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93SPC统计制程控制 理论培训教材.ppt
《03893SPC统计制程控制 理论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893SPC统计制程控制 理论培训教材.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PC统 计 制 程 控 制,理论培训教材,研讨、交流、提高,本次训练班的内容正确认识SPC SPC兴起的背景SPC的基本概念SPC认识误区的剖析统计学概述 控制图原理SPC推行具体步骤 判断制程稳定或异常的准则 十五项质量指针 理论解析、实例演练,品管方法历程SPC兴起的背景什么是SPCSPC基本观念SPC的特点SPC认识误区的剖析,正确认识SPC,一.品管方法历程,Average Company一般公司,Best in class世界标竿公司,1,2,3,4,5,6,3.4,233,6,210,690,000,300,800,66,807,产品检查,产品管制,制程管制,品管7手法,(5S
2、、QCC、ISO9001:2000),管理改善(PDCA)一般公司THREE SIGMA改善,技术改善(DMAIC)世界标竿公司SIX SIGMA改善,方法,管制,试验计划与制程结合,试验计划與设計结合,产品管制优化,设计管制优化,二.SPC兴起的背景,经验挂帅时代的结束,ISO9000品保体系的要求,ISO-9000。要求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只有稳定而一贯(Consistent)的过程与系统,才能保证长期做出合格的产品。然而,如何检核此一贯过程与系统仍然稳定的存在呢?这必须仰赖SPC来发挥功能。,如果工作经验对产品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手工裁缝),那么,SPC就没有太多挥洒的空间。相
3、反地,如果某一公司开始将经验加以整理,而纳入设备、制程或系统时;也就是说,该公司开始宣告经验挂帅时代将要结束,那么SPC的导入时机也就自然成熟了。,美國W.A.Shewhart博士于1924年发明管制图,开启了统计品管的新时代,SPC是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Control的前缀简称,即 统计过程控制。SPC就是应用统计技術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调整制程,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SPC强调预防,防患于未然是SPC的宗旨。,三.什么是SPC,SPC发展历程,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规格 制程USLUCL SLCLLSLLC
4、Ls aCa Cp Cpk,群体 样本 X bar xN n R,计量值:均值极差图s规格标准差图直方图,计数值:P不良率图C缺点数图柏拉图,四.SPC的基本观念,世上没有任何两件事.人员.产品是完全一样制造过程中所产生之变异是可以衡量的事情.产品的变异通常根据一定的模式而产生宇宙万物及工业产品大都呈常态分配例如:身高.体重.智力.考试成绩.所得分配变异的原因可分为偶因及异因偶因属管理系统的范围异因却是作业人员本身就能解决的应用SPC可以确保作业人员的自尊应用SPC可以指出制程最需要改善的地方,SPC是全系统的,全过程的,要求全员参加,人人有 责。这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神完全一致。SPC强调用
5、科学方法(主要是统计技术,尤其是控 制图理论)来保证全过程的预防。SPC不仅用于生产过程,而且可用于服务过程和一 切管理过程。,五.SPC的特点,六.SPC认识误区的剖析(一),有管制图就是在推动SPC,这张管制图是否有意义?,这张管制图是否受到应有的重视?是否已照规定执行追踪与分析?这些问题经过推敲之后才能帮助我们对SPC作更深入的了解。,它所管制的参数真的对产品质量有举足轻的影响吗?,管制界限订的有意义吗?,六.SPC认识误区的剖析(二),有了Ca/Cp/Cpk等计算就是在推动SPC?,Ca/Cp/Cpk是在SPC中计算制程能力最主要的指标,因此会作制程能力分析的公司,当然是一个对SPC认
6、识较深入的公司,但是值得再深入探讨的是,Ca/Cp/Cpk有定期Review吗?,是否已用Ca/Cp/Cpk作订单分派给不同生产线生产的依据?,Ca/Cp/Cpk被活用了吗?,六.SPC认识误区的剖析(三),有了可控制的制程参数就是SPC?,制程参数的确是SPC的焦点,但是我们应深入探究为什么挑出这些制程参数?这些制程参数的控制条件是如何决定的?这些制程参数与成品质量间有因果关系可循吗?,制程(Process)品质的源头、SPC的焦点,制程的起伏变化是造成质量变异(Variation)的主要根源,而质量变异的大小也才是决定产品优劣的关键。这种因果关系,可进一步表示如下:,制程条件起伏,品质变异
7、,产品优劣,因,果,因,果,结论:制程是SPC的焦点,定义主要统计学名词举例说明统计与SPC,统计学概述,定义,为了解被调查群體的某些隐含的特性,运用合理的抽样方法从被调查群体中取得适当的样本,通过研究样本来发现群体的特性!,统计学是科学的以偏概全的方法,一叶知秋,春雾雨 夏雾热 秋雾太阳 冬雾雪,送礼物,主要统计学名词,群體于制造业而言,通常指在同一生产条件下符合特定要求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也可称为批量 记为N样本 于群体中抽样而得的部份个体的集合!记为n群体平均值 X bar样本平均值 群体标准差x样本标准差R全距概率(六合彩)正态分布,在中心线或平均值两侧呈现对称之分布常态曲线左右两尾与横
