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精神卫生中心.ppt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精神卫生中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精神卫生中心.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芙蓉姐姐(A面B面),凤凰周刊2009年6总319期,社区精神卫生现况,美国去医院化运动我国,我省,我市精神病患者现况,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何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最大的危害不是精神疾病本身,而是人们对待精神疾病的态度 对精神疾病的偏见,患有精神疾病却不面对现实,对精神专科医院的不了解,错误认为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让病人越吃越“瓜”不正规服药,羞耻感。,8,9,10,11,12,13,14,15,16,17,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精神疾病的转诊(一)社区卫生机构将精神疾病患者转诊至精神卫生中心的
2、条件:病情出现反复,出现明显精神症状,社区卫生机构不能控制,因技术、药物等条件限制不能诊断和治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精神疾病的转诊(二)影响精神卫生中心将精神疾病患者转诊至社区卫生机构的因素是需要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同时涉及到医院、社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强调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视和沟通、加强对社会、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都是促使双向转诊制度顺利运转的保障。,2007年厦门,2009年广西铁链锁“精神病人”20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服务内容:建立健康档案随访管理:
3、每年至少随访4次;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对患者的随访次数健康检查: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血常规和尿常规等检查,服务流程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考核指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依据当地3年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若当地未开展调查,建议采用浙江、河北省调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1)(2010年30%,2011年40%,2012年5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
4、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2010年60%,2011年70%,2012年80%)管理质量:随机抽查5份档案,查每年是否管理4次,是否有当年体检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案管理服务登记表填表说明参加个案管理的患者应填写本表。在随访中发现个人信息有所变更时,要及时修订。一、患者个人信息1.姓名:填写患者姓名。2.编号:填写患者个人健康档案编号后七位。3.患者监护人姓名:法律规定的、目前行使监护职责的人。4.监护人住址及监护人电话:填写患者监护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可以随时联系的电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二、既往治疗情况5.初次发病时
5、间: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症状的时间。6.住院治疗:填写住院次数,未住过院,填写“0”。7.确诊诊断:填写患者末次住院的诊断名称。8.治疗效果:填写患者末次住院的治疗效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9.发病以来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各种情况发生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填写相应的次数。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应当属于此类。肇事行为:是指患者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我国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肇祸行为:是指患者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属
6、于犯罪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0.残疾鉴定:指评定精神残疾的情况。11.关锁情况: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三、登记时病情和治疗情况12.主要症状:根据登记时患者的症状填写。在适合的情况选项上划“”,可多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3.危险性评估:根据患病以来到登记时的情况填写,在相应的级别上填写次数。具体评级标准为: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
7、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4.目前病情:指登记时患者病情,只可选一项,不可多选。急性发作期:指患者处于发病状态,精神症状明显。稳定期:指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基本恢复自知力。波动期:指患者病情时好时坏,有时精神症状明显;或者缓解期3月,尚有个别症状存在,缓解时能参加部分生产劳动。慢性残留期:为至少2年一直未完全缓解;至少残留个别阳性症状或者个别阴性症状,如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或社会性退缩;人格改变;社会功能和自知力缺陷不严重;最近1月症状
8、相对稳定,无明显好转或恶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5.未治原因:可多选。16.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未服:即为未用药物。17.服药方式:可多选。18.治疗药物及剂量:注明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19.药物不良反应:可多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四、登记时康复情况20.康复措施:选择目前正在进行的康复措施,可多选。21.患者社会功能状况:评定的依据重点基于对知情人的询问和随访者观察,在适合患者情况的选项上划“”。具体标准见后面部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患者个案管理服务随访表填表说明此表由个案管理员和精神科执业医师初访和随访患者时逐项填写。填
9、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在适合患者情况的选项上划“”,不存在该症状写“0”。日期为随访当天日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一、随访记录(目前症状)1.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自知力不全: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2.危险性评估级别:根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评估。3.访视人签名:为亲自访视患者的个案管理员或者精神科执业医师签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二、随访记录(治疗情况与措施)
10、4.用药依从性情况:需要询问与患者一起生活的知情者,检查药品数量和日期与目前存留数量。遵医嘱服药:为按照医嘱,规律按时按量用药。未遵医嘱服药:为间断服药,或者用药的频次或数量不足医嘱用量。医嘱停药:指按照医生医嘱停止服药。自行停药:为用药后未经医嘱停药。未用药:从来未经药物治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5.用药方式:分别询问患者和与患者一起生活的知情者后填写。6.治疗效果:缓解:为临床症状消失,自知力和社会功能恢复至少已2个月。好转:为临床症状、自知力和社会功能较前一次随访时有所改善。无变化:为临床症状活跃、自知力和社会功能缺损与前一次随访时相似。加重:为临床症状、自知力和社会功能缺损比前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疾病 患者 管理 精神 卫生 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