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纯度室内测定.ppt
《品种纯度室内测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种纯度室内测定.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的室内测定,第一节 品种纯度室内测定概述,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是保证良种优良性状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正确评定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检验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经营贸易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章主要介绍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的含义及室内常用的测定方法。,一、品种纯度的含义品种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件描述(description)是否相符。如果品种真实性有问题,品种纯度检验就毫无意义了。品种纯度是指品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或株、穗数)占供检验本作物样品数的百分率表示。,二、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分类 依据检验
2、对象不同:种子纯度测定、幼苗纯度测定、植株纯度测定;根据检验场所不同:田间纯度检验、室内纯度检验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根据原理不同:形态鉴定、物理化学法鉴定、生理生化法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细胞学方法鉴定;根据检验方法的原理分类是品种纯度检验中较为公认的分类体系.,第一大类形态鉴定,又分为籽粒形态测定、种苗形态测定和植株形态测定。,籽粒形态测定根据种子形状、大小、色泽、质地、表面的光与毛以及种子外表各部位的特征来加以鉴别,以区分本品种与异品种。该法简单、经济、快速,但准确性较差,且随着现代育种科学的发展,不同品种间种子外观形态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靠区别种子形态上的差异来鉴定种子纯度也变得越来
3、越困难。,种苗形态测定适合于幼苗形态性状丰富的作物,如十字花科、豆科等双子叶植物,比如油菜的子叶形状(心脏形、肾脏形、叉形)、大豆苗期的胚轴色(绿色、浅紫色、深紫色)和叶形(卵圆形、披针形、三角形、圆形)等。种苗测定需要的时间一般在730天,因苗期所依据的性状有限,所以测定结果不太准确。,植株形态测定是在成株期依据株形、株高、叶片数、叶色、叶片宽窄、花药颜色等主要特征鉴定纯度,依据的性状较多,测定结果较准确,这是目前最为通用的且比较可靠的方法。田间纯度检验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都属于植株形态测定,但此法所需时间较长,当年所生产的种子要等下一个生长季节或异地鉴定才能得到结果,往往丧失商机,且费工占地
