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复习资料小抄参考.doc
《电大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复习资料小抄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复习资料小抄参考.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老师的建议:一般来说,本课程的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与现代学校建构、教师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经费的多元筹措、学校品牌策划、教育组织危机管理、教育管理的方法论和教育管理创新的方法论等章节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容易涉及到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所以希望老师们组织学生把每章课后的练习以及形考的作业都好好学习一下,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分值大,老师们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掌握做此类题的思路和方法.终结考为开卷笔试,时限90分钟。考题内容均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范围之内,考题内容涉及到教材所有的章节,难易程度适中。 本课程侧重于基本知识的理解、现在
2、教育管理过程中问题的认识以及教育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试题型分为以下五种: (1)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 (2)判断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判断正误2分,简要说明对错理由4分。可以是教材上你认为具说服力的观点或理论,要简要回答。 以上两项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理解的程度和分辨、判断能力。 (3)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基本理论的了解或理解程度,不需要展开论述,亦可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明要点。 (4)论述题,16分。两道题任意选做一题。着重考核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
3、际相结合,在把握理论要点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理论准确、叙事翔实。 教师评分标准:观点正确4分;论述清楚4分;联系实际8分。 (5)案例分析题,22分。重点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及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恰当,观点明晰准确、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500字。 将判断题原有的三道题减为两道;简答题增加分值,三道题,共30分。第一章复习内容重点: 1.现代教育管理的含义; 2.当代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3.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方式。 难点: 1.现代教育管理的内涵变迁; 2.研究型教育管理模
4、式的实践方式。 需要理解的内容: 1.东方“以德治教”与西方“依法治教”比较 现代教育管理有两个思想源流,一是中国古代孔子提出的“以德治教”的教育管理思想,一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出的“以法治教”的教育管理思想。孔子主张通过“学而优则仕” 保证“官有德”,通过“教化”保证“民有德”。西方“法治”思想源于“权力观念”,通过“让渡”和“委托代理”关系形成公共权力,并通过“三权分立”,防止权力滥用。 东西方管理之不同在于:从管理核心上看,东方侧重于管民,西方侧重于管官;从人性假设上看,东方相信人性善,西方相信人性恶;从管理特点上看,东方强调上线道德,西方强调底线道德;从管理重点上看,东方重视管理人的思
5、想,西方重视管理人的行为。 2现代教育管理的内涵变迁 现代教育管理含义先后经历十次重大变迁,依次是:教育管理就是提高教育效率,教育管理就是调动教育人员的积极性,教育管理就是有效达成教育目标,教育管理就是使教育系统的效能持续放大,教育管理就是教育决策,教育管理就是教育领导艺术,教育管理就是教育服务,教育管理就是教育组织文化,教育管理就是教育经营,教育管理就是教育创新。对教育管理含义的理解,应是动态的、综合的,而不能是单一的。 3当代中国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现代学校建设、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给现代教育管理带来挑战。课程改革的校本化管理、研究性管理、开放式管理和人本化管理要求,使传统的教育
6、管理不相适应;现代学校“重建”运动中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重塑现代学校精神的呼唤,要求加快教育管理方面的改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挑战着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校园数字鸿沟也加剧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趋势;知识经济使知识成为社会竞争的核心力量,但传统的知识观、人才观和学习观遇到了新的问题。 4当代中国教育管理学的使命 中国教育管理学在新世纪肩负着本土化、教育化、现代化和实务化的重大使命。 5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评价 传统的教育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经验型、行政型和科学型。经验型教育管理完全以个人或组织的经验为依据来开展教育管理活动,它是后象征文化时代的产物,是面向过去、向后看的文化。在前象征文化
7、时代,经验管理应让位于知识管理。行政型教育管理完全以上级的行政命令为依据来开展教育管理活动,但除此之外,教育管理还有市场和道德其他两种调节力量。科学型教育管理完全以科学的教育管理规律为依据来开展教育管理活动,但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和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对规律的盲目信从也会走向宿命论。 6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 所谓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是指管理主体把自己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当作研究课题,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管理规律、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实施研究性管理可运用系统分析法。该法由事实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四个部分构成。事实研究是关于“是什么”问题
8、的研究。价值研究是关于“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研究。规范研究是关于“应该怎么办”问题的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关于规范研究所提出的行动方案“是否行得通”问题的研究。第二章重点: 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责任; 2.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 3.校本管理的基本理念; 4.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5.校长职级制。 难点: 1.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 2.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需要理解以下内容: 1教育管理体制含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
