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ppt
《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商品学与道地药材,中药公司总经理助理 兼 金贵公司董事长徐智斌,导 论,中药是特殊商品,国家及有关商品标准中规定使用的中药均为商品中药。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的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科学。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药物,广义的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复方及其制剂。中药商品是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中药商品分类,一、药材和饮片分类(一)古代分类法1、按饮片的的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2、按中药的来源和自然属性分类(二)现代分类法1、按来源和用药部位分类。这种方法便于对中药商品的鉴定、经营管理和贸易。2、按药材基原(原植物、原动
2、物或矿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分类。这种方法便于中药的品种鉴定,也利于根据植物、动物的亲缘关系去开发和研制新药。3、按中药(饮片)的性味或功效分类。这种方法便于临床应用。4、按中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这种方法便于研究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中药作为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1、早在周礼就记载了商品中药的草、木、虫、石、谷“五药”。2、西汉时代,在我国南北商品的交换中,中药商品已经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中药商业已经形成了固定和行业。3、两晋、隋唐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中药已经流传到国外,同时也有部分药材进口,商业生产已到达相当规模。4、宋代,由于发明了印刷术,中药知识的传播和中
3、药商业日见昌盛。出现官营和民营两种交易场所,有批发、零售之分,有“生药”和“熟药”之分。5、南宋时期,杭州出现了正式牌号的民营药铺20余家,并有生药铺、熟药铺及“川、广生药市”之分,有了经营道地药材的批发商业。,中药商业的起源与发展,6、明清时代,中药商业出现了区域性、垄断性的药品经营组织“十三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全国性的中药集散地,例如河北祁州(安国)、河南百泉、江西樟树、安徽亳州等地。随着海上航道的开通,我国与东南亚以及欧美的中药贸易也日趋频繁。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商业机构和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中药商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药商业的起源与发展(续),中药商
4、业企业的种类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将其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一)中药批发企业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它从生产单位或其他部门购进、调拨药品、批量供给零售企业、医疗单位、下一级批发企业、或供应生产企业作为生产的原料。(二)中药零售企业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销售对象是销售者。,中药商业企业,中药商品经营活动的特点是必须持有商业药品经营许可证、产销关系密切,供方稳定,供应及时,主要对象是医疗单位和下级批发站,要有一定的仓储条件和储备能力。要有经营技术性强、懂商业经营知识的的执业药师。严禁经营假劣药品。,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
5、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4个主要环节。其中购与销在流通中起主导作用,运与储是购销的辅助条件。,中药商品流通环节与管理,一、采购采购是中药商品流通的起点,也是组织中药货源的手段。采购必须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坚持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价格同时并重的原则,做到按需进货,择优选购。二、运输运输时商品流通环节之间必须经过的移动过程。需要按照“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运输原则。三、储存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安全储存、科学养护、降低损耗、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四、销售销售是商品流通的终点,药品只有售出后其价值才能实现。,中药商业的市场竞争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突出表现在市场营销
6、方面的竞争,其竞争范围主要有:(一)销售品种的竞争(二)商品质量的竞争(三)商品价格的竞争(四)时间的竞争(五)服务的竞争此外,还有广告竞争、技术竞争等多种方式。,中药商业的竞争,中药商业竞争的策略是一个企业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的集中概括。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成功的商业竞争在于营销。(一)营销的基本原则(二)营销方法(三)有效公关(四)树立品牌,中药商业的竞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四、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五、医疗用毒药、限制性剧毒药管理规定,中药经营管理法规,一、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我国现行的中药质