8、轴渐渐靠近但不相交曲线下的面积总和为1,正态分布基本知识,100个机螺丝直径直方图。图中的直方高度与该组的频数成正比,举例说明:,机螺丝直径直方图 直方图趋近光,将各组的频数用资料总和N=100除,就得到各组的频率,它表示机螺丝直径属于各组的可能性大小。显然,各组频率之和为1。若以直方面积来表示该组的频率,则所有直方面积总和也为1。,如果数据越多,分组越密,则机螺丝直径直方图的直方图也越趋近一条光滑曲线,如直方图趋近光滑曲线图所示。在极限情况下得到的光滑曲线即为分布曲线,它反映了产质量量的统计规律,如分布曲线图所示,正态分布中,任一点出现在内的概率为P(-X+)=68.27%2内的概率为P(-
9、2X+2)=95.45%3内的概率为P(-3X+3)=99.73%,+,不同的常态分配,不同的常态分配,不同的常态分配,2,X,(b),1,2,,,1,2,1,蓝色代表规格分布形态,红色代表实际制程分布形态,举例说明,初三学生体育测试:跳遠:(男生组)2.50m 95%达标率(女生组)2.30m 95%达标率 东西方身体素质差异 身高:东方成年男性168cm 西方成年男性175cm 体重:东方成年男性65kg 西方成年男性75kg,什么是控制图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界限(UCL)和下控制界限(LCL),并有按时间
10、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参见控制图示例图。,控制图原理,控制图原理的两种解释,控制图原理的第一种解释:在控制图上描点,实质上就是进行统计假设检验,而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即为接受域与拒绝域的分界限,点子落在上、下界限之间,表明可接受,点子落在上、下界限之外,表明应拒绝。,正态分布有一个结论对质量管理很有用,即无论均值和标准偏差取何值,产质量量特性值落在3之间的概率为99.73,于是落在3之外的概率为100%一99.73%=0.27%,而超过一侧,即大于-3或小于+3的概率为0.27%/2=0.135%1,如正态分布曲线图。这个结论十分重要。控制图即基于这一理论而产生。,超过管制上限,
11、为不可接受区域,在管制界限内,为可接受区域,两类错误,虚发警报的错误,也称第I类错误。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纯粹出于偶然而点子出界的概率虽然很小,但总还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在生产正常、点子出界的场合,根据点子出界而判断生产异常就犯了虚发警报的错误或第I类错误,发生这种错误的概率通常记以,虚发警报的错误,漏发警报的错误,也称第类错误。在生产异常的情况下,产质量量的分布偏离了典型分布,但总还有一部分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在上下控制界之内的。如果抽到这样的产品进行检测并在控制图中描点,这时由于点子未出界而判断生产正常就犯了漏发警报的错误或第类错误,发生这种错误的概率通常记以 由于控制图是通过抽查来
12、监控产质量量的,故两类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控制图上,中心线一般是对称轴,所能变动的只是上下控制限的间距。若将间距增大,则减小而增大,反之,则增大而减小。因此,只能根据这两类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来确定上下控制界限。根据经验,3作为管制限可以使总损失最小,漏发警报的错误,控制图原理的第二种解释,根据来源的不同,质量因素可以分成4M1E五个方面。但从对质量的影响大小来看,质量因素可分成偶然因素(简称偶因)与异常因素(简称异因)两类。偶因是始终存在的,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难以除去,例如机床开动时的轻微振动等。异因则有时存在,对质量影响大,但不难除去,例如车刀磨损、固定机床的螺母松动等。,偶然因素(偶波
13、)和异常因素(异波),偶然因素之变异,异常因素之变异,大量之微小原因所引起,不可避免不管发生何种之偶然原因,其个别之变异极为微小几个较代表性之偶然原因如下:()原料之微小变异()机械之微小掁动()仪器测定时不十分精确之作法实际上要除去制程上之偶然原因,是件非常不经济之处置,一个或少数几个较大原因所引起,可以避免任何一个异常原因,都可能发生大之变异几个较代表性之异常原因如下:()原料群体之不良()不完全之机械调整()新手之作业员异常原因之变不但可以找出其原因,并且除去这些原因之处置,在经济观点上讲常是正确者,局部性的对策及系统中的对策,局部问题的对策*通常用来消除特殊原因造成的变异*可以被制程附
14、近的人员来执行*一般可以改善制程的15%系统改善的对策*通常用来减低普通原因造成的变异*几乎总是需要管理者的行动来加以矫正*一般可以改善制程的85%,偶波与异波都是产质量量的波动,如何能发现异波的到来呢?经验与理论分析表明,当生产过程中只存在偶波时,产质量量将形成某种典型分布。如果除去偶波外还有异波,则产质量量的分布必将偏离原来的典型分布。因此,根据典型分布是否偏离就能判断异波,即异因是否发生,而典型分布的偏离可由控制图检出。例如在车制螺丝的时,由于发生了车刀磨损的异因,螺丝直径的分布偏离了原来的正态分布而向上移动,于是点子超出上控制界的概率大为增加,从而点子频频出界,表明存在异波。控制图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893SPC统计制程控制 理论培训教材 03893 SPC 统计 程控 理论 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