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2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utomatic Control Theory,河南理工电气学院,自 动 控 制 原 理,第 六 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3 串联校正6-4 反馈校正6-5 复合校正,本章主要内容,设计控制系统的目的,是将构成控制系统的各元件和被控对象组合起来,使之满足表征控制精度、阻尼程度和响应速度的性能指标要求。如果通过调整放大器增益后仍然不能全面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就需要校正。,校正定义: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的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校正方法:1)按结构分:串联校正、反馈校正
2、、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等;2)按原理分:根轨迹校正法、频率校正法。,校正内容:系统的(动态或稳态)性能指标。,校正方式的选择原则:校正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系统中的信号性质,技术实现的方便性,可供选择的元件,抗扰性要求、经济性要求、环境使用条件以及设计者的经验等因素。串联校正设计比反馈校正设计简单,也比较容易对信号进行各种必要的变换。在性能指标要求较高的控制系统设计中,通常兼用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两种方式。,设计方法: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一般依据性能指标的形式来决定应采用的方法。如果性能指标以单位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阻尼比、稳态误差等时域特征量给出时,一般采用根轨迹法设计校正;如果性能指标
3、以系统的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峰值、闭环带宽等频域特征量给出时,一般采用频率法设计校正。目前工程技术界多习惯采用频率法,故常常要通过近似公式进行两种指标的互换。,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一、性能指标二、带宽的确定三、校正方式四、控制规律,系统校正的依据 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静态误差系数,无差度,1.性能指标,不同的控制系统,对性能指标的要求侧重点不同。,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设计方法通常依据性能指标的形式而定,一般有根轨迹法和频率法两种。,频域:开环增益 低频段斜率 开环截止频率 中频段斜率 中频段宽度 高频衰减率 幅值裕度 相角裕度 谐振频率
4、谐振峰值 闭环频带宽度,动态性能指标,时域:上升时间 峰值时间 调节时间 超调量 振荡次数,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带宽频率,截止频率,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2.系统带宽的选择,为了使系统能够准确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系统具有较大的带宽;从抑制噪声的角度来看,又不希望带宽过大,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系统带宽。,既能以所需精度跟踪输入信号,又能抑制噪声扰动信号。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中,输入信号一般是低频信号,而噪声信号是高频信号。,选择原则:,噪声,输入信号,系统带宽的确定,(1)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3.常用校正方法,串联校正,开环传函:,优点:装置
5、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串联校正装置一般接在系统误差测量点之后和放大器之前,串接于系统前向通道之中。,反馈校正,局部闭环传函:,优点:高灵敏度、高稳定度,在性能指标要求较高的控制系统中,常常兼用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反馈校正装置接在系统局部反馈通路之中。,(2)前馈校正,前馈校正(对扰动的补偿),前馈校正(对给定值处理),前馈校正又称顺馈校正,是在系统主反馈回路之外采用的校正方式。,(3)复合校正,复合校正方式是在反馈控制回路中,加入前馈校正通路,组成一个有机整体。,4.基本控制规律(含校正装置的控制器),(1)比例控制规律(P),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正好相反。,Kp1,开环增益加大,稳态误差减小
6、;幅值穿越频率增大,过渡过程时间缩短;系统稳定程度变差。原系统稳定裕量充分大时才采用比例控制。,Kp1,特点:提高系统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稳态误差,但会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比例控制器实质是一种增益可调的放大器,(2)比例微分控制规律(PD),特点:PD控制规律中的微分控制规律能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产生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以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从而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在串联校正时,可使系统增加一个 的开环零点,使系统的相角裕度提高,因此有助于系统动态性能的改善。,转折频率1=Kp/Td,预先作用抑制阶跃响应的超调 缩短调节时间 降低抗高频干扰能力,相位裕量增加,稳定 性提高;,c增大,快速性
