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城交通战略规划.ppt
《临港新城交通战略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港新城交通战略规划.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港新城交通战略研究,同济大学交通学院陈小鸿,整合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发展分析各种可能性选择合理模式 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并控制容量可以扩展具有弹性 设施建设有利于逐步形成减少对建成区的影响,交通战略研究的宗旨,交通战略研究汇报内容,新城形成与发展的交通问题新城交通服务需求和条件新城交通系统研究新城交通规划方案问题和建议,战略研究是根据未来的变化,决定今天的对策,未雨绸缪,“那些具有吸引力和卓有成效的城市将是那些能够给予其市民更多自主性、更便捷交通条件的城市”Francois Ascher,2003,首先是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 交通网络架构和容量 科学和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 良好的交通意识,解决城市
2、交通问题的层次,城市布局与交通网络决定未来交通运行服务状况的80以上,对临港新城功能和发展规模的定位,决定交通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一、新城规划的交通思考,达到大城市规模,是上海最主要的新城以港口和新产业集聚区域人口以行政和商业服务集聚周边人口相对独立、功能完善 主城区功能首先是对新城的服务不鼓励与主城大量的通勤交通以港兴城货运交通和对外交通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新城的规模和发展特点,新城的发展模式职住分离还是职住平衡住宅区的模式和标准人口、劳动力来源和交通需求高端劳动力:来自其它地区,区间和城间通勤低端劳动力:邻近和就地居住,镇城通勤发展的阶段性设施标准与投资效益兼顾的建设策略,面临的问题(
3、1),海港新城和临港新城的关系海港新城是临港新城的主城区?港城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是否需要调整?主城区布局与规模的适应性主城区的形态是否适合扩展?交通系统结构能否适应需求?不同功能分区交通需求的差异对外交通方向客运和货运特征,面临的问题(2),在上述问题还没有彻底想清楚之前,评判网络结构、布局、标准的合理性,是非常困难的,依托轨道交通发展新城中心城通勤出行呈现“二高一低”的特点:公共交通比例在70左右,私人小汽车比例高于平均值,而非机动化出行比例低在小汽车大规模发展以前建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机制,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大容量公共交通体系相适应的城镇体系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速度和把工作出行距离限
4、制在45分钟内,可借鉴的经验:欧洲新镇,不强调岗位与居住平衡“半工宿平衡”原则让位于区域“交通流平衡”原则人口规模在20万人以内,与中心城间距2030公里在新城与外部之间提供快速公共交通服务比在新城内部实现“工宿平衡”更为重要比旧城优越的居住环境以公共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土地开发密度递减原则 面向公共交通的开发模式(TOD),鼓励P&R“Traffic Calm”住宅区设计,可借鉴的经验:欧洲新镇,依托公共交通拓展城市城市不是向四周蔓延,而是沿发展轴增长 在快速公共交通(BRT)干线通道二侧布置较高密度的集中性活动中心或生活中心 有利于土地开发与公共交通协调的道路结构“三元”道路系统公交专用道是交
5、通走廊的核心,可借鉴的经验:库里提巴,库里蒂巴公共交通走廊和邻近社区居住密度对比(1992年),土地使用分区制度;住房发展计划:低收入家庭的住宅安置在交通走廊上;有大量客流集散的设施安置在交通走廊上,限制面向小汽车的土地开发,“三元”道路系统,库里提巴快速公交系统BRT,与中心城距离在50公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中心,避免中心城过渡膨胀自成体系的基础设施系统近期以岗位为主远期职、住基本平衡新城与中心城由轻轨、高速公路提供便捷的交通联系多条高速公路构成港口、新城对外通道,可借鉴的经验:天津塘沽,天津塘沽:岗位结构特点,管理和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的30这是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低限,天津主城塘沽:现
6、状,主城港城多线路布局;客货分流、内外分流,天津主城塘沽:规划,根据交通需求的层次分析,确定系统供应的优先原则,二、新城交通需求与交通条件分析,30万人新城松江新城:进出客车总量为57215辆/日;进出客流为223716人/日,至中心城1.1万pcu/日,客流量约在45万人/日 嘉兴:80万人城市苏州对外:客车5.5万/日、货车4万pcu/日无锡,城市规模对外联系,交通需求层次结构图,新城与中心城间距50公里(外环),交通系统设计不鼓励新城与中心城个体交通方式的通勤交通。目标是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功能比较单一的分区决定了区间交通布局和容量应充分考虑通勤交通的需求客运和货运通道尽量分离、对外交通与
7、内部交通尽量分离,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公共交通优先的设施设计原则,区间交通基本不考虑自行车和步行方式,新城交通服务需求,新城对外客货运通道,以道路集疏运为主要模式,以对外运输为重点考虑因素。远期考虑铁路运输和多式联运考虑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与对外货运通道的衔接,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货运联系通道考虑港区集装箱运输的特殊要求通过主要货运通道与分区路网转换点的布置,控制货运车辆的流向,尽量避免货运车流穿越各个分区,新城货运需求,对外货运交通,小洋山港集装箱对外主流向上海集装箱货源比例,港口集装箱对外流向主要向西、北箱量增加后对外疏运比例将提高,集装箱疏运流向和线路,临港新城客运系统设计以路面交通为主
8、,重点考虑公共交通专用通道设置,主要方向上规划公共交通专用行驶空间对外交通以主要考虑与中心城的联系、与国际机场的联系、与外部公路网的联系,轨道交通作为与中心城联系的主要方式内部交通重点考虑功能分区间联系。主干道提供足够的机动车容量;优先考虑公共交通方式;充分考虑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功能分区内部交通考虑自行车使用空间,新城客运需求,对外客运交通,新城中心城客运联系主通道 近期:A2高速公路、轴线大道远期:两港快速路、轴线大道新城周边城镇客运联系通道:大书公路 新城至外环线距离比较表,新城至外环线距离比较,临港新城内部交通,海港新城城市特性变化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增加50 原规划人口30万,现规划人
9、口45万海港新城必须考虑产业、物流园区就业职工居住需求必须考虑海港新城与产业区通勤交通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对海港新城原有路网结构和对外联系(主要是与产业区、物流园区间通勤联系)的道路规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城扩张及交通需求,居住区产业区通勤交通规模分析,临港新城的区位、用地和出行特点,要求比中心城考虑更多的小汽车出行注:1.车道为主干道,每车道估计通行能力为1000pch/h 2.通勤车流量为单向高峰小时值,临港新城路网结构的问题,原环射结构的路网能否适应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后的交通需求原规划射线道路的规模能否满足居住区与产业区间通勤交通需求原规划环路的等级和规模能否满足集散交通的需求,道路,原海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城 交通 战略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