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治疗陈柯萍.ppt
《心房颤动的治疗陈柯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房颤动的治疗陈柯萍.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柯萍,一、背景患病率,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正常人群的0.15%1.0%影响患病率的因素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的0.3%6080岁的5%9%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而 增多,未来50年房颤的估计人数,房颤是一种新的流行病在发达国家占总人口的11.5(J Intern Med,2001)在美国,至2050年,房颤的估计人数Atrial 研究提示未来50年房颤将增至560万(2.5倍)Mayo Clinic基于19802000年在Olmsted地区的房颤增长情况。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至2050年将达1590万(是2000年的3
2、倍)由于无症状性房颤的存在,上述数据仅是保守估计,未来50年房颤的估计人数,一、背景危害性,常伴随的临床症状: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和疲乏等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成倍增加死亡率,二、房颤的分类,欧洲心血管病学会(ESC)和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心律失常工作组联合起草了国际统一的房颤命名和分类标准,建议采用临床分类方法:初发房颤(initial event)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国际统一的房颤命名和分类,房颤的临床分类
3、法,房颤的分类(时间),第一次,复发,持续性,电药转复,永久性,窦律,自动转复,阵发性,不能转复,复发,窦性心律,房颤,房颤治疗的策略,心率控制,节律控制,预防血栓栓塞,心率控制 vs 节律控制,理论上节律控制应优于心室率控制临床试验AFFIRM,RACE,PIAF和STAF等研究表明,节律控制在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方面并不优于心室率控制,AFFIRM(4060 pts)rate vs rhythm control,AFFIRM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2,347:1825-33,两组死亡率没有明显区别,但维持窦律组死亡率有增加趋势维持窦律组住院率高于控制心室率
4、组生活质量两组没有区别考虑到死亡率和住院率及费用,控制心室率组可能更有优势本研究是在老年病人中进行的,该结果是否适合年轻人尚不清楚,AFFIRM(4060 pts)rate vs rhythm control,AFFIRM和其他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的试验结论不足以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充分的证据。,心率控制,优点消除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心输血量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耐量预防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相对简单、便捷适合于老年、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占房颤患者的6070),不足房颤心律不适合年轻患者症状明显的患者新近发生的房颤合并心衰的患者,节律控制,优点恢复正常窦性心律预防心衰减少血栓栓塞,不足住院次
5、数增加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局限有效性不足:无反应和耐药药物的副作用其它非药物治疗的局限导管消融成功率?外科手术治疗适合人群有限,症状较轻的老年房颤患者,包括合并高血压和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室率控制治疗是合理的治疗手段年青患者,特别是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节律控制可能是较好的初始治疗方案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心率控制 vs 节律控制,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心室率控制,I类持续或永久性AF,可应用受体阻滞剂或N-DHP-CCBs,将心室率控制到目标范围(B)无旁道患者,紧急状态下静脉使用受体阻滞剂或N-DHP-CCB 减慢心室率,低血压、心衰
6、时要慎用(B)合并心衰的患者,无旁道者建议静注给予洋地黄或胺碘酮(B)地高辛口服,控制静息状态的心率和心衰病人、左室功能障碍的房颤患者的心率(C),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心室率控制,IIa类地高辛加用受体阻滞剂或N-DHP-CCB控制静息和运动时 心率,药物选择应个体化,避免心率过慢(B)药物控制不满意,采取房室结或旁道消融(B)静脉胺碘酮控制心率,用于其他方法无效或有禁忌症者(B)AF伴经旁路前传患者,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不必行直流电复律,静注普酰胺或依布利特转成窦律(B),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房颤复律药物,I类氟卡胺、多非立特、普罗帕酮、依布立特推
7、荐用于房颤的药物转复(A)IIa胺碘酮是药物转复的合理选择(A)单次剂量的普罗帕酮或氟卡胺能安全终止院外的持续性房颤,这些患者至少一次在院内证明上述药物是安全的,而且没有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不全、束支阻滞、QT延长、Brugada综合征或结构性心脏病(C)当认为不必要马上恢复窦性心律时,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患者可用胺碘酮进行门诊治疗(C),AF7天复律推荐药物(ACC/AHA/ESC 2006),AF7天复律推荐药物(ACC/AHA/ESC 2006),药物复律 VS 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与直流电复律各有优缺点药物复律比双向电击复律效果差,且可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或其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直流电复律较药
8、物转复成功率高,缺点是患者需在镇静或麻醉状态下施行直流电复律后必须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治疗,I 类有心肌缺血、低血压、心绞痛或心衰的房颤患者在口服药物不能快速控制心室率时,应立即行R波同步直流电复律(C级)预激合并房颤患者发生明显心动过速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应立即行直流电复律(B级)无血流动力学紊乱但不能耐受房颤症状的患者应予复律(C级),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房颤复律直流电,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维持窦性心律,I类治疗可逆性原因(A)IIa类药物用于维持窦律和预防心动过速性心肌病(C)孤立性AF,可用氟卡尼、心律平(B)无心脏病者或心脏微有异常,只要未
9、校正QT460ms,血电解质正常,既往无III类药物相关促心律失常,可用索他洛尔(C)对于左房不大或轻微扩大的、有症状患者,可行导管消融预防房颤复发(C),房颤治疗的策略,心率控制,节律控制,预防血栓栓塞,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是窦律的 5倍全美发生的脑卒中15-20%与房颤有关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机会4.96.9%,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房颤人群死亡率加倍(与血栓有关),背景房颤与血栓栓塞的关系,华发林抗凝荟萃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下降2/3 病死率下降1/3 复合终点事件下降1/2(脑卒中、周围动脉栓塞、死亡),由此确立了华发林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AFASAK、SPA
