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作业答案.doc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作业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作业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作业14作业1论题:浅析窦娥的节烈和孝道摘要:窦娥冤是元剧大家关汉卿的杰出作品之一。它描写的是下层妇女窦娥的悲惨一生。剧中的女主角窦娥更以其悲惨的命运和独特的性格成为中国文学舞台上的“不朽”形象,本文就窦娥的性格进行分析,以期对窦娥这一形象有进一步的理解。关键词:孝顺、贞节、反抗、忍耐与顺从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作品,向来被人称颂为“揭露社会的不公平”“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有力地掊击了封建社会黑暗的政治”的典范之作。剧中的窦娥是一个乖巧、善良、纯真的女性,她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性与强烈的反抗意识于一身,细析之是颇有意味的。(一) 窦娥是孝顺的典范也是“孝”
2、的牺牲品 窦娥年纪尚轻便遭受了丧母、离父、丧偶等等接踵而来的沉痛打击,然而她一心想的却是怎样“尽孝”,“我将这婆待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当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威逼要与婆媳两人同时结婚而向窦娥哭诉时,窦娥的一番“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把人笑破口。”的冷嘲热讽,也是从为蔡婆婆着想的角度出发,更是从“孝”出发,希望蔡婆婆不要因一时的糊涂而毁了自己。“我替你到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她劝阻婆婆再嫁时,是出于对蔡婆婆的关心,也是出于孝的立场。在昏官的严刑拷打之下,窦娥并没屈服,然而,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马上愿意“招供”:“住住住,休打我婆
3、婆,情愿我招了罢。”她宁愿自己死也要保护婆婆,表现她性格中“至孝”的一面。在压往刑场的路上她还是处处为婆婆着想,为了不让婆婆见到她而伤心,她请求绕道而走。即使在冤案得以平反后,她想的还是年迈且无依无靠的婆婆:“爹爹,俺婆婆年纪高,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她这种孝顺的品格令人动容,难怪连其父也感慨道:“好孝顺的儿也”。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盲目的孝顺也是人生的一种悲哀。作为封建道德观念重要内容的“孝”,剥夺了妇女同男人平等的权利。在不孝为之“十恶不赦”的封建社会,饱受孝妇观念禁锢和毒害的窦娥难免成为“孝”的礼教的牺牲品。执着的她即使化为鬼魂也
4、没有从封建式的“孝”的麻药中清醒过来。从窦娥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封建的礼教从肉体到灵魂的对人的毒害。(二) 窦娥身上具备执着的“贞节”观与无力的反抗精神窦娥身上套着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愚昧枷锁,从小接受的封建道德教育使窦娥形成了以“守节”为荣以“失节”为耻的封建伦理观念,“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于是在张驴儿父子的苦苦相逼之下,在危及自己的“贞节”的危机之下,窦娥开始反抗。面对张驴儿的戏弄和逼婚,她严肃拒绝,发怒地将他推倒在地。当张驴儿诬陷她害死他父亲且以此威逼要她答应做他老婆时,窦娥毫不示弱:“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她宁愿见官也不“私休”,为的都是要守护自己的“贞节”。在
5、公堂上即使被打得“肉都飞,血淋漓”、死去活来,还是坚决回答:“委实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 当她被屈打成招时更发出了“我做了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二折黄钟尾)的强烈申冤复仇的愿望。 然而,窦娥的反抗是无力的,因为她看不到造成她自身悲剧的“罪魁祸首”封建伦理道德,而把矛头指向天地与前世今生的宿命。在滚绣球中她控诉天地:“有日月朝暮悬,有鬼伸撑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怎可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淋淋。”在她认为:主宰一切的“天
