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建筑教学课件PPT.ppt
《陵墓建筑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陵墓建筑教学课件PPT.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陵墓建筑,一、陵墓的形制演变,二、典型实例,三、陵墓的分类-封土、墓室,一、陵墓建筑的形制演变,商周时期设有“羡道”,地下部分以木椁室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有斜道,天子四出、诸侯两出、贵族一出。一般由墓道、墓室、椁室组成。春秋战国如同商周,帝王贵族仍采用木椁做墓室,封土之上设享堂。,一、陵墓建筑的形制演变,3.两汉时期-陵体为人工夯筑帝陵都起方形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墓前设石享堂、石碑、石兽、石人、石柱等。4、南北朝时期-提倡薄葬,帝陵规模与汉代贵族差不多,不设享堂。5、唐代因山为陵,上下宫制,上庙下寝,神道加长、石像生增多。6、宋-集中布置,便于保护,帝后分葬,各起陵
2、台,五音姓利(陵墓规模小,陵台低,排水不利,缺乏气势,但诸陵集中,便于保护。)。7、明清-(传统)因山为陵,陵区集中,遍植松柏;(创新)陵体和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形成多进院落,突出了祭拜仪式的重要性。陵体形制为方城明楼、宝城、宝顶。,二、陵墓分类-封土(地上):,1.方上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它在墓坑上用土层夯筑,形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因其上部为一小方形平顶,如锥体截去掉顶部,故名曰“方上”。秦始皇陵、汉代帝王都是这种类型的坟头。,利用地形,以山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利用山岳雄伟的形势来体现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宏大的气魄,而且还可以防止盗挖。唐代帝王陵分布在西安北山的14个山头上,尤其
3、是海拔1188m的九峻山的李世民昭陵海拔1048m的梁山的李治、武则天的乾陵最为雄伟,连秦始皇的封土坟头也难相比。,2、因山为陵,3.宝城宝顶,明、清的帝王陵墓改变方上形式,发展为宝城、宝顶形式。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高出城墙成圆顶状,称此为宝城宝顶。宝城前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楼内树立皇帝或皇后等谥号碑,也是陵名的标志。这种由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结构上较以前复杂多了,艺术性加强了,也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长陵,比 较,二、陵墓分类-墓室(地下),原始社会时期墓葬形式简单,以穴墓坑葬死人,后发展成木材、木板墓室。进入奴隶社会,帝王墓室就又大
4、又复杂了。主要类型:1.木椁墓 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也就是像生前宫殿式建筑,内分数格。正中是放棺材的地方,周围方格称为“厢”,放置殉葬物品。1972年长沙马王堆轶候利苍妻墓即是这一类型,女尸完好如初,随葬品有漆器、帛书、绵绣、乐器、竹简、木俑、农畜产品、中草药、印件等1000余件。可想而知帝王的木椁要比这还大,随葬品也要比这多。,(二)墓室,2.黄肠题凑-(多用于汉代)这是木椁玄宫的发展,其规模、复杂程度为木构地宫高峰。黄肠,指用柏木的黄心积迭得很严密。题凑,木头皆向内。黄肠题凑,即在地下由柏木迭成巨大空间,内置三层椁、五层棺,以及便房、回廊等。1974年北京丰台发掘的燕王旦墓室即属此类
5、型。,二、陵墓分类-墓室(地下),3.砖石砌筑地宫 由于木椁地宫被盗、被焚的教训和砖石技术的发展,到东汉时地宫被砖石结构代替,至明清达到完善地步。地宫采用“前朝后寝”的形式,极力模仿生时的情景,追求“死犹如生”之意。地宫前半部为长而宽的隧道,作为进入地宫的前奏,犹如地面紫禁城的前重门广道。隧道前端为一方形券宫作为前庭,象征着紫禁城前的广场。之后进入地宫前、中、后三殿和左右两配殿,顶部覆琉璃瓦。前殿也是前导建筑,中殿是“前朝”部分,殿里摆放汉白玉“宝座”。后殿是地宫主要部分,为“后寝”,规模大,空间高,放置帝后的棺椁及陈放殉葬物品。这种形制延续了1000多年。,二、陵墓实例,(一)秦始皇陵 秦始
6、皇陵,史称“骊山”,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三层。陵体周围有夯上墙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陵墓。秦兵马俑:20世纪70年代在陵东1.5公里处发现的秦兵马俑和铜马车,分数组埋置地下,总计达8000件。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秦始皇陵,秦兵马俑,陶佣 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铜马车,(二)唐乾陵,乾陵:乾陵位于西安80公里的梁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陵墓 建筑 教学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