9、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 2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趋势 (1)从政治学的视域审视,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分权化特点。它针对的是由威尔逊和韦伯所确定的官僚科层制。分权主要有分权、授权和放权三种形式。在教育分权化运动中,有两个理论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是政府治理理论,二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分权的同时,还要对权力进行制衡,制衡的两种:一是道德的约束,二是权力的约束。(2)从经济学的视域审视,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市场化特点。教育领域之所以开始相信市场,可能与政府职能的过渡膨胀和面对复杂问题日益无能有关。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中小学
10、教育管理体制,一般采取了放松政府管制、对学校赋权、实行开放的入学政策等策略。教育市场化改革有三个理论基础,即新自由主义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时,政府不能放弃应该承担的于政治、法律和道义的责任。(3)从社会学的视域审视,教育管理体制具有自治化特点。因为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活动,教师和校长都是专业人员;另外在政府与市场同时失灵的情况下,第三部门起到了补充的作用。教育管理自治化的理论依据有专业自治理论、第三部门理论和市民社会理论。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之间,政府遵循的是“公平原则”,市场遵循的是“效率原则”,第三部门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三者是相互补充的。 3多元化的办学
11、体制及其类型 “多元化办学体制”概念是针对过去政府单一办学格局提出的,指的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即由过去的政府单一办学向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多种形式办学并存格局的转变。产业性和事业性都不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只要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种运行方式都可以使用。这一认识的突破,是办学体制改革多元化的理论起由。在办学体制结构中,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办学校,二是民办学校,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学校。(1)从介于公办与民办之间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看,有公立学校“转制”模式、名校“创办”民校模式、社会“承包”公校模式、“大学城”制模式。(2)从民办教育内部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看,有教育股份
12、制办学模式、教育集团制办学模式、学校租赁制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制办学模式和第三部门制办学模式。当然,现实中的办学模式更为丰富。 4校本管理和校本管理体制改革 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以权力下放、学校自主、共同决策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与制度安排。校本管理理论相信:只要把办学权力下放给学校,就会使教育资源得到更为经济、合理的运用,就会作出最正确的决策,就会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校本管理体制改革走过了以“校内权力重新分配”为核心的改革、以“学校学业成绩承诺政府特许”为核心的改革,以及以“学区职能转变”为核心的改革三大阶段,从中突显出来的校本管
13、理运行机制是政府把相关权力下放到学校,转变自身职能;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承担更多责任;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促进民主决策。 5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可以从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三个方面去理解。从学校与政府的关系看,学校摆脱了是政府下属部门的境地,获得独立法人地位;从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看,就是要制定学校章程,完善学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构及制约关系;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就是面向社会,树立顾客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家长和社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6校长职级制的内涵与意义 校长职级是指专为从事普通中小学校长职务的人所设置的岗位等级系列。所谓校长职
14、级制是针对校长专业技术职称的管理制度,校长职级是从事校长职务人员的能力标志,也是校长资历、学识、水平和实绩的综合体现。实行校长职级制,(1)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校长管理体制,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2)有利于突破校长任职制度,调动校长办学积极性。(3)有利于突破校长评价机制,加快专家型校长的成长。在实践中,(1)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2)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实施办法。第三章学习重点: 1.教育组织理论与学校观; 2.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效能的提升; 3.学校文化重建; 4.提升学校效能; 5.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学校的建构策略。 学习难点: 1.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 2.提升学校效能; 3.学校组织
15、文化分析; 4.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需要理解以下内容: 1不同组织理论的学校观 在古典组织理念下,学校被视为工厂,学校管理沿用工业化的操作模式。在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学校被视为家庭,是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快乐场所。社会系统理论认为学校是联盟的集合体。权变理论强调环境需求的变化,学校被视为松散联合系统,经常处于“有组织的无序状态”。而学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用单一的组织理论去认识学校都有其局限性,我们要按学校本来的复杂面目去认识和把握学校。 2学校组织稳定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组织稳定是变革的基础,变革是组织进一步稳定的需要,学校组织要在稳定中求变革。因此,学校变革要注意适度。适度的变革要注意变革
16、速度、变革规模、变革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同时学校变革要要了解变革阻力,变阻力为动力。为了把阻力变为动力,要注意构筑信任,增强稳定感;构建组织变革的科学策略;以沟通促进变革;成员参与和卷入。 3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是指对学校所进行的远景规划、构想与创制发展方案,并确保这一方案产生效果的活动或过程,具有前瞻性、实践性、全局性、适应性、个性化特点,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制定战略规划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把握,运用SWOT分析法,在背景分析时采用PEST模型,在校内分析时运用7S理论模型,并注意规划的运作与评价。 4学校效能的提升 学校效能的核心价值是指学校成功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和实现其
