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单色釉.ppt
《明清单色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单色釉.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明清单色釉,2,青釉,3,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景德镇的颜色釉,潘文锦 潘兆鸿 编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第85页,4,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5,发展历史,最早 商代早期都城遗址 原始青瓷西周 发展春秋 早期青瓷东汉末 真正意义 江浙东晋 瓯窑“缥色”(较白 白中带灰 淡青)唐 越窑 秘色瓷,明清官窑瓷器(文物名家大讲堂),吕成龙主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商高31.4cm口径20cm底径9.3cm,原始瓷青釉弦纹罐,北京故宫博物院,7,北京故宫博物院,越窑青釉花瓣口腕
2、,唐高3.6cm口径14.1cm足径6.5cm,8,南宋 龙泉窑 梅子青“元代起彩瓷开始盛行,但青釉的烧制技术仍有一定发展,特别是明清两代。景德镇仿烧宋、元龙泉窑瓷器,并创烧了一些新的青釉釉色,取得了重大成就。”,明清官窑瓷器(文物名家大讲堂),吕成龙 主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第170页,9,仿龙泉釉,仿龙泉釉即是以浙江龙泉窑器的青釉为范而烧制的釉色,仿烧宋元龙泉窑青瓷自明代永乐时期就已开始。明清两代烧制的豆青、粉青、东青等与龙泉窑有关的釉色皆是仿龙泉釉。若与豆青、粉青、东青仔细区分,仿龙泉釉是一种呈色比豆青还要深,釉层肥腴滋润的产品。,明清官窑瓷器(文物名家大讲堂),吕成龙 主讲,中
3、央编译出版社,2008,第173页,10,明颜色釉瓷,周丽丽著,上海人民 美术出版社,1998,仿龙泉青釉有明一朝世从未间断过,根据其釉色的深浅变化,故有“冬青”、“翠青”、“豆青”之分,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永乐宣德时期的作品,釉面滋润如玉,洁净无暇。,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11,仿龙泉釉葵花式盘 明 宣德,明颜色釉瓷,周丽丽著,上海人民 美术出版社,1998,12,仿龙泉釉划花缠枝莲碗 明 正德,明颜色釉瓷,周丽丽著,上海人民 美术出版社,1998,13,明代新创:东青 翠青,14,东青,讹“冬”“冻”“现在一般认为,冬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御器厂创新的品种之一。
4、釉色青中闪绿,青翠欲滴,釉质肥厚,釉面玻璃质强。”,明清官窑瓷器(文物名家大讲堂),吕成龙 主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第171页,15,冬青釉暗花大盘 明 正德,明代单色釉,朱梦夏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16,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清康熙高19.2cm口径3.3cm足径3.5cm,北京故宫博物院,17,东青釉杏圆瓶,清宣统高30cm口边长11.5cm足边长13.2cm,北京故宫博物院,18,翠青,翠青釉仅施于罐外,内壁仍为白釉翠青釉层中有大小不等的鱼子状气泡,单色釉收藏鉴赏百科,王健华著,华龄出版社,2010,第68页,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19,
5、翠青釉罐明 永乐高8.5cm 口径8.8cm 足径12.3cm,北京故宫博物院,20,永乐翠青碗明实用器高5.5cm,武汉博物馆,江夏区龙泉山明楚昭王墓出土,21,翠青葵花式碗 明 宣德,明颜色釉瓷,周丽丽著,上海人民 美术出版社,1998,22,景德镇的颜色釉,潘文锦 潘兆鸿编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第94-95页,龙泉釉,23,龙泉窑,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今浙江省龙泉县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鼎盛,南宋中期烧成粉青釉元 烧制大件器物明中期后 渐衰落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外销数量大,北京故宫博物院,24,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 明高33cm口径13cm底径16.3cm,北京
6、故宫博物院,25,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明高36.4cm口径18.4cm足径15.5cm,北京故宫博物院,26,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明高7.5cm 口径50.6cm 足径33.2cm,北京故宫博物院,27,豆青 粉青 梅子青,28,豆青,“由宋代龙泉窑所创,属青釉系中的一个著名品种。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煅烧,色泽基本稳定,但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釉色,明代豆青釉近于黄色。”,单色釉收藏鉴赏百科,王健华著,华龄出版社,2010,第68页,29,豆青最早见于宋代龙泉窑青瓷。釉色青中泛黄,釉面光泽较梅子青、粉青弱。明代豆青釉烧制水平趋于稳定。豆青的色调仍以青中闪黄为主,而青色较以前淡雅。,中国古代颜色釉
