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NXPowerLite).ppt
《第4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NXPowerLit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NXPowerLite).ppt(2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第二节 根茎类药材鉴定,一、细辛,四、附子,二、何首乌,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三、牛膝,五、白芍,六、防己,七、板蓝根,八、黄芪,九、甘草,十、苦参,十一、葛根,十二、人参,十三、三七,十四、当归,十五、防风,十六、柴胡,十七、北沙参,十八、丹参,十九、黄芩,二十、地黄,二十一、桔梗,二十二、党参,二十三、木香,二十四、麦冬,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一、细辛 Radix et Rhizoma Asari,细辛,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首载于我国第一部中药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温里散寒药。,【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2、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及根茎。,知识链接 细辛根及根茎挥发油含量为全草的1.79倍,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仅为全草的0.25倍,不符合药典所载细辛挥发油含量的规定。同时,细辛叶中含马兜铃酸A,具有肾毒性。因此,现行版中国药典将细辛的药用部位由“全草”正之为“根”和“根茎”。,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1.常卷曲成团。根细长,密生节上。2.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
3、纹;有须根及须根痕。3.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4.气辛香,味辛辣、麻舌。如图4-1所示。细辛习以根多而细、色灰黄、香气浓、味麻辣者为佳。,图4-1 细辛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功效应用】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不宜与藜芦同用。,课堂互动 仔细观察细辛药材,体会其气味,说明该药名体现了细辛哪些性状特点?,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何首乌为著名的抗衰老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
4、其名称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称因何姓名田儿的人久服此药头发乌黑如漆而得名。,【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u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产地】主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陕西、广西、河南、山东等地,多为野生,亦有栽培。,【采收加工】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块,干燥。,二、何首乌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定注意点】1.块根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2.表面多红棕色,有浅沟。3.体重,质坚实,断面多浅红棕色,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
5、(云朵)样花纹,习称“”。4.气微,味微苦涩。如图4-2(a)所示。习以体重、质坚实、断面浅黄棕色、粉性足者为佳。,图4-2(a)何首乌药材,云锦花纹,云锦花纹,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课堂互动 市售人形何首乌,一般为其他植物的块茎人工雕琢而成(如图4-3),如何用简便方法鉴别其真伪?,图4-3 人造何首乌(伪品),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成分。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D-葡
6、萄糖苷不得少于0.70%。【功效应用】1.生品: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瘰疬疮痈,风疹瘙痒;高血脂。2.制品: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知识链接 1.首乌藤(夜交藤)首乌藤为何首乌的干燥藤茎,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2.制首乌 制首乌为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照炖法或蒸法炮制而成的加工品。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可见云锦纹。,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茎节
7、膨大,如同牛的膝关节,因此得名。,【来源】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产地】主产河南,习称“怀牛膝”,为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课堂互动 何为“四大怀药”?,三、牛膝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定注意点】,1.细长圆柱形,稍弯曲。2.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3.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4.断面平坦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
8、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24轮点状筋脉点。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5.味微甜而稍苦涩。如图4-4(a)所示。,图4-4(a)牛膝药材及横切片,异型维管束,(异型维管束),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图4-4(b)牛膝药材横切片,异型维管束,木部,异型维管束,异型维管束,图4-5(b)川牛膝药材横切片,木部,异型维管束,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含皂苷类、植物甾酮类、糖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功效应用】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肝阳眩晕、经闭等。,知识链接 川牛膝 为同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
9、is Kuan的干燥根,主产四川。与牛膝的性状主要区别是:较粗,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筋脉点多,点状排列成411轮同心环,味甜。如图4-5所示。功效以活血为主。,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图4-5(a)川牛膝药材及横切片,课堂互动 1.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有何异同?2.仔细观察体会怀牛膝与川牛膝表面、横切面特征,归纳二者性状鉴别要点。,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附乌头(母根)而生,如子附母,故名附子。其药大辛大热,刚燥善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生附子有毒,为国管28种毒性
10、中药之一。临床应用只要配伍得当,用之得法,可治各种病症,尤其对疑难急症、沉寒痼疾,屡起捷效。,【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四、附子 Radix Aconiti Laterallis Preparata,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植物形态特征】1.多年生草本。2.块根常2个连生,母根长圆锥形,子根短圆锥形。3.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稀生贴伏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掌状,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3浅裂。4.总状花序顶生,萼片5,蓝紫色,上萼片盔状;花瓣2,有长爪。聚合蓇葖果。如图4-6所示。,图
11、4-6 乌头原植物,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产地】主产于四川、陕西,尤以四川江油所产附子最负盛名。,【采收加工】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盐附子需进一步加工炮制方可入药,黑顺片和白附片可直接调配入药。,2.黑顺片,3.白附片,1.盐附子,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1.盐附子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反复浸泡、晒晾,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2.黑顺片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蒸至出现油面、
12、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3.白附片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定注意点】1.盐附子(1)呈圆锥形。(2)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3)体重,横切面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4)气微,味咸而麻,刺舌。如图4-7所示。,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2.黑顺片(1)纵切片,上宽下窄。(2)外皮黑褐色。(3)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4)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5
13、)气微,味淡。如图4-8所示。,图4-8 黑顺片,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3.白附片(1)无外皮。(2)黄白色。(3)半透明。余同黑顺片。如图4-9。,图4-9 白附片,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显微鉴定】,盐附子横切面 1.外侧为数列后生皮层,内有23个成群石细胞散在。2.形成层呈多角形。3.木质部在形成层角隅处较发达,导管细小,常呈“V”形排列。4.中央有髓,较宽广。如图4-10所示。,图4-10 盐附子横切面简图1.后生皮层 2.石细胞 3.内皮层 4.筛管群 5.木质部 6.形成层 7.髓部,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
