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ppt
《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控制准时生产(JIT)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优化,教学目的与重点,了解生产计划的含义、生产能力的含义种类和方法、综合生产计划的种类、生产作业计划及其期量标准、生产控制的内容,理解精益生产的目标、构成要素和内容,重点是掌握生产指标的定量方法、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熟练绘制网络图。难点是生产期量标准的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网络计划的优化。授课时数9课时,第一节 生产计划,计划的概念、分类、生产计划构成生产能力的核定全年生产任务的安排,一、企业的不同计划及相互关系,1、企业的不同计划,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作业层计
2、划,按组织结构分为,产品发展方向技术发展水平新产品设施的建造生产规模,确定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如产量、成本、利润等,确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如排产,厂级生产计划产品级生产计划车间级生产计划零件级生产计划班组级生产计划工序级生产计划,按对象分为,不同层次计划的特点,战略层计划 战术层计划 作业层计划计划期 长 中 短计划的时间单位 粗(年)中 细范围 企业 工厂 车间详细程度 高度综合 综合 详细不确定性 大 中 小管理层次 高层 中层 基层特点 涉及资源获取 资源利用 日常活动处理,2、不同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战略计划(指导全局),经营计划(按年度制定),各种
3、职能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质量计划、成本计划、财务计划等),二、生产计划的构成,1.综合计划(Aggregate Planning)2.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3.物料需求计划(MRP),1.综合计划(Aggregate Planning),综合生产计划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做的概括性设想,并不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每一车间、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而是根据产品系列来对产品、时间和人员作出总量安排。,例:综合计划,某自行车厂的综合计划,综合计划的特点,综合计划,一般是一个中期生产计划,处理的对象以产品级为主
4、。综合计划是指导企业生产与其他活动安排的依据。综合计划以需求预测作为输入,通过安排人力、物力、财力,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指标体系,我国企业在制定总体计划(年度生产计划)时,通常用一些指标来表示,称为计划指标体系。产品品种指标产品产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值指标:商品产值、总产值、净产值出产时间 国外的总体计划主要反映产品的出产进度和数量,而很少涉及产值。这是与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年度计划不同之处。,2.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最终产品-指要出厂的产成品,它可以是直接用于消费的消费产品,也可以是供其它企业使用的部件
5、或配件。主生产计划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旬或月。,例:MPS,某自行车厂的MPS(24型),1月,2 月,3 月,C型产量D型产量R型产量,月产量,周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500 1500 1500 1500 2250 2250 2250 2250 3000 3000 3000 3000,400 400 600 600 800 800,1600 1600 2400 2400 3200 3200,10000 15000 20000,3.物料需求计划,所谓物料需求计划,就是制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件和部件的生产采购计划:外购什么、生产什么,什
6、么物料必须在什么时候订货或开始生产,每次订多少,生产多少等等。,各计划之间的关系图,三、生产能力的核定,(一)生产能力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设施、生产空间)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可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力。,(二)生产能力的种类,1.设计生产能力 是指企业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规定的生产能力。2.查定生产能力 是指原有生产能力已被突破的情况下,经过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3.计划生产能力 是指企业年度计划内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4.备用生产能力,备用生产能力是生产设施平均利用率低于%的程度。备用生产能力
7、=1-设备利用率 Cb=1-,不同备用生产能力程度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回报率(ROI)*,资本 备用生产能力密集程度(30%)投资回报率(ROI)*(%)低 28 21 25中等 24 17 20高 17 11 7*ROI=税前收入/平均投资额,(三)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生产性设施的数量。与备用生产能力有关。当企业属于服务业时,应具备较大的备用生产能力;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应具备较低的备用生产能力。生产设施的工作时间总数和生产效率。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时间和生产效率越高,生产能力越高。,(四)生产能力的核定,1.单一品种设备组生产能力下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定,设备组生产能力(工作时间),设备数量
