约40%,最感兴趣的对象 油
2、气;必须研究油气居留于地下的空间:油气储层。油气储层性质:岩石骨架、骨架孔隙中的流体以及流体在孔隙中的渗流机理三个部分。,着重讨论储层岩石骨架的各种性质骨架复杂,不能用表示其边界曲面的方程来确定,因而采用某些能用实验方法测量的宏观(即平均)几何参数来描述或反映 多孔骨架几何性质,也是油层物理研究方法的一大特点。,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岩石性质,常规性质,其他性质,热学性质电学性质放射性性质敏感性性质(速敏、酸敏、盐敏、水敏、碱敏),骨架性质(粒度组成、比面)储集性质(孔隙度、饱和度、压缩性)渗透性质(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主要内容:第一节 储层岩石的骨
3、架性质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第三节 储层岩石的流体饱和度第四节 储层岩石的渗透率性第五节 储层岩石参数的平均值处理方法第六节 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砂岩:指颗粒经胶结物胶结而成,砂含量50的陆源碎屑岩。储油砂岩颗粒大小一般为0.011mm。,第一节 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一、岩石的粒度组成,1、粒度的概念(grain size,particle size)粒度:岩石颗粒直径的大小,用“目”或“毫米”表示 目每英寸长度上的孔数,1英寸2.54cm储油砂岩颗粒大小:一般为0.011mm,一、岩石的粒度组成,粒度组成能定量表征岩石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特征。,式中:Gi颗粒的重量百分比;Wi颗粒重量
4、;i=1,2,n。,2、粒度组成的概念(granularmetric composition)粒度组成:各大小不同的岩石颗粒的重量百分比。(岩石的粒度组成可以决定岩石的多种物理性质),3、粒度组成测定方法,一、岩石的粒度组成,A、筛析法(sieve or screen analysis method)筛选范围一般按 或 两个级差),适用于较粗颗粒。,颗粒平均直径:,原理,装置,原理,装置,计算公式,B、沉降法(settling method)适用于粒径较细(400目),直径在50100um时有足够的精度,但用得少。原理:岩石颗粒大小不同,其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v不同。测出颗粒的沉降速度v即可由S
5、tokes公式计算颗粒大小。,测量条件:颗粒坚硬,具有光滑球形表面;在粘性和不可压缩液体中颗粒运动缓慢,距离容器壁和底无穷远,颗粒以恒速沉降;颗粒与分散介质之间不发生滑动;颗粒浓度1%,一、岩石的粒度组成,C 直接测量法 极大颗粒岩样(辅助),D 光学、电学、薄片及图象分析法(特殊岩样)数量少、颗粒小、固结岩样方法选择:依据颗粒大小和岩石致密程度。,一、岩石的粒度组成,4、粒度组成的表示方法:数字列表法和作图法,(1)数字列表法,A 粒度组成分布曲线,B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粒度组成曲线可定性表征岩石颗粒分布特征(非标准正态分布),(2)作图法,分布规律:非标准正态分布,1,2,3,4,di
6、(mm),log(di),1,2,3,4,C 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及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对比分析,问题:分布曲线的形态如何反映出岩石粒度组成?,一、岩石的粒度组成,尖峰越高,颗粒分布越均匀,比均匀,比均匀;尖峰越靠右,颗粒直径越大,、比、直径大;陡峭段越陡,颗粒分布越均匀,比均匀,比均匀;陡峭段越靠右,颗粒直径越大,、比、直径大;,1,2,4,1,2,3,4,3,di(mm),log(di),5、粒度参数,粒度参数:定量评价粒度组成特征,可评价颗粒分布均匀程度,(2)平均粒径:岩石颗粒直径的平均值,它表示岩石颗粒分布和集中趋势的参数。,(1)粒径中值:指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上50%处对应的粒径,它
7、表示岩石粒度分布趋势。,5、粒度参数,(3)不均匀系数()(heterogeneity coefficient)累积分布曲线上某两个重量百分数所代表的颗粒直径的比值,常用d60/d10。,颗粒的均匀程度;1颗粒组成越均匀;2的土壤视为均质土;2.4 不均匀=120。,定义与计算,不均匀系数描述颗粒均匀性评价标准,5、粒度参数,(4)分选系数(S):(sorted coefficient)累积分布曲线上,颗粒直径d75与d25比值的1/2次方,S颗粒的分选性变差颗粒不均匀程度。S=12.5 分选好;S=2.54.5 分选中等;S4.5 分选差;,定义与计算,分选系数描述颗粒均匀性评价标准,(5)