6、地”也是不分好歹的。无处诉说的怨情也只好通过三桩誓愿来昭示。可悲的是窦娥的反抗丝毫无损统治者的奢侈与昏庸,三桩誓愿中的后两桩六月飞霜和楚州抗旱三年,受害的也只是和窦娥处在同一低微地位的广大百姓。(三)忍耐与顺从构成窦娥性格悲剧的又一面窦娥的性格也具有矛盾的一面,她虽然作过无力的反抗,但她性格中更多的是忍耐与顺从。面对自己的种种不幸,她认为自己是命该如此:“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对不幸她是抱着忍耐再忍耐、逆来顺受的态度的,她不但在吃人的封建礼教中毫无觉醒,反而以始终格守“贞节”与“孝妇”自诩。以“前世注定”与“命运安排”不断慰籍自己的心灵。于是,不为今世为来世成为
7、她忍耐与顺从的原动力,也是由于这种忍耐与顺从将她慢慢推向死亡。窦娥形象中这一性格的软弱一面不能不令后人深思。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窦娥的性格是封建社会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作为一个人物形象,无不使读者读后有所深思。作业2论题:如何看待青春版牡丹亭热的现象?年,戏曲界一个热点事件是白先勇先生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巡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不是可以说昆曲的热潮已经来临,昆曲已走向大众,可以和流行音乐抗衡?有些人这样乐观估计,我想,我们还是要报以低调的冷静。不可否认,青春版牡丹亭对于昆曲这“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当我看到许多文科或者理科的学生们涌向舞台,像对待流
8、行影视明星和流行歌手一样崇拜青春版牡丹亭和它的演出人员时,我有些担心,演出如果过分热烈,不见得就是好事。在“热”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些非昆曲的因素在起作用。自然,这个版本唱词优美,画面精致,服装雅致,色彩清丽,布景宜人,确实洋溢“姹紫嫣红”的青春气息。但是这次昆曲演出成功主要还是青春气息(演员年轻俊美)、白先勇先生和让人激动的爱情母题。白先生是牡丹亭策划人和制作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担任导演,但是人们印象最深的是白先勇先生。所有的宣传和命名中都这样写到:“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青春、牡丹亭是三个关键词。白先勇先生是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在高校有广大的受众,白先勇先生写过游园惊梦,是大家
9、熟悉的。这个因素是吸引大家来观赏牡丹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牡丹亭的爱情故事又是著名的经典爱情,而“青春”、“爱情”这些激动人心的口号,既是形式策略也是宣传策略,大大推动了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成功。在青春版牡丹亭在南京宣传和演出期间,恰逢东南大学举行“中国文化节”及“昆曲传播月”系列活动,江苏省昆剧院在东南大学演出精华版牡丹亭,票价价位比青春版牡丹亭的低很多,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等主演,比青春版牡丹亭两位年轻的演员演出本色,在演出后举行的“戏曲名家昆曲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称赞石小梅演艺“炉火纯青”,他们认为江苏省昆剧院的演出“很成功”,“是一次破天荒的演出”。但是年轻的同学们更被“青春”和白
10、先勇所吸引了,出现争相购买甚至买不到票观看青春版牡丹亭的局面,相比之下,江苏省昆剧院在东南大学演出的精华版牡丹亭没有那样热烈。这一现象也正说明了白版牡丹亭处于一种流行和时尚的位置,在短期时尚的背后,我们还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一方面,传统和现代并不是分裂对峙的,如果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时尚、年轻、流行和古典、经典是可以很好地结合的,经典文艺面对时代变迁要主动参与,调整视角,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另一方面,流行和时尚是一个较好的入口,但是并不意味着古典艺术的青春就立刻来临,白先勇说青春版牡丹亭“这部戏曲调动现代手段,但不会丝毫干扰古代意涵”。然而,在结合传统和现代中如何让昆曲保持“原汁原味”
11、的高雅趣味也是创新中的难题。无论如何,通过这次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演出,激发许多年轻人对昆曲的兴趣,但是真正的推广还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可能还要在相应的院系开设昆曲课,办昆曲爱好者协会,培养一群有着真正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昆曲“票友”,这样才能让昆曲真的走向繁荣。否则,一些理科生在看青春版牡丹亭时,不看华美细腻的唱词,而都选择观看简化了的,失去古典韵味的英文翻译,那么青春版牡丹亭带给他们的仅仅是进行一次视觉享受,仅获得“视觉快感”,而没有深入到“视觉美感”的体验,他们也未必真的能领略那旖旎多姿的昆曲的菁华。作业3论题:水浒传的女性观。 水浒传所写人物有七八百,其中女性不到九十人,从数量比例来看