8、,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日数每日开班次数每班工作台时数,设备组生产能力(生产数量)(设备数量单台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单位产品定额台时,例子,某企业生产产品,全年计划工作时间306天,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8个车床每年分别计划检修14天。单位产品定额台时55台时.车床生产能力8(306-14)28 37376(台时)车床生产能力37376/55=680(件),在生产能力取决于生产面积时:在核定流水线生产能力时:,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数量生产面积利用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占用时间,流水线生产能力,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节拍,2.多品种下生产能力的核定,(1)按代
9、表产品法计算生产能力代表产品是指从众多品种中选择一种产量大,在产品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企业发展方向的主要产品。例如: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他们的计划年产量分别为50、100、125和25台;在铣床上加工的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为20、30、40和80台时;铣床组共有4台铣床,两班制工作共15小时,设备检修率为5%,假定以丙产品做为代表产品。,换算系数某种单位产品定额台时代表产品定额台时铣床组的设备负荷系数折合为代表产品产量设备组生产能力275/374=0.7351,铣床组生产能力(365-111)15.5(1-5%)440=374(台/年),(2)按比例系数法计算生产能力,
10、计算步骤:计算各产品计划产量对设备所需台时总数,见表10-4第栏。计算设备组有效台时数,154800072000台时。计算比例系数设备组有效台时数各产品计划产量对设备所需台时总数,见表10-4第栏。计算设备组生产能力(计划产量比例系数),见表10-4第栏例子见书236-237设备组的负荷系数400/480=0.83,()根据生产任务计算设备需要量的方法,例设备需要量计算方法,某服务中心提供打印、复印与装订业务,其业务需求主要来自2个顾客,为其制作报告资料的复制件。每种报告资料通常都是分批进行制作,制作(包括打印、校对、复制和装订)所需时间取决与每种报告资料的页数。有关每一顾客的必要信息内容列示
11、在表10-5中。服务中心每年工作250天,均为8小时工作日。管理人员认为机器设备的备用生产能力取15%为最佳,问服务中心需要多少台设备为宜?,表10-5,信息内容 顾客A 顾客B年需求预测(制作报告资料种类)50 100每次批量(每种报告复制份数)40 60年需求预测(总复制份数)2000 6000制作所需标准时间(小时/份)0.5 0.7操作准备所需标准时间(小时/报告)5 8,例 解,每年所需机器小时数为R=(2 000 0.5+5 2 000/40)+(6 000 0.7+8 6 000/60)=6250小时在考虑备用生产能力条件下,每台机器一年可提供的工作小时数为H=250天/年 1班
12、次/天 8小时/班次(1.0 15%)=1700小时所需机器设备数量为M=6250/1700=3.68 4台。,四、全年生产任务的安排,第二节 综合(年度)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的目标综合生产计划的策略制定综合生产计划的方法,一、综合生产计划的目标,目标:制定综合生产计划,就是要找出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可以基本平衡需求与供应之间的问题,而且还应以最低的成本完成生产任务。具体有:成本最小/利润最大;顾客服务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最小库存费用;生产率稳定(变动最小);人员水平变动最小;设施、设备的有效利用;,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策略,均衡策略-(Level capacity
13、strategy),按生产能力的正常水平均衡安排出产进度。跟踪策略-(Chase demand strategy),按市场需求变化变动安排出产进度。要求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或生产系统的高柔性。混合策略-折衷安排方式。总体上采取跟踪策略,而计划各个阶段的生产量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均衡策略的优缺点,好处: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保持正常生产秩序和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有利于组织供应工作。不足:当需求波动时,易引起产销脱节,企业需依靠保持较大的库存来维持供需平衡。,跟踪策略的优缺点,好处:降低库存风险,减少库存费用,加速资金周转。不足:当需求增大时,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加班生产易引发质量缺陷、设备过渡磨
14、损;当需求疲软时,生产能力闲置,人员过剩。,3种策略下的具体措施,管理人员在制定综合生产计划时,具有广泛的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案,包括:1.利用调节库存2.采用聘用或解聘调节劳动力水平3.通过加班或减少工作时间(部分开工)调节生产率4.外协5.利用零工(或兼职人员)6.影响需求7.延期付货8.导入互补产品(生产拖拉机的企业可同时生产机动雪橇),调节生产率,调节需求,三、制定综合计划的方法,第三节 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的含义及特点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多项生产作业任务的合理分配,一、生产作业计划的含义及特点,(一)含义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综合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生产计
