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加工.ppt
《小麦加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加工.ppt(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小麦加工,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小麦制粉的方法、原理;熟悉小麦制粉工艺设备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的选定及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小麦粉后处理技术方法;具备粉路设计及科学进行制粉工艺流程组合的能力,小麦制粉工艺主要设备的结构,磨辊参数、筛格、筛网的选配,影响研磨、筛理、清粉工艺效果的因素,学习的重点,第一节 概述,小麦制粉是利用研磨、筛理、清粉等设备,将净麦的皮层与胚乳分离,并把胚乳磨细成粉,或经过配粉等处理,制成各种不同等级和用途的成品小麦粉。制粉过程的关键是如何将胚乳与麦皮、麦胚尽可能完全地分离。,第五章第一节,一、小麦制粉的方法(一)一次粉碎制粉 一次粉碎制粉是一种最简单的制
2、粉方法,小麦经过一道粉碎设备粉碎后,直接进行筛理并制成小麦粉。一次粉碎制粉的出粉率低、小麦粉质量差,适合于磨制全麦粉或工业用小麦粉,不适合制作高等级的食用小麦粉。,第五章第一节一、(一),(二)逐步粉碎制粉现代小麦粉加工企业广泛采用的制粉方法1简化分级制粉(一条龙制粉):将小麦进行研磨后筛出小麦粉,剩下的较大的颗粒混在一起继续进行第二次研磨,这样重复数次,直到获得一定的出粉率,第五章第一节一、(二),我国农村采取这种生产方法的辊式磨粉机或盘式磨粉机,也有用几台磨粉机组成的小型机组,盘式磨粉机,2分级制粉提取麦渣麦心,但不进行清粉的分级制粉方法,第五章第一节一、(二),提取粗粒不经过清粉的制粉原
3、理图,将小麦经过前几道研磨系统研磨后产生的物料分离成麸片、麦渣、麦心和粗粉,然后按照它们的质量和粗细度分别送入各自相应的系统研磨。我国以前广泛采用的“前路出粉法”生产标准粉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小麦粉粒度较粗,能生产高出粉率(85%)的小麦粉,但上等粉的出率较低。,第五章第一节一、(二),第五章第一节一、(二),提取粗粒经过清粉的制粉原理图,提取麦渣、麦心并进行清粉的制粉方法 用于生产高等级小麦粉并具有较高的出粉率。在前几道研磨系统尽可能多地提取麦渣、麦心和粗粉,并将提取出的麦渣、麦心送往清粉机按照颗粒大小和质量进行分级提纯 采用渣磨系统对连皮的麦渣进行轻微剥刮 精选出的纯度高的麦心和粗粉送入心
4、磨系统磨制高等级小麦粉 精选出的质量较次的麦心和粗粉则送往相应的心磨系统磨制质量较低的小麦粉,第五章第一节一、(二),20世纪90年代小麦粉厂中得到广泛采用,二、在制品的分类在制品是指制粉过程中各研磨系统中间物料的总称(一)筛网1金属丝筛网:常由镀锌低碳钢丝、软低碳纲丝和不锈钢钢丝制成。强度大、耐磨性好、不会被虫蛀,经久耐用。没有吸湿性,很容易被水汽与粉粒糊住筛孔,易生锈,筛孔易变形。,第五章第一节二、(一),一般为筛孔较大的筛网,金属丝筛网的规格,以一个汉语拼音字母和一组数字来表示具体型号 字母表示金属丝材料:Z镀锌低碳钢丝筛网 R软低碳钢丝筛网 数字表示每50mm筛网上的筛孔数。Z20:每
5、 50mm上有20个孔的镀锌低碳钢丝筛网;,第五章第一节二、(一),小麦制粉厂习惯用每英寸(1in=0.0254m)筛网长度上的筛孔数表示筛网规格,并以字母W表示金属丝筛网 20W:每英寸筛网长度上有20个筛孔,第五章第一节二、(一),小麦制粉厂常用的镀锌低碳钢丝网规格,小麦制粉厂常用低碳钢丝筛网规格,2非金属丝筛网尼龙筛网:用聚酰胺纤维等合成纤维编织而成,具有孔径均匀、网面平挺、强度高、耐磨性好、不堵孔、不并丝、不变形;但吸湿性差,易受湿、热的影响化纤筛网(J):强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弹性大,筛网张紧后易松弛蚕丝筛网(C):用优质蚕丝编织而成。坚韧而有弹性,有吸湿性,可减少水汽在筛格