7、瓷器,吕成龙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第172页,30,豆青釉菱口小碟 明 宣德,明代单色釉,朱梦夏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31,豆青釉加彩笔筒,清乾隆高10.8cm口径8.7cm5.9cm岁寒三友,首都博物馆,32,粉青,创烧于南宋龙泉窑,是石灰碱釉的一种,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或钛。釉色呈现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厚 玉质感,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第171页,33,宋代诸窑都烧造粉青釉,但以南宋龙泉窑粉青最为名贵。釉中含较低量的铁,生坯挂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后,釉层较厚,釉呈失透状,青绿之中显粉白,色调淡雅,故名。,单色釉收藏鉴
8、赏百科,王健华著,华龄出版社,2010,第68页,34,清雍正 高13.3cm 口径21.2cm 足径11.6cm釉层纯润厚实,北京故宫博物院,粉青釉尊,35,粉青釉鸡形熏,清乾隆高22cm实用勤政之意,北京故宫博物院,36,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清雍正高22.9cm口径4.2cm足径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37,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清乾隆高16cm口径6.9cm足径8cm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38,粉青釉三孔葫芦瓶清乾隆 高20.2cm口径1.6cm腹径13.1cm,四川博物院,39,梅子青,瓷器釉色的名称。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烧成温度比
9、粉青釉高,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生成的一种石灰碱釉,以铁为主要呈色剂,釉面光泽亦较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北京故宫博物院,40,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双凤耳盘口瓶南宋高17cm 口径6.5cm 底径6.3cm,广东省博物馆,41,影青 天青 回青,42,青白釉(影青),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北京故宫博物院,43,洪武时期又开始大量烧造,胎体较元代略薄,釉色不甚干净,多含有斑点和杂质(第4页)永乐影青瓷釉质肥润,有较大气泡分布在釉中,呈现淡雅的青色玻璃质感
10、(第9页),明代单色釉,朱梦夏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44,明洪武通高37.5cm口径24.4cm 足径21.2cm,青白釉云龙纹盖罐,45,青白釉梅瓶 明洪武 通高29.3cm 口径4cm 底径9.9cm 1971年山东邹县明鲁王朱檀墓出土,46,天青,景德镇的颜色釉,潘文锦 潘兆鸿 编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第96页,47,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陈设用品目前所见传世仅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48,回青,回青釉是嘉靖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种蓝釉。,明代单色釉,朱梦夏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第61页,进口青料的一种,内含铜和钴的金属氧化
11、物。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青花多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鲜艳明丽,形成此时青花的特有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49,回青釉爵杯明嘉靖高16.1cm口径12.7cm足距7cm,北京故宫博物院,50,仿官、汝、哥窑,明清两代的青釉,除仿龙泉窑的各种釉色,还有仿官、汝、哥三大名窑的青釉瓷器。官、汝、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的三个青瓷窑。景德镇御窑厂仿汝、哥釉始自明代宣德朝,仿官釉始自成化朝,但明代仿官、汝、哥釉瓷器的产量较少。,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第173页,51,石灰碱釉,以CaO为主要助熔剂的石灰釉中减少CaO 增氧化钠 增氧化钾高温粘度大 不易流釉 釉层厚 釉色