12、是较小的;然而作品却通过对这些女性的描写,反映了特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作品思想内容,映衬了女性形象的思想性格,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但该书有关女性的描写及从中表现出来的妇女观,却显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意识。 中国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漫长的社会。“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的理学教条取得了有如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地位,封建社会的政教风俗,完全按照礼教的原则来处理。在汉代,儒家思想一统天下,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三纲”论,班固提倡“阳唱阴和,男行女随”,班昭也以妇女卑弱为基础,拟出了一套妇女立身行事的准则。再加上朝廷和社会的种种不公礼法的束缚,妇女的地位逐渐低落。宋代,尤其南宋
13、以后,理学家再度肯定并丰富了上述理论,朝廷重视表彰节烈,社会对妇女贞节的要求也渐趋严格。因而,宋元妇女虽然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发展出现了某些新情况,但其地位却并未得到提高。受此影响,古代文学中涉及女性的作品,多是写她们相夫教子、贞节孝道或遭始乱终弃、愚弄打骂,或被塑造成“祸水”。而形象较为光彩的木兰、红佛等却如凤毛麟角,并不多见。封建社会的妇女观一直有着“从一而终”,“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认识,这一点首先从“妇女改嫁”的问题上体现出来,封建理学认为妇女改嫁就是失节、失贞。然而,水浒传关于改嫁问题却是比较开明的,并不赞成那种残酷地摧残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守节行为。这从“一丈青”扈三娘身上得到集中
14、体现。如果从封建礼教的观点来看,一丈青简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梁山好汉杀了她的父亲和哥哥,而她却认宋江的父亲为义父,这已经是不孝了;而后再宋江的撮合下同王英结合,她应该“不从”才能表现她的节烈,因为她父母已经把她许配给了祝家;祝彪死了,她就应该为之守节,这才是“天理”所容许的,否则便要背上“不贞”的罪名。但是,水浒传却完全不是这么认为的,宋江成全一丈青的婚事,不是违背封建理学的罪人,而是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功臣。对这一对英雄夫妻的结合,作者是热情歌颂和赞美的,“宋江主张一丈青与王英配为夫妇,众人都称宋公明仁慈”,明显地流露出作者对此事的态度是肯定而不是否定。这种重视人的天性,同情和容许妇女
15、改嫁的观点,较之“灭人欲”的封建理学是一大进步,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所产生的新的思想意识。水浒传不仅反对这种片面的贞操观,而且对于男女之间的结合也有自己崭新的看法,流露出妇女婚姻自由的观点,对那些不按妇女或其父母意愿强迫促成的婚姻加以否定,对受害妇女予以同情、“解救”。如周通逼迫刘太公女儿成亲,被鲁智深一顿好打,又在智深“他心里怕不情愿”的劝说下,被迫退了婚。宋江等见王英抢了妇女上山做压寨夫人,忙去劝说放人。李逵听到宋江抢了刘太公的女儿,心中大怒,扯下“替天行道”的大旗等等。另外,水浒传在叙述英雄好汉的壮举之间,也常穿插一些夫妻、家庭、爱情生活的描写,不仅使作品张弛有致,增加了艺术性和可读性,也
16、表现出了作者较之当时先进的妇女观。如果撇开形象的正反面不论,那么梁中书夫妇、刘高夫妇都还平等相待,家庭和睦。李小二夫妻也一唱一和,很是幸福。梁山三对英雄夫妻更是平起平坐、不论尊卑了。林冲夫妇的悲剧尤其令人叹惋:他们感情深厚,却被高俅父子拆散,林娘子因此自缢。这与其说是守节,不如说是殉情。作品对她极少有正面描写,也未加赞词,可是其温柔、美丽、忠贞却早已有人赞叹:“人生而得妻如此,真无憾也夫!”林冲性格如此丰满生动,以致被当作逼上梁山的典型,林娘子及这段故事的映衬、点染作用是不可小看的。当然这些描写固然与作家远色禁欲思想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妇女的某种尊重。梁山每到要赚取好汉入伙时,往往安
17、排其妻小上山,如接徐宁、关胜、蔡福、蔡庆妻小都是。林冲火并王伦后,也立即派人去接娘子,可惜晚了一步。作家对妇女的尊重还体现在对妓女的描写上。作者对妓女并没有多少好感,但仍然按照现实主义原则对李师师作了客观描写。李师师才色过人、热情大方,理解、同情梁山好汉,甘愿冒险接受“招安”信息的传递任务等都显示了她的喜人之处,而灯红酒绿的生活及对燕青的“嘲惹”、对大包金银的收受也都在表明她的身份。这种客观描写,本身就说明了作者与封建理学相冲突的妇女观。女英雄是水浒传妇女描写的重点及妇女思想的重要载体。水浒传难能可贵的将三位女性列入着力表现与赞美的一百零八将之中,让她们与男子一道“替天行道”,平起平坐地“大块