6、内的凝结,避免筛孔堵塞;较易磨损,用久后易起毛,价格也较贵。,第五章第一节二、(一),蚕丝与绵纶交织筛网(JC):耐磨性好、强度高、延伸性小、筛孔清晰,绷装后的筛面张紧不松驰,筛孔不变形,经久耐用。非金属丝筛网的筛网编织方法有全绞织(Q)、半绞织(B)和平织(P)三种,第五章第一节二、(一),全交织Q 半绞织B 平织P,字母后数字表示每cm筛网长度上的筛孔数,CB33每 cm筛网长度上有33个筛孔的半绞织蚕丝筛绢。JCQ25每 cm筛网长度上有 25个筛孔的全绞织蚕丝绵纶筛网。旧的表示方法为 GG,表示每一维也纳英寸(相当于1.0375in或0.0264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30GG每一维也纳
7、英寸上有30个孔。XX表示双料筛网,规格用号数表示,10XX10号蚕丝双料筛网,每英寸长度上有109个筛孔。,第五章第一节二、(一),全绞织锦纶筛网型号和规格,半绞织蚕丝筛网型号和规格,(二)在制品的分类1按物料分级要求的分类(1)粗筛:从皮磨磨下的物料中分出麸片的筛面,一般使用金属丝筛网(2)分级筛:将麦渣、麦心按颗粒大小分级的筛面,一般使用细金属丝筛网或非金属丝筛网,第五章第一节二、(二),(3)细筛:指在清粉前分离粗粉的筛面,一般使用细金属丝筛网或非金属丝筛网(4)粉筛:筛出成品小麦粉的筛面,一般采用非金属丝筛网2按粒度大小的分类 按在制品按粒度大小可分为麸片、粗粒(麦渣、麦心)和粗粉(
8、硬粗粉、软粗粉)。,第五章第一节二、(二),麸片连有胚乳的片状皮层,粒度较大,且随着逐道研磨筛分,其胚乳含量将逐道降低。麸屑连有少量胚乳呈碎屑状的皮层,此类物料常混杂在麦渣、麦心之中。麦渣连有皮层的大胚乳颗粒。粗麦心混有皮层的较大胚乳颗粒。细麦心混有少量皮层的较小胚乳颗粒。粗粉较纯净的细小胚乳颗粒,第五章第一节二、(二),一般从前路皮磨中提出一等品质的物料,从前路皮磨、分级筛、清粉机前中段筛下物提取的麦心称作一等品质的麦心,在制品的分类,第五章第一节二、(二),(三)在制品的表示方法 在制粉流程中,物料的粒度常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物料能穿过的筛号,分母表示物料留存的筛号。18W/32W该物料能
9、穿过18W,留存在32W筛面上,属麦渣 编制制粉流程的流量与质量平衡表时,在制品的数量和质量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物料的数量(占1皮的百分比),分母则表示物料的质量(灰分百分比)。1皮分出的麦渣,在平衡表中记为 17.81/1.67,表示麦渣的数量为17.81%,灰分为1.67%。,第五章第一节二、(三),三、小麦制粉的流程图 制粉流程(粉路):将各制粉工序组合起来,对净麦按规定的产品等级标准进行加工的生产工艺流程。粉路图:一种表示制粉流程的示意图,通常用图形符号表示各种设备,再用线条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表示物料的流向,第五章第一节三,(一)粉路图内容1各种设备的数量、规格、技术特性和各系统设备