14、学成分】主含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去甲乌药碱是附子中的强心成分之一,含量甚微,但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很强。,【功效应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类、白及、白蔹同用。,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知识链接 川乌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母根,如图4-11;草乌为野生乌头属植物(主要为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如图4-12所示。二者均为常用
15、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中药,基源相近,功用相似,常相互配伍,用治风寒湿痹、诸痛等证,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芍药名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芍药别名将离,是亲人即将离别时的相赠之物。亲人离别赠芍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俗。在百花中,它与牡丹齐名,俗称牡丹为“花中之王”、芍药为“花中之相”。从陶弘景开始,将芍药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白芍为栽培品,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功效长于补血养阴。,【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 根。,五、白芍 Radix Paeon
16、iae Alba,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注意点】,1.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2.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较光洁或可见纵皱纹、细根痕及横长的皮孔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3.质坚实,不易折断。4.切断面类白色或微带红棕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呈“菊花心”。5.气微,味微苦、酸。如图4-13(a)、图4-13(b)所示。,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图4-13(a)白芍药材,图4-13(b)白芍斜切片,形成层,射线,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知识链接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iora Pa
17、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其中,前者为野生品,采收后直接晒干生用。如图4-14所示。功效擅长凉血、活血。,图4-14 赤芍药材,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白芍所含芍药苷不得少于1.6%。,【功效应用】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胸胁疼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不宜与藜芦同用。,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防己,为常用的利水祛风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品因功用而得名,“以脾为己土己土受邪之病,而此能防堤之”。又因药材集散于汉口
18、而得名,故名汉防己。,【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六、防己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定注意点】1.呈不规则圆柱形、块状或纵剖成半圆柱形,常弯曲。2.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有深陷的横沟而呈结节状的瘤块样。3.质坚实,体重,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如车轮状,习称“车轮纹”。4.气微,味苦。如图4-15所示。,图4-15 防己药材及横切片,车轮纹,横沟,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含多种多种异喹啉类
19、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轮环藤季铵碱等。【功效应用】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湿热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板蓝根是我国最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以“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板蓝根得名起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课堂互动 请列举板蓝根日常生活中应用情况。,七、板蓝根 Radix Isatidis,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产地】主产于河北、江苏、陕西、山西等省,尤以河北安国所
20、产者质量最佳。目前各地都有引种。,【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注意点】1.呈圆柱形,稍扭曲。2.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3.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4.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5.气微而特异,味微甜后苦涩。如图4-16所示。,图4-16 板蓝根药材及横切片,叶柄残基,疣状突起,皮部,木部,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课堂互动 仔细观察板蓝根根头部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断面特征,体会其气味。,【化学成分】含有靛蓝、靛玉红
21、、谷甾醇等。【功效应用】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知识链接 1.南板蓝根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如图4-17所示。药典以“南板蓝根”单列收载,功效与板蓝根相似。从解热、抗炎试验结果比较,板蓝根的作用优于南板蓝根;但从抗癌有效成分看,南板蓝根中的靛蓝含量高于板蓝根。2.大青叶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如图4-18所示。功效与板蓝根类似。3.青黛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22、蓼科植物蓼蓝、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如图4-1-21所示。含靛蓝、靛玉红,功效与板蓝根类似,常外敷治腮腺炎。有报道称用青黛与靛玉红治疗白血病有较好疗效。,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图4-17 南板蓝根,图4-18 大青叶,图4-19 青黛,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黄芪,原名“黄耆”,因颜色、功用而得名。“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黄芪为著名的药食两用中药,药膳中多见于炖鸡、鸭作滋补之物。,课堂互动 课后请查阅药食两用中药有哪些?,八、黄芪 Radix Astragali,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
23、,【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产地】主产内蒙古、山西、黑龙江。,【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注意点】1.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2.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3.质硬而韧,不易折断。4.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5.
24、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如图4-20所示。,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图4-20(b)黄芪横切片,图4-20(a)黄芪药材,形成层,木部,皮部,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化学成分】主要含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类及微量元素硒等。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功效应用】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
25、上品。因味甘而得名,其甜度远高于蔗糖,是名副其实的“甜草”。甘草应用广泛,在中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可调和诸药,有“十方九草”之说,号称“国老”。,【来源】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九、甘草 Radix Glycyrrhizae,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植物形态特征】1.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被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2.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全缘,两面有短毛和腺体。3.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冠紫红色或蓝紫色。4.荚果弯曲成镰刀状,表面密被褐色刺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NXPowerLite 根茎 药材 NXPowerLite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0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