18、吃肉,大碗喝酒”!这又从叛逆与进步的一面凸显了作家的妇女思想。顾大嫂一身好武艺,丈夫孙新也打不过她。劫牢救二解、三打祝家庄便显得豪爽侠义,混入敌牢救史进再显机智细心。初看孙二娘,只觉得她粗野残忍、杀人不眨眼,其实在作品特定的审美标准之下,她恰恰是一个阳刚气十足的可以媲美于真正男子汉如李逵、武松的女中豪杰,如此写不仅未损她的光彩,反而大大凸显了她的性格美。扈三娘不仅貌美,武艺更在她们之上。作品两次用诗词赞美她,又以一系列非凡行动展示其英雄本色。二打祝家庄她一出场就令人刮目:先生擒王英,再斗下欧鹏,又力战马麟、紧追宋江!以后又活捉彭玘、郝思文,有意思的是,被她活捉的三人都名列一百零八将。连名将呼延
19、灼也不能占她半点便宜而不住赞叹。没有进步的意思意识,真难以下笔。除了分写还有合写:她们常假扮艄婆、贵妇、农妇或百姓夫妻,混入敌方,偷袭、接应、放火,所起的特殊作用不是男子所能代替的。应该看到,一部伟大的作品在超越时代的同时,也必然受到时代思想意识的束缚。水浒传在具有先进妇女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根深蒂固的儒家妇女观的影响。作者在写出封建礼教戕杀人性的同时,却也体现了对女性的贱视、不理解和视女人为祸水的思想。这一点可从作者对几名所谓“淫妇”被杀的原因的看法上略见一斑。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城市妇女。在水浒传中她们被描写为不遵守妇道、寡廉鲜耻的淫妇,她们的被杀是替天行道、维
20、护道德的必然结果。除了宋江杀阎婆惜外,作者对武松杀潘金莲、石秀杀潘巧云都描写得格外细致。其中,潘金莲是被“挖开胸膛、抠出心肺五脏,供在武大灵前”;而石秀杀潘巧云也颇为残忍。作品不厌其烦地对杀潘巧云的过程层层加以铺叙渲染,从语言、神态、动作几方面详加描写,而且用的竟是一种肯定、欣赏的态度!对此,同样是封建文人的金圣叹早有异议:“石秀狠毒之极,我恶其人!”实际上,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三位妇女的“淫荡”,是与她们不幸的婚姻紧密相连的。潘金莲本是一大户人家的使女,因有几分姿色被大户纠缠,由于不肯屈服淫威而被主子逼嫁又矮又丑的武大郎。即便是这样,她也宁嫁武大,绝不作小,这实际上表现了很强的反抗精神。她
21、与武大的婚配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但在遇到西门庆之前和之初也能平静过日,后因王婆的唆使,同时也是出于女子本身对美好爱情(在潘身上由于情感的不幸变化为一种性欲)的追求才酿成了“千古恨”。阎婆惜同宋江的结合从一开始双方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宋江把同婆惜的结合视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一种怜悯和同情,作为一种“英雄举动”,这之中的情感只能说是同情而不是爱情;而婆惜则是遵从“父母之命”,小小年纪、花容月貌,却早早承受了无爱的婚姻,作为一名下层妇女,她管不了礼教的束缚,必然会追求她认为美好的风情万种。潘巧云和杨雄之间也谈不上什么感情,杨雄虽然就在县衙里做小官,然而一个月却有二十多天不回家,潘巧云实际是在守活寡
22、。男子长年累月不归,可以留恋莺歌燕舞之所,却将女性禁锢在家为之守节,一旦有违则无所不用其极,这本身就是中国封建礼教下对女子最大的不尊重与戕杀。潘巧云在身心双重摧残下,竟和本应不食人间烟火的和尚通奸,这其中也许并不是单纯的情欲问题吧。因此,只要冷静地去阅读作品,就会发现这些“淫妇”大都是因为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实现,才会背离不遂人意的婚姻去偷汉的。当时的社会没有能给予她们自由选择的权力,而她们对爱情的愿望又是那么强烈,因而致使她们的理想和追求变得畸形。“通奸”是严酷的封建礼教压迫下形成的一种畸形的爱情,它往往建立在所谓的“一见钟情”基础上。这种爱情其实算不得真正的爱情,但由于古代的妇女基本上无法拥有
23、追求自我幸福的权力,于是这样的一种仅仅局限于容貌上的爱情,却成为一块永恒的磁石。爱情和婚姻在封建社会受到了严重的割裂,爱情常被视为一种等同于情欲、性欲的东西,而受到封建社会的排斥。因此,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本身的处境,妇女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幸福往往就会采取“通奸”这条在她们眼中的唯一道路。应该说,这种罪过在于“窒息一切独立感情”的社会,而不是这些妇女。作者将她们的死归于违背贞节操守无疑仍是受到封建礼教影响所造成的。这也就体现出了作者矛盾的妇女观。造成水浒传妇女观矛盾复杂情况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一下几点:第一,宋元社会经济、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宋代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经济商业贸易活跃;元代大中城市商业繁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中国古代文学 专题 作业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