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评价.ppt
《新课程教学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教学评价.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教学评价,潘高峰,一、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二、当今世界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三、我国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四、学生评价的新方法五、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六、课程教材评价,一、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狭义的课程评价,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包括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对教材的评价等核心内容。,广义的课程评价,在西方,人们常常使用的是课程评价一词,这是由于西方使用的是大课程概念,即课程内含着“教学”,将教学过程看作是课程展开的过程,因此,课程评价也包括教学评价在内。,二、当今世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1:从结果评价到过程评
2、价;2:从寻求客观知识到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3: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从主、客体对立到主体间协商;,三、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理论背景,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理论哲学的知识论和人性论心理学的智力理论和自我意识发展理论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的认识,学习不是对外部知识的复制,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例:文言学习)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例:阅读理解),学习并不简单是信
3、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学习并不简单是为了知道某种知识,它并不只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目的,还需要学习者对知识做出自己的分析和检验,看它是否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一致,是否合理,是否可信。,关于学习者的认识,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学习者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它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
4、时还意味着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对教学的认识,教学不是由外向内的信息输入过程,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教学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习者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教学应该克服简单化倾向。过于简单化使得学生的理解简单片面,妨碍了学习在具体情境中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对教师的认识,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教师应该
5、组织学习者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学习者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对教科书的认识,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课本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四、我国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课程评价实践的问题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课程评价实践的问题,(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
6、)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不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将所有学生放在同一评价尺度上相互比较,一方面造成对学生的误评价,另一方面又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定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7、认识不足,定量方法只适用于评价能够量化的那些方面,而不能评价无法量化的那些方面。定量评价方法在某些时候只有有限的信度和效度。如果在无法量化或不应量化的地方使用量化评价,则造成歪曲和误解。,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1.新课程评价要求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提高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2.新课程评价应该致力于对被评价者的理解,应该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与理解的过程。3.新课程评价强调要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的考试评价区分开。,4.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5.新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要关注学生作
8、为人的全面成长,评价内容要多元。6.新课程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7.新课程评价要改变那种只顾结果不顾过程、只顾目的不顾手段的评价思路,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8.新课程评价倡导采用情境化的、真实的评价方式,追求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9.新课程评价要恰当、综合地运用定量评价方法与质的评价方法。,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
9、展。一般性发展目标是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的。,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
10、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
11、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情境化评价,学习的任务情境与现实情境类似,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学习后外加的部分(作文题目的设置)评价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不需要为评价而教,评价可以在具体学习情境中轻松进行,学生不需要明确意识到正在评价(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
12、、努力程度、情感体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尊重学生个性,不仅允许对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而且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彩注重引导学生反思正面评价过程评价,五、学生评价的新方法,定量方法和质的方法表现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论文题评价法动态评价法概念图评价法纸笔测验的改革,五、学生评价的新方法,定量方法和质的方法表现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论文题评价法动态评价法概念图评价法纸笔测验的改革,(二)表现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authentic assessment),表现评定就是通过学生所完成的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定,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综合的
13、、有意义的任务。,表现评定既可以评定学生在完成表现任务中所体现的行为与心理过程,也可以评定表现任务中所涉及的内容和完成任务的结果,比如,在课程中所设计的表现评定,既可以评定学生的观察、提问、设计等认知过程,也可以评定学生所做的产品。,表现评定与纸笔测验的比较,第一,纸笔测验只能评定学生知道什么;表现评定不仅评定学生知道什么,而且评定学生能做什么。第二,纸笔测验更适合测查学生对基本事实的记忆和解决结构性很强的问题的能力;表现评定更适合测查高层次思维水平和解决结构性不强的问题的能力。第三,纸笔测验中题目是人为编制的;表现评定中多是真实问题。,第四,纸笔测验关注明确知识;表现评定关注默会知识。第五,
14、纸笔测验与教学截然分开;表现评定与教学融为一体。第六,在纸笔测验中,学生预先知晓他们所应达到的目标和评定他们表现的标准;在表现评定中,这些评定标准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协商确定的。,第七,纸笔测验强调标准参照的评定;表现评定不是与其他学生横向比较。第八,纸笔测验关注单一的分数;表现评定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第九,纸笔测验多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表现评定却没有标准答案。第十,纸笔测验强调试题对这一领域内容的广泛代表性;表现评定以深度而非数量取胜。,一些尝试,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
15、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可考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同时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加强综合评价。,表现评定的局限,从表现评定得到的评定结果难以准确地类推到学生在这一领域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表现评定的信度不够好。用表现评定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表现任务的类型,限制性表现任务开放性表现任务,表现任务的形式,角色扮演口头报告与讨论项目调查小论文学习日志科学实验艺术作品,表现任务示例,讲演题:“世纪工程巡礼”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黄土高原的故事”确定和描绘区域地理特点;识别与描绘区域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教学 评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