15、划的延续和补充,是组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1.计划期较短:具体到月、旬、周、日、班甚至小时;2.计划的内容更具体、详细:把生产任务分解到各车间、班组、个人;3.计划实施的单位更小:计划实施的单位具体到产品的部件、零件和工序。,二、编制生产计划的期量标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很多资料,如年、季度计划、合同,协作协议、设备检修计划、供货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情况,上期作业计划完成情况及核算资料,现有生产能力及负荷情况,各种期量标准等。,(一)期量标准的定义,期量标准是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
16、据,是编制作业计划的前提。,(二)不同生产类型和组织形式下的期量标准,1.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2.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在制品定额、交货期3.单件生产的期量标准: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吨工时、产品工时结构、网络计划图,(三)批量和生产间隔期,1.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含义批量是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相同产品(或零件)的数量。生产间隔期是指前后相邻两批同种产品(或零件)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2.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关系,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在平均日产量既定下,批量大,生产间隔期越长,设备调整
17、费用少,在制品和库存费用增加;批量小,生产间隔期越短,设备调整费用增加,在制品和库存费用减少。所以批量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宜。,3.确定批量的方法,经济批量法最小批量法以期定量法,(1)经济批量法,经济批量是指设备调整费用与库存保管费用之和最低的的批量。设年产量(既定)每次设备调整费用单位产品的年平均保管费用,例子,某产品年产量3 600件,一次设备调整费用100元,库存费用每件80元,则100件。,(2)最小批量法,对于企业的贵重设备和关键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合理利用,要求一批零件的换产时间与其加工时间之比,应低于一个比值,即:,零件换产时间,即设备调整时间,设备调整允许损失系数,单件加工时间,
18、最小批量,最小批量是在保证设备不超过设备调整允许损失系数条件下,考虑设备充分利用和提高生产率两个因素计算出的批量最小值。设备调整时间 最小批量设备调整允许损失系数一般规定在0.020.12之间,单件加工时间定额,设备调整允许损失系数,设备调整允许损失系数表,(3)以期定量法,它是在标准生产间隔期既定情况下,根据生产任务变动计算批量的一种方法。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例如,某工件的标准生产间隔期是7天,在不同年产量下,用以期定量法确定的生产批量如下表所示:,(四)生产周期和生产提前期,1.生产周期(1)概念: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2)组成:产品的
19、生产周期由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周期、部件装配周期、总装配周期和各工艺阶段之间的保险时间组成;零部件的生产周期由该零部件的各个工艺阶段或工序的生产周期组成。零部件的生产周期的长短与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有关。,2.生产提前期,(1)概念: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零件)在各个生产环节出产(投入)的时间同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生产提前期是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必备的期量标准。(2)由于每一生产环节都有投入和产出,因此生产提前期分为两种:,投入提前期:是指制品投入生产的日期比成品出产日期应提前的天数。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 本车间生产
20、周期,出产提前期:是指制品某一工艺阶段的出产日期比其成品的出产日期应提前的天数 出产提前期 后车间投入提前期 保险期(安全期)提前期的计算是按工艺过程相反的顺序进行的。提前期、保险期和产品生产周期的关系见图241.图10-3.第六章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doc,(五)在制品定额,1.概念: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需占用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数量。,2.大量流水生产线在制品定额的制定,(1)流水线上在制品的分类工艺在制品运输在制品(间断流水线上不予考虑)保险在制品流动在制品,也称周转在制品(连续流水线上不予考虑)(2)在制品定额制定方法经验统计法等,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 第三 生产 计划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