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2015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命题人: 东莞中学 张光洋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D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2.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
2、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3.唐太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鉴,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这表明A商人的经济地位优越 B.商人的行为违反社会良俗C抑商观念仍未得到改观 D.商人仍未获得自由民的政治地位4.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
3、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5.据考证,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成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白银成为主流货币 B.铜钱取代铁钱C.民间发行交子,对铁钱的依赖降低 D经济萧条,对铁钱的需求减少6.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废除宰相 B削弱相权 C君相并立 D限制君权7.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
4、银,别以中下者抵租”。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C.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 D.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8. 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是A正确,因为它符合全球史观 B正确,因为它符合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C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D错误,因为它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9. 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
5、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10晚晴民国时期,将不受约束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A.颁布资政新篇 B.发布钦定宪法大纲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制定中华民国约法11.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A结束专制统治
6、 B引发军阀割据 C强化中央集权 D实现民族独立12.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13.晚晴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晴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晴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A.社会生活的角度
7、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14.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B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都是官办企业C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D民报和新学伪经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15.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这些举措A.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了准备 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
8、的冲击C.提高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D.打破了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16. 吕正操(原东北军将领,后为八路军高级将领)回忆录记载:“我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隆重的大会。听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听了朱德同志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周恩来同志论统一战线的报告、刘少奇同志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以及彭德怀、陈毅、聂荣臻、陈云、刘伯承、李富春、叶剑英等同志的发言,深受教益。”文中的“大会”是指A中共瓦窑堡会议B中共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7.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院系调整,撤销合并了大部分院校的英语科系,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
9、语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人才需求增加 B.“双百”方针的提出C.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D.“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8.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这将是中共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事实上,“依法治国”作为党的基本方略确立于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19.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下面哪项叙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六校高三 第二次 联考 历史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