8、标准方差(standard deviation):,分选性越好=0 同一粒径。,定义与计算福克沃德公式,标准方差描述颗粒均匀性评价标准,S岩石比面,cm2cm3,1cm;A骨架的总表面积或孔隙总内表面积,cm2;Vb岩石外表体积,cm3。,1、比面的概念,几百几千,二、岩石的比面,(1)定义比面: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砂岩2300 cm2cm3,二、岩石的比面,以岩石孔隙(pore)体积Vp为基准定义的比面Sp,以岩石骨架体积Vs为基准定义的比面Ss,其它定义,(2)三种比面S、Ss、Sp之间的关系,3、比面的实质,反映了单位外表体积岩石中所饱和
9、的流体与岩石骨架接触面积的大小。反应了岩石骨架的分散程度。比面越大,骨架分散程度越大,颗粒也越细。,S,比面可定量描述岩石骨架颗粒的分散程度。,二、岩石的比面,(4)影响比面的因素(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d,S(颗粒大小),不园度,S(颗粒形状),二、岩石的比面,S(d相同,排列方式不同),正方形排列,菱形排列,1=47.5%,2=25.9%,S1,S2,2.1、比面的实验测定(透过法,吸附法),2、确定岩石比面的方法(实验测定,间接估算方法),(1)透过法 根据流体对岩石的透过性来求比面,常用空气作测定流体。测定理论:Kozeny-Carmen方程和Darcy方程,直接法,间接法,高才
10、尼卡尔曼方程,二、岩石的比面,Kozeny-Carmen方程(K 与S 关系式),Darcy方程,式中:p0大气压;p1、p2分别为岩心进、出口端压力;A为岩心截面积,cm2;L为岩心长度,cm;Q0通过岩心的空气量,相当于从马略特瓶中流出的水量,cm3/s;室温下空气的粘度,mPa.s;H为空气通过岩心稳定后的压差,厘米水柱。,高卡方程和达西定律结合,高卡方程,达西定律,式中:S岩石比面,cm2/cm3;孔隙度,f;A岩心截面积,cm2;L岩心长度,cm;Q0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cm3/s;H空气流量稳定后的压差,cm水柱;室温下空气粘度,mPas。,核心理论公式,岩心、A、L 可测;空气
11、可查表。只要测出压差H 和空气流量Q0,即可用上式算出S。,测定仪器:马略特瓶岩心夹持器水压计量筒,(1)透过法(根据流体对岩石的透过性来求比面。常用空气作测定流体),二、岩石的比面,多孔介质比面测定仪,打开开关5,通过漏斗向马略特瓶中灌水,排出瓶内空气当瓶内水面升到一定高度时,打开开关7,并控制流出水量当水压计压差稳定在某一高度H时,测定流出水流速Qo。,测定方法,问题:流出的水的流量Qo与通过岩心的空气的流量有何关系?,二、岩石的比面,多孔介质比面测定仪,(2)吸附法 吸附法:通过测定吸附在岩石表面单层分子的吸附量间接测算岩石比面的方法。测定流体:常用惰性气体。测定原理:低温物理吸附原理。
12、,(3)对比透过法和吸附法,2.2、比面的估算,(1)用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估算 基本原理:(Kozeny-Carmen方程),二、岩石的比面,(2)由岩石的粒度组成资料估算适用条件:适用于岩石胶结疏松,颗粒磨圆度较高,且不含或少含粘土颗粒的岩石比面估算。,二、岩石的比面,岩石颗粒直径d相同时的比面,体积为:,设岩石的孔隙度为,岩石的外表体积为,岩石颗粒所占的总体积就应当为,二、岩石的比面,每个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为:,单位体积岩石颗粒的数量就为:,单位体积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即比面S为:,二、岩石的比面,岩石颗粒不等径时的比面假设该岩石是由n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组成,其粒度组成资料如下:,二、岩石的比
13、面,单位体积岩石所有颗粒的总表面积即比面S就为:,实际真实岩石颗粒并不完全为球形,因此为更接近于实际,应当考虑岩石不园度的影响,引入岩石颗粒形状校正系数C,二、岩石的比面,估算公式:,式中:C颗粒形状校正系数,一般取1.2-1.4;岩石孔隙度,f;di、Gi粒径及其对应的重量组成。,二、岩石的比面,适用范围:适用于岩石胶结疏松,颗粒磨圆度较高,且不含或少含粘土颗粒的岩石比面估算。,孔隙类型、孔隙结构是决定储层性能的根本因素和影响油气井产能的重要因素。孔隙性是决定油气藏规模和开采价值的重要储层特性。,本节内容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岩石孔隙度的概念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储层岩石的压缩