4、。,第二大类物理化学法鉴定,又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如荧光鉴定法(fluorescence test)等,这些方法区别品种的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品种纯度准确测定的要求。化学方法(chemical method)主要依据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颜色的差异区分不同品种,如苯酚染色法(phenol test)等。同物理法一样,化学方法区别品种的种类较少,也难以对品种纯度准确测定。但这类方法测定速度快,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大类方法生理生化方法,是利用生理生化反应和生理生化技术进行品种纯度测定。,这类方法中包括的技术较多,以生理生化反应为基础的有愈伤木酚染色法,光周期反应鉴定法,除草剂敏感性
5、鉴定法等。这些方法鉴别品种的能力较低,因此,测定结果不太准确。以生理生化技术为基础的方法有电泳法鉴定,色谱法鉴定,免疫技术鉴定等。,色谱法技术含量较高,免疫技术需要大量技术开发研究,目前两者难以在生产实际广泛应用。电泳法相对技术较为简单,依据蛋白质或同工酶电泳,可以相对较准确地测定品种纯度,是目前品种纯度测定中较为快速准确的方法。,第四大类细胞学方法鉴定细胞学方法主要依据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变异、染色体带型差异以及细胞形态的差异区分种及品种,在品种纯度测定中应用价值不大。,第五大类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种类非常多,它是在DNA和RNA等分子水平上鉴别不同品种。,目前在品种检测中最常用的分子
6、技术主要有RAPD技术,SSR技术,AFLP技术以及RFLP技术。分子技术在品种纯度测定和品种DNA指纹的制作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三、室内纯度测定的基本程序室内纯度测定的基本程序:从送验样品中随机数取(分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测定异品种种子数或杂株数,再计算样品纯度。品种纯度测定的送验样品的最小重量应符合表16-1的规定。样品纯度按下列公式计算:,表16-1 品种纯度测定的送验样品重量,有时需要将测定结果与规定值比较。测定的结果(x)是否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值或合同、标签值(a)要求可利用表16-2判别,如果a-x容许差距,则说明不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值或合同、标签值要求。表中的容许差距,可以
7、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为容许差距;p为标准或合同或标签值;q为100p;n为样品的粒数或株数。,表16-2 品种纯度的容许差距(5%显著水平的一尾测定)P225,第二节 品种纯度的形态测定,品种纯度的形态测定是检验人员借助放大镜、解剖镜等工具,依据某一作物品种不同于其他品种的特定的外观形态特征来进行鉴定的方法。是纯度测定中最基本的方法,又可分为籽粒形态测定、种苗形态测定和植株形态测定。因其依据的形态性状的多少、差异大小和可靠性,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一、籽粒形态测定籽粒形态测定特别适合于籽粒形态性状丰富、籽粒较大的作物。在测定时特别应注意因环境影响易引起变异的籽粒性状,同时该方法易受
8、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一技术可以与计算机识别相结合对品种真实性和纯度进行快速测定,消除主观影响。,(一)测定方法,按照ISTA和GB/T3543规程,随即从送验样品中数取400粒种子,鉴定时需设重复,每个重复不超过100粒种子。根据种子的形态特征,逐粒观察,必须备有标准样品或鉴定图片和有关资料。,(二)测定所依据的形状,玉米种子根据粒型(马齿形、半马齿形、硬粒型)、粒色(白色、黄色、红色、紫色)深浅、粒顶部形状、顶部颜色及粉质多少、胚的大小、形状、胚部皱褶的有无、多少、花丝遗迹的位置与明显程度、稃色(白色、浅红、紫红)深浅、籽粒上棱角的有无及明显程度等进行区别。,区分杂粒时可以根据粒形和稃色。稃色