10、的分配2工艺流程中各种设备间的联系和在制品的流向3各系统所得成品的分类及其检查(二)粉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及代号 粉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应能简单明确地反映设备的特点。一般用该设备最具代表性的剖面或一个投影面的示意图来表示。GB/T12529.3-90规定了粉路图中通常使用的图形符号,第五章第一节三、(一、二),注:各系统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如1B、2M。各道磨分粗细时,分别在系统代号右下角用小写的c、f表示。如2Bc、1MF。不同品种小麦粉,在代号前用阿拉伯数字区别。如1F、2F。设备顺序,在相应代号前用阿拉伯数字区别。如1Br、2 D。,粉路中常用代号,第五章第一节三、(二),1磨粉
11、机:在粉路图中磨粉机用代表磨辊的一对圆圈表示,圆圈中有斜线的表示齿辊(无斜线的表示光辊),第五章第一节二、(三),2800表示该系统有2对800mm长的磨辊Z=4表示齿数,即每cm磨辊圆周长度上有4牙1:10表示磨齿斜度2.5:1表示快辊与慢辊的速比35o/60o表示磨齿齿型FF表示磨辊的排列为锋对锋(钝对钝排列表记为DD),2平筛 平筛的图形符号为长方形,按照筛面的种类将长方形分割成几层,并注明其层数和筛绢型号;该系统占用4仓式平筛的3仓 对高方平筛还可用仓数筛格数表示(如124)520W有五层20W的粗筛,留存20W的为麸片,送往2皮磨,第五章第一节二、(三),穿过20W留存在32W的为麦
12、渣,送往1渣磨或清粉机 穿过32W留60GG的麦心,送入粗心磨 穿过60GG的为细麦心,送入细麦心磨或清粉机 穿过12XX为小麦粉。,第五章第一节二、(三),3清粉机 清粉机的图形符号如图,1台复式(2450mm宽)双层清粉机,用以精选麦渣,上层筛号为26、22、20、18GG,下层筛号为28、24、22、20 GG,前段筛下物送往1心磨,后段筛下物送往1渣磨,筛下物入3皮细磨,第五章第一节二、(三),4刷麸机和打麸机 40W为刷麸机配备的筛号,穿过40W的为刷麸粉,未穿过筛面的为麸皮 打麸机采用1mm花铁筛面,穿过筛孔的为麸粉,(a)刷麸机;(b)打麸机,第五章第一节二、(三),5松粉机及圆
13、筛 心磨系统的物料,如经光辊研磨,则需用松粉机处理,圆筛用圆筒形表示,图中穿过9XX的为小麦粉,留存9XX的为麸屑。,(a)打板松粉机;(b)撞击松粉机;(c)圆筛,第五章第一节二、(三),(三)绘制粉路图的要求 粉路图设计(1)制定出流量平衡表,(2)根据各系统设备的流量指标,推算出各系统所需的磨辊长度、筛理面积、所需设备的台数(3)按照在制品流向的顺序将用符号表示的各设备联系起来,第五章第一节二、(三),要求:1设备及其技术参数必须采用统一的图形或符号2在图形符号的一侧要注明系统名称、设备的规格数量和主要技术参数。磨辊技术特性亦可单独列表说明3各种物料的流向用箭头表示,并在箭头处用文字或代
14、号注明去向4各系统中各道设备的工艺符号,按制粉过程中的大致顺序,在图中自左向右、自上而下进行绘制,第五章第一节二、(三),第二节 研磨,一、研磨的基本方法 研磨的任务是通过研磨设备将麦粒剥开,从麸片上刮下胚乳,并将胚乳磨成具有一定细度的小麦粉,同时还应尽量保持皮层的完整,以保证小麦粉的质量。研磨的基本方法有挤压、剪切和撞击三种。,第五章第二节一,(一)挤压 挤压是通过两个相对的工作面同时对小麦籽粒施加压力,使其破碎的研磨方法。挤压力通过外部的麦皮一直传到位于中心的胚乳,胚乳立即破碎而麦皮却仍然保持相对较完整。,第五章第二节一、(一),使小麦籽粒破坏的挤压力比剪切力要大得多,所以挤压研磨的能耗比
15、较大,(二)剪切 剪切是通过两个相向运动的锋面对小麦籽粒施加剪切力,使其断裂的研磨方法。剪切比挤压更容易使小麦籽粒破碎,所以剪切研磨所消耗的能量较少。小麦籽粒最初受到剪切作用的是麦皮,随着麦皮的破裂,胚乳也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剪切作用。,第五章第二节一、(二),剪切作用能够同时将麦皮和胚乳破碎,从而使小麦粉中混入麸星,降低了小麦粉的加工精度,(三)剥刮 在挤压和剪切力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摩擦力,通过带有特殊磨齿形状并在一定速比下,对小麦籽粒产生擦撕,此即为剥刮。剥刮的作用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持麸皮完整的情况下,尽 可能多地刮下胚乳粒,送入心磨系统或其他系统处理。,第五章第二节一、(三),二、研磨设备研