12、柔和 器物外表显饱满南宋以后 龙泉窑、官窑的青釉 粉青、梅子青突出,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52,白釉,53,明代 官窑 德化窑清代 景德镇 徳化窑,54,洪武 卵白永乐 甜白/填白 宣德 光莹如玉成化 平静油光 弘治 肥厚细润 万历 透亮明快,55,划花缠枝莲纹梅瓶,僧帽壶,56,徳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57,徳化窑白釉弦纹双耳三足炉,58,徳化窑白釉瓷箫,59,观音坐像,鹤鹿仙人像,达摩像,60,暗刻牡丹纹盘,葫芦式壶,61,楸叶式洗,62,兽耳炉,兽耳瓶,63,明清单色釉 红釉,64,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在宋朝的窑变釉中也有个别可见,元代虽烧成了红釉
13、瓷器,但数量稀少,器形也并不十分美观,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到现在红釉的种类越来越多,有矾红、胭脂水、珊瑚红、霁红、钧红、豇豆红、抹红等。相比于青瓷白瓷,古代红釉瓷器数量稀少,件件堪称珍品。,红釉的历史,65,红釉何以稀少,单色釉是将着色剂添加于釉料中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中烧成。红釉瓷器一般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红釉釉料一般不耐高温,过火就会产生脱色、龟裂等情况。温度不够1270度以上的话,坯体又无法真正瓷化,因此红釉瓷器难烧成,有“千窑一宝”、“十窑九不成之说”。美丽的传说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明宣德年间,有一天皇帝穿着一身红袍,偶
14、然从一件白瓷旁边走过,突然发现白瓷被染成红色,格外鲜艳夺目,于是皇帝传下圣旨,命令御窑厂马上烧出这种红色瓷器。然而由于铜红的呈色极不稳定,在烧制中对窑室的气氛又十分敏感,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一窑甚至几窑才能烧出一件通体鲜红的产品,所以要得到比较纯正的红釉十分不易。正当窑工们屡烧不成眼看限期已到,就要大祸临头时,其中一位窑工的女儿得到神仙托梦,要她投身熊熊燃烧的窑炉之中,以血染瓷便可成功。于是她成人不行,投身入窑,只见一团炽烈的白烟腾空而起,满窑瓷器皆成红色。这个传说虽极富传奇色彩,但如此悲壮的故事,充分说明红釉烧之不易,后人遂以“祭红”命名宣德时期的一种特殊红釉器,即以此纪念这位
15、传说中的烈女。,66,矾红,胭脂水,珊瑚红,霁红,钧红,豇豆红,抹红,67,红釉瓷器欣赏,郎窑红釉观音尊,尊撇口,短颈,圆肩,长敛腹,近足处外撇,圈足。外施红釉,里口和底部施苹果绿釉。此器风格朴实,造型端庄规整,釉色红艳光亮,是康熙时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作品。,68,珊瑚红釉暗龙纹长颈瓶,乾隆款,直口,长颈,鼓腹,圈足。线条优美,造型幽雅,珊瑚红釉色泽纯正,绚烂夺目。瓶腹饰龙纹,姿态飘逸,巍然有神。,69,豇豆红釉莱菔瓶,高19.8cm,口径3.2cm,足径4cm。瓶撇口,长颈,宽肩,长腹,浅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通体素净,仅于颈部饰数道凸弦纹,起弦之处因釉层较薄可见白胎。内壁施透明釉,微泛绿色
16、。外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豇豆红釉器外壁的铜红釉是分几次吹釉然后高温烧成的。由于釉中含有微量铜的成份,在烧成过程中会造成氧化而产生绿色的斑点,俗称苔点,掺杂在红釉色中相映成趣。,70,胭脂水釉小碗,瓶撇口,弧壁,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体极薄,造型曲线十分优美。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胭脂水釉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浆均匀地喷射其上,再入低温小炉在800的温度下烧成,属于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种之一。胭脂水釉主要用于小件器,如小碗、小瓶、小高足杯、菊瓣盘等,是清代康熙年间新创的品种,雍正时期烧造得最为精致,乾隆朝之后直到晚清都在烧制,只是呈色越来越差。
17、,71,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高10cm,口径18cm,足径12cm。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外通体矾红彩为地留白蝴蝶纹及缠枝花纹装饰。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盒造型秀巧,装饰新颖,堪称雍正官窑瓷器中的珍品。,72,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高8.8cm,口径20.9cm,足径9cm。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红釉,口沿一周呈白色,称“灯草边”。内外壁均以金彩描绘二龙戏珠纹,外壁近底处以金彩绘变形莲瓣纹一周,金彩虽已脱落,但图案依稀可见,可以想见原初金彩与鲜红釉相辉映的富丽气度。足内施白釉,无款。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诗赞此宣德红釉碗:“雨过脚云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 色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