9、呈红色的有正交掖单2号、沈单7号、丹玉13号、鲁原单14号、鲁玉14号、鲁单50号;稃色呈白色的有反交掖单2号,掖单4号、12号、13号、19号、22号,鲁玉10号、16号,西玉3号等。区分自交粒时主要依据的是粒色和籽粒顶部颜色。一般粒色与顶部颜色为深色的母本粒色与顶部颜色为浅色父本的杂交种籽粒和顶部颜色变浅。例如:掖单2号、4号,鲁玉10号、16号,鲁原单14号等。母深色父浅色的杂交种颜色变浅。例如:烟单15号,掖单12号、13号、22号,反交掖单2号,西玉3号等。有的品种父母本籽粒顶部颜色都呈浅色或都呈深色,较难区分,例如农大60号、农大65号、中单2号、丹玉13号等。除粒色和顶部颜色外,
10、杂交种的粒形、稃色、棱角、花丝遗迹、胚部性状等均由母本基因控制与自交粒,没有区别。,小麦种子根据粒色(白、红)深浅、粒形(短柱形、卵 圆形、椭圆形、线形)、质地(粉质、角质)、种子背部性状(宽窄、光滑与否)、腹沟(宽窄、深浅)、茸毛(长短、多少)、胚的大小、突出与否、籽粒横切面的模式、籽粒的大小等性状。,大豆种子可根据种子 大小、形状(球形、扁球形、扁椭球形等)、颜色(黄、青、红、褐、黑)深浅、光泽、脐色(黄、青、浅褐、褐、深褐、黑色)、脐形状(圆、椭圆、倒卵圆、肾脏形)等性状。,棉花可用分梳法测定 棉纤维的长度,计算 纤维整齐度。纤维整 齐度用纤维平均长度2mm以内的棉籽数占总粒数的百分率表
11、示。此外棉花还可用杂籽百分率表示。,操作方法:1、分梳法 取样:每品种取每瓢中部籽粒1粒,共取10-20粒;分梳:以种子的脊为中线,向左右分开棉纤维,梳成碟形,先用稀齿梳通,再用密齿梳,尽量避免梳落纤维;贴板:梳齐梳平后,轻轻拉住纤维两端,紧贴在黑绒板上(籽粒尖端向下);测量:用尺子在纤维两端多数纤维的终点向内移半个种子宽度处刻划一印,以此为界,量两边共有长度(mm),用2除之即得其长度。计算平均值。2、手扯测量法,二、生长箱测定生长箱测定可用于幼苗和植株形态测定。该方法可保证全部幼苗和植株都生长在同样的条件下,其品种形态特征的差异是遗传基础的表达。,生长箱测定,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给
12、予幼苗加速生长发育的条件,可以鉴定如田间植株一样的许多性状,而大大缩短测定时间。第二种方法,将种子或植株种植在特殊逆境条件下,可对品种进行逆境反应差异的鉴定。,幼苗和植株鉴定 关于幼苗和植株性状的鉴定方法列于表16-4。(1)玉米、高粱 可在出苗后第14天进行玉米、高粱幼苗芽鞘和顶端颜色鉴定。芽鞘颜色可分为紫红色或绿色。顶端颜色可能有4种类型:深紫色(在茎和叶的近轴和远轴表面全深紫色)、中等紫色(紫包茎,近轴叶表面几乎深紫色,但远轴叶表面为黄棕色)、浅紫色(幼苗在茎和叶边缘有局部紫色,主要为绿色)和绿色(幼苗完全绿色)。如利用比建议较低的光照强度,也可能用于区分品种,以及鉴定异型株。,(2)大
13、麦 播种10天至2周可以鉴定胚轴或叶鞘花青苷。播种3-4周可以鉴定品种间的胚轴长度和株高差异。播种4-6周,大麦品种可以记录抽穗(春大麦)或不抽穗(冬大麦)。春性品种还可以评定穗上的芒颜色(红或绿)和其它性状。这些观察可作为品种分类,也可作为鉴定异型株。(3)小麦 小麦幼苗的芽鞘和茎色的鉴定,可在播后大约第7天进行。其颜色可分为紫色和绿色。抽穗情况的记载可在出苗后30天左右进行。抽穗情况可分为正在抽穗(春小麦)、未抽穗(冬小麦)。该法可用于区分品种,及检出异型株。,(4)十字花科 在子叶期根据子叶大小、形状、颜色等性状鉴别。第一真叶期根据第一直叶形状、大小、颜色、茸毛多少、长短、叶脉宽窄及颜色
14、、叶缘特性等鉴别。将种子播于砂盘内,粒距1cm,2025培养。发芽7天后鉴定子叶性状,1520天鉴定真叶性状。(5)莴苣 可以根据幼苗的下胚轴颜色(粉红色或绿色)、第一叶叶色(红、粉红、浅绿或深绿)、叶缘(深裂、全缘或浅裂)、叶卷曲(似管形或展开)、子叶形状(宽或窄)等性状进行鉴定。鉴定时期为播种后三周或三至四叶期。该法可用于栽培品种分类和鉴定异型株。,(6)菜豆 菜豆品种的植株可依据花色(紫色、白色花)和从播种至开花的天数进行鉴定。从播种至开花大约需46周鉴定。该法可用于区分栽培品种和检出异型株。(7)燕麦 可在播后第1014天对燕麦幼苗的芽鞘和叶鞘颜色(红色或绿色)和叶鞘茸毛进行鉴定。其幼