7、提高,Kp1时,系统的稳 态性能没有变化。,高频段增益上升,可 能导致执行元件输出 饱和,并且降低了系 统抗干扰的能力;,微分控制仅仅在系统的瞬态过程中起作用,一般不单独使用。,PD控制通过引入微分作用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3)积分控制规律(I),为可调比例系数。,在串联校正中,采用积分控制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无差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稳态性能,但积分控制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使信号产生90的相角滞后,对系统的稳定不利。所以不宜采用单一的积分控制器。,(4)比例积分控制规律(PI),为可调比例系数,为可调积分时间系数,增加开环极点,提高型别,减小稳态误差。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提高系统
8、的阻尼程度,缓和PI极点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足够大,PI控制器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小。PI控制器主要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转折频率1=1/(KpTi),一个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一个开环零点弥补积分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Kp1,系统型次 提高,稳态性 能改善。,相位裕量减 小,稳定程 度变差。,Kp 1,系统型次提高,稳态性能改善;,系统从不稳定变 为稳定;,c减小,快速性 变差。,通过引入积分控制作用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通过比例控制作用来调节积分作用所导致相角滞后对系统的稳定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导致引入PI控制器后,系统的相位滞后增加,因此
9、,若要通过PI控制器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必须有Kp 1,以降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5)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PID),如果,有:,Kp1,在低频段,PID控制器通过积分控制作用,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在中频段,PID控制器通过微分控制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近似有:,通常PID 控制器中 i Td),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PID,可以在提高系统稳态性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增加一个极点,提高型别,稳态性能,两个负实零点,动态性能比PI更具优越性,I积分发生在低频段,稳态性能(提高)D微分发生在高频段,动态性能(改善),PID控制器参数与系统时域性能指标间的关系,PI
10、D控制器参数选择的次序: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微分系数。,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方法一:齐格勒尼柯尔斯(Z-N,1942)方法,(2)若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是一条S曲线,方法可用,步骤:(1)开环,控制器比例控制,得到系统阶跃响应曲线,(3)S形曲线的转折点画切线,确定延时时间L和时间常数T,(4)查表得参数设定值,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方法一:齐格勒尼柯尔斯(Z-N,1942)方法,方法二:稳定边界法,(2)从小到大增加比例增益直到临界增益Kr(使系统首次出现持续振荡时的增益值),测出振荡周期Pr,步骤:(1)闭环,控制器比例控制,(3)查表得参数设定值,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优点:可以较为
11、简便地得到系统在临界振荡时的增益和振荡周期,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闭环振荡响应。,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方法三:继电器振荡法,第二、三两种方法均需要系统出现振荡现象,不宜用在对被控对象输出量有严格限制的场合。为了避免出现振荡现象,可以采用下列方法。,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方法四:衰减曲线法,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常用校正装置:无源网络、有源网络。,1.无源校正装置(阻容元件),特点:自身无放大能力,通常由RC网络组成,在信号传递中,会产生幅值衰减,且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常需要引入附加的放大器,补偿幅值衰减和进行阻抗匹配。无源串联校正装置通常被安置在前向通道中能量较低的部位上。,优点
12、:校正元件的特性比较稳定。缺点:由于输出阻抗较高而输入阻抗较低,需要另加放大器并进行隔离;没有放大增益,只有衰减。,常用的有:超前网络、迟后网络、迟后-超前网络。,2.有源校正装置(阻容电路+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常用的有源校正装置有:PI、PD、PID及滤波型调节器等。,优点:带有放大器,增益可调,使用方便灵活。缺点:特性容易漂移。,常由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共同组成,该装置自身具有能量放大与补偿能力,且易于进行阻抗匹配,所以使用范围与无源校正装置相比要广泛得多。,(1)无源超前校正网络,电路形式,传递函数,假设该网络信号源的阻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输出负载的阻抗为无穷大,则其传递函数为:,
