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学生物学期末复习 试卷 复习重点.doc
《中科院化学生物学期末复习 试卷 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化学生物学期末复习 试卷 复习重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词解释试卷中的1 乙酰辅酶A:生物大分子的代谢中间物,一种活泼的二碳化合物。其在氧化生成CO2和H2O的过程中生成NADH,FADH2,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生成大量ATP。2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其化学本质为核糖核酸,但具有酶的催化活性。与蛋白酶相比,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原始的催化酶。3生物电子等排体:电子结构相似的原子、离子、分子,以及具有相似立体和电子构型的基团,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基团或取代基,会产生大致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生物活性。 4分子自组装:分子之间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的结合起来,形成分立或伸展的超分子。5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
2、时间质谱,一种生物质谱仪,常用飞行时间作为质量分析器。原理是用激光照射样品与基质形成的共结晶薄膜,基质从激光中吸收能量传递给生物分子,而电离过程中将质子转移到生物分子或从生物分子得到质子,而使生物分子电离的过程,适用于混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的测定。6C60/富勒烯: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稳定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0。7双亲分子:兼性分子,包括一个亲水性的头部和一个疏水性的尾部,如:磷酸分子。能在水溶液中自动形成双分子层结构,使疏水尾部埋于内部,亲水集团露在水面。 8组合技术:组合技术是通过平行合成、
3、高通量表征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化合物形成材料库并进行筛选的技术。9分子探针: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技术均用探针(probe)来检测具有互补序列的核酸序列。探针既可以是克隆的或PCR扩增的DNA分子,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或经体外转录的RNA分子。10手性力:即对称力、螺旋力。 手性(chirality): 如果一个分子的镜像结构不能与这个分子本身重合,这个分子就是一个手性分子.11 构效关系SAR:构效关系指的是药物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理活性之间的关系,广义的构效关系研究的对象则是一切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包括药物、农药、化学毒剂等。 定量构效关系 QSAR: Hansc
4、h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12单细胞检测/单分子检测:即单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分子研究,从而揭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是一种考察细胞系统内动力学变化、表面结构以及物质相互作用的精妙方法。其两种主要研究方法是STM和AFM。13分子开关:指通过激活机制或失活机制精确控制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的蛋白质。细胞内信号传递作为分子开关的蛋白质可分两类:一类开关蛋白(switch protein)的活性由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启,由蛋白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另一类主要开关蛋白由GTP结合蛋白组成,结合GTP而活化,结合GDP而失活。 14分子识别:是指分子选择性相互作用,例如抗体与抗原之间,
5、酶与底物之间,激素与受体之间的专一结合。分子识别是通过两个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来实现的。要实现分子识别,一要求两个分子的结合部位是结构互补的,二要求两个结合部位有相应的基团,相互之间能够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使两个分子能够结合在一起。分子识别是一中普遍的生物学现象。糖链、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各自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都存在分子识别。15生物钟: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叫生物钟,它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17肽核酸:一类以多肽骨架取代糖磷酸主链的DNA类似物。18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扫描隧道显微镜,
6、是一种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作为一种扫描探针显微术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 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即原子力显微镜,它是继扫描隧道显微镜之后发明的一种具有原子级高分辨的新型仪器, 与STM相比,由于能观测非导电样品,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这两种主要的单分子研究方法。 19组合化学:组合化学是一项新型的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手结合一体的化学技术,它利用一系列合成、测试技术,在短时间内合成数目庞大的有机化合物,经过高效生物活性筛选,从中发现一批具有活性的药物前体。20光学异构体:又称旋光
7、异构体,含有至少一个不对称原子,具手性。它们的空间结构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彼此互相呈左右体,由于分子链上不对称原子所带基团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旋光方向不同。21先导化合物:指通过生物测定,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定的具有某种药物活性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发展潜力,可用作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药品种22分子逻辑器件:将逻辑语言应用于分子,利用分子具有的特定的构型、电性、立体结构、亲水性等特征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否、物质转运与否等过程。其机制就像数学中的不同的逻辑符号“and、or”控制不同程序一样,具有这种功能的分子叫做分子逻辑器件。23.
