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doc
《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一、 语文基础知识:题型变化大,难度适中题号考点难易度分析1字音字形较低 D选项中错误非常明显:“磕绊”的“绊”应该读“bn”,易错点在于形声套读,该词在去年元月调考中出现过。题目中的其它词语也在去年的调考题和近两年的中考题中出现过。2近义词辨析较低 1空和2空,“崇尚”和“追求”有先后逻辑的顺序区别,可排除C、D。3、4空语义上有明显区别,“观察”只是看到,“认识”是理解;“一事无成”是说什么事情也没做出来,没有成就,而“无济于事”是指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明显选择B。3病句一般 病句考察,要求我们从4个句子中选择出一个错误的句子出来。这个题目只要运用“缩句”
2、的方法,就可以看出C选项指代不明,两面对一面,“能否鲜明的解释时代特征是判断一部作品好换的重要标准”,因为后面有“好坏”,前面也要用“能否”,而不是“能”。4标点符号(新题型)一般标点符号的题目近几年武汉市中考题几乎没有出现过,大家也要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了。D选项先提出了“问题”,后面又具体给出了“问题”,所以中间应该用“:”而不是“,”。二、说明文:选文贴近实际生活,整体难度不大题号考点难易度分析5文章概念定义类一般 说明文阅读的内容是关于“碎片化信息”的文章,需要学生对全文的重要信息进行理解。D选项“事物外在的联系”表述不当,碎片化信息缺乏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答案为D。6文意一般 文
3、意考察,要求学生能够将选项带回文中,进行对比分析。C选项定位到文章的第4段末尾,文中的信息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们提取”,而不是因为“新信息”过多,难以“提取”。答案为C。7概括类较低 概括类的题目,考查对整体文意的理解。A选项定位到第5段,“碎片化信息,其实和来源没有太大关系”,所以A选项错误。三、文言文及默写:题型稳定,难度适中文言文阅读文本选自文言文阅读文本选自吕氏春秋,武汉中考很喜欢考里面的小短文,因为是故事片段,难度与2015年基本略难。考查重点仍是常用实词、文意理解、翻译,出现了较简单的断句新题型。题号考点难易度分析8常用实词一般 四个选项词
4、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联系上下文,可知“释:解释”意译不通。学生如果想起“释怀”的“释:放下,放弃”即可知道A错误。9断句(新题型)较低 通读全文,可知齐宣王自我批评“寡人不肖”所以只有B选项断句“寡人不肖”正确。解读此题,虽是考察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综合应用新题型,但是选项难度不高,字词不难。10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一般 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注意重点字眼的正确与否,如原文与C选项“批评齐宣王大兴土木”。11翻译一般 解答时候应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关键字(如:微、几、为)的准确含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市 元月 语文试卷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