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和浩特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表中)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1某地图沿赤道3个经度的长度为333cm,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2000000 B14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读图3,回答23题。2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A甲B乙 C丙D丁3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A从乙引水到丙B从丁引水到乙C从戊引水到甲 D从丁引水到戊23解析第2题,河流流经陡崖处形成瀑
2、布。甲、乙位于陡崖处,甲处位于山脊,无河流发育;乙处有河流流经,故形成瀑布。第3题,观察选项发现只有从丁引水到戊才属于自流引水。 答案2B 3D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45题。4此时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5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下面67题
3、。6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7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C)8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运动的是: ( )长江入海口北岸大量泥沙淤塞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长江滚滚向东流 春夏秋冬的变化 夏天白昼长,冬天夜晚长 A B C D9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
4、然环境。读图回答下面1011题。10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11圈层的“矿物质” 进入圈层的主要过程是()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1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I、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
5、下1314题。13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于( )A B C D14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I BC DI上海“世博会”冰岛馆的外观如同一个巨大的冰块,外墙装饰着火山岩石,展示了冰岛“极圈火岛”的特色。回答下面1516题。15冰岛旅游资源丰富,体现冰岛上述特色的旅游资源包括冰川地貌 海蚀地貌 火山地貌 地热温泉 风蚀地貌A BC D16冰岛特色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是位于极圈内,干燥多风 地处高纬,气候寒冷 四面临海,海浪侵蚀 处在板块边界,地壳活跃 A B C D读下图,完成下面1718题。17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B C D
6、18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19下列成语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右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资颗粒大小不同。据此回答下面2021题。20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 cm/s B200 cm/sC300 cm/s D400 cm/s21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
7、先后沉积的是()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22 (2012山东卷基测44)地球上的江河总是蜿蜒曲折,造成河流弯曲的根本原因是A 土壤条件 B 植被条件 C 气候条件 D 地形条件【答案】D【解析】复杂的地形使得河流绝对不可能沿着直线方向一直向前流动而导致蜿蜒曲折的根本原因。但在宽阔的平原地区,河流也总是弯弯曲曲的,这是因为江河两岸的土壤结构不可能完全一样,土壤内部所含的盐碱等化学成分及其数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当它们完全溶于水后,就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两岸土壤承受水冲击力的能力。还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地球的自载作用也会改变河流的直线
8、方向。它会使北半球的河流冲洗右岸比左岸厉害些,而南半球的河流则刚好相反。选D23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 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吵岩【答案】:C【解析】考查岩石的成因类型。火山地貌由玄武岩构成非花岗岩;丹霞地貌景观石红色砂岩构成非流纹岩;球状风化岩石是花岗岩而非砂岩;岩溶地貌景观石石灰岩,为可溶沉积岩构成,选C24(2012山东卷文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
9、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答案】:D【本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运动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解题思路】首先我们要根据题意得知该题是让我们判断“地层褶皱后”,各种地理过程的先后顺序。岩层的新老判断我们依据“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该地先后发生了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动。25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答案】:C 【解析】关于大洋中脊的成因,大多采用海底扩张说或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此说认为,中
10、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在地幔对流的带动下,新洋壳自脊轴向两侧扩张推移。在扩张和冷却的过程中,软流圈顶部物质逐渐冷凝,转化为岩石圈,致使岩石圈随远离脊顶而增厚。冷却凝固伴随密度增大、体积缩小,洋底岩石圈在扩展增厚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于是形成轴部高两翼低的巨大海底山系。因此选C。26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答案】:A【解析】考查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海陆地貌。【解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因为大陆板块较大
11、洋板块厚,位置较低的大洋板块会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而大陆板块则会上升隆起,因此,在板块交界处的海域一侧往往会形成海沟,陆地一侧会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因此选A(2012江苏卷地理9、10)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2728题。 27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地下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构造,地表为谷地则为背斜谷,根据这两个条件从图形中筛选出符合题意。28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答案】:C【解析】:处地层发生明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第一 中学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地理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