8、化学键:分子或原子间相互吸引而连接起来的一个概念,表明各原子间因电子配合关系而产生的相互结合. 通常可分为离子键, 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24.生物调控:指通过良种选育、杂交育种,应用遗传与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转化效率高、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优良物种,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等。25.超分子体系:超分子化学是关于分子间通过非共价键合专一性识别、反应、输运、调控等过程的学科。超分子体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超分子作用联接起来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实体或聚集体。26.辅酶:又叫辅因子,是一类可以将化学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有机小分子,对于特定酶的活性发挥是
9、必要的。与酶较为松散地结合,通过透析方法可以除去,如辅酶和辅酶等。27.前药设计:前药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没有活性,体内经过酶或者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前药设计就是通过将原药设计为前药改善原药理化性质、生物药剂学性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达到改善药物动力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掩蔽药物不良气味或者使药物在特定部位吸收的目的。28.化学传感器: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对比于人的感觉器官,化学传感器大体对应于人的嗅觉和味觉器官。但并不是单纯的人器官的模拟,还能感受人的器官不能感受的某些物质,如H2、CO。39.H键:属分子间作用力. 化合物的分
10、子通过它的H原子与同一分子或另一分子中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电负性”相当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N,Cl,F)联系而成的键.它在DNA结构中起重要作用。30.定向进化技术:指通过人为创造特殊的进化条件,模拟自然进化机制(随机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对生物进行改造并定向选择所需性状的技术。DNA改组是目前最方便、有效的一种分子水平的体外定向进化技术,该技术同倾向错误PCR 相结合,通过对单基因或相关基因家族的靶序列进行多轮随机诱变、重组和高通量的筛选,可以有效富集正突变,去除负突变,提高突变文库的丰度,从而创造新基因和获得期望功能的蛋白质。PPT中给出的名词解释:1. 自杀基因(suici
11、de gene),是指将某些病毒或细菌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中,其表达的酶可催化无毒的药物前体转变为细胞毒物质,从而导致携带该基因的受体细胞被杀死,此类基因称为自杀基因。2.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或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3. 固相合成:就是使用固态的惰性聚合物作支点或依靠, 在其上进行合成反应, 所得到最终产物可用化学或光化学方法与作为支点的聚合物脱离。4. 分子受体: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有机结构,它有能力通过分子间各种相互作用力选择性地
12、结合离子或分子底物(或两者同时发生,从而形成两个或更多物种有序体,即超分子。5. 受体:是指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的靶,它们在细胞间转换信号。广义的受体包括所有的生物大分子,如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酶、其它蛋白质和核酸。6. 软药:一类本身有治疗作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起作用后,经过预料的和可控的代谢作用,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的化合物。(特点:代谢作用一般是一步反应,生物半衰期短,容易代谢失活。目的:药物起效后,即刻经过简单的代谢转变成无活性或者无毒的物质,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指数和安全性)7. 有序分子组装体: 分子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结构并具有特定性能8. 反义核苷酸:能够与DN
13、A 或信使RNA发生特异性结合,分别阻断核酸的转录或翻译功能,阻止与病理过程相关的核酸或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种可与DNA或信使RNA结合的互补链称作反义寡核苷酸。9. 类似物设计(analog design):以现有药物或者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为先导物,按照预先的设想经过结构修饰或改造,从而获得疗效比先导物更好、毒性更小的新药。10. 前药 Prodrug: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没有活性,体内经过酶或者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11. 软药 soft drug:一类本身有治疗作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起作用后,经过预料的和可控的代谢作用,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的化合物。12
14、. 间接药物设计:从一系列有一致活性的化合物中找出结构、性质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预报新的化合物,指导新药设计。13. 对接(docking) 当受体三维结构已知时,可以根据形状互补、性质互补的原则将配体放置在受体的活性部位,使之形成有利于相互作用的配体受体复合物。14. 靶向制剂/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 TDS):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 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15.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如酶、抗
15、体、抗原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简答题试卷:一. 糖尿病有何危害性?请列举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及可能代谢原因?并从化学生物学角度指出有何途径可降低血糖?若研发一种糖尿病治疗药物,请列出从先导化合物到药物上市的基本过程?答:糖尿病的危害性,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1型糖尿病病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2型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科院化学生物学期末复习 试卷 复习重点 中科院 化学 生物学 期末 复习 重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93738.html