16、磨的主要设备为辊式磨粉机和撞击机(一)磨粉机分类按磨辊长度不同,分为大、中、小型三种按磨辊的对数,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按磨辊的放置方式,分为平置磨辊和斜置磨辊两种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控制、液压控制、气压控制三种,第五章第二节二、(一),平置磨辊,(二)MDDK型磨粉机MDDK型磨粉机是较新型的复式平置气压控大型磨粉机。它采用磨辊水平排列的方式,保证了喂料的准确性和产量,第五章第二节二、(二),1吸风系统;2集料斗;3可调式刮刀;4轧距调节手柄;5慢辊;6快辊;7物料通道;8喂料辊;9上磨门;10喂料活门;11传感器;12玻璃进料筒;13匀料绞龙;14喂料辊;15磨辊清理刷;A物料流动路线;B轧距
17、吸风流向,(三)其他型磨粉机1MDDL型磨粉机,第五章第二节二、(三),MDDL型磨粉机外形左视图 MDDK型磨粉机外形左视图,2FMFQ型磨粉机,第五章第二节二、(三),1进料箱;2喂科门控制机构;3喂料辊;4慢辊皮带轮;5轧距调节机构;6差速传动机构;7磨辊;8隔板;9清理机构;10连杆;11喂料辊带轮;12主皮带轮;13慢辊轴承座;14慢辊支承臂;15拉杆;16摇臂;17汽缸;18张紧机构,三、影响研磨效果的因素(一)小麦的工艺品质1小麦的性质,第五章第二节三、(一),小麦角质率为94%,小麦角质率为46%,在磨齿钝对钝的作用下,在最初瞬间立即破碎成数块,被磨齿切削成光滑的棱面,小麦在研
18、磨时呈现脆性,具有一定的韧性,在磨齿锋对锋排列时研磨瞬间,其各部分并不出现明显的棱面,裂痕不整齐,是先产生塑性变形,然后被破碎的,(1)在加工强度较高的硬麦时,磨制出的粗粉多、小麦粉少、麦皮较碎,同时动力消耗较高,设备的生产率较低(2)加工软麦时,渣、心比例较少,粉较多,麸片较完整2水分(1)研磨小麦的水分过大,则麸片上的胚乳不易刮净,导致出粉率降低,产量下降,动力消耗增加(2)水分过小则形成麦渣多,小麦粉少,麸皮碎而小麦粉质量变次,第五章第二节三、(一),3物料粒度的均匀程度 若粗细物料混合研磨,小粒料不仅容易嵌入齿沟,难以得到研磨,而且还会影响其他物料的研磨。这种影响在心磨系统尤为突出,当
19、进机物料含粉较多时,不但造成实际取粉率下降,细粉减少,还易影响喂料效果,引起堵塞。,第五章第二节三、(一),(二)磨辊表面技术特性 磨辊是磨粉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按照磨粉机的作用,磨辊分“齿辊”和“光辊”两种 齿辊:在圆柱面上用拉丝刀切削成磨齿,用于破碎谷物,剥刮麸片上的胚乳。光辊:经磨光后经喷砂处理,得到绒状的微粗糙表面,常用于磨制高等级小麦粉时的心磨系统,将胚乳粒磨细成粉和处理细小的连粉麸屑,第五章第二节三、(二),1光辊 光辊对物料的作用力以压力为主,剪切力小,适合于将胚乳磨成粉,将麦皮碾压成片状。动力消耗较高,应用很少2齿辊 齿辊具有处理流量大、动力消耗低、破碎能力强等特点,磨下物料温度
20、低、水分损耗少、松散易筛理。,第五章第二节三、(二),光辊,齿辊,(三)磨辊的线速和速比 磨辊的线速即磨辊圆周线速度1磨辊线速对研磨效果的影响 通常磨辊快辊转速在450600r/min,最低为350 r/min,前路皮磨采用较高的转速,后路心磨系统的转速最低。在一定范围内,磨辊线速越大,单位时间内可通过的物料越多,磨粉机的产量越高。若流量不变,较高线速时物料通过研磨区的料层变薄,研磨效果可提高。但线速超过一定限度时,过薄的料层将引起磨辊磨损加剧,轴承发热,机器振动,甚至产生磨辊断轴等事故,第五章第二节三、(三),3速比对研磨效果的影响 若其他条件不变,速比增加,剥刮作用加强,研磨效果提高;但麸