13、时间常数,分度系数,时间常数,分度系数,带有附加放大器的无源超前校正网络,此时的传递函数,超前网络的零极点分布,故超前网络的负实零点总是位于负实极点之右,两者之间的距离由常数 决定。,可知改变 和T(即电路的参数)的数值,超前网络的零极点可在s平面的负实轴任意移动。,由于,若通过提高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来补偿网络对开环放大系数的衰减,则有:,特点,)采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将会使得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下降a倍,故需要提高放大器的增益来弥补;,)因a 1,1/T1/aT,即改变a,T时可以改变GC(s)的零点与极点在负实轴上的位置。,无源超前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C()=arctg(aT)
14、arctg(T),分析C()的单调性:,因C()=aT/(aT)2+1T/(T)2+1=(a-1)(1-aT22)T/(aT)2+1(T)2+1,由于a 1,所以,当1-aT220,即1/Ta 时,C()单调上升;,当1-aT220,即1/Ta 时,C()单调下降;,故当m=1/Ta时,C()具有极大值m(m)。,故:无源超前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为,超前校正装置可提供正的相位角,可弥补被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的不足,故在最大超前角频率处,具有最大超前角,正好处于频率,与,的几何中心,的几何中心为,即几何中心为,最大超前角频率,求导并令其为零,频率特性,20dB/dec,1.无源超前网络
15、,结论:,)在网络的整个特性内即(0,)内,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的相角都是超前的,且在(1/aT,1/T)内超前明显,即微分作用最强;,)m(m)=arctg(a-1)/2a Lc(m)=10 lg a 都仅由分度系数a决定,且最大超前角频率m是1=1/aT和2=1/T的几何中心;,)分度系数a的值(一般a20)越大,超前网络的微分作用越强。,电路形式,(2)无源滞后校正网络,传递函数,如果信号源的内部阻抗为零,负载阻抗为无穷大,则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为:,时间常数,分度系数,无源滞后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20dB/dec,2.无源滞后网络,同超前网络,滞后网络在,时,对信号没有衰减作用
16、,时,对信号有积分作用,呈滞后特性,时,对信号衰减作用为,同超前网络,最大滞后角,发生在,几何中心,称为最大滞后角频率,计算公式为,b越小,这种衰减作用越强,由上图可知,结论:,)在网络的整个特性内即(0,)内,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的相角都是滞后的,且在(1/T,1/b T)内滞后明显,即积分作用最强;,)m(m)=arctg(1-b)/2b Lc(m)=10 lg b 都仅由分度系数b决定,且最大滞后角频率m是1=1/T和2=1/b T的几何中心;,)分度系数b的值一般根据下式确定:1/b T=0.1c,其中c为校正后的开环截止频率。,此时,滞后网络在 处产生的相角迟后按下式确定:,无源滞后网
17、络对低频有用信号不产生衰减,而对高频信号有削弱作用,b1值越小,削弱的效果越强。滞后校正主要是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从而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通常,选择滞后网络参数时,使网络的交接频率1/bT远小于,一般取,(3)滞后超前校正,为了全面提高系统的动态品质,使稳态精度、快速性和振荡性均有所改善,可同时采用滞后超前 校正,并配合增益的合理调整。鉴于超前校正的转折频率应选在系统中频段,而滞后校正的转折频率应选在系统的低频段,因此可知滞后超前串联校正的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应为,电路形式,传递函数,其中:,Ta=R1C1;Tb=R2C2;Tab=R1C2,设GC(s)可以化为以下形
18、式:,则 T1 T2=Ta Tb 及 T1+T2=Ta+Tb+Tab,若设 T1Ta,且Ta/T1=T2/Tb=1/,则 1,T1=Ta,Tb=T2,故有:,所以 T1TaTbT2即:1/Ta 1/Ta 1/Tb/Tb,而且,上式表明,前一部分为滞后校正,后一部分为超前校正。,无源滞后-超前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结论:,)在低频部分,幅频曲线具有负斜率、负相移,相角是滞后的,起滞后校正作用;在高频部分,幅频曲线具有正斜率、正相移,相角是超前的,起超前校正作用;,)在只有滞后校正或超前校正难以满足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要求时,才考虑采用滞后-超前网络来校正系统。,小结:,优先调整被控对象,
19、其次才考虑增加校正网络;(compensator)根据性能指标选择设计方法;(时域:根轨迹法;频域:频域方法)根据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的校正网络。(超前校正:动态性能;滞后校正:稳态精度),6-3 串联校正,本节介绍在开环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基础上,以满足稳态误差、开环系统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等要求为出发点,进行串联校正的方法。在线性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校正装置设计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分析法又称试探法,综合法又称期望特性法,它们仅适用于最小相位系统。,1.分析法 分析法是一种试探的方法,可归结为:原系统频率特性+校正装置频率特性=希望频率特性 G0(j)+Gc(j)=G(j)从原有的系统频率特性出发