7、量标准主要依据国家药品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国药典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药材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4、七十六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调往外省销售使用的中药必须经调入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否则,外省可按假药论处。,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二、药材商品规格与等级的制定药材商品规格标准通常按下列方法制定:即根据产地、采收时间、生长期、加工方法和药用部位的不同等来划分。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品名、来源(学名)、干鲜品、药用部位、商品特征、品质要求非药用部位的去留程度等、药材等级,是指同种规格或同一品名的药材按加工部位形状、色泽、大小、重量等性质要求、制
8、定若干标准。通常以质量最优者为一等品,最次者为末等。统货是对既无规格也无等级的药材的通称。在商品药材中,对品质基本一致或部分经济价值低、优劣差异不大,不影响生产加工者,均列为“统货”。,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中药商品的包装主要是指盛装和保护商品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常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类。运输包转也加“大包装”或“外包装”,销售包装也叫“小包装”或“内包装”。一、包装要求对中药商品的包装一般均应符合下列6项基本要求:1、牢固安全 2、大小和体积适度3、外形合理 4、用料经济5、整齐美观 6、标志齐全,中药商品的包装,药材资源及道地药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条件优越,许多药材种植历
9、史悠久。形成众多的道地药材产区。所谓“道地”是来自民众的通俗语言,是广泛使用而后得出的总体药材质量控制的一种古老办法,是一种古代药材标准化的概念。道地药材的总体特性,即民族性、地域性和科学性。道地药材的川广云贵,南北浙怀等习惯,但历史上受集散地影响,道地名称与实际产地不符者,同以产地为准。,概 述,每一种药的产地有以下2种情况:1、一药一道地者,如秦归、川连。2、一药多道地者,以一处为主,如川麦冬与杭麦冬;杭白芍与川白芍;亳菊、杭菊、怀菊、川菊与福白菊等。许多药材的道地有历史的变迁,有各地自我评价的相对性。同一物种的不同入药部位(如莲子与莲藕;天花粉和瓜蒌)有不同的道地者,作同条记述,可以说明
10、物种在不同环境下,所生产的有用部位的质量是不同的。,概 述,道地品种的记述,以中医临床为准,如川贝、浙贝、伊贝等,本草统称为贝母,但中医临床已分用很久,且地理分布一东一西一北;而红芪和黄芪为豆科不同属产来源的中药材,但中医临床上未区分二者的功效。一药一源者,如当归,按常规记述;一药多源者,原则上按产量、质量择优记述其一,以反映道地药材在程度上的差异。,每种道地药材按以下各项进行描述:别名:主要记载与正名不一致的处方或道地常用名称。道地沿革:以主要本草文献上记载有道地优劣的文字为依据,按年代先后进行摘引。中药形态栽培要点:先写野生或栽培的小环境或小气候条件,已累积有气象资料的道地药材,以一地为例
11、。采收加工:主要记载采收期和加工方法。药材特征:指出药用部位后按形色、气味、显微、层、高效液相等把药材的质和量特征资料尽可能突出出来。化学成分:先写药用部位,并突出与药效和质量评价有关的成分。药理作用:以给药途径归纳各项作用,并尽可能按与下述性味盗用联系的密切程度来记述。性味效用:包括性味功能和临床应用的内容。效用部分把病症和以该药为主或为名的方剂联系越来,古方只给出方名和出处,验方写出组成和用量,性味之间不加标点,如辛温等。,概 述,中药界中的道地药材,中药界中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概念,所谓“道地药材”是指药材货真质优的意思,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道地药材”作
12、为专有名词正式见于本草品汇精要(1505),每种药物项下专列“道地”条目。此后,汤显祖所著牡丹亭调药(1598)中有“好道地药材”一说。从道地药材吸收为文艺语言,可见“道地”的概念在当时已相当普及并深得群众赞誉。汉唐时期已用“道”来划分行政区域,但本草著作中仍称“土地”、“州土”、“郡县”,以某处“为良”,“为佳”,“为胜”,未见与“道地药材”联系起来的想法。,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道地药材的含义本草中对州土产药材质量优劣的科学解释综合起来有以下5个方面:(一)同种异地(二)中医药理论指导(三)外来药物变成道地货(四)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五)异种异质,(一)同种异地同一物种产地不同,质
13、量有明显差异,如当归、地黄、天麻、人参、杜仲、五灵脂等,同是麦角菌科虫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便形成虫草;寄生在蚱蝉幼虫上,便形成蝉花。二者药性、药效截然不同,广义上讲,蝙蝠蛾、蚱蝉幼虫可看成虫草菌的天然“培养基”,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药性和药效。(二)中医药理论指导同一物种在国内外均有分布,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有独特的高效;而在其他民族的传统药物体系中不入药或仅作为单验方。草药在民间使用者,如葛根、蒲黄、泽泻、香附、青蒿等(见表1)。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资源,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草”与“宝”(药)的分别亦
14、在于此。,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表1 中外同种植物的药用比较举例,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三)外来药物变成道地货有些药物原产国外,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过程中被传入我国,发展了医药用途,成为常用中药,如红花、木香、冰片等均在国内成功地引种或找到新的资源。但其前提是有中医临床较长期的疗效考察。(四)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如神曲、青黛之类的加工产品,是与吃穿用相关的“道地药材”,此处“道地”主要是工艺技术上的讲究。,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五)异种异质 由于分类知识和水平的局限,某些本草上所论道地与非道地,所指物种并不同一,所谓“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实为芸香科柑橘属和枸橘属两种
