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差异(全).ppt
《区域发展差异(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发展差异(全).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海日出,新疆喀纳斯湖早晨,吐鲁番丰收的葡萄,呼伦贝尔草原,现代化的哈尔滨市,美丽的海南岛风光,雄伟的雪域高原,美丽的九寨沟,攀枝花夜景,江南水乡,西双版纳傣族竹楼,陕北黄土窑洞,区域发展差异(一),预习检测,1.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_,_,_和_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其中东部包括_12个(写简称),中部包括_9个,西部_ _10个.2.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带_和_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_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就工业而言具有_,_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带以_或_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带以_型产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预习检
2、测,3.我国东部地带_企业,_企业,_企业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_产业逢勃发展.而西部地带仍然是_型工业为主.从城市化水平看,东部地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带,_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学习目标,了解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问题一,看图说出我国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包括的省区,问题一:看图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暂未包括港、澳、台),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重庆、四川、云南、
3、贵州、西藏,问题二:读图分析,比较我国三个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心里特征也有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强。,改进对策: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带的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中西部地带
4、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较大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问题三:读图结合课本文字(P16),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以及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化进程:东部中部西部,工业部门: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大;中西部仍以 传统工业为主体。,工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问题四: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等的差异。,城市化水平:东部 中西部,城市密度:东部 中部西部,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东部 中西部,(补充材料)教材P17-18“阅读”,问题五:读图结合课本文字,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东、中、西部地区的
5、时空差异。,时间差异:1978年提出对外开放,1980年起步于设立的东部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空间差异: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带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城市、边境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探究活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带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和下表的提示,探讨我国区域差
6、异形成的原因。,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 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季风区,湿润,雨热同期非季风区,多干旱或高寒,能源、矿产、水资源不足 能源、矿产、森林、草场 等资源丰富,较高 较低,发达 落后,高 较低,较好 较差,较优,二、三产业比重大 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大,海陆空都比较发达,相对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较高 劳动力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 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弱,2.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经济原因 技术原因 A.B.C.D.3.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相比较()A.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B.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C.中
7、、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D.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A,D,四、课堂训练,材料1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2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五、完全达标教学,(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材料1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2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五、完全达标教学,材料1 三个地带的GDP
8、、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2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在逐年增加,而_和_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的差异在进一步拉大。,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五、完全达标教学,材料1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2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发展 差异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