15、苗可按茸毛有无,光滑或混合(有些幼苗光滑,而有些有茸毛)进行分类。该记载可在播后30天进行。燕麦植株也可进行抽穗(春燕麦品种)或不抽穗(冬燕麦品种)检查。该检查可用于区分栽培品种,并附带检出异型株。,(8)洋葱 出苗后几天,在砂上长出的部分可评定为红叶或绿叶。播种后四周,检查是否形成球茎,记录从播种至球茎形成的时间。在球茎形成时记录株高和球茎(而葱不形成球茎)。播种后12周,在容器中生长的植株至少17 cm,检查球茎的形状和颜色、叶姿和叶蜡。该法可用于栽培品种分类和鉴定异型株。,(9)大豆 大豆幼苗花青素鉴定,可在播后第1014天进行。如果幼苗是培育在原来说明的条件下,则可能观察到4种苗色:绿
16、色(仅有绿色素)、赤褐色(下胚轴下部有赤褐色素)、淡紫色(下胚轴紫色,上胚轴绿色)和深紫色(上胚轴和下胚轴均为紫色)。同时在播后第21天,待3片小叶完全展开时,可进行上面一片小叶背面茸毛角度的鉴定。小叶茸毛角度可分为直角、紧贴、中等;茸毛颜色可分为黄褐色、灰色;小叶形状可分为卵形(长宽比少于1.6)、尖形(长宽比大于2)。该法适用于区分品种和检出异型株。,第三节 品种纯度的快速测定,在品种纯度的测定中通常把物理法鉴定、化学法鉴定等在短时间内测定品种纯度的方法归为快速测定方法。本节将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介绍部分快速品种纯度测定方法。,一、苯酚染色法(一)苯酸染色法的机理苯酶染色法已作为IS
17、TA和我国国家标准。苯酚染色法的机理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酶促反应,另一种认为是化学反应。该反应可受Fe+、Cu+等双价离子催化,加速反应进行。Na+离子(NaOH、Na2CO3)对该反应有抑制作用。其反应可用下式表示:,(二)苯酚染色的方法1麦类(1)国际标准法 随机选取适量净种子,放于容器中(烧杯、试管、培养皿),加水在室温下浸泡1824小时。注意:水最好用蒸馏水或优质自来水;高温条件下注意换水或在冰箱里浸泡,以防种子发霉变质。数取浸泡好的种子400粒,每重复100粒。(这里要将损伤粒、虫蛀粒、不完整粒剔除掉)。,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均匀摆放在垫有1%苯酚溶液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腹沟朝下)
18、。室温下小麦保持4小时,燕麦2小时,大麦24小时后即可鉴定染色深浅。小麦观察颖果颜色,大麦、燕麦观察内外稃的颜色,一般染后的颜色可分为不染色、淡褐色、褐色、深褐色、黑色五种,将与基本颜色不同的种子取出作为异品种。,(2)快速法 将小麦种子用1.0%的苯酚浸15分钟,取出放在铺有1%苯酚湿润过的滤纸的培养皿中(腹沟朝下),并盖上贴有同样滤纸的培养皿盖。置3040温箱内,染色0.51小时,观察染色结果,区分本品种与异品种。,注意事项:1、受损伤籽粒不宜作为染色鉴定的样品,因为损伤处不染色,影响鉴定结果。2、有些品种需要延长染色时间,因为有的品种染色结束后,颜色的分组任然很难进行,有中间渐变类型,这
19、时关键要看有无颜色断层。无断层的可延长染色时间,增加观察次数,延时染色结果结合标准时间染色结果。3、有些品种利用标准法染色后,颜色相同无法区别。可采用加速或延缓剂处理后再染色鉴定。对染色很深的种子,用0.3%碳酸钠溶液浸种18小时(室温);对染色很浅的种子利用0.01%硫酸铜溶液浸种18小时,然后置培养皿内染色。,4、配好的苯酚溶液装入棕色溶液瓶,在冰箱中保存,放置时间不超过3个月。经包衣或杀虫剂、杀菌剂处理的种子,视情况延长染色时间。5、苯酚染色是利用蒸气进行的染色反应,并非溶液反应,所以染色时要求相同大小的培养皿,药液加入量要一致,以保证各个重复间苯酚蒸气浓度相同。6、苯蒸气有毒,实验室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种 纯度 室内 测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