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5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 文出题人:唐有益 审题人:胡华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2、,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参禅/ 封禅 悄悄/ 悄然 海量/量体裁衣 自怨自艾 /方兴未艾B熨斗 /熨帖 碑帖 /妥帖 诘问 /佶屈聱牙 薄利多销/ 日薄西山C款识 /标识 翘楚/ 翘首 勒紧 /悬崖勒马 拾级而上/ 拾人牙慧D刊载 /下载 佣工/ 佣金 露脸/ 抛头露面 鬼使神差 /差强人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睦 姿式 出奇制胜 斐然成章B宣泻 和事老 名门望族 委曲求全C缘分 影碟机 纷至沓来 集腋成裘D青睐 捉谜藏 敝帚自珍 义愤填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建党伟业讲述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故事,影片真实反应了革命者
3、的生活和斗争。B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孩子显得胼手胝足的。他们一会儿把牛奶打翻,一会儿把台灯弄到,有时还免不了因爬树摔断手脚。C近十年来,余秋雨一直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他创作的散文不落窠臼,被人称为“文化大散文”。D前不久,孔子在画像中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此事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现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我们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江豚将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B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长,早在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就已
4、经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063亿美元以上,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C药品监管部门将试行驻厂监督员制度,此举旨在通过对药品生产环节进行整治,完善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制度,消除安全隐患,防范不必要的药害事故发生。D从今年起,通过提供虚假身份证明及获奖材料取得保送资格的学生,一经发现并查实,将取消当年保送资格及参加高考资格。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建设一个尘土飞扬的家园或许一部社会文明史就是人类对灰尘的“剿灭史”。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灰尘就越深恶痛绝。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清洁剂、吸尘器、甚至除尘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开展“爱家卫生运动”,恨不得让灰尘的数目比藏羚羊、熊
5、猫还要稀少。所有这一切,来源于我们长久以来的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 灰尘是人类健康的敌人。而如今这个传统的信条正在逐渐被撼动,科学家研究的“智能灰尘”不仅对人体无害,还有希望成为人类健康的卫士。这些神通广大的“灰尘”其实是一些非常微小的传感器,它能够感知环境的温度、光线、振动的变化,将得到的数据传送回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处理。“智能灰尘”的制作材料是硅片,所以又可以叫它们“智能沙粒”。一个微型传感器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内部被做成非常薄的层状。当接触到特殊的化学物质时,传感器就会显示出特定的颜色。在过去的实验中,科学家已经能够利用它对周围物体的活动情况进行监视。研究人员把一些“智能灰尘”投放到公路两旁
6、,当有汽车通过时,它们就能把汽车的速度、行驶方向等信息准确地传送回去。现在科学家对“智能灰尘”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它们开始与人类的健康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更先进的传感技术,新的“智能灰尘”可以对环境进行更精确地监测。如果把这些“智能灰尘”散布在一定范围的大气、土壤、水域内,只要有一点污染物前来侵袭,“智能灰尘”就会马上警觉起来,既能显现出颜色来预警, 又能将采集到的污染物的信息汇报给控制中心,使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不过,以现在的技术,每一粒“智能灰尘”只能检测到一种化学物质,所以,人们在使用时需要制造各种应对不同污染物的传感器。除了监测环境污染,“智能灰尘”
7、还可以放在战场上来探测生化武器,比如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了专门监测沙林毒气的传感器。沙林毒气是一种神经性毒气,它能够强烈刺激人的肌肉和一些重要的器官,从而严重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几分钟以内就可以置人于死地。1995年3月,日本东京的地铁里发生过一起严重的投毒案件,造成 5000 多人中毒,作案者使用的就是沙林毒气。由于它无色无味,所以防不胜防。而专门对付沙林毒气的“智能灰尘”有了用武之地,尽管它只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但足可以提醒人们快速做出反应。雄心勃勃的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开发“智能灰尘”更奇妙的用途。研究人员设想,把这些小东西植入人的体内,利用它们寻找细小的癌细胞。现有的技术只能在癌细
8、胞长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它们,明察秋毫的“智能灰尘”能够找到尚处在萌芽状态的癌细胞,引导医生在它们没有肆虐之前就将其彻底清除。当然,那时候科学家关注的,将是如何把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从人体内传递出来。也许在未来,“一尘不染”将不再是一个形容环境清洁的词汇。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将是一个“尘埃遍布”的世界。5.下列有关“智能灰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能灰尘”由硅片制作,所以又叫“智能砂粒”。B“智能灰尘”其实是一些非常微小的传感器。当接触到特殊的化学物质时,传感器就会显示出特定的颜色。C“智能灰尘”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然后将数据传送至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处理。D“智能灰尘”已经被运用到对周围物体