14、性,本节重点孔隙度、岩石压缩系数和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的定义,孔隙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孔隙度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本节难点:孔隙度的测定原理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计算公式推导,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储层孔隙: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隙空间孔隙结构:岩石的孔隙类型、孔隙大小、形态、连通关系、以及孔隙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综合。,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空间形状示意图,1、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及组合关系(1)孔隙类型按成因分类,砂岩储层孔隙可分为三类:粒间孔:碎屑颗粒间的原生孔隙;溶蚀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次生;裂缝:成岩改造或构造形变形成的缝隙。次生。,粒间孔,孔隙结构铸摸图,裂缝,
15、溶蚀孔,按大小分类,按形态分类砂岩孔隙归结为孔隙和裂缝两类,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按连通状况分连通孔隙孤立孔隙死孔隙,按储渗性能分有效孔隙: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无效孔隙:不参与渗流的孔隙,只有相互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才是有效的油气储渗空间;“微毛细管孔隙”及“死孔隙”是无效的孔隙空间,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单重孔隙介质、单重裂缝介质、单重溶洞介质 裂缝孔隙、裂缝溶洞和溶洞孔隙双重介质裂缝孔隙溶洞三重介质,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极强,孔隙组合关系可分为:,(2)孔隙组合关系,2、孔隙大小及分选性孔隙大小的表示和评价,(1)孔隙大小和分布研究方法: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离心法孔隙分布
16、特点:高度分散、高度非均质 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分布特征。表示:孔隙大小分布曲线 孔隙大小累积分布曲线,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2、孔隙大小及分选性,孔隙分布曲线用于定性表征岩石孔隙大小分布特征。,尖峰越高,孔隙大小越均匀,曲线越陡,孔隙大小越均匀,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2)孔隙大小分选性评价 分选系数Sp:描述孔隙分布的均匀程度,Sp,均匀度,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歪度Skp(skewness)歪度:描述孔隙大小分布偏于粗孔径还是细孔径,又称为偏态。,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正值表示粗歪度,负值表示细歪度,以峰值为标准,考察细毛管与粗毛管的体积之比,偏于粗孔径称粗歪度,偏于细孔径称细歪度
17、。,Skp0 S2S1 粗歪度;Skp0 S2S1 细歪度,评价标准:当Skp0,粗毛管体积大于细毛管体积,孔隙大小分布曲线上,峰值右边的面积大于峰值左边的面积S2S1,为粗歪度;若Skp=0,粗毛管体积等于细毛管体积,孔隙大小分布曲线对称;若Skp0,粗毛管体积小于细毛管体积,孔隙大小分布曲线上,峰值右边的面积小于峰值左边的面积S2S1,为细歪度。,峰态Kp:(kurtosis)描述孔隙分布曲线的陡峭程度,反映岩石中最常出现的孔喉大小的集中程度。,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评价标准:以正态分布为标准,Kp=1为正态分布Kp1,孔隙分布均匀。若孔隙大小分布曲线具有尖峰,一般Kp=1.53,Kp1
18、,孔隙分布不均匀。若曲线具有双峰甚至多峰,Kp最小可达到0.6,多重孔隙介质时出现。,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3、孔隙结构参数薄片、铸体及图象分析,(2)孔隙配位数 孔隙配位数:每个孔隙所连通的喉道数 一般砂岩的配位数在215之间。,(1)孔喉比,孔喉比:孔隙直径与喉道直径的比值,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3)孔隙迂曲度 迂曲度:流体质点在岩石中实际流经的路程长度与岩石的外观长度之比。,迂曲度可定量描述孔隙的弯曲程度。但无法测定,一般在1.22.5 范围中取值,常取1.4。,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二、岩石的孔隙度(porosity),1、孔隙度定义:岩石孔隙体积Vp与岩石的总体积Vb(外表体
19、积)之比,用希腊字母表示,排除了死孔隙和那些为毛管力所束缚的液体所占的体积,还排除了岩石表面液膜的体积,不同的孔隙度概念 岩石的绝对孔隙度a(absolute porosity)岩石的总孔隙体积Va与岩石的外表体积Vb之比,岩石的有效孔隙度e(effective porosity)岩石中的有效孔隙体积Ve与岩石的外表体积Vb之比,岩石的流动孔隙度ff(flow porosity)流体能在其内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的外表体积之比,注意:流动孔隙度ff与有效孔隙度e的区别ff不考虑无效孔隙,还排除了被孔隙所俘留的液体所占据的毛管孔隙空间(包括部分有效孔隙和液膜占据的空间)ff随地层压力梯度及岩石、流