20、,根据分析和经验,选取合适的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性能要求。,2.综合法 可归结为:希望频率特性原系统频率特性=校正装置频率特性 G(j)-G0(j)=Gc(j)根据对系统品质指标要求,求出能满足性能的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即希望频率特性。再将希望频率特性与原系统频率特性相比较,确定校正装置的频率特性。,用开环频率特性进行系统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稳态特性:要求具有一阶或二阶无静差特性,开环幅频低频斜率应有-20或-40。为保证精度,低频段应有较高增益。2)动态特性:为了有一定稳定裕度,动态过程有较好的平稳性,一般要求开环幅频特性斜率以-20穿过零分贝线,且有一定的宽度。为了提高系统的快
21、速性,应有尽可能大的c。3)抗干扰性:为了提高抗高频干扰的能力,开环幅频特性高频段应有较大的斜率。高频段特性是由小时间常数的环节决定的,由于其转折频率远离c,所以对的系统动态响应影响不大。但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来看,则需引起重视。,串联校正:即校正装置串接在要校正系统的前向通道中的校正方式。,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要根据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校正方式、校正装置的形式与参数等。,一般而言,在Bode图中:,相应地,校正的目标:,一、串联超前校正,串联超前校正的设计步骤:,1)根据ess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2)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3)根据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c,计算出超前网络的参
22、数a和T;并选取m=c,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此时,应有:,4)验证已校正后的系统相角裕度等是否达到要求;,根据是:=m+(c)是否成立。其中 m-超前网络最大相角;(c)-未校正系统在c处的相角裕度;,若上式不成立,则需提高mc,再重复3)-4)步骤。,5)根据超前网络的参数,确定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数值)。,例6-1 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若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位置输出稳态误差,开环系统截止频率(rad/s),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试设计串联无源超前网络。,解:1)系统为单位反馈、型、且r(t)=t,则有:ess=1/K 0.1 即 K 10,选取K=1
23、0,则可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根据G(s)求得G(j)并绘制Bode图于图6-1中:,一个交接频率1=1;而=1时,L()=20lgk=20lg10=20,()=90arctg,3)未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c 及稳定裕度与h,c=3.16 rad/s c=4.4 rad/s,=180+(c)=180+(90arctgc)=17.6,h=(g)=180时,g=可推得二阶系统的h=,图6-1,GC(S)=(0.456S+1)/0.114S+1,G(S)=10/S(S+1),GC(S)G(S)=10(0.456s+1)/S(S+1)(0.114S+1),4)确定校正方案,小的原因是由于中
24、频段(即c附近)的斜率为40(过大)所致,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是合适的。,5)选取m=c=4.4 rad/s,对应于=4.4 rad/s时的幅值为L(c)=6 dB,由于L(c)=10lga,所以 10lga=6 故a 4,因此,可确定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为:,6)开环增益的补偿,由于超前网络的引入,使得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降低了4倍,为补偿这一衰减,可将系统中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提高4倍,方可保证系统的ess要求。,7)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为:,8)根据GC(s)G(s)绘制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1=1;2=2.2;3=8.8;c=4.4,未校正时(c)=180+(90arctg4.4)=1
25、2.8,GC(s)对应的m=arctg4.40.456-arctg4.40.114=36.9,所以=m+(c)=36.912.8=49.7 45,(也可以直接由GC(j)G(j)求得),9)选择无源超前网络元件参数,由于对校正网络的输入输出阻抗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元件参数的选择也会具有选择的多样性。,如方案1:选定C,再定R1,R2,,比如选取C=4.7F,则:R1=97K(取标准值100K)R2=33K,此时无源超前网络电路如下:,方案2:先选取R1或R2,再用上述公式确定R2 或R1与C。,解:对型系统ess=R/Kv,现R=1,要求,即,例6-2 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六 线性 系统 校正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