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偷换概念,“认识并遵循”的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而感应的宇宙图式”。)来源:Z|xx|k.Com2.C(因果倒置,应为“在原始氏族体制下的经济政治结构和血亲宗法制度”使得“氏族、部落内部维持着某种自然的和谐关系”。)3.C(扩大范围,应为“彻底去掉天的双重性中的主宰、命定的内容和含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听:听凭,任凭。)5.C(是刘文泰诬陷王恕沽名钓誉的话;是表明王恕关心国事)来源:学+科+网Z+X+X+K6.D(“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
2、,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理解错误,他说自己“不可用”是反话,以辞职相抗只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7.(1)(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或“考核读书人的学业”)。5分;译出大意给2分;“迁”(升官)、“振”(通“赈”,救济)、“课”(督促,考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5分;译出大意给2分;“故”(过去,从前)、“为所”“衔”(怀恨,怨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来源:学_科_网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3.“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上阕描写了一个因长期漂泊、思念家乡而满怀愁绪的词人形象。帽檐积满了尘土说明其漂泊之久,古塞幽远说明其离家之遥;/烟草苍茫,旅程无尽,每走一程,愁绪就增添一分。/大雁飞过,却没有捎来期盼的家信,思乡之情无以告慰;/孤宿客馆,彻夜难眠,满楼月色更勾起浓重的思乡之情。(5分;其中总述3分,加点的关键词或其近义词各1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9.这两句词人想象(梦见、对写)家中的妻子也常凭栏远眺,思念远方的游子,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含蓄。河水平静,阑干温暖,烘托了家乡温馨美好的氛围,与塞外的幽远苍凉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羁旅思乡之情。词人
4、用“徙倚”这一细节写妻子随日影的移动不断变换倚栏位置,直到斜阳西下秋寒袭来,细腻表现了妻子的盼归之情。(6分;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手法1分,赏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2)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3)银瓶乍破水浆迸 四弦一声如裂帛(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C项“表现了城市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经验严重匮乏的现实”夸大其词,不合文意,这些幼稚的问题只是他们天真好奇心理的自然流露而已;D项理解不当,警官那样说并非有意欺骗
5、马可瓦多,而是因为他本人也觉得跟随牛群去山上是有福气的事;E项认为马可瓦多对儿子跟随母牛而去的态度是“超然”的,有点绝对,他也是想念儿子,日夜盼望儿子回来的。(2)米开尔追随牛群离开城市,去跟母牛一起过放牧的生活。马可瓦多人在城市,心却随着儿子追随牛群而去,跟随母牛神游于自然山水之中。“与母牛同”游象征着在酷热、污浊的城市里艰辛度日的人们对大自然以及美好自由生活的想象和憧憬。(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一个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工作辛劳,即便在假日也得为了债务、家庭重担及过于微薄的薪水而不能休息;生活贫困,孩子们甚至吃不饱饭。自伤自怜,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把深夜听到的人迹怀着同
6、病相怜的悲悯之情。厌恶城市里污浊的环境,不满现实,对自然和美好生活充满想象和憧憬。关爱、想念孩子,希望他能摆脱贫困饥饿,过上幸福生活,每天晚上听着外面的动静,等待儿子回来。敏感,对深夜中的细微声响有真切的体察和敏锐而感受。好奇,想象力丰富。深夜起来看经过城市的母牛,为儿子想象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生活画面。(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4)主题提示:以生活在城市底层的马可瓦多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恶和想要逃避的渴望,表现普通市民生活的无奈和艰辛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母牛的生活对比人的生活,以美丽的自然对比污浊的城市,批判城市文明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的精神世界的
7、压抑。以马可瓦多和米开尔贫穷艰辛的现实生活,揭示压力无处不在,底层民众无望改变生活的现实。以马可瓦多为儿子米开尔想象的生活与其真实生活的巨大反差,表现人类生存的困境因人的存在而带来的丑恶无处不在,在现代文明中人无处可逃的处境。答案示例主题一:表现普通市民生活的无奈和艰辛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分)搬运小工马可瓦多生活在污浊的城市,过着艰辛贫苦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城市底层劳动者生活的缩影。他厌恶城市的污浊,喜欢带着草料、野花和牛奶的香味的母牛,想象儿子跟着牛群能在美丽的自然山水中过上美好的生活;他的想象和憧憬也是在尘土飞扬的城市里奔波劳作的人们共同的渴望。(2分)主题二:表现人在现代文明中无
8、处可逃的困境。(2分)小说以马可瓦多为儿子米开尔想象的美好生活与米开尔真实生活的巨大反差表现诗意生活图景的虚幻,无论是污浊闷热的城市还是山水清幽的自然,只要有对利润的追逐,有对人的不公正、不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乐土。(2分)(8分;其中每个“主题”2分,结合文本加以阐释2分;答出任意两个主题、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主题”的解读,言之成理也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C项强加因果,当时的美学热并不是李泽厚的著述掀起的;D项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美学四讲中;E项不准确,美国权威文论选收录的是美学四讲中的部分内容)(2)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郑州市 第一次 质量 预测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