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与现状.ppt
《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与现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与现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与现状,2013.7,目录,第一章 中国零部件发展史第二章 中国零部件产业现状第三章 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第四章 十二五前景规划第五章 中国主要零部件企业简介,第一章 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史,1 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检修进口汽车的小作坊。这种小作坊生产设备简陋、制造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产量少、产品质量低,但无论如何,这已形成了我国零部件产业的雏形。上世纪50年代一汽的建设为零部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伴随着第一辆国产汽车的问世,零部件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初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厂,培养了一些从事汽车
2、零部件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1.1 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下的孱弱产业,在一汽建设中,自制的汽车零部件有2335种,涉及13个生产车间。为此订购了7900多台设备、22524种工艺装备,以及配套的工、卡、模具和相关资料。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汽产品所使用的零部件有60%以上都在厂内生产。同样,建设二汽时,在湖北地区也有29个协作零部件厂同步进行技术改造或新建。进入上世纪70年代,在全国汽车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涌现了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厂,从而形成了分散、重复、小批量的零部件生产格局。这个时候,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一种车型几十年没有太大的改变,汽车产量也很少,与之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技
3、术水平普遍不高,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市场竞争,也是导致整个零部件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的原因之一。,1.2 第二阶段 1978年2001年:实现大跨越,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汽车零部件产业也逐步开始面向市场。改革开放后带动我国零部件产业实现第一次大发展的是,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并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桑塔纳零部件的技术标准与此前我国生产的零部件完全不同,在生产全过程都要经历严格的检验,并要符合多项技术标准,这对于长期为卡车配套、几乎没有为轿车配套经历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显然是难上加难。因此,面对为桑塔纳配套的技术要求,全国汽车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几乎为零
4、。上海大众严格执行配套零部件的技术标准,调集全国之力建立了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全力加快桑塔纳国产化进程。,1.2 第二阶段 1978年2001年:实现大跨越,从CKD组装起步,到实现国产化,上海大众用了近6年,这6年也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较为迅猛的6年。在桑塔纳配套件年需求量逐年上升带动下,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工业迅猛发展,经过“七五”、“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通过合资和引进技术,围绕着上海大众成长起了一大批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与此同时,国产化的成功使上海大众建立了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每一个配套厂都锻炼了一支熟悉先进轿车标准和要求的队伍,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1.3 第三阶段2001年2010年零部件的新挑战,我国于2001年年底正式加入WTO,这也意味着国家对于汽车零部件的保护开始逐步减弱,我国零部件产业开始独自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跨国零部件公司在我国投资力度加大,到2008年,大多数跨国零部件巨头在我国设厂,这对于我国本土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进入2010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忧虑。“钢铁长协价已经变成了季度价,铁矿石的价格至今已经增长了80%!”天然橡胶和铁矿石的价格上涨,缩小了企业盈利空间,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生产集中度高、产能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抗压力的能力
6、更强。,1.3 第三阶段2001年2010年零部件的新挑战,从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历史经验看,成绩是很大的,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一波又一波的滞后现象,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重大措施,才会有效。要从战略上真正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端正那种“重整车、轻零部件”的思想,使整车与零部件同步得到发展,偿还历史欠账,使中国零部件产业发挥出提高下一步汽车工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当前,要努力解决零部件企业的现实困难,特别是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共度难关。,第二章 中国零部件产业现状,2.1 国内零部件产业的整体状况目前世界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70在中国设厂,对中国投资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
7、200家。2006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5700亿元,2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总收入预计达到6700亿元。外资零部件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汽车零部件企业上万家,前100家的销量占全行业的59%。国外市场的整合程度较高,由5%左右的供应商提供整个市场80%90%的产品,跨国集团年销售收入均远超百亿美元,差距巨大。,2.1 国内零部件产业现状,我国零部件产业2010年收益为1.644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达到全球最高的盈利水平,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了更多的专利和核心技术,其实除了规模以外,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
8、差距。从201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百强企业看,无一家中国企业,而美国和日本各占据30家,德国17家,法国7家,韩国4家。总数超过80%的本土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销售额却仅占市场的20%,其中90%的产品集中在低端。,2.2 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零部件被外资垄断,核心技术缺失,成中国汽车产业软肋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零部件产品模仿性高,缺乏创新高端人才短缺,整体环境不健全产业规模大,但缺乏规模效应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2.2.1 核心技术缺失 被外资垄断,近六年来,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情况相反,汽车产品贸易的逆差不降反升,2
9、010年2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整车逆差240亿美元,零部件产品逆差15亿美元。”产品出口和进口的比价差距更是惊人,比如里程表,进口价格相当于出口价格的41.3倍;再比如车辆坐具,皮革和再生皮革,进口部件相当于出口部件的26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主要产品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乏品牌效应,极大的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2.2.2 汽车零部件企业投入研发不足,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建设汽车强国的短板,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时间比整车企业要短,整体研发投入严重不
10、足。2010年 全国汽车零部件研发投资一共才49.7亿,为排名第一的丰田的十五分之一,2.2.3 缺乏创新,中国大部分自主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来图加工、样品测绘阶段,面对整车厂推出的新车型、新品种、新技术快节奏的高需求,很多自主零部件企业只能疲于应付研发任务,无暇顾及提升自身的基础研发水平与配套能力。由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旺盛,而模仿投入少、见效快,不少企业把模仿作为主要手段,乐此不疲,并且还误认为产品核心技术靠模仿就可以掌握,所以只重视制造设备的引进、更新升级,不重视研发投入,因此出现高端设备生产廉价低端产品的普遍现象。同时也使得我国零部件企业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越来越窄。,2.2.4 高端人
11、才短缺,整体环境不健全,对长期以来只能以仿制为主的零部件产业,人才、尤其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掣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科技人才极度短缺,培养体系不健全,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行业高素质的人才大都在外资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掌握必须依靠创新人才,而人才需要培育和发现,需要宽容的环境鼓励创新、激励创新、宽容失败。技术的问题必须要有懂技术的人来解决,必须有常年的积累,才能渐进式地发展,但是现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缺少踏踏实实、耐住寂寞的工程师。另外,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环境尚未建立一种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2.2.5 缺乏规模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零部件企
12、业共有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8000家。2万多家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国内零部件的80%,销售额却只占20%,并且90%的产品集中在低端。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人民币,平均每家产值仅为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2.2.6 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
13、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2.2.7 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零部件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海外尽管物美价廉,但是由于核心竞争力缺失,产品替代性强,因此屡屡被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拒之门外,从紧固件到汽车轮胎、轮毂等,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从未间断过。,2.3 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状况,2012年出口724亿美元,进口799亿美元2011年689亿美元2010年
14、600亿美元2009年390亿美元2008年296亿美元2007年285亿美元2006年211亿美元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轮胎、玻璃等产品,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转向系统和变速箱以及电气元件。,2010年进口产品结构,2010年出口产品结构,虽然中国零部件的出口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出口的零部件产品中,主要集中在铝车轮、水箱、玻璃、电线束等附加值低、高资源消耗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技术含量低,出口附加值低,OEM市场占有比例低,进入中低端维修市场的居多,关键零部件出口额仅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18.3%。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汽车出口产品正在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转移。,第三章 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汽车零部件 发展 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