9、活动情况的监视中。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灰尘是人类健康的敌人”这个传统的信条正在逐渐被撼动,灰尘不仅对人体无害,还有希望成为人类健康的卫士。B“智能灰尘”被人们散布在一定的范围内,只要出现污染物,它就会马上预警,并且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C一种专门检测沙林毒气的“智能灰尘”已经研制成功,它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人们快速做出反应。D科学家将“智能灰尘”植入人的体内,利用它们寻找细小的癌细胞。不过,目前尚未解决如何把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从人体内传播出来的问题。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灰尘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将没有必要研制各种
10、清洁工具,进行不知疲倦的“爱家卫生运动”了。B每一粒“智能灰尘”只能检测到一种化学物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让每一粒“智能灰尘检测到多种化学物质,从而提高每一粒“智能灰尘的”使用效能。C“智能灰尘”植入人体内后,就能引导医生找到并清除尚处在萌芽状态的癌细胞,“智能灰尘”也可以用来治疗其他疾病,成为保护人类健康的卫士。D在未来,科学家将会根据不同的目的,造出各种各样的“智能灰尘”,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将是一个“尘埃遍布”的世界。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
11、。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饿者尽死矣。”竟发之。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为度支判官,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判三司都磨勘司,接伴契丹使,萧惟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
12、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城为侬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贺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价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
13、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即矫发他储,不俟报 俟:等待。B吏惧,白不可 白:告诉。C师孟械吏数辈送狱 械:名词作状语,用器具(兵器)D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 顾:理睬。9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必俟报,饿者尽死矣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 裒其事为水利图经。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 涿人饯于郊,疾驰过而不顾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 徙广州,州城为侬寇所毁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卷(共120分)四(31分)10.把第1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白沟之地
14、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译文: (2)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译文: 11.第1卷文言文中,传主程师孟担任多处地方官,及朝廷官员,治行突出。请对其主要政绩概括作答。(5分)答: 12.请用()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划9处)(4分)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13.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古诗,回答问题。(8分)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
15、,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 从人物形象角度,比较两首诗在这方面的异同。(4分)答: (2) 从表情达意的角度,赏析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相同之处。(4分)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处。(任选6句作答,6分)(1)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2)农人告余以春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5)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7) ,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8)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五(22分)阅读下面这篇散
16、文,完成1518题。晚秋的胡杨史建新一道又一道沙梁上,胡杨高高低低前前后后散散地耸立着。近看空旷,远望一片苍茫,落落寞寞,却是另一番景致,而那一树的叶片,呈现着的金黄色已是金壁辉煌了。走走停停,我们在荒无人烟的胡杨林踯躅,一行四人,被这无以伦比的美景陶醉,竟忘了还要去办的正事了。逶逶迤迤的一道沙梁,梁顶上痴痴地立着几棵胡杨,叶片团团簇簇。树干足有合抱粗,树顶却稀稀地散着一树的黄叶。四周没有一丝风,静静的心里便生出一份感动。同伴都在各自心仪的树旁拍照,我却望着眼前的金黄色愣怔在了那里。条条树枝硬硬地向上挺立着。一年到头它们要经历多少风沙,可树枝却是向上的,迎着风的。叶片,金黄金黄的。 金戒指、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 外国语学校 高三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