10、F、BAATAF、SPINAF、CAFA),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复律前后抗凝I类,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48h,华法林(INR2.0-3.0),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W),药物或电转复为窦律后,负荷静推肝素持续输注(ACT至正常对照1.52倍),华法林(INR2.0-3.0),电转复,(4W),房颤持续时间48h,电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48h,华法林(INR2.0-3.0),(3W),药物或电转复为窦律后,负荷静推肝素持续输注(ACT至正常对照1.52倍),华法林(INR2.0-3.0),药物或电转复,(4W),房颤持续时间48h,复律前后是否抗凝?根据
11、血栓栓塞危险程度,食道超声,左房无血栓,左房有血栓,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复律前后抗凝IIa类,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 预防血栓栓塞,类除孤立性房颤或有禁忌症的患者,所有房颤患者均应行抗血栓治疗,预防血栓栓塞(A)应根据患者发生脑卒中与出血的绝对危险性、个体相对危险性和实际获益,选择抗血栓药(A)除非有禁忌症,非机械性心脏瓣膜的卒中高危患者,应当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INR目标值为2.03.0。房颤患者卒中高危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栓栓塞病史(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体循环栓塞)和风湿性二尖瓣狭窄(B),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 预防血栓栓
12、塞,类具有多个中度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这些因素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射血分数35%,缩短分数25%)和糖尿病(A)开始治疗时应当至少每周监测一次INR,待结果稳定后,至少每月监测一次(A)低危或口服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建议应用阿斯匹林 81 325mg/d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A),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 预防血栓栓塞,类有机械性心脏瓣膜的房颤患者,应当根据瓣膜类型而确定抗凝目标值,INR至少为2.5(B)心房扑动患者的抗血栓治疗与房颤患者相同(C),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 预防血栓栓塞,2006 ACC/
13、AHA/ESC 房颤指南要点房颤评估,评估房颤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房颤的类型和持续时间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伴随的心血管疾病年龄其他疾病短期和长期的治疗目标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策略,房颤的治疗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持续数周有症状的房颤患者抗凝及控制心室率长期治疗目标为转复成窦性心律心率控制不能明显缓解症状恢复窦性心律将是该患者明确的长期治疗目标房颤导致血压下降或使心力衰竭恶化恢复并维持窦律将是该患者短期和长期治疗目标,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要点房颤治疗选择,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要点药物治疗,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控制室率的有效药物地高辛能有效的控制静息时
14、的室率,可用于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和静息生活方式的房颤患者。但单用洋地黄类药物不推荐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室率控制。当其他药物无效或有禁忌证时,静脉应用胺碘酮有助于室率的控制。室率控制的目标是静息时6080次/分,中等程度活动时为90115次/分。,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要点药物治疗,氟卡尼、多非利特、普罗帕酮和伊布利特是药物转复房颤的I类推荐。胺碘酮和单次口服较大剂量的普罗帕酮或氟卡尼(pill-in-the-pocket)是药物转复的IIa类推荐。地高辛和索他洛尔在房颤转复时可能有害,不建议应用,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要点抗凝治疗和危险评估,根据脑卒
15、中的危险来决定是否采用抗凝策略除非为孤立性房颤或存在禁忌证,所有房颤患者,包括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均应进行抗凝治疗有任何一种高危因素和2种中度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选择华法林抗凝。1个中度危险因素或1种未证实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选择阿司匹林(81325mg)或华法林低危患者,推荐81325mg的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要点导管消融的地位,节律控制药物仍旧是一线治疗,左房消融为二线治疗,特别适用于有症状的孤立性房颤患者。需要维持窦性心律的、症状严重的年轻房颤患者,消融治疗优于多年的药物治疗 心率控制药物也是需要室率控制患者的首要选择。消融房室结并植入起搏
16、器虽然能够明显改善症状,但长期右室起搏有可能带来不良的影响。,2007 HRS/EHRS/ECAS关于导管消融的专家共识,房颤导管消融适应证症状性房颤,至少对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无效或不能耐受 少数情况下,房颤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是合适的选择性有症状的伴心力衰竭和/或射血分数减低患者存在左房血栓是AF导管消融禁忌症,目前治疗房扑和房颤药物的不足,药物的有效性基于心电图终点(主要是AF/AFL 的复发和频率的控制)没有证据表现能改善预后药物的安全性氟卡胺:猝死索他洛尔:尖端扭转性室速胺碘酮:甲状腺毒性、肺纤维化,治疗房颤的新药,III类药物:伊布利特、多非利特和 决奈达隆只有伊布利
17、特和多非利特在临床应用伊布利特只能用于心律转复(TDP)指南推荐多非利特能用于心律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但中国没有此药决奈达隆是非常有希望的药物,决奈达隆的特点,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相似,但不含碘(没有甲状腺毒性),Dronedarone(MW=593),O,O,O,N,(CH2)3,C4H9,C4H9,C4H9,CH3SO2NH,决奈达隆:多通道阻滞剂,Kathofer S,et al.Cardiovasc Drug Rev 2005;23:217-30 Wegener FT,et al.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6;17 Suppl 2:S17-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房 颤动 治疗 陈柯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