15、不同植物。又如五味子,明代始有南北之分,所谓“入补药者用北产者良”,当指辽五味(北五味),而“南产者色红”则系华中五味子(南五味)之果实。此种情况现代一般不作为道地药材来看待,而是作为就地取材,扩大资源来考虑。只要其药性,盗用与正品无大的出入即可。这里还应当明确,分布、产地和道地之间的区别。动物、植物、矿物的分布是一回事,能否形成有采制价值的道地产品又是另一回事。,道地药材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道地药材区域,二、中国道地药材的拟分区划:1、东部季风区:沿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以东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7.6%,总人口的93%,水热配合好,气候适宜,属森林土壤群系。“四大
16、怀药”、“浙八味”、关药、秦药、北药、南药均集中于此区,是中药道地药材的分布中心。,道地药材区域,(1)兴安区(2)长白区(3)长城区燕山太行区嵩山伏牛区泰山区(4)秦岭区(5)长江中下游区大巴山神农架区洞庭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6)南岭区海南区滇南区亚东区阿里山区(7)沿海大陆架区(海药区)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道地药材区域,2、西北干旱区:沿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以西、以北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9.8%。年日照时数为26003400小时,年降水量普遍低于250mm,一半地区不足100mm。此区盛产以“西”闻名的道地药材,如甘草、大黄、枸杞、防风、牛黄等。(1)阴山区(2)鄂尔多斯区
17、(3)河套贺兰山区(4)祁连山区(5)天山区(6)昆仑山区,道地药材区域,3、青藏高原区:在一、二区之间的高原地带。占全国总面积的22.6%,总人口的0.7%,水分充足,但温度较低,限制了水资源作用的发挥,属高山土壤群系。该区为虫草、川贝、雅连、姜活、大黄、胡黄连的生产地。(1)横断山区(川西、藏东、滇西北)岷山区峨嵋区玉龙区(2)唐古拉山区(3)喜马拉雅山区,道地药材区域,各地道地药材介绍,川药,四川省面积为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9%,地形地貌复杂,未受到第四纪大冰川的侵袭,生态环境和气候多样,药材资源极为丰富,著名的道地药材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带性分布,如高山虫草、川贝母、麝
18、;岷江流域的姜和郁金,以及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灌县的川芎,石柱的黄连,遂宁的白芷,中江的白芍,合川的使君子、补骨脂,汉源的花椒、川牛膝等在国内外均负盛名。,1、川芎:以四川灌县所产为佳。头年种子“苓子”,次年5月即可采挖,除净茎叶及须根,洗净,阴干(日晒色泽不佳)或烘干(温度要低,时间要短),撞去须根。也可趁鲜切片,阴干至透,密封包装,以根茎入药,清香味苦,有麻舌感。根茎含挥发油约1%,主要成分为蛇床内酯、川芎嗪、川芎酸等。辛温。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川药,2、川贝母:别名松贝、炉贝、青贝、岷贝、贝母。百合科植物川贝母鳞茎,野生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生长于2-3年的川贝母于7-8月,择
19、晴天挖起鳞茎,洗净,用矾水擦去外皮,晒干或用木炭烘焙至干。每50公斤或用生石灰10公斤加清水拌糊,泡12小时,洗净,再用石灰粉滚一层,晒干或烘干,火候掌握不好会出现“僵子”或松泡。气微,味微甜而苦,含多种生物碱,如川贝素等,性苦甘微寒,润肺散结,止咳化痰。,川药,3、附子与川乌:别名有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乌头、川草乌。为毛苠科植物乌头的根茎,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个连生,直径达50厘米,野生者瘦小,栽培品肥大。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全国大部分省都产。开花前挖取子根,除去泥土及须根,称为泥附子,可加工成:,川药,(1)盐附子:选取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盐卤和食盐的混合液(泥巴)中
20、,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处长晾晒时间,直到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2)黑顺片:选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水液中数日后,加热煮至透心,捞出漂洗,切成约5mm厚的薄片,加红糖及菜油制成调色剂,使染成浓菜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口尝无辣感时,烘至半干后晒干。(3)白附片:加工方法同黑顺片,只是不加调色剂,晒至半干后以硫黄熏白,再晒干。块根含生物碱和乌头多糖。气味辛甘、大热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寒祛风湿,止痛等。,川药,4、黄连:别名川连、味连、雅连、云连。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5年生常绿草本,叶全部茎生。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高山地区野生连一般第5年收,低山地区
21、于第4年收;栽培连4-6年后的秋末冬初采挖,除去地上部及泥土,晒1-2天后,在特制的烘灶中低温烘干,要勤翻动,干后及时入特制槽笼内“打槽”,撞去须根和杂物,筛出的须根及残余叶柄,称为“桩口”,亦可出售。味极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川药,黄连,川药,5、石菖蒲:别名为九节菖蒲,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全国大部分省区产,以四川、浙江的产量大、质优。秋季挖出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B-细辛醚。辛苦温,醒神益智,开窍豁痰。用于神志昏乱,健忘耳鸣;胸腹胀闷,湿滞疼痛;赤白带下。,川药,6、川牛膝:别名甜牛膝。以四川天全、洪雅所产者最佳。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根,多年生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商品学 道地 药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