20、体间物理-化学性质而变化,是动态参数,数值上是不确定的e反映原始地质储量,ff反映可采储量,实际工业评价中,一般采用有效孔隙度,习惯上称有效孔隙度为孔隙度,二、岩石的孔隙度(porosity),2 储层孔隙度范围与评价标准,致密砂岩 孔隙度自1-l0;致密碳酸盐岩 孔隙度1-5;中等砂岩 孔隙度自l0-20;中等碳酸盐岩 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 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 孔隙度自l0-20,二、岩石的孔隙度(porosity),砂岩孔隙度:5%30%,一般为10%20%,内因,四、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影响因素,外因(埋深),粒度分布及排列等(组成、结构),岩石矿物成分(颗粒性
21、质),温度压力,矿物的表面性质:吸附性、润湿性等矿物的稳定性:抗风化、溶蚀能力等矿物的敏感性:水敏性特殊矿物成分:的微观结构,一般规律:矿物吸附性、润湿性强、粘土矿物ff 石英长石(其它条件相同,液膜厚度 H石英H长石)矿物易破碎、溶蚀a 风化程度高a易形成低渗透储层云母的片状结构a黄铁矿、绿泥石等易嵌入孔隙中a矿物表面性质、敏感性影响储层ff矿物稳定性、特殊矿物含量影响储层a,1、岩石的矿物成分,2、颗粒排列方式及分选性,颗粒平均粒径da分选差大孔被小颗粒充填a 紧密排列a;正方形菱形,颗粒小,分选好,排列越不紧密,储层a 越高,3、埋深对孔隙度的影响,颗粒排列方式:埋深排列紧密a,此外颗粒
22、的圆球度、胶结物含量和裂缝发育程度和地层压力的变化也将影响孔隙度的大小。,对孔隙的改造:温、压、地下水等a改变例如:胶结物形成a;溶蚀等作用a时代越老、埋藏越深的岩石的孔隙度越低流体及动态过程对岩石ff 影响较大。如:驱动压差减薄孔隙表面液膜ff;流体粘度增厚孔隙表面液膜ff。,还有以下因素影响流动孔隙度大小:,比面:比面增加流动孔隙度减小生产压差:生产压差增加流动孔隙度增大流体粘度:流体粘度增加流动孔隙度减小润湿性:非润湿性岩石的流动孔隙度大于润湿岩石的流动孔隙度;,四、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五、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1、常规岩心分析法,与Vb、Vp、Vs 三个参数有关,求出其中任意两个
23、,则可得。,从定义出发,测定内容:总体积Vb孔隙体积Vp骨架体积Vs,五、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1)岩石外表体积Vb的测定直接测量封蜡法矿场常用饱和煤油法水银法,直接量度法用千分卡尺直接测量小岩心的直径d和长度L,特点:简单适用对象:胶结好,钻切过程中不垮、不碎的岩心,封蜡法原理: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进行测量步骤:称岩样在空气中的质量:w1称覆盖蜡衣岩样在空气中的质量:w2称覆盖蜡衣岩样在水中的质量:w3 岩样Vb覆盖蜡衣的岩样V蜡衣V:,特点:适用广泛,矿场最常用适用对象:疏松、易垮、易碎的岩样,(1)岩石外表体积Vb的测定方法,(1)岩石外表体积Vb的测定方法,饱和煤油法原理:利用Arc
24、himedes浮力原理进行测量步骤:将干岩样抽成真空后饱和煤油;将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称重,其质量为:w1将饱和煤油岩样在煤油中称重,其质量为:w2岩样Vb,适用对象:外表不规则,但不疏松、不垮、不碎的岩样,(1)岩石外表体积Vb的测定方法,水银法 原理:将岩样放入汞中,通过排出汞的体积确定岩样总体积(汞是大分子液态金属,为非润湿流体。常温、压下,汞不能进入岩样孔隙中)。特点:快速、准确,但对人体有害适用对象:外表不规则,无大溶孔、溶洞的岩样,气体孔隙度仪饱和煤油法流体加和法,气体孔隙度仪 矿场上广泛采用的测定方法,(2)岩石孔隙体积Vp的测定,(2)岩石孔隙体积Vp的测定,原理:据Boyl
25、e定律,通过测孔隙中气体的体积测定Vp使标准室气体进入装岩样的未知室等温膨胀,由Boyle定律,特点:适用范围广(疏松、致密岩石均可)结果准确可靠;可测定岩石Vp 和Vs,饱和煤油法 原理:通过测孔隙中饱和的煤油Vo测Vp步骤:称出干岩样空气中重:w1称出干岩样饱和煤油后在空气中重:w2则岩样:,特点:简单;煤油易挥发产生误差,(2)岩石孔隙体积Vp的测定,(2)岩石孔隙体积Vp的测定,流体加和法 原理:由测定的流体V 求岩石Vp分别测出岩样中油、气、水的体积V0、Vg、Vw,则Vp:,特点:油气体积不易测准,误差大,氦气孔隙度仪法原理与气体孔隙度仪相同,也是利用Boyle定律,(3)岩石颗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石 物理 特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