17、教育目标,它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与学校效率不同,有效率的学校不一定有效能。影响学校有效性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学校领导的影响力、学校组织气氛的培育、教学的有效组织以及学校生存的外部环境影响等均是影响学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提升学校效能的现实策略是:(1)树立面向未来的学校效能观;(2)建立高效能的学校组织结构;(3)以团队学习与合作增进学校效能;(4)发挥校长领导作用,自主办学;(5)学校与社区、家长互动。 5优质学校的组织特征 优质学校的核心组织特征表现为:参与型组织系统;独特的学校文化;优质的服务质量。 6学校文化的重建 学校文化重建包括:(1)改善校园环境,重建学校物质文化;(2)塑造管理者新形
18、象,重构制度文化;(3)重建学校精神文化,统领学校发展前景。 7组织学习及其障碍 所谓组织学习,是指组织作为一种有机体,为了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长期发展,对其基本信念、态度和行为、结构和方式等进行不断调整,从而获取一种面对各种问题持续改善的能力,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寻求组织与环境之间适应性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般组织学习经常有七项障碍:(1)局限思考;(2)归罪于外;(3)缺乏主动积极的整体思考;(4)专注于个别事件;(5)难以觉察到较慢的变化;(6)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7)管理团体的迷思。 8学习型组织的含义与学习型学校的建构策略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
19、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建构学习型学校,(1)构筑共同愿景;(2)创设支持性组织环境;(3)建构学习共享系统,形成教学共同体;(4)建立组织学习保证与促进机制;(5)组织结构和教育制度改革。第四章的复习内容: 学习重点: 1.教育政策的内涵和本质; 2.教育政策分析的四个范畴、教育政策分析方法; 3.民办学校收费政策分析; 4.农科教结合政策分析。 学习难点: 1.教育政策的内涵和本质; 2.教育政策分析的四个范畴、教育政策分析方法。 需要理解以下内容: 1为什么需要教育政
20、策(作用) 教育政策是一种资源;教育政策可以保证教育的国家属性;教育政策可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政策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 2教育政策的内涵与本质 内涵:教育政策在外在形态上表现为政策文本;教育政策表征为一种运行的动态过程;教育政策体现出特定的权力属性;教育问题是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教育政策强调对行为的规范性要求。整个政策过程就是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和落实的动态过程。 教育政策的本质就是通过政策手段对教育利益进行分配。具体说就是政府利用教育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教育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另一部分人的教育利益需求,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各种教育利益关系,实现教育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21、。 3教育政策分析的含义、意义与种类 教育政策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教育政策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以保证教育政策实现预期目标,从而维护和促进社会正义与公正的活动。教育政策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对照实践情况对原先的理论建构和假设进行反思和修正,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政策理论研究的深入;有助于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有助于适应教育市场不断放开和发展的形势。教育政策分析分为前瞻性分析、回溯性分析和综合性分析三种。 4教育政策分析的结构框架 教育政策分析的结构框架分为四步:政策问题的建构;政策方案制定;政策实施分析;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5教育政策分析的基本范畴 教育政策分析
22、包括四个基本范畴:事实分析、价值分析、规范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事实分析需要回答是问题是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和地点?程度是什么?有多少等等。事实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起点。价值分析需要回答的是制定教育政策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人?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育政策承诺了什么?对此做何评价?应该优先考虑什么等,它决定着人们的选择方式和行为策略。规范分析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它的目的是寻求教育政策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行动和手段。可行性分析回答的问题是:这样做是否行得通?人们是否会同意、允许这样做?它是对规范分析中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考证,论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否具备了实现方案目标的条件和能力。
23、 6教育政策的司法式分析方法 司法式分析方法是在借用法律领域中的诉讼程序和行政听证方法的基础上,经过适当修改而形成的。司法式分析的实施步骤:第一步是提出问题;第二步是选择问题;第三步是为辩论做准备;第四步是进行听证会讨论。司法式分析中有调查小组、分析者、问题提出者、会议主席、问题澄清小组和小组促进者六种关键角色。 7民办学校收费政策的分析与建议 现有的民办学校收费政策首先在价值取向上凸显出“公益”与“效率”的矛盾。现时的民办学校收费政策在政策目标和政策的技术可行性上存在不协调的现象。现时的民办学校收费政策还体现出强烈的政府规范意识。完善民办学校收费政策,其一,要通过改进或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
24、民办学校“乱收费”的惩治力度,并规定相应的惩治办法。其二,在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制定过程中引入“听证会制度”。其三,从现在开始进行调查和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尽快制订民办学校法。 8实施农科教结合政策的难点及政策建议 其一,我国农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城市取向”,不利于农科教结合的有效开展。其二,管理体制上的不适应,造成了农科教政策实施的困难。其三,农村职业教育这个重点没抓好,是农科教结合实行困难的重要原因。其四,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的“游离”倾向,使得农科教结合缺少知识和技术上的支持。其五,经费投入得不到保障,仍是影响农科教结合实行的老问题、大问题。为此,建议(1)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降低农村教育的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现代教育 管理 专题 复习资料 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