21、片易碎,麦渣、麦心、小麦粉的灰分增加,动力消耗也随之增加。所以速比的选用必须与工艺、原料性质、研磨要求等相适应。一般在磨制高等级粉时,皮磨系统速比为2.5:1、渣磨系统为(1.52):1、心磨系统为(1.251.5):1。在磨制出粉率85%左右的小麦粉时,各研磨系统都采用速比K=2.5:1。磨制全麦粉时可取较大的速比K=3:1。磨制玉米粉时可取更大的速比K=3.5:1。,第五章第二节三、(三),(四)轧距 轧距:在两磨辊中心连线上,两磨辊表面之间的距离。轧距对粉碎程度的影响最大,轧距愈小,研磨作用愈强,动力消耗愈高,磨粉机的流量减小。轧距过紧或过松以及一对磨辊两端的轧距不一致,都会使研磨效果降
22、低。,第五章第二节三、(四),改变两磨辊之间的距离是磨粉机生产操作的主要调节方法,(五)研磨区域长度 研磨区域是指物料落入两磨辊间(开始被两磨辊攫住),到物料被研磨后离开两磨辊为止,即从起轧点(A)到轧点(B)之间的区域。物料在研磨区内,才能受到磨辊的研磨作用,研磨区域的长短对研磨效果的关系很大,研磨区域长,物料受两磨辊研磨的时间就长,破碎的程度就愈强,第五章第二节三、(五),(六)磨粉机的喂料方法 喂料不正确,物料在下落时,会撞击在快辊表面而反射到对面的磨辊上,因此物料不能直接进入研磨区域内,并使物料达到研磨区域内的终点速度降低,从而影响研磨工作的正常进行(七)磨粉机的单位流量 磨粉机的单位
23、流量是指该道磨粉机每厘米磨辊接触长度,单位时间内研磨物料的重量,以kg/cmh表示,第五章第二节三、(六、七),各道磨粉机单位流量,根据制粉方法和每道磨粉机的作用而不同 将制粉厂加工原料的重量,除以全部磨粉机磨辊的总接触长度,称为磨粉机总平均流量,以kg/cm24h表示 在磨制标准粉时,磨粉机总平均流量为150200 kg/cm24h;磨制高质量的小麦粉时,因研磨道数较长,磨粉机总平均流量降低为85100 kg/cm24h,第五章第二节三、(七),磨粉机产量在磨辊技术特性不变时,与下列因素有关:物料的粉碎程度磨齿的高度小麦的水分含量研磨物料的容重进入同一研磨系统中物料颗粒的均匀度,第五章第二节
24、三、(七),(八)磨辊的吸风与清理 为了吸去磨粉机研磨时产生的热量、水汽和粉尘,必须进行吸风除尘,一般每对磨辊(1m长)的吸风量为 56m3min 制粉间采用气力输送,在吸运磨下物料的同时,能有效地对磨粉机进行冷却和除尘。磨辊采用水冷装置,可使快辊表面温度降低到3745,轴承温度也下降。同时,可使经研磨的物料温度降低5,提高了磨粉机的工艺效率,第五章第二节三、(八),四、研磨效果的评定 磨粉机的研磨效果通常以剥刮率、取粉率或粒度曲线进行评定(一)剥刮率 剥刮率:物料由某道皮磨系统研磨、经筛理后,穿过粗筛的流量占本道皮磨的入磨流量或占1皮流量的百分比,第五章第二节四、(一),例1:取100g小麦
25、,经1皮磨研磨之后,用 20W的筛格筛理,筛出物为40g,则1皮磨的剥刮率为40%,第五章第二节四、(一),式中:K该道皮磨系统的剥刮率(%);A研磨后粗筛筛下物的物料量(%);B物料研磨前,已含可穿过粗筛的物料量(%)。,例2:取入磨前物料100g,经2皮的粗筛筛理后,筛下物为 4g;取入磨后物料100g,经2皮的粗筛筛理后,筛下物为65g,则2皮的剥刮率为,第五章第二节四、(一),测定皮磨系统剥刮率的筛号一般为20W,剥刮率的高低,主要反映皮磨的操作情况,也将影响粉路的流量平衡状态,若某道皮磨的剥刮率高于指标,下道皮磨的流量就会减少,而后续渣磨、心磨系统的流量则会增加